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合理的?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合理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群基于不同的信息来源、历史认知、政治立场以及价值观,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以下是一些俄罗斯及其支持者常常用来论证其行动“合理性”的观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尝试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避免机械式的罗列。

核心论点一:安全担忧——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

这是俄罗斯方面最核心、也最常被提及的理由。俄罗斯长期以来将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

历史视角: 俄罗斯一直对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未能兑现“不向东扩张”的承诺耿耿于怀。苏联解体后,北约接纳了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在内的许多国家。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就像一个曾经与它敌对的军事联盟,一步步地逼近其国境线,部署军事力量,甚至可能部署导弹系统。
“红线”的形成: 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其战略缓冲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的军事力量将直接部署到俄罗斯的边境,这在俄罗斯看来是不可接受的,触及了他们的“红线”。他们认为,这不仅是对俄罗斯主权的挑战,更是对其战略生存空间的挤压,使其无法获得应有的安全保障。
“代理人战争”的担忧: 俄罗斯认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在利用乌克兰作为棋子,试图削弱俄罗斯、遏制其发展。他们认为,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政治支持以及鼓励其加入北约,都是在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对抗俄罗斯的“前沿基地”。因此,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去军事化”乌克兰,被俄罗斯视为是一种“自卫”的必要行动。

核心论点二:保护俄语居民和“去纳粹化”

俄罗斯声称,其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乌克兰境内的俄语居民免受迫害,以及打击所谓的“纳粹主义”。

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 乌克兰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但同时也经历了复杂的民族建构过程。俄罗斯方面认为,在2014年“广场革命”之后,乌克兰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出现了一些被俄罗斯视为“纳粹”或“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力量和组织。
具体指控: 俄罗斯经常引用一些例子,例如亚速营(Azov Regiment)等具有右翼极端主义背景的军事单位,指控他们对俄语居民进行歧视、压迫,甚至进行“种族灭绝”。虽然国际社会对这些指控的真实程度和普遍性存在广泛争议,但这些叙事在俄罗斯国内及其部分支持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去纳粹化”的定义: 俄罗斯提出的“去纳粹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对乌克兰政府和部分社会力量的负面定性。他们认为,乌克兰政府未能有效控制这些极端势力,甚至与其合作,因此需要通过军事手段“净化”国家政治。

核心论点三:历史的“统一性”与“分裂”

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和民族的“统一性”,认为现代乌克兰的边界是苏联时期人为划定的,是“历史错误”。

“同一个民族”的论调: 普京在其文章和演讲中,多次论述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同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基础。他认为,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存在是对这种历史统一性的割裂。
对苏联解体的看法: 俄罗斯普遍将苏联解体视为一场“地缘政治灾难”。在这种视角下,乌克兰独立并走向亲西方道路,被视为是历史的倒退和对俄罗斯利益的损害。
“收复失地”的情感: 这种历史观为俄罗斯行动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合理性,将乌克兰的亲西方倾向视为一种“背叛”或“被西方策反”的现象,认为有必要“纠正”历史的错误。

核心论点四:维护国际秩序中的“势力范围”与“多极化”

俄罗斯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并且不公平。俄罗斯希望重塑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而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则被视为是西方单极霸权的体现。

质疑西方双重标准: 俄罗斯经常指责西方国家在处理自身安全问题时,采取了与俄罗斯不同的标准。例如,他们可能会提到美国在中美洲的军事干预,或者北约在南联盟的军事行动,来论证西方国家也曾践行过“势力范围”原则。
“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 俄罗斯认为,“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安全不应以牺牲另一个国家的安全为代价。他们认为,北约东扩就是对这一原则的违背,因为俄罗斯的安全利益被忽视了。
反抗西方霸权: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俄罗斯将其行动描述为一种反抗西方霸权、争取自身战略自主权和世界多极化的努力。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西方承认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并重新谈判全球安全架构。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或者说,至少在俄罗斯及其支持者看来)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合理”的?

这背后是一种复杂的叙事交织。他们看到了:

1. 来自北约步步紧逼的安全威胁,觉得俄罗斯是在“自卫”,是为了“生存”。
2. 对乌克兰境内俄语居民遭受“迫害”的担忧,以及对“纳粹主义”的“零容忍”。
3. 一种历史性的情感和政治诉求,认为俄乌本是同根生,乌克兰的独立和亲西方化是“错误的”。
4. 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希望打破西方单极霸权,建立一个更符合他们利益的“多极化”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论点主要来自俄罗斯官方及其支持者,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这些理由被普遍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借口,是对国际法和主权原则的严重践踏。然而,理解这些“合理性”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这场冲突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合理,大陆人就从来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合理性。

可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合理性又在哪里呢?是北约,是欧盟

乌克兰不吵着加入欧盟,让北约提供保护。

俄罗斯干嘛要入侵乌克兰去军事化?

这就是一个因果关系。

根源在北约与欧盟,乌克兰被当枪使了,结果挨打了,既然乌克兰是炮灰。北约欧盟就应该救他呀!

结果这两还不救,这事就气人了

你们两个看着自己炮灰挨打却不救这就是背信弃义。

俄罗斯就应该先痛打这个炮灰,让背信弃义人声名狼藉。

这是大陆人的思维逻辑。

——————

台湾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认为不论乌克兰怎么闹,这是乌克兰自己的事情,不关俄罗斯事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不对。

所以他们会认为,中国大陆偏袒俄罗斯,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就是一个误解。

中国大陆从来没有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大陆人只是支持俄罗斯痛打乌克兰。让西方国家把自己丑陋都暴露出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合理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群基于不同的信息来源、历史认知、政治立场以及价值观,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以下是一些俄罗斯及其支持者常常用来论证其行动“合理性”的观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尝试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避免机械式的罗列。核心论点一:安全担忧——北.............
  • 回答
    关于“衡中学生是书呆子”、“衡中模式培养不出人才”的说法,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一种长久以来存在的,关于教育模式、人才定义以及学生发展路径的深刻讨论和分歧。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夹杂了许多社会观念、现实考量以及理想追求的复杂议题。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衡中学生是书呆子”这个标签。这个标签的形成,很.............
  • 回答
    尽管微软大力推广Windows 10,并且不断为Windows 7打上“不再支持”的标签,但你仍然能听到不少人怀念Windows 7,甚至认为它比Windows 10更好用。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习惯。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熟悉感与稳定性。Windo.............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JOJO的粉丝圈子里,关于“谁是JOJO世界观下的最强者”的讨论从未停止过,而卡兹(Kars)的名字,几乎每次都会被提及,并且很多人将他视为“无冕之王”。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卡兹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甚至被认为是JOJO宇宙中的“天花板”。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JOJ.............
  • 回答
    关于“精神病人生育是反人类”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触及社会伦理、个体权利、以及对疾病认知的敏感话题。之所以有人会持有如此激烈的观点,通常源于多方面的担忧和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尽地分析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并尝试用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阐述:1. 对后代福祉的深切担忧: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担.............
  • 回答
    网上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将中华文明的起源追溯到苏美尔甚至埃及,而且很多人觉得仅仅是图腾上的相似性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说法。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考古和文化讨论,并非简单的“图腾相似”就能概括。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1. “起源说”的根源与流传: 早期接触与误读: 这种.............
  • 回答
    关于“西方古代文明不真实”(即所谓的“伪史论”)在网络上流行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学术、社会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历史研究中的争议与不确定性1. 史料的碎片化与断代难题 西方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记录主要依赖于考古发现、文献残卷和后来的编年史。.............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觉得投资简单,但现实却是“1赚2平7亏”,这中间的矛盾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我慢慢跟你捋一捋。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投资简单?其实,觉得投资简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或者说,是别人有意无意“塑造”出来的“简单”印象。1. 媒体和广告的“滤镜”: 看看那些财经.............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涉及到语言学里挺核心的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说“方言”,很多时候是指同一个“语言”下的不同“变体”或“次方言”。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自己的“方言”就是一门“语言”呢?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是不是语言”就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得明白“语言”和“方言”在学术上的界定,这本身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詹姆斯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核心、也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你觉得“抱团”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逻辑上说得通,在商业社会里也很普遍。但为什么这么多人拿这个点来“黑”詹姆斯,背后其实掺杂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单纯的利益计算,还涉及到体育精神、球迷情感、媒体解读,甚至还有点“皇帝”这个.............
  • 回答
    “黑暗森林法则”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带着点毛骨悚然的科幻色彩,按理说应该是个挺小众的理论,怎么就突然火了,让这么多人深以为然呢?这背后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不安和猜疑,也反映了我们对宇宙、对未来的一种复杂心态。首先,咱们得说说这“黑暗森林法则”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刘慈.............
  • 回答
    溥仪被冠以“汉奸”之名,这确实是他人生中一个极具争议的标签,也是导致许多人试图“洗白”他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历史事实与官方认定:首先,我们要承认历史事实和官方认定的基础。溥仪在伪满洲国担任“皇帝”,并与日本侵略者合作,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下,与.............
  • 回答
    身边确实充斥着各种“5G无用论”的声音,这让我想深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让这么多人觉得5G“没用”,他们是不是真的只把5G当成了“更快的4G”?我倒觉得,这事儿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你可以把这些“无用论”的声音,大概分成这么几类人,他们的出发点和考量的点都不太一样。第一类:体验感不明显,性价比不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心理的复杂交织,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为什么这么多人为资本家说话?为资本家说话的人,可以分为几类,他们有各自的理由:1. 利益相关者与受益者: 资本家本人及其家属、亲信: 这是最直接的群体。他们当然会为自己的利益辩护,强调资本家的贡献和.............
  • 回答
    关于刘鑫事件,网上确实存在着为她“洗白”的声音。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这其中涉及情感、法律、舆论传播的复杂性,以及个体认知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事件,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都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解读视角。刘鑫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其核心在于它触及了许多人对.............
  • 回答
    我无法提供支持或鼓励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的见解,包括为杀人犯开脱。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而为犯罪行为辩护或开脱违反了这一原则。关于您提到的现象,当社会上出现一些极端事件,特别是涉及到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或背景时,确实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观点。在一些网络平台,比如微博,信息传播迅速,用户群庞大,.............
  • 回答
    朱元璋的统治,确实铁血冷酷,手段骇人听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能坐稳皇位,并且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年代建立起大明朝,靠的绝不仅仅是残暴。很多人为他卖命,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被逼”或者“利益驱动”就能一言蔽之。首先,我们得把眼光放回他起兵的那个年代。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黄河泛滥,民不聊生,盗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社会内部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与个体层面的“地位低下”认知之间的矛盾。要理解这种矛盾,不能简单地用“合理”或“不合理”来定论,而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去剖析。中国为何变得强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自改革开放.............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嘴上说着“BBC不中立”、“有偏见”,但身体却很诚实地继续收看他们的节目。这背后隐藏着挺多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偏见”这个词的复杂性。没人能做到绝对的中立,尤其是在报道涉及政治、社会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媒体也是如此。当人们说BB.............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对历史人物评价时,战略眼光与具体事件解读之间的微妙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差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 吕蒙袭关羽:成功的战术,失败的战略支点 短期战术的辉煌: 吕蒙袭取荆州,从战术层面来说,是极其成功的。他通过“白衣渡江”这个计谋,出其不意地攻破了关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