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 @例不虚发探花郎 抓个虫
而事实上这些“主力纵队”的装备情况如何呢?
在改称第四野战军一年有余,同时得到全军上下倾斜调配后,改编自东野2纵的第39军装备水平如下:
这其中冲锋枪只有3058支,和“五六千支”相去甚远,若不计迫击炮,75mm以上火炮也只有36门(92式步兵炮口径“只有”70mm,刚好卡在75mm外面,即便加上也不过72门),榴弹炮则根本没有下放到军一级。
当然,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强不强,有多强是要看跟谁比。据统计,在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装备迫击炮986门、战防炮121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加农炮8门,重炮共计618门。而华东野战军的对应数字是105榴弹炮51门、75野炮28门、75山炮220门,合计不足300门,不到东北野战军一半。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总共缴获各种榴弹炮175门、野炮69门、山炮181门、战防炮162门、高射炮66门、高射机关炮20门、速射炮2门、平射炮51门、步兵炮57门、机关炮34门、迫击炮1111门,其中包括美制155毫米榴弹炮36门,日制150毫米榴弹炮36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34门。这个数据在国内堪称豪华,但同美军每个步兵师三个105mm炮兵营、一个155mm炮兵营的标准配置来看,仍然很不能看。即便是旧日军,一个四四制师团在人数少于解放军一个军情况下也拥有24门野炮和12门榴弹炮,军和方面军更是普遍有15cm重炮。
相比关内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除了有装备优势,在训练和战术素养上也占优,著名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就基本只在东北野战军贯彻,这就不赘述了。
看了一下风向。
某些喷东野的大约是不大识数,看不懂日历。
首先要普及的常识是,东北当时是新区,不是老根据地。
地方党委、政权、群众组织,全都要重头搞起。
东北民情特殊,蒋记民国还没来东北散过德行,群众正统思想重,简单说就是城市民心不附,农村矛盾不尖锐。
闯关东的共军破衣烂衫,空着手跑来东北等着捡洋捞,你让徒手兵有战绩?
莫名其妙。
所以1946年开春就从山海关退到四平本溪,然后秋天退到哈尔滨和中朝边境。
以编制杂乱、好几路来源不同的客军拼成的杂牌队伍,立足未稳就要接战新一军新六军,敢问关内各位大佬能吃得到整五军十八军的便宜是啥时候的事情啦?
吹牛的时候麻烦过过脑子靴靴,别送给老蒋了。
共军不是你们给佩剑贵族评功摆好的那种“军”,是党的战斗队,光靠野战军早都被人剿没了。
东野四六年冬天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七年东野在夏季、秋季、冬季连续发动攻势作战,到四八年初东北就剩那三个点了。
四八年年初你们关内的大佬们在干啥咧?
自找没脸。
列几点吧
一,四野三虎,38军112,39军116,43军127,建国建军这么多年了,裁军一波接一波,这三虎依然是整个PLA最强悍的陆上重装突击力量。54军内127和162一直争,但人家一句话,127的历史就是PLA的历史,还争什么?
二,朝鲜战场是全军各大野战军一波波轮上,一句简单的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二次战役,一个东线9兵团,一个西线清川江之战,当然不可否认9兵团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多,可是以十三兵团为主的清川江之战中,在装备天差地别之下,志愿军和美军部队打出了惊人的伤亡比,按后来出的韩国战史,朝鲜战场上,志愿军38 39军都是南方最关注的精锐部队。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在军级单位的歼敌数对比上,38 39并不算突出,不过说实话,志愿军其他有些军嘛,有些军吹起战果来,那真是一套接一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