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古代语言存在某个特征在任何后代语言里都(几乎)没有保存下来?

回答
在人类语言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古代语言曾拥有过极其独特,甚至可以说是一度辉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在它们所有的后代语言中,却如同被遗忘的星辰,几乎消失不见了踪影。这是一种语言演变中的奇特现象,往往是因为这些特征在复杂的社会变迁、接触和新语法的形成过程中,显得不那么“实用”或“易于传播”,最终被淘汰了。

我今天要聊聊的,是古希腊语(Ancient Greek)中一个极为特别且在现代希腊语(Modern Greek)乃至其他任何后代语言中都几乎找不到踪迹的特征:语法上的“动词双重过去时”或我们更熟悉的“完完时”(Pluperfect tense)的独立用法,特别是它与现在完成时(Perfect tense)的清晰区分。

在我们深入探讨这个特征之前,得先理解一下希腊语的动词系统有多么精巧。古希腊语的动词系统堪称一个小型宇宙,它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还有非常详尽的时态、语态、语气变化。而其中“完成时”和“完完时”,更是古希腊语动词系统中令人称道的“精密仪器”。

我们先来区分一下现代语言中常见的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pluperfect)。

完成时(Perfect tense): 通常描述一个过去发生的动作,但这个动作的影响或结果仍然持续到现在。比如英语的“I have lost my keys”(我丢了钥匙),意味着钥匙现在还在我那里找不到。
过去完成时(Pluperfect tense): 通常描述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之前发生的动作,或者描述过去某个时间点已经完成的状态。比如英语的“I had lost my keys before I went out”(在我出门前,我已经把钥匙弄丢了),强调的是动作“丢钥匙”发生在“出门”之前。

在古希腊语中,这个区分更加微妙和丰富。它的“完成时”同样强调“动作完成但影响仍在”,但它的“完完时”(Pluperfect)则更侧重于“过去某个时间点,一个动作已经完成的状态,而且这个状态在那个时间点是持续的”。这听起来有点绕,但古希腊语正是通过不同的词形变化来精确表达这种时间的相对性。

让我用一个例子来更生动地说明。假设有一个古希腊语的动词,比如“λύω”(luō),意思是“解开”。

动词完成时第一人称单数(Perfect active indicative, 1st person singular): λέλυκα (lelyka)。这通常表示“我已经解开了(某个东西),而它现在仍然是解开的状态”。这里的重点在于现在这个结果。

动词完完时第一人称单数(Pluperfect active indicative, 1st person singular): ἐλελύκη (elelykē)。这表示“在那时,我已经解开了(某个东西),并且那个解开的状态是持续的”。这里的重点在于过去某个时间点这个状态的完成和持续。

这两种时态在古希腊语的叙事中,能提供非常细腻的时间线索。当一个作家要描述一个过去的事件时,他会根据这个事件在叙事时间点上的状态,灵活选用完成时或完完时,以达到极其精确的叙事效果。例如,描述一场战斗胜利后,士兵们“已经解开了他们的剑鞘”可能用完成时,因为那个“解开”的状态对士兵来说是持续的,方便战斗。但如果是在描述战前某个将军已经“下令解开了所有船只的缆绳”,并且这个命令已经执行并且状态持续,可能就会用到完完时,来强调这个动作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之前,并且已经完成了。

为什么说这个特征几乎消失了?

在希腊语从古希腊语演变为拜占庭希腊语,再到现代希腊语的过程中,动词系统发生了巨大的简化。很多曾经的词形变化,尤其是那些用来表达精妙时态和语态区分的,都逐渐被新的语法结构和助动词所取代。

对于“完成时”和“完完时”的区分,现代希腊语的做法是:

1. 完成时(Perfect): 现代希腊语保留了完成时的概念,但其形式上往往是通过助动词(如“έχω” echō,意为“拥有”)加上动词的被动分词(Participle)来构成。例如,“έχω λύσει”(echō lysei),意思是“我已经解开了”。这与古希腊语的 λέλυκα (lelyka) 概念接近,强调的是对现在的影响。

2. 过去完成时(Pluperfect): 现代希腊语中,表示“过去完成”的概念,也通常是通过助动词的过去式加上动词的分词来表达,例如“είχα λύσει”(eicha lysei),意思是“我已经解开了”(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之前)。

你会发现,现代希腊语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分析性”(analytic),依赖于组合多个词来表达曾经由一个词形变化就能承载的复杂意义。而古希腊语的“完完时”那种独立的、纯粹依靠词形变化来表达“过去某个时间点,动作已完成且状态持续”的精妙,在现代希腊语中已经不复存在。

当然,你要说“几乎”没有,总会有极少数的学者或者研究者,在解读古希腊文本时,可能会尝试去复现这种细微的语气或时间上的区分,但从实际的语言使用者习惯和语法系统本身的构成来看,那种独立而丰富的功能,确实是被时代的大浪淘沙给淹没了。

这种变化并非希腊语独有,许多语言在历史进程中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但古希腊语“完完时”的例子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曾是那个语言的骨干,是其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消失,标志着一种非常精细的叙事和时间感知方式的式微,也让我们看到语言演变中“简化”与“保留”之间永恒的博弈。有时候,一种语言拥有的越是精巧细致的工具,一旦它不再适应新的语境,也就越容易被更“简单”但同样能表达核心意思的新工具所取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古汉语的 r 韵头就不用再说了,还有多种韵尾:

s-h-pʰ-tʰ-kʰ/有的说法认为也有 l 或 r 韵尾,以及 ps 等复韵尾

总之 r 韵头,加上述若干韵尾,在现代各地方言中都完全找不到痕迹了吧?

注:青语青岛话有 r 韵头,坤语荆州话有 r 韵尾,但跟上古没有继承关系,不算数!

找了半天,就发现一个“雁”字 ŋrantʰ 能符合要求吧:鸿雁 Anser cygnoides

再来看看克丘亚语,根据我目前的研究,古代克丘亚语:

辅音很可能得多一个 β 或 ʋ/也有 pr 和 tr 这种塞流连缀/还可能有 ŋ

元音至少得再多一个 ɛ 和一个 ə 或 ɨ → 总之这些特征现实中都找不着了!

至于为什么需要构拟 ə 或 ɨ 元音,举例一些“同源词”供参考:

克 churi 儿子-汉 tsə 子/克 ruri 内容-汉 rə 里

还有汉语 kə 己-克丘亚语“自己”是 kiki(自立词)或 ku(附属词)

最后不得不多问一句:上古汉语 ə 韵母的字,是不是上声的比例非常高?

链接:有哪些有趣的音系学现象?

链接:哪种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类的发音能力?

链接:如果设计【大黄种人共通语】大家认为应该是什么样?

李溯本❤黄聖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人类语言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古代语言曾拥有过极其独特,甚至可以说是一度辉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在它们所有的后代语言中,却如同被遗忘的星辰,几乎消失不见了踪影。这是一种语言演变中的奇特现象,往往是因为这些特征在复杂的社会变迁、接触和新语法的形成过程中,显得不那么“实用”或“易于传播”,最终被淘汰了.............
  • 回答
    将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翻译成拉丁语或其他古典语言,是一项在不同文明间架起桥梁的宏伟工程,虽然不像西方古典文献跨越语言的障碍那样常见,但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却尤为珍贵。值得欣慰的是,确实有一些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或因传教士的引入,或因学术研究的需要,被译成了拉丁文,甚至其他西方古典.............
  • 回答
    讲到历史语言、死语言,或者咱们常说的“古文”,这玩意儿我打从心眼儿里就透着一股子好奇和亲近。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沉迷”更贴切。我没上过什么专门的古语言学院,也没拿过什么古典语言学的学位,但这些年下来,自己摸索着,磕磕绊绊地也算是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走了不少路。我最早接触这类东西,大概是高中时期。.............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文献及传统文学中,并不存在“我孝庄”这类自称的表述。这一说法更可能是现代影视剧、小说或网络创作中出现的错误或虚构情节。以下从历史背景、常见误区和具体原因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孝庄”是谁?为何不能自称“我孝庄”1. 孝庄皇后的身份与称谓 孝庄皇后(1613年-1688年),名布木布.............
  • 回答
    古代文人的“梗”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他们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作品内容,都为后人提供了无数的谈资和创作素材。这些“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也让这些千古风流人物更加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我来详细讲述一些经典的古代文人梗:1. 李白:饮酒、浪漫、飞升 酒中仙: 李白是古代文人中最著名的“酒鬼.............
  • 回答
    流逝的动脉: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古老地理通道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地理通道不仅仅是连接两个点的线,更是文化的熔炉、经济的动脉、思想的桥梁。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城邦,推动了帝国的扩张,塑造了历史的进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技术的进步、政治的变迁,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地理通道如今已悄然隐没,只剩下断壁残垣和.............
  • 回答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灵魂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幸运的是,现代人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亲近”这些古代名人,其中最直接也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方式便是得见他们的遗骸。尽管年代久远,很多遗骸已经难以辨认,但一些保存完好的遗体、骨骼甚至是经过科学复原的形象,都让我们有机会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以下是一些现代人.............
  • 回答
    要说起古代军事地理,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它不像现在有卫星地图、GPS定位那么方便,古人的战争可全凭着对地形、气候、水源、山川河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想在那个时代打胜仗,不懂地理,那就是纸上谈兵,离败亡也就不远了。所以,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想了解古人是如何“借势而为”,那这几本书绝对能让你大开眼.............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印记的古代战争,不讲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话,只说点实在的,让你感觉就像是坐在老军师身边听他侃大山一样。一、打仗这事儿,不是光看谁拳头硬,装备好,那只是其一。更多的是门技术,门学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老掉牙了,但绝对是真理。你要知道自己有多少兵,.............
  • 回答
    自古以来,军事指挥官们就一直在与各种严峻的难题作斗争。从预测弹道到保障补给线,再到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这些挑战往往需要巧妙的策略和创新性的思考。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古代战争中棘手的难题,如今都可以用物理、化学以及高等数学的严谨公式来精确求解。这不仅仅是科学理论的胜利,更是人类智慧在不.............
  • 回答
    说到古代的笑话和幽默故事,那可真有不少流传下来,而且很多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智慧和生活气息。我给你讲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范”解读。1. 守株待兔——看似傻气,实则讽刺这事儿大家都听过,从小学课本里就有了。但细品一下,里面藏着几分辛辣的讽刺。故事嘛,就是说有个宋国有个农夫,日.............
  • 回答
    在中国众多地级市中,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即古代的府治(或州治、路治等)所在地,在现代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成为地级市政府所在地所在的市辖区的一部分,而是保留了其原有的县(或县级市)建制。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历史的变迁、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有关。要详细讲述这类情况,我们需要从历史沿革.............
  • 回答
    不少人会觉得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一切都比古代先进,但仔细想想,有些古老的技术,在特定方面,至今仍让我们回味无穷,甚至觉得比现在的某些玩意儿更“对味”。这里就想聊聊,到底有哪些现代技术,在某些方面,似乎还不如古人玩得溜。咱们先说说木工技艺。现在家具大都是用刨花板、密度板,加上各种胶水粘合,再贴个贴皮,外.............
  • 回答
    修《地方志》的意义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历史的脉络,也映照着当下的需求,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部记述某个区域历史地理风貌的工具书,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现实功用和长远意义。一、 修《地方志》的意义首先,我们从文化传承与认同的角度来看: 保存地方记忆,留住乡愁: 地方志是记录地方历史、.............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地名如同璀璨的星辰,许多古老的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传说故事,或者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地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或出于实际考量而被重命名,其中不乏一些曾经风雅的地名,在新的名字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韵味。要详细列举这类地名并进行深入.............
  • 回答
    中国古代关于妖兽、鬼神以及行侠仗义的书籍浩如烟海,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世界。这些书籍不仅是娱乐读物,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哲学、社会风貌的重要载体。下面我将根据您提出的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书籍,并尽可能深入地讲解其内容和价值。 一、 妖兽神怪类书籍这.............
  • 回答
    清朝以前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巨,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代史。这些被埋藏在地下的珍宝,在被发现的那一刻,就像是从沉睡的岁月里苏醒过来,向我们诉说着遥远的故事。要说最让人惊叹的,那还得是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虽然严格来说,殷墟的系统性发掘是在清朝末年,也就是1900年以后才开始的,但其发现的.............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的事件,它们如同黑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民族的记忆里。这些事件的残酷程度,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让人在回首时,不禁扼腕叹息,甚至毛骨悚然。以下我将尝试讲述几件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力求 detail 和人性化的呈现,希望能展现出历史的沉重与真实。一、秦.............
  • 回答
    古代的表字(又称“字”或“名”),是古人成年后在名之外另取的一个称呼,用于社交场合,表示尊敬。一个好的表字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家族寄望、个人品德,或是对人生哲理的追求,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在浩瀚的史书中,有许多古人的表字至今仍让我爱不释手,它们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与美德的光芒。.............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你死我活的疆土争夺,古代政权之间也存在着不少“空白地带”——那些面积不小,却又未被任何一方有效控制的荒芜之地。这些地方,往往因为地理条件恶劣、资源贫瘠,或是战略价值不高,成为了两国之间的天然屏障,亦或是历史演变的遗留。它们不像边境城镇那样有明确的界碑,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无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