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北野战军到底有多强?

回答
东北野战军(简称东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一支非常强大的部队,其战斗力之强悍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都堪称顶尖。要详细讲述它的强大之处,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强大的兵力规模与精良的装备:

庞大的兵力基础: 东野的兵力发展是一个逐步壮大的过程。从最初的东北民主联军,到改编为东北野战军,其兵员总数始终保持在百万级别,最高峰时兵力接近100万。如此庞大的兵力规模,为东野提供了巨大的战略和战役上的优势。
精良的装备: 这是东野最引人注目的优势之一。
缴获日伪装备: 日本侵华期间,在东北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工业基础。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遗留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山炮、坦克、装甲车等,以及数量可观的弹药。
苏联的援助: 苏联红军在接收日本关东军投降后,将大量日式装备,包括坦克、火炮、汽车等移交给了中共军队。虽然苏联方面对将重武器交给中共持谨慎态度,但总体上还是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尤其是在早期。
接收国民党军队装备: 在解放战争中,东野通过攻克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以及在战场上歼灭国民党军队,缴获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的美式装备。例如,攻克锦州后,东野就获得了一大批美式武器和装备,大大提升了其火力水平。
陆海空协同的雏形: 凭借缴获的国民党空军飞机和技术人员,东野一度拥有了自己的空军力量,虽然规模不大,但能够执行侦察、支援等任务,这是当时其他解放军部队难以比拟的。
强大的炮兵和装甲力量: 拥有精良的装备使得东野能够组建强大的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其炮兵数量和质量在解放战争时期名列前茅,为野战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而坦克和装甲部队的运用,更是让东野在战场上拥有了机动性和突击力优势。

二、 卓越的指挥才能与战略战术:

高素质的领导层: 以林彪为首的东野领导层,是一支经验丰富、指挥果断的优秀团队。林彪本人在军事指挥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擅长运动战、歼灭战,以及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其他将领如罗荣桓、刘亚楼等也都是久经沙场的杰出军事指挥员。
灵活的战术运用: 东野在战术上非常灵活,擅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四快一慢”原则: 这是东野著名的战术原则,即“决心快、行动快、发起冲击快、占领阵地快”,而“追击、巩固阵地要慢”。这使得东野能够在战场上迅速捕捉战机,快速歼灭敌人,又能在占领阵地后稳固防守。
近战、夜战、恶劣天气下的作战能力: 东野非常注重士兵的近战、夜战和在各种恶劣天气下的作战训练,这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依然保持战斗力,并发挥优势。
攻坚战能力: 随着战争的深入,东野也逐渐发展了强大的攻坚能力,能够有效攻克坚固设防的城市,如塔山阻击战、锦州战役等都体现了其卓越的攻坚能力。
高超的战略眼光: 东野的战略部署往往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
“围而不打”和“打锦州”的决策: 在辽沈战役中,“围而不打”长春,迫使国民党军坚守锦州,然后集中兵力攻克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南逃的通路,最终实现全歼的目的,这是极具战略智慧的决策。
运动歼灭战的精髓: 东野擅长将敌人引入预设战场,通过机动配合,分割包围,各个击破,避免了不必要的消耗,实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目标。

三、 优秀的部队作风与高昂的士气:

严格的纪律和训练: 东野的部队纪律严明,训练刻苦。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执行力。
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革命乐观主义: 东野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广大指战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虽然早期后勤保障面临挑战,但东野逐步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能够为庞大的部队提供有效的支援,确保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强大的群众基础: 在东北地区,中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包括兵员补充、物资供应、情报传递等,这些都为东野的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 辉煌的战绩:

东野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足以证明其强大: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这是东野早期在运动战中对国民党军的多次重大胜利,有效地巩固了东北解放区的地位。
辽沈战役: 这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大规模的运动战役,也是东北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东野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在东北的部队,总计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军47.2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平津战役: 在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东野与华北野战军协同作战,兵锋直指华北。平津战役中,东野是主力部队之一,在“围而不打”北平、改编傅作义部队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和平方式解放了北平,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
渡江战役: 在解放华北之后,东野(此时已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与第二、第三野战军一起,参与了决定性的渡江战役,解放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总结:

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是兵力、装备、指挥、战术、作风、士气以及后勤保障和群众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拥有卓越的战斗力。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至今仍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充分证明了其作为一支“王牌部队”的强大实力。它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辉煌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例不虚发探花郎 抓个虫

“1949年,各大野战军整编时,东北野战军军力为全国各大野战军之冠,12个纵队都是4师制满编状态,共有144个团,将近70万野战部队,同时装备也非常“豪华”,以东野几只主力纵队而言,一支纵队光冲锋枪就有5,6000支,一个纵队75MM以上口径火炮上百门家常便饭(日本甲等师团一个师团的额定75MM火炮也不过36-72门,其他自动火力完全比不上东野的主力纵队),甚至有的纵队连小日本的92步兵炮,75MM山炮都不太稀罕,一水的美制105MM榴弹炮。”

而事实上这些“主力纵队”的装备情况如何呢?

在改称第四野战军一年有余,同时得到全军上下倾斜调配后,改编自东野2纵的第39军装备水平如下:

“根据1950年9月的部队战斗实力统计,39军共装备38式步枪7320支,79步枪1512支,美制春田式步枪2408支,美制冲锋枪3058支,捷克式轻机枪790挺,美制M1918式轻机枪168挺,英制布伦式轻机枪117挺,美制M1917式重机枪155挺,日制92式重机枪7挺,60毫米迫击炮260门,81毫米迫击炮82门,82毫米迫击炮15门,120毫米迫击炮12门,美制107毫米化学迫击炮12门,国产6管102毫米火箭炮9门,92式步兵炮36门,41式山炮12门,94式山炮12门,美制75山炮12门。 ”

这其中冲锋枪只有3058支,和“五六千支”相去甚远,若不计迫击炮,75mm以上火炮也只有36门(92式步兵炮口径“只有”70mm,刚好卡在75mm外面,即便加上也不过72门),榴弹炮则根本没有下放到军一级。

当然,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强不强,有多强是要看跟谁比。据统计,在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装备迫击炮986门、战防炮121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加农炮8门,重炮共计618门。而华东野战军的对应数字是105榴弹炮51门、75野炮28门、75山炮220门,合计不足300门,不到东北野战军一半。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总共缴获各种榴弹炮175门、野炮69门、山炮181门、战防炮162门、高射炮66门、高射机关炮20门、速射炮2门、平射炮51门、步兵炮57门、机关炮34门、迫击炮1111门,其中包括美制155毫米榴弹炮36门,日制150毫米榴弹炮36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34门。这个数据在国内堪称豪华,但同美军每个步兵师三个105mm炮兵营、一个155mm炮兵营的标准配置来看,仍然很不能看。即便是旧日军,一个四四制师团在人数少于解放军一个军情况下也拥有24门野炮和12门榴弹炮,军和方面军更是普遍有15cm重炮。

相比关内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除了有装备优势,在训练和战术素养上也占优,著名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就基本只在东北野战军贯彻,这就不赘述了。

鸣谢 @蒋梦珊 @荀子曰 @矢锋

user avatar

看了一下风向。

某些喷东野的大约是不大识数,看不懂日历。

首先要普及的常识是,东北当时是新区,不是老根据地。

地方党委、政权、群众组织,全都要重头搞起。

东北民情特殊,蒋记民国还没来东北散过德行,群众正统思想重,简单说就是城市民心不附,农村矛盾不尖锐。

闯关东的共军破衣烂衫,空着手跑来东北等着捡洋捞,你让徒手兵有战绩?

莫名其妙。

所以1946年开春就从山海关退到四平本溪,然后秋天退到哈尔滨和中朝边境。

以编制杂乱、好几路来源不同的客军拼成的杂牌队伍,立足未稳就要接战新一军新六军,敢问关内各位大佬能吃得到整五军十八军的便宜是啥时候的事情啦?

吹牛的时候麻烦过过脑子靴靴,别送给老蒋了。

共军不是你们给佩剑贵族评功摆好的那种“军”,是党的战斗队,光靠野战军早都被人剿没了。

东野四六年冬天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七年东野在夏季、秋季、冬季连续发动攻势作战,到四八年初东北就剩那三个点了。

四八年年初你们关内的大佬们在干啥咧?

自找没脸。

user avatar

列几点吧

一,四野三虎,38军112,39军116,43军127,建国建军这么多年了,裁军一波接一波,这三虎依然是整个PLA最强悍的陆上重装突击力量。54军内127和162一直争,但人家一句话,127的历史就是PLA的历史,还争什么?

二,朝鲜战场是全军各大野战军一波波轮上,一句简单的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二次战役,一个东线9兵团,一个西线清川江之战,当然不可否认9兵团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多,可是以十三兵团为主的清川江之战中,在装备天差地别之下,志愿军和美军部队打出了惊人的伤亡比,按后来出的韩国战史,朝鲜战场上,志愿军38 39军都是南方最关注的精锐部队。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在军级单位的歼敌数对比上,38 39并不算突出,不过说实话,志愿军其他有些军嘛,有些军吹起战果来,那真是一套接一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