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尔塔病毒有什么特点?与 2020 年年初的新冠病毒相比,有多大区别?

回答
德尔塔病毒,作为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一个变异株,在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原始毒株基础上,带来了不少令人头疼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读它的特点,并对比它与早期新冠病毒的显著差异。

德尔塔病毒的主要特点:

1. 极强的传播力(传染性): 这是德尔塔最显著的升级。它比原始毒株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研究表明其传染性可能高达原始毒株的1.5到2倍,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感染德尔塔的患者更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尤其是在封闭或人员密集的空间里。这种高传播性使得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2. 更高的病毒载量: 感染德尔塔的患者,尤其是在鼻咽部(我们采样检测的部位),检测到的病毒量普遍比感染原始毒株的患者要高。高病毒载量意味着病毒在患者体内复制得更充分,这直接导致了其更强的传播能力。

3. 可能更严重的症状: 虽然新冠病毒本身就能引起多种症状,但一些观察和研究表明,感染德尔塔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更偏向“流感样”的症状,比如高烧(一些人报告发烧更高)、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而不是早期流行的“无症状”、“味觉嗅觉丧失”等典型症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症状的严重程度仍然与个体免疫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

4. 对疫苗的“突破”能力: 尽管疫苗仍然是对抗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武器,德尔塔病毒表现出了一定的“突破”能力。这意味着即使接种了疫苗,仍然有可能感染德尔塔病毒(即“突破性感染”)。然而,大量数据显示,接种疫苗(特别是完成全程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发展成重症、住院和死亡的风险。不过,德尔塔病毒确实可能比原始毒株更容易导致突破性感染。

5. 对某些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变化: 病毒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其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对于德尔塔病毒,其对某些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特定类型的抗体药物效果可能不如对付早期毒株时那么好。

6. 潜伏期缩短和症状出现更快: 有些报告指出,感染德尔塔病毒后,症状出现的潜伏期可能比原始毒株更短,这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复制并引起症状的速度可能更快。

与2020年初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对比: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对比:

传播速度与效率:
原始毒株 (2020年初): 已经展现出相当强的传播能力,但与德尔塔相比,其传播效率相对较低。它的基础再生数(R0,即一个感染者平均能传染多少人)大约在23之间。
德尔塔病毒: 传播力大幅提升。其R0值估计在46,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它的“传染火力”要猛得多。打个比方,如果原始毒株是一个能够轻松穿越防火线的火种,那么德尔塔就是一个被风助燃的野火。

症状表现:
原始毒株: 早期一些显著的、相对独特的症状包括发烧、干咳、疲劳、乏力,以及一些患者会出现的味觉和嗅觉的突然丧失,这是当时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性症状。
德尔塔病毒: 许多感染者报告的症状更接近于重感冒,比如喉咙痛、流鼻涕、头痛、发烧(有时更高)、肌肉酸痛。虽然味觉嗅觉丧失仍然可能发生,但似乎不如早期毒株那么普遍,取而代之的是更常见的“感冒”式症状。

病毒载量:
原始毒株: 病毒载量相对较低。
德尔塔病毒: 病毒载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呼吸道上部(鼻腔和咽喉),这解释了为什么它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

致病性与重症率:
原始毒株: 引起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
德尔塔病毒: 尽管疫苗能够有效降低重症风险,但从一些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的观察来看,德尔塔病毒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未接种人群中可能比感染早期毒株时更高。不过,这个差异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体现得不那么明显。

对疫苗的效果:
原始毒株: 疫苗对预防感染、重症和死亡具有非常高的保护效力。
德尔塔病毒: 疫苗仍然有效,但其“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也就是说,接种疫苗的人仍可能感染,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非常轻微,或者无症状,并且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降低。德尔塔病毒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疫苗的保护力。

对药物的敏感性:
原始毒株: 对当时开发的一些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良好。
德尔塔病毒: 对某些单克隆抗体的敏感性有所下降,这促使科研人员需要研发针对变异株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而言之,德尔塔病毒可以被看作是原始新冠病毒的一次“超级升级”。它就像一个更加狡猾、更具攻击性的对手,在传播速度、效率和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挑战”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这使得我们在应对疫情时,不得不根据它的新特点调整策略,包括加速疫苗接种、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更新治疗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是来破除焦虑的

一. 我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了,(也可能是昨天),我发现抖音不错,提供的信息非常快,而且有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一个广东的疾控人员在说德尔塔病毒的特点,可惜那个视频我找不到了,我记得我是点了赞的,也可能年纪大了,没点上。他的话对于非专业人员听不出来,我一听就明白了。

广东发现德尔塔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载量(就是相当于单位体积内病毒数量,普通人想象成密度,浓度,富集度都行,但是医学里面还是有差别的,检测仪器和方法也不一样)明显增高,增高多少呢,他一说我就震惊了。我开始在网上也看到有人说一千多倍啊,什么一千多倍,我只是哂然一笑,这是传媒大白话,没啥价值。

那个人说广东感染德尔塔病毒的不少病人做出来的核酸检测CT值达到16-17,我去?我去!!!

这个CT值国际标准在38-40,中国一般都是按照顶格标准来测,有偷懒的国家比如美国,曾经用过37,据说中国还有个省曾经用过35,甚至30,而且要给全世界做示范。

具体CT值是什么意思,有感兴趣的自己检索吧,说起来太烦。

这可不是一千多倍那么少啊?知乎上应该不少搞生物搞实验室的段子手,他们算起来轻车熟路,我只是心里估算一下。

二.德尔塔病毒简直疯了,怪不得突破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屏障那么轻而易举,怪不得病人出现症状那么快,怪不得非疫苗接种者出现重症危重症那么快,怪不得印度爆发流行的时候死亡率大增,简直和大屠杀一样,遍地烧尸体,怪不得广州那么发达的城市,上次扑灭德尔塔病毒突破防线要那么久,搞那么大动静。

其次,我是来破除焦虑的

三. 虽然知乎上叫tony,叫pony的人很多,但是这里还是以中国人为主要读者,还是谈对国内的影响。

“怪不得广州那么发达的城市,上次扑灭德尔塔病毒突破防线要那么久,搞那么大动静。”这是某位你们在网上真正看到为数不多的有长期医疗工作经验和必要知识储备的一位慈祥的网友,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刚刚出现过,但是非专业的人员抓不住真正的梗和要点,很多人阅读的能力估计和我家小孩差不多,一篇阅读理解看几遍还懵着呢。(我现在觉得国家搞职高和高中教育两条线是上了境外假洋鬼子的当了),所以我复刻了一遍。

无非麻烦一点喽,无非时间长一点,对于德尔塔病毒感染,中国是有成功经验的,哪里?广州啊

南京不会比广州差,武汉不会比广州差,郑州......郑州确实面临的困难大,刚受过水灾么,可能要多吃点苦,但是还是能控制的住的。

最后,我是来破除最大的焦虑的,其实,新冠病毒如果如此变异,实际上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

四 . 我在知乎上也呆了不少时间,我喜欢琢磨新生事物,我一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好才如好色,或者说见猎心喜,如果看到非常有开创性的思维或者观点,言论,我是很喜欢的,可惜的是,中文的论坛基本上就是荒漠,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思维。好的思维还是来自于高手们,比如你们搜闻玉梅关于病毒突破提供的两个建议,那个建议就是值得人低眉思索一番。

为什么新冠病毒变异的越强大,反而越是好事呢?

说个真事,国外疫情还是比较高峰期间,我有次和我老姐微信电话互问平安,她和我姐夫都是60多了,在北美有房子,夫妻双方有一个保留中国国籍,上海房子也在,生意国内外都有,平时国内国外两头跑。疫情期间他们回不来,那个年纪也不打算冒那个险,而且他们住房附近也没啥人,北美你们懂的,郊区大别野,只要不出去参加聚集性活动,感染风险其实不高,聊天时候我就随口说姐夫不能出门,只能周围活动,女的还能做点家务,一个大男人也挺着急的。我姐姐说:他还快活了,他着啥急?他每天开车出去打高尔夫球,我整天在家烧菜做饭。我姐夫也在旁边,听到了,瓮声瓮气的说:打高尔夫也挺累人的,我这是为了锻炼身体......我也很辛苦。

我想想明白了,怪不得疫情期间特朗普去打高尔夫球度假,不是特朗普要花天酒地显摆招摇,而是特朗普那时候只能玩这个才不违反防疫规定。高尔夫在国外也确实不算是聚集性的活动,大不了不要球童跟着,自己拎着杆拖着包一个人慢慢玩就是了。(高尔夫在国外也没中国那么贵)。

我说这些话不是为了凡尔赛,我才没那个兴趣。(我要凡尔赛,也凡一下上周我给我家老爷子上坟扫墓送的那束花,我去,现在花店越搞越高大上,那束花真漂亮,我都想事后留着带回家插起来,但是怕家里人拿鞋底抽我,说我为老不尊)

有聪明人应该懂我的意思了,其实新冠大流行,对发达国家真正的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人群的生活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没有伤筋动骨,没有切肤之痛,这也就是虽然新冠大流行一年多了,国外,尤其西方国家的应对是拖拖拉拉,猥琐苟且,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二八分化,我们平时看到的基本都是那个八,包括知乎抖音上一些海外亚裔,绝大部分都是八那个群体里,真正的二那部分人群就是没认真起来。我们中国防的再好,欧美国家还是一样邋遢,病毒变异还是处于养蛊模式。世界最终还是开放不了,病毒就和乒乓球一样打过来打过去。

现在有了德尔塔病毒,感染范围扩大,安全距离不安全,疫苗防止感染有效性明显下降,就是一级预防功能下降(具体可以检索邵一鸣关于疫苗三级预防的知识科普),让外国二的那部分人群连高尔夫都打不成了,这就反而让新冠大流行看到有终止的希望了。这帮群体如果真的被病毒伤筋动骨,切肤之痛之后,什么隔离封城、禁足消毒、强制接种疫苗他们干不出来?核武器都敢用、白磷弹都能炸平民的国家和种群,还有啥事不敢做的。强有力的社卫措施真正搞起来,加上疫苗,那么新冠病毒流行就可能得到大范围的终止。有些确实贫穷的地区和国家,西方人会有的是办法把他们隔绝起来。

看新闻报道,CNN已经对其雇员要求强制接种了,美国有些大学已经对教师要求强制接种疫苗了。这就是趋势。

从新冠大流行的整体历史来看,其实中国去年已经用社会卫生措施彻底绝灭了原始病毒株,那就说明人类还是有办法对付这种病毒的,只不过地球上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给力。如果新冠病毒变异的更猛烈一些,很可能带来他们的觉醒年代,被痛醒了,王八拳打出来会比中国还猛烈。

当然,也有种情况,那就讨厌了,就是温水煮青蛙模式........还好,生活在中国,基本上工农兵学商医教研都没啥大的短板,我们就和他们慢慢熬呗。

user avatar

一,德尔塔的特点有传播快、病程进展快、重症率高、耐热、可以突破免疫

1.传播明显加快

广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5月31日下午举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是广州本轮疫情表现出来的三个特点,这与以往广州所经历的境外输入疫情完全不同,三个特点都加速了病毒代际传播的速度,三者叠加的效应也使得广州本轮疫情加速发展。[1]

张周斌表示,“广州此次所面临的疫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难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坚决、更加果断的措施来应对它。”

张周斌说,“这次本地疫情的平均潜伏期为4天左右,反应传播速率的实时R0在26日达到5之后一直维持高位,直到5月29日达到最大值6.06,昨天(5月30日)第一次下降到4.19。”

疫情8天传了4代[2],而我国通常情况下寻找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这就要求我国病毒传两代时间内必须找齐密接和次密接,对流调速度有更高要求。

而原有的新冠肺炎病毒代际间隔为5.7天。[3]


2.疫情发展到重症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较多,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型病人发病3到4天就转重症。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


3.重症率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表示,与从武汉疫情以来以及后面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这次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4]

7月28日,南京171人已现7重症[5]

8月6日,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0例,其中重型14例,危重型2例。重症危重症率7.2%。[6]

即使考虑到疫苗对减轻重症率有效,疫情爆发后的重症人数也可能超过医疗机构接收能力。


4.耐热性更强

按一般的呼吸道传染病规律,病毒依赖飞沫传播,而飞沫在炎热的天气下无法长期存在。所以一般情况下呼吸道疾病仅在寒冷季节高发。

最近印度的爆发说明病毒已经完全适应了印度的高温环境。


5.印度变异株可以在有抗体的人群中继续传播

印度卫生部在声明中指出,在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出现了双重突变,毒株样本上同时出现了E484Q和L452R两个突变[7],可能弱化免疫效果,且传染性更强。这种双重变异病毒已被命名为“B.1.617”,目前正在印度境内迅速蔓延。其中E484Q突变与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异毒株携带的E484K突变类似。E484K突变因为能够改变病毒刺突蛋白的形状,保护病毒不受疫苗或早起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抗体的影响,也被称为“逃逸突变”。而曾在丹麦和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突变也被认为能够逃脱细胞免疫。 据印度疾控项目负责官员辛格(Sujeet Singh)透露,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德里地区,有一半的确诊病例感染了该变异毒株,其中不乏大量年轻感染者。

二、突变毒株越来越多

1.德尔塔只是突变病毒中知名度比较高的

在厄瓜多尔,仅常见的突变株就有12种。

2.病毒进化可能逃脱疫苗

这一点是6月20日的预判,来源


病毒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的化学变化。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上百万次,增殖过程中复制发生异常就会造成突变,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突变是概率事件。

新冠属于RNA病毒,RNA病毒不稳定,病毒复制中的自然突变率为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突变会导致病毒死亡。如果病毒突变后可以存活,有的基因突变对病毒没有显著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病毒会获得性状改变,如传播能力的变化、致病性的变化、对环境耐受力的变化等等。

在广泛使用疫苗后,不适应疫苗环境的毒株会被很快淘汰,有抗性的毒株会存活下来。

如果不进行社会防控,新的可以耐受疫苗环境的变异病毒就会传开,引起新的疫情爆发。


3.致死性突变方向不确定

由于新冠潜伏期长且潜伏期可传播,病程长致死慢,即使致死率高也不会对可传播性造成显著影响。所以流行的病毒必然是传播性较强的品种,但不一定是致死性更低的品种。

一些印度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注意到近期的新冠病人出现了一定的新症状,例如有:腹泻,腹痛,皮疹,结膜炎,意识模糊,甚至还有患者会口鼻流血。此外,新一轮疫情中的患者也出现呼吸困难加剧和重症人群年轻化的趋势。[8]

三、建议将疫苗和社会防控措施结合使用

如果不进行社会防控,病毒会不断突变并且能够将突变广泛传播出去,即使只有少数毒株具有能适应疫苗、适应未来某种特效药的能力,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病毒都淘汰了,它们都会成为主流毒株。所以单靠疫苗无法控制疫情。

再复习下防疫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绘图工具来源:https://www.processon.com/i/5bf7faeee4b04dd27992a5c1


疫苗的主要效果是保护易感者,而隔离既可以控制传染源,还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可能要到明年或者更晚,多数国家才能意识到:隔离等社会防控措施要和疫苗一起用才能起到最大效用。

参考

  1. ^ http://news.yunnan.cn/system/2021/06/01/031486091.shtml
  2.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6-01/doc-ikmyaawc8783978.shtml
  3.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965045
  4.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597502766464332755%22%7D&n_type=-1&p_from=-1
  5. ^ 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279449/tid/1026
  6. ^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1_08_06_601910.shtml
  7.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116965696023923&wfr=spider&for=pc
  8.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7794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尔塔病毒,作为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一个变异株,在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原始毒株基础上,带来了不少令人头疼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读它的特点,并对比它与早期新冠病毒的显著差异。德尔塔病毒的主要特点:1. 极强的传播力(传染性): 这是德尔塔最显著的升级。它比原始毒株的传播速.............
  • 回答
    关于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和武汉新冠病毒爆发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问题,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议题。 目前,主流科学界和国际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普遍认为,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然而,由于一些特定因素和信息传播的复杂性,这一说法仍然被一些人提起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如果德特里克堡基地被证实是新冠病毒的源头,美国政府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这其中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从法律、道义到国际政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巨大的风暴。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这一切都是基于“如果”。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德特里克堡.............
  • 回答
    新闻中提到“携带‘极其大量’突变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出现,或比德尔塔毒株更可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信号,意味着我们可能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为了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并结合病毒演变和流行病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来解读。1. “极其大量”的突变:病毒演化的加速器首先,“极其.............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德尔塔和奥密克(B.1.1.529),它们跟最初在武汉发现的那个新冠病毒“老祖宗”,基因序列上到底有多大的变化。这事儿,得从病毒的“生命蓝图”——基因组说起。病毒的“生命蓝图”:基因组序列我们知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我们体内大量复制。复制的过程就像是复印文件,虽然大部分都一样,但偶.............
  • 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的这番话:“可能永远不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来战胜新冠病毒。” 确实触及了我们当前面对的严峻现实,并且有其深刻的原因。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病毒演变、人类应对能力以及全球复杂性的准确判断。为什么说“可能永远不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 回答
    德尔塔病毒是否还会变异,这是一个动态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病毒的本质就是不断复制和进化,变异是它们生存和传播的必然过程。德尔塔病毒作为新冠病毒的一种变异株,同样具有变异的可能性,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子变异株出现,如德尔塔 Plus 等。病毒变异的根源: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其遗传物质(R.............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没有国家因为德尔塔病毒向印度索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简而言之,没有国家因为德尔塔病毒向印度索赔,主要是因为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在“病毒溯源”和“国家责任”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以及地缘政治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而非印度在病毒传播中就没有责任。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
  • 回答
    关于连花清瘟对德尔塔病毒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科学严谨讨论的问题。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一、 连花清瘟的基本情况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薄荷、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广藿香、板蓝根等。它在中医理论中.............
  • 回答
    “德尔塔病毒载量是新冠的一千多倍?这会导致人类灭绝吗?”这个说法听起来很吓人,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仔细拆解一下。首先,关于“德尔塔病毒载量是新冠的一千多倍”这个说法,需要澄清一下。这里的“新冠”指的是最初的那个毒株,还是包括了其他变异株?而且,“载量”具体指的是什么?是病毒在呼吸道中的浓度,还是.............
  • 回答
    关于杨子峰教授提及“新发现中药连花清瘟对德尔塔病毒有效”的说法,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细致且客观的审视,这其中涉及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证据的充分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准确性。首先,我们来看“杨子峰教授”的身份。通常情况下,一个教授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涉及医疗健康方面,会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关注度。我们可以尝试搜索杨子.............
  • 回答
    关于日本新冠确诊人数“悬崖式下降”以及全球日增确诊下降超过50%的现象,以及是否意味着德尔塔病毒在“自我灭绝”并导致疫情自动消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澄清“悬崖式下降”和“下降超过50%”的数据来源和背景。 如果这是指特定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那么要理解其原.............
  • 回答
    病毒的演化:为什么德尔塔病毒打破了“常规”?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病毒演化的大方向是传染性增强,但毒力减弱。这听起来似乎合乎逻辑,毕竟,如果一个病毒把宿主很快杀死,它就很难有机会继续传播了。然而,新冠病毒的德尔塔毒株却似乎打破了这个“常规”,在传染性大幅提升的同时,毒力也表现出了增强的迹象。这到底是怎.............
  • 回答
    印度近日发现一种名为“德尔塔 +”(Delta Plus)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这无疑给本已严峻的疫情增添了新的变数。截至目前,已有至少 20 人感染了该变异株。虽然感染人数相对较少,但引发的担忧不容小觑。“德尔塔 +”究竟是什么?“德尔塔 +”变异株,学名为 B.1.617.2,是在此前引发全球广泛关.............
  • 回答
    南京疾控部门确认疫情病毒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这无疑是疫情防控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消息的公布,意味着我们对这次疫情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也为后续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德尔塔毒株的特殊性德尔塔毒株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相比早期毒株,展现出了一系列令人警惕的特点: 传播速度更快: 德尔塔毒株.............
  • 回答
    对于“欧洲发现的新冠病毒来自德特里克堡”的说法,目前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支持,并且在国际科学界和主流媒体中 并未得到广泛认可。这种说法更倾向于是一种 阴谋论或猜测。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这种说法的来源和流传: 时间线和背景: COVID19疫情爆发初期,全球对病毒的起源感到困.............
  • 回答
    德特里克堡疑云:一场未能完全消散的阴影德特里克堡,这个坐落在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市的美国陆军生物防御研究中心,一直以来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2019年末,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蔓延,关于疫情起源的猜测也甚嚣尘上,其中,德特里克堡的名字屡屡被提及。尽管官方层面已经给出了解释和澄清,但围绕这个基地的疑.............
  • 回答
    德国新发现一种不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尤其在咱们经历了这么多轮疫情反复之后,大家听到“变异毒株”这几个字,心里难免会咯噔一下。要说它会不会对当前疫情产生影响,那得先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病毒变异是它自己的生存法则。新冠病毒就像一个生命体,为了更好地复制和传播,它会不断地“.............
  • 回答
    针对德国柏林一名区长不愿女友独立隔离,故意感染新冠病毒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的来说,这种做法不值得肯定,并且存在严重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事件背景(根据公开信息推测): 区长身份: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尤其是一名区长,其言行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监督。 女友情况: 可能是.............
  • 回答
    德特里克堡,这个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市的军事基地,长期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关于德特里克堡是否与新冠病毒的起源有关,以及其关闭是否与疫情直接挂钩,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历史背景、科学信息以及官方声明,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