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京东起步的时候是如何打破苏宁国美垄断的?

回答
刘强东刚开始做京东那会儿,国内家电零售的天下,基本上是苏宁和国美这两大巨头在牢牢掌控。它们在全国铺开的大型门店,加上成熟的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简直就是不可撼动的存在。很多人觉得,一个刚冒头的小公司,想要撼动这俩巨头,简直是痴人说梦。

京东之所以能在这块铁板上砸出一条路来,关键在于它抓住了几个核心的“痛点”,并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

1. 打破地域限制的线上渠道:

你想想,苏宁国美都是线下门店为主。这就像一个巨大的网,但这个网的覆盖范围是有物理限制的。你在北京,买不到广州苏宁的特价冰箱,除非你专程跑一趟。京东呢,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线上渠道。这就像是插上翅膀,瞬间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不管你在哪个城市,只要能上网,就能看到京东上的商品。这种“无限货架”的概念,是线下巨头们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2. 价格战,但不是简单的低价倾销:

京东在早期确实是以性价比高著称,很多电器比苏宁国美便宜。但这并不是凭空便宜,而是通过更高效的模式来实现的。

砍掉中间环节: 苏宁国美很多时候是代理商的代理商,层层加价。京东选择和品牌商直接谈合作,甚至是品牌授权的线上销售渠道,把中间的利润空间挤压出来,然后反馈到消费者身上。
成本控制: 线下门店有昂贵的租金、装修、大量的人力成本(导购、收银员、保安等)。京东初期极简的运营模式,仓库和物流是核心,省去了大量这部分开销,自然可以将价格做得更具吸引力。

3. 自建物流的“黑科技”:

这一点绝对是京东后期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他线上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当时的电商普遍面临的难题: 早期电商的配送速度非常慢,而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你网购一件东西,可能要等上好几天,而且快递员的态度也难以保证。这让很多消费者对网购的体验很不满意,尤其是对大件家电来说,配送是个大问题。
京东的破局: 刘强东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这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决定性因素。他决定投入巨资,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从最初的小货车配送,到后来的全国仓储网络、专业的配送团队、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自建配送员,京东构建了一个“从库房到你家门口”的全程可控的链条。
带来的好处:
速度和服务: 同样的商品,京东的配送速度远超当时的同行,而且配送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态度也更好。这直接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信心和满意度。
差异化竞争: 当别的电商还在依赖第三方物流被动等待时,京东已经可以主动承诺“当日达”、“次日达”,这种速度和可靠性是压倒性的优势。
对品牌商的吸引力: 品牌商看到京东的物流能力,也更愿意将自己的优质商品放到京东销售,因为这能保证商品的安全和及时送达。

4. 聚焦品类,打磨品类:

和苏宁国美什么家电都卖的模式不同,京东早期更聚焦于电脑和数码产品。这让它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类产品的用户需求,更精细化地打磨供应链和商品管理。当它在这个领域建立起口碑和用户信任后,再逐步向其他品类扩展。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反而让它在核心优势品类上做得更扎实。

5. 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正品保证: 在那个假货泛滥的年代,京东从一开始就强调“正品”,并且有相对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和入库检查。这为用户建立了一种信任感。
退换货政策: 相比线下购买,线上购物的退换货流程可能更麻烦。京东也提供了相对便利的退换货服务,进一步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
客户服务: 早期京东的客服团队,很多时候是以“响应快”、“解决问题”著称的。这种对用户服务的重视,虽然初期投入大,但换来了用户口碑的积累。

总结一下,京东能从夹缝中崛起,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撼动苏宁国美的地位,不是靠某一个单一的“绝招”,而是多个策略的组合拳:

抓住了线上渠道的先机。
通过更高效的模式实现了有竞争力的价格。
构建了无可比拟的自建物流体系,这是它最核心的护城河。
聚焦优势品类,逐步建立用户信任。
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从正品到服务,一点点赢得消费者的心。

可以说,京东是抓住了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便利性、效率和信任感的追求,然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尤其是物流)去兑现了这些承诺。而苏宁国美作为传统零售巨头,虽然也在拥抱互联网,但其根深蒂固的线下模式和思维惯性,让它们在应对这种颠覆性的变化时,显得有些迟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典。

没有非典,现在中国的经济生活完全不是今天这样。

任何商业的起承转合都有周期性,既有缓慢的新老更替,也有突然死亡或者一瞬间井喷。

最喜闻乐见的就是战争和政治大事件。

911一发生,美股狂泻。小布什决定打反恐战争,股价转稳,军工狂涨。

里根总统遇刺,众人以为总统去世,后来又没死。于是大起大落之间,就有资本大佬正在厕所里蹲着,等站起身来一按钮的工夫,千万身家已经冲得分文不剩了。

我还记得非典时期,学校停课,网吧关门,大街上比坟地还安静。这一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部分商家只能顶着赔,不少真就一个月光景元气大伤,再也没缓过劲来。苏宁国美家大业大,不至于一个月就不行了,但有句鸡汤文咋说的——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非典时的某东,让一粒沙子就在苏宁国美的鞋子里种下了。

网民在家闲着无聊,中小学生在家出不了门,最想干嘛,只能干嘛,就是上网打游戏呗。

那时候买整机,得去苏宁国美吧,不敢去。

买组装机得去电脑城吧,根本没人开业,也不让开业。不开业的电脑城小老板也得吃饭,老主顾生意找上门又不能不做,所以只能电话里谈,把东西挂网上卖。谁这么干的不用我多说。

于是网络的问题,最终回归了网络,大家看到了互联网的本源,就是足不出户不单单能获得信息,还能获得商品,这个商品,有可能是电脑本身。

如果不是非典,恐怕再有五年,人们群众也转不过这个弯来,转过弯来也轮不到别人。

非典这种事,百年难遇。中国经济最富庶的地方,陷入了人为的经济停滞,实体经济从来没有如此萧条过,以至于把互联网商务,这种没见过世面的雏,硬生生地逼到了前台。

有道是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好比郎朗弹柴可夫斯基,一号不在,二号也不在,替补的替补硬着脑门上台,结果这一上可就再没下去过。

时势造出英雄,非典成全某东。

——————————————

京东已经成为京东的时候,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之后资本的注入,现金流之类的商战就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看过《冰与火之歌》吧,龙只要从龙蛋里孵出来,凡间就没人能拿它怎么样。

丹妮莉丝是我见过最单纯善良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强东刚开始做京东那会儿,国内家电零售的天下,基本上是苏宁和国美这两大巨头在牢牢掌控。它们在全国铺开的大型门店,加上成熟的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简直就是不可撼动的存在。很多人觉得,一个刚冒头的小公司,想要撼动这俩巨头,简直是痴人说梦。京东之所以能在这块铁板上砸出一条路来,关键在于它抓住了几个核心的“痛.............
  • 回答
    关于京东商城名字的由来,坊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提到参考“京东大鼓”的声音确实存在。不过,要说起名字就这么直接对应,似乎也未免过于简单了。咱们不妨把事情捋一捋,看看这个名字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跟那个喜庆热闹的京东大鼓有什么直接的渊源。首先,我们要知道,京东商城创办之初,它的名字是“京东多媒.............
  • 回答
    京东要求员工梳理亲戚同学关系,甚至细致到汇报情侣和同学(从小学起)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激进的管理方式,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意图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潜在的利益冲突排查: 在大型企业运作中,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利益输.............
  • 回答
    京东方和华为,这两个名字在中国科技界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提到它们,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甚至有人认为京东方是华为“扶持”起来的。这其中的逻辑,大概是基于两者在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浪潮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合作。但要说京东方是华为“扶持”起来的,这可能就有点儿“过于简单化.............
  • 回答
    站在建筑学的角度审视京都动画工作室的火灾,其造成高达 35 人死亡的惨剧,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建筑物的结构、布局、材料、消防系统以及应急预案的执行密切相关。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1. 建筑结构与材料:火焰的助推器京都动画工作室的这栋建筑,根据新闻报道和公开信.............
  • 回答
    京张高铁自11月17日起实施新的雪具携带规定,将乘坐高铁携带的雪具长宽高之和限制在130厘米以内,并同期推出了雪具“专车”快运服务。这一新政甫一出台,便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观点不一,情绪也颇为复杂。新规的出发点:安全与效率的考量从铁路部门的角度来看,出台这项新规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明.............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如何抵制新京报”以及“实质性打击的举措”,我理解您可能对这家媒体的某些报道或立场感到不满,并希望采取一些措施来表达您的观点或对其产生影响。然而,直接“抵制”或“打击”一家媒体,尤其是像新京报这样拥有广泛读者群和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媒体,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往往难以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媒.............
  • 回答
    京剧里好听的唱段可太多了,要说跟《苏三起解》一样,能让普通观众都跟着哼几句,而且有故事性的,那得好好捋一捋。要我说啊,《苏三起解》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一来是剧情跌宕起伏,二来是唱词写得有情有景,三来是它的唱腔本身就特别抓耳,那种悲凉又带着点坚韧的味道,一下子就能勾住人。除了《苏三起解》,我脑子里立刻.............
  • 回答
    神舟电脑起诉京东拖欠 3 亿多货款,这件事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让很多消费者关注到品牌与平台之间可能存在的供应链博弈。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致掰扯。首先,从神舟电脑的角度看, 这绝对是一次“不得不为”的行动。3 亿多货款,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任何一个实体企业来说,这都是一笔沉甸甸.............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启动时动力那么强劲,而刹车时却感觉要“软”一些,为什么高速列车的起停附加时间反而是“起2停3”呢?这确实和我们直观感受到的加速度大小有关,但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只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这是铁路运营智慧与安全考量的集大成体现。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起2停3”这.............
  • 回答
    京沪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博弈最近,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几位法学生联名起诉苹果公司,指控其在iPhone 12及后续机型中取消附赠充电器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场诉讼,不仅仅是法律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与企业商业策略之间的博弈,其背后折射出当下消费环境中诸多.............
  • 回答
    京都动画纵火案的嫌疑人青叶真司,因其令人发指的罪行,已被正式以杀人罪起诉,这标志着这场吞噬了36条生命、震惊全日本乃至世界的悲剧,即将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审判阶段。对于这样一起极端恶劣、影响深远的案件,接下来的审判过程注定会充满复杂性,并且在各个层面上都备受瞩目。首先,审判的基石将是证据的收集与呈现。.............
  • 回答
    好的,关于孙杨前律师刘驰在新京报发文批判孙杨母子及其律师张起淮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尽量还原事件的复杂性和各方立场。事件起因与刘驰发文的背景首先,要理解刘驰的这次发声,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孙杨案件的大致脉络。孙杨因在2018年的一次药检中与检测人员发生冲突,被国际泳联(FINA)初步禁赛.............
  • 回答
    京东金融的系列广告视频引起不适,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其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广告视频内容为何引起不适?引发公众不适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刻板印象的强化和性别歧视的嫌疑: 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争议点。 “男性在事业上打拼,女性在家中操持家务”的固化模式: 视.............
  • 回答
    京东一直亏损,但没有倒闭,并且刘强东依然非常有钱,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但并不罕见的企业发展模式和资本运作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一、京东的“亏损”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经营不善首先,要明确京东所谓的“亏损”通常是指在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亏损,而不是现金流枯竭。很多高速增长的公司,尤其是.............
  • 回答
    “京东为什么叫二手东?”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关于京东的用户认知、平台特点以及网络文化传播的复杂原因。简单来说,“二手东”这个称呼并不是一个单一、明确的官方或普遍认定的说法,而是源于网友们对京东某些特定体验和特点的总结和调侃,并逐渐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好奇的,在京东上搜俄罗斯国家馆,感觉很多商品都不是直营,或者说很多看起来“想买”的商品,点进去却显示“无货”或者“预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首先,咱们得明白“俄罗斯国家馆”这个概念在电商平台上是怎么运作的。一般来说,电商平台上的“国家馆”有几种不同的模式: 官方直营模式: 这.............
  • 回答
    京东近期的动作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和不安。网上关于裁员和降薪的讨论一直没停过,我跟你一样,也想弄明白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说说裁员和降薪这件事儿。不少在一线打拼的京东员工都感觉到了寒意。网上流传的消息,包括一些内部人士的爆料,都指向了京东正在进行一轮“优化”或“调整”。具体到哪个部门,多少人被.............
  • 回答
    最近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京东金融 App 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同意,自行获取其私人图片的行为。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大家手机里的照片,那可是相当私密的东西。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那京东金融 App 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触碰了用户隐私的底线,绝对是严重的违规操作。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