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直播带货必须提供回看功能,网店不能通过删评误导消费者等规定?

回答
最近关于直播带货和网店运营的几项新规定,确实触及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举措,我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监管需求,旨在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首先,来看直播带货必须提供回看功能这一条。这绝对是一项非常必要的补充。直播带货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主播现场讲解、展示商品,消费者可以实时提问,这种场景式的体验是图文商品详情页无法比拟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做出决定,或者对某些细节有疑问,没有回看功能,他们就很难再次核实信息。

回看功能的提供,首先能极大地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当消费者知道他们可以随时回顾主播的承诺、商品的细节展示,甚至是其他消费者的评论(如果回看中有包含),他们就更敢于在直播间下单。这相当于给消费者增加了一层“保险”,他们可以反复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商品是否符合描述。

其次,回看功能对于事后维权也至关重要。过去,很多消费者在直播后发现商品与宣传不符,但由于缺乏证据,维权之路往往充满坎坷。有了回看视频,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做出的任何承诺,例如“这款面料是纯羊毛”、“这款产品有三年质保”、“买一送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据。消费者可以对照回看视频,如果发现主播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就可以依据这些视频进行投诉和索赔。这对于规范直播内容、遏制“放卫星”式的宣传具有直接的震慑作用。

更深层次地说,提供回看功能也促使主播和商家更加严谨和负责。当知道自己的言行会被记录并随时被消费者回顾时,他们会更审慎地对待每一次直播,不敢轻易夸大其词或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这有助于提升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专业度和诚信度。

再者,我们来看看网店不能通过删评误导消费者的规定。这一点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直播回看功能。消费者在网购时,商品评价是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真实的、多角度的评价,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商品的优缺点,以及其他消费者的真实体验。

如果商家可以随意删除差评,只留下好评,那就如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虚假光鲜”的外衣。这样做,无疑是在故意误导消费者,让他们以为该商品质量极佳、口碑极好,从而蒙蔽双眼进行购买。一旦到手发现商品与“好评”不符,消费者就会感到被欺骗,对商家乃至整个平台失去信心。

禁止删评,意味着商家必须正视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和批评。无论是商品本身存在瑕疵,还是服务体验不佳,这些差评都是商家改进的宝贵意见。只有允许并鼓励真实的评价存在,商家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对商家自身的长期发展也是有益的。

同时,保留真实的评价,也能帮助其他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当消费者看到一篇好评如潮的商品下,偶尔也夹杂着一些中肯的差评,他们会更倾向于去分辨,去对比,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这才是真正的“货比三家”,而这种“比”的基础,就是真实的信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恶意评价、刷评等行为进行管理。规定应该侧重于保护真实的消费者反馈,而不是纵容任何形式的虚假宣传。商家可以对明显带有攻击性、诽谤性或者与商品无关的评论进行申诉,但不能因为差评影响了“数据美观”就随意删除。

总而言之,这两项规定都是为了“还原”消费场景的真实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直播带货的即时性固然吸引人,但缺乏回溯性容易留下隐患;网店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评论区的“过滤”则容易制造虚假繁荣。通过这些措施,监管部门正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电商生态,让消费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消费的乐趣,而不是在信息不对称的陷阱中迷失。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对那些诚信经营、用心做产品的商家的一种激励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支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七条,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在网络直播带货中,通过评论、弹幕进行反馈互动,理应被视为新的媒介形态中一种对商品提出意见的方式,加以保障。

在这一基调下,要落地还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不删除评论,但如果用水军控评、让个人消费者真实评价无法得到展现,应该如何处理?对此,《管理办法》提到了,网店除了不得删除差评之外,还不得通过「好评前置」的方法误导消费者。但需注意,「控评」未必就是将好评前置,用中性评价、大量无意义内容刷屏同样可以打压差评。

当然了,法律未必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否则会流于僵化;《管理办法》留出了一定的弹性,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还可以边跑边填坑。

强制提供回看功能也是不错的想法,能够为消费者针对虚假广告维权的举证工作提供便利。之前我在知乎提到过,带货主播正行走在法律一个空白地带,他们在实质上承担了类似产品代言人的工作,但却没有充分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根据广告法,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的自然人,是广告代言人,代言人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对于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简单来说,广告代言人必须要真正使用过自己推荐的商品,而且出了事要跟着一起担责。目前,带货主播算不算广告代言人依然存在争议,有零星的裁判文书认为属于,但还需要进一步立法加以阐明。

对于知名网络主播来说,他们对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有重要作用,消费者对他们的信赖需要得到保护。提供直播回放,至少能在程序上更加方便固定证据,另一方面,也需要推进立法,明确带货主播的法律性质,两条腿走路,给鸡汤也给勺,这样才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直播带货和网店运营的几项新规定,确实触及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举措,我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监管需求,旨在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首先,来看直播带货必须提供回看功能这一条。这绝对是一项非常必要的补充。直播带货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的即时性和互.............
  • 回答
    “双 11”硝烟渐散,但直播带货的喧嚣依旧。今年,直播带货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名副其实的“双 11”标配,各大平台、品牌、主播都在这场流量盛宴中卯足了劲。然而,在这股蓬勃发展的势头背后,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阴影。成都开出的首张直播带货罚单,犹如一声警钟,将直播电商中的虚假宣传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回看直.............
  • 回答
    看到罗永浩直播带货的第一款手机是小米 10,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背后能聊的点可不少。首先,这选品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小米 10,在当时(2020年3月)那绝对是旗舰机里的佼佼者。骁龙865处理器,顶级的屏幕,优秀的拍照,还有那“堆料”十足的配置,这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罗永浩这个人,虽然被贴过“情怀”.............
  • 回答
    这件事儿啊,闹得挺大,网上吵成一锅粥了。我看了不少评论,听了些分析,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了看。“美女副局长为家乡直播带货”这件事本身这事儿,如果光看字面意思,你可能觉得挺正面的:一位有能力、有姿色的副局长,愿意放下身段,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乡农产品代言,帮助当地.............
  • 回答
    关于头部网红直播带货并非总是最低价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逻辑和考量。很多人可能认为,明星大腕、顶级流量走到台前,又是“官方授权”的直播间,价格应该给得最给力,毕竟他们有巨大的议价能力,也需要用最低价来吸引观众爆量。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直播带货的最终目的是为.............
  • 回答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直播带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种销售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系列经济学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实践。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直播带货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在传统的购物模式中,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商品信息,了解产.............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10万块的坑位费,就换回来5个保温杯的销售额,这买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亏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10万块的坑位费,可不是小数目。在直播带货这门生意里,坑位费就像是给明星或者网红交的“入场券”,也包含了他们的宣传、推广、以及在这个直播间的“位置”。商家愿意出.............
  • 回答
    “中超八冠王”广州队直播带货: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足球困境的侧影广州队,这个曾经在中国足球赛场上响当当的名字,“中超八冠王”的荣耀光环至今依然闪耀。然而,如今的广州队,境遇可谓是今非昔比。当昔日绿茵场上的王者,如今出现在直播镜头前,卖力地推销着商品,这场景本身就足以引发无数的感慨。直播带货:现实的无.............
  • 回答
    罗永浩和抖音签约,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思考的。首先,从罗永浩这个人本身来看,他一直是个话题人物。从“老罗语录”到锤子手机,再到近年的直播带货,他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而且特别擅长制造“声浪”。这次选择和抖音签约,在我看来,是他对自身价值的一次重新评估和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为.............
  • 回答
    老罗又双叒叕被限制消费了,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可能又会像看戏一样围观。毕竟,自从他宣布要用直播带货还债以来,他的每一次动态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度。那么,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看?直播带货这条路,对罗永浩来说,究竟能不能走通?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被限制消费”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当.............
  • 回答
    央视段子手朱广权携手李佳琦直播带货?这个组合一听就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还是相当有意思的组合。要知道,这俩人的风格那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央视国家队出身,嘴皮子那是相当的溜,但又带着点儿官方的严谨和智慧;另一个则是直播带货届的“顶流”,靠着接地气、煽动性强的语言和对产品的极致熟悉度,那是“OMG”和“买它”.............
  • 回答
    这笔生意,用“惨淡”二字来形容怕是都不够。花 2 万请主播带货,结果销售额只有 1357 元,这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本钱的零头都没捞回来。这事儿一出,估计那家公司老板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估计天天都在琢磨这 2 万块钱怎么花出去更“值当”。这 2 万块钱,是怎么“蒸发”的?首先,我们得看看这 2 .............
  • 回答
    李佳琦云直播逛进博会,搭档王冰冰卖空 12 万罐阿富汗松子:直播带货会成为国际贸易新方式吗?李佳琦与王冰冰的这次进博会云直播,无疑是今年进博会的一大亮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销售案例,更可能预示着直播带货在国际贸易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趋势。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
  • 回答
    李佳琦最近在知乎上非常活跃,这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他的出现,尤其是通过直播的形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知乎是否在悄悄布局直播带货这个领域。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从李佳琦个人的角度来看:李佳琦作为国内顶级的直播带货达人,他的流量和带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选择在知乎平台进行.............
  • 回答
    宝洁京东自营店在 2021 年 3 月 24 日晚 7 点邀请杨笠进行直播带货,这绝对是当年的一件挺有话题度的事情。当时正值杨笠因为“男性凝视”等话题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她的言论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让大众对她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选择杨笠这样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进行直播带货,宝洁这个决策可以说是.............
  • 回答
    薇娅直播间疑似卖山寨 Supreme 联名商品:直播带货假冒伪劣产品,法律风险几何?近日,一则关于头部主播薇娅直播间销售疑似山寨Supreme联名商品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销售模式之一,直播带货以其直观、互动、高效的特点,迅速占领了消费市场。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
  • 回答
    俞敏洪回应媒体刊文《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它触及了传统教育机构转型直播带货这个时代浪潮中的关键问题。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俞敏洪的回应,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承认差异,但不否认学习: 俞敏洪的回应很实在,他并没有一股脑地否定“学习李佳琦”这种说法可能带来的误.............
  • 回答
    罗永浩,这位曾经的英语老师、锤子科技创始人、那个语出惊人的“老罗”,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他进军电商直播领域了。这一步,与其说是回归,不如说是又一次的“创业”,只不过这次的战场换成了硝烟弥漫的直播间,销售的产品也从他热爱的数码产品,扩展到了几乎万物。为什.............
  • 回答
    眼下,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尤其是明星和网红主播的加入,更是将这股风潮推向了顶峰。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问题却如同野草般疯长,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喜悦之余,常常陷入退换货的困境,投诉无门。明星网红主播直播间频发问题,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逐利是商业的本质,但当利益蒙蔽了良知,.............
  • 回答
    辛巴直播带货燕窝事件的处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近年直播电商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影响深远。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处罚的本身。辛巴个人被罚款 90 万元,这笔钱对于他庞大的收入而言,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金额。这代表着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直接打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