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本以为是巅峰,没想到才开始」的例子?

回答
生活中的“本以为是巅峰,没想到才开始”的故事,其实藏在很多我们以为已经足够好的时刻里。它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而是细水长流中悄然发生的转变。

故事一: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小伙子

我常去楼下那个街角买煎饼果子。摊主是个年轻小伙子,皮肤黝黑,手脚麻利。刚开始,他只是个普通的摊主,煎饼的味道还不错,用料也实在,是我忙碌工作日里的一个小慰藉。

有一次,我看到他在练书法。我当时就有点惊讶,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小伙子,怎么会有闲情逸致练书法?我随口问了一句,他只是憨憨一笑,说自己从小喜欢,有时间就练练。我心想,这小伙子挺有生活情趣的嘛,估计也就玩玩罢了,毕竟生活也不容易,哪有那么多时间精进?

时间久了,我发现他煎饼的包装越来越精致,会用小纸袋子,上面还印上了自己的小店名字和Logo。菜单也更新得很快,除了经典的口味,还时不时推出一些创意新品,比如麻辣小龙虾味煎饼,香菇滑鸡味煎饼,都挺受欢迎的。最关键的是,他总是带着一股子热情,每次都会认真询问我的口味偏好,还会跟我聊两句,让人感觉很舒服。

有一次,我看到他店里挂着几幅字,写的是“食德食之味,食人食之情”。写得龙飞凤舞,颇有大家风范。我这才知道,他书法已经到了可以用来装饰店面的地步。

再后来,他扩大了生意,开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我偶尔会经过他的新店,发现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忙碌了,店里雇了帮手,他自己则更像个管理者,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跟顾客交流,指导员工。

我曾经以为,他就是个勤勤恳恳的煎饼果子摊主,靠着手艺养家糊口,这已经是他的“巅峰”了。但没想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隐藏的书法天赋,竟然是他人生新的起点的信号。他不仅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还把一份普通的生活过出了艺术感。

故事二:那个不起眼的培训班老师

在我大学毕业找工作那会儿,经历了一段迷茫期。为了能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报名了一个小语种的翻译培训班。班上有个英语老师,年纪不大,看起来挺普通的,说话语气也慢悠悠的,甚至有点怯懦。

课程内容也比较基础,我们都觉得这大概就是应付差事的吧,老师的水平也就这样了。但每次上课,他都会认真地准备PPT,讲解得很细致,尽管语速不快,但逻辑清晰,而且非常耐心。有同学提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个单词的发音细节反复纠正。

我当时心想,这老师真是尽职尽责,虽然感觉他也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但能遇到这么负责的老师也算不错了。这大概就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状态了,毕竟在一个小小的培训机构里。

几个月过去,培训班结束了。我后来找到了一份和翻译无关的工作,也慢慢淡忘了那个培训班。

直到几年后,我在一个国际性的英语学术会议的宣传片里看到了他。他穿着西装,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他的英语流利地道,思路敏捷,提出的观点引人深思。我当时就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我看到的这个人,是我当年那个有点怯懦的培训班老师。

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他在培训班结束后,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更高级别的英语证书,并且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他不仅把英语教学做到了极致,还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和研究者。

我当年觉得他那个培训班的状态,就是他能力的“巅峰”了,一个在小培训机构里认真教书的老师。但没想到,那只是他人生漫长学习旅程中的一个小小驿站,他真正的潜力,在那之后才一点点被挖掘出来。

这两个故事,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巅峰”的定义太狭窄了。也许那只是一个看起来安稳、普通的状态,而你内心深处的那份热爱、坚持,甚至是一些不经意的习惯,才是真正孕育未来无限可能的种子。你以为它已经到了顶点,但其实,它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初起的势力,目标都是一步步膨胀的。往往是苦苦求生十几年,见招拆招,一回头,发现天下大多数势力已经被自己踩在脚下,往前一步就可以称雄天下。

比如说1917年的列宁:

极端的年代: 世界大革命

1918-1920年间,俄国内战打的不可开交,极其血腥残忍。战争到了最恶劣的地步,苏维埃俄罗斯除了深入芬兰湾的列宁格勒小小一角外,对外海口全部被封锁。只剩下乌拉尔山一带和现今波罗的海诸国之间的俄罗斯中部和西部……出乎众人意料地,苏维埃俄罗斯竟然百劫余生,从此存活了下来……巴黎公社昙花一现,只维持了两个多月。自己的党掌权之后两个月零十五天,列宁骄傲欣慰地指出,其政权已经比当年的巴黎公社还远长了。


刚刚开始灭辽,被宋朝国土和少数精锐代表(马扩)震慑的金人:

三朝北盟会编

虏(金)人以朝廷欲全还山前、山後,故地、故民,意皆怀疑,各以为南朝无兵戎之备,止以已与契丹银绢坐邀汉地。且北朝所以雄盛过古者,缘得燕地汉人也。今一旦割还南朝,不惟国势微削,兼退守五关之北以临制南方,坐受其弊。

若我将来灭契丹,尽有其地,则南朝何敢不奉我币帛,不厚我欢盟。设若我欲南拓土疆,彼以何力拒我。又何必跨海讲好。在我,俟平契丹,仍据燕地,与宋为邻,至时以兵压境,更展提封,有何不可!

徐议未迟。惟粘罕云:"南朝四面被边,若无兵力,安能立国强大如此,未可轻之。当且良图,少留人使不妨。"阿骨打遂将马扩随行射猎。


阿骨打一日集众酋豪出荒漠打围射猎,粘罕与某并辔,令译者相谓曰:“我闻南朝人止会文章,不会武艺,果如何?

某答以“南朝大国,文武常分两阶。然而武有兼深文墨,文有精晓兵务者,初不一概言也。”
粘罕云:“闻教谕兵书及第,莫煞会弓马否?

某答以“武举进士,取在义策,弓矢特其挟色耳。”

粘罕遂取己所佩弓授某云:“且烦走马开弓,愿得略见南人射弓手段。”某遂策马挽弓作射物状。粘罕愕然。

马行积雪中,虽晴日不消。至晚,阿骨打召某云:“闻南使会开弓,来日随我射一物如何?”
仆答以“武举射生非所长,容试谢之,恐或有得。”

翌日阿骨打设一虎皮,坐雪上,授仆弓矢各一。其弓以皮为弦。指一雪碛,使某射之,再中其端。阿骨打笑曰:“射得煞好,南朝射者尽若是乎?

仆答以“措大弓箭软弱不堪,如在京,则有子弟所长入祗候诸班直,天下禁军,诸路大事艺人,及沿边敢勇效用弓箭手保甲,彼乃武艺精壮之人。如某特其小小者耳。”

良久,阿骨打上马,顾大迪乌授某弓一、射生箭一,约云:“有兽起即射之。”

行二里许,一黄獐跃起,阿骨打传令云:“诸将未许射,令南使先射。”

某跃马驰逐,引弓一发殪之。自阿骨打而下皆称善。

是晚粘罕言:“见皇帝说射得煞好,南使射中,我心上快活。

次日还馆,大迪乌见先君语甚喜。次日,阿骨打遣其弟韶瓦郎君赍貂裘、锦袍、犀带等七件,云:“南使能驰射,皇帝赐。”

粘罕父撒·(王旁亥)相公者云:“南使射生得中,名听甚远,可立一显名,今后唤作也力麻立。”译云善射之人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刚刚进入中原的沙陀人:朱邪尽忠进中原的时候,控制的小部落不到一万人,千把骑兵,在吐蕃、唐朝、黄巢和军阀之间打工求生,能活下去已经不错了。就算是李克用已经出生,割据山西一角的时候,沙陀军阀也绝对没想过能入主中原,出数代天子:

沙陀军事集团的崛起和衰亡

元和三年(808年),朱邪尽忠及其子执宜率部投奔唐振武军节度使范希朝,他们边走边与追击的吐蕃人作战。沙陀部众伤亡惨重,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受伤,所剩部众仅一万余人。

朱邪执宜在率沙陀部众迁居内地后,由于作战勇敢,被委以各种征伐重任,曾受命镇压反叛朝廷的藩镇,如元和五年(810年),大败河北强藩王承宗,元和九年(814年),随李光颜讨伐淮西的吴元济等。朱邪执宜率沙陀部众为唐朝守边,以防回鹘南下,大和(827~835)中,“柳公绰领河东,奏陉北沙陀素为九姓、六州所畏,请委执宜治云,朔塞下废府十一,料部人三千御北边,号代北行营,受执宜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隶河东节度。”

这一时期实现了“沙陀同六胡州昭武九姓胡人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沙陀三部落'”,也是形成沙陀军事集团核心和中坚力量的时期。

咸通九年(868年),桂林戍卒推庞勋为帅反唐。次年,朝廷以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和徐州行营招讨使,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使、沙陀三部落军使,率沙陀骑兵3000随征。康承训所部唐军在涣水(今安徽浍河)遭到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而“赤心以骑五百掀出之。(庞)勋欲速战,众八百,短兵接,赤心勒劲骑突贼,与官军夹击,败之。其弟赤衷以千骑追之亳东”。在镇压庞勋起义的过程中,由于朱邪赤心战功卓著,所以被唐王朝赐姓李,名国昌,预郑王属籍,封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使。这是沙陀首领由朝廷之属臣转而为割据一方之封建势力的开始。

李克用年仅十五岁就跟随其父李国昌参加了镇压庞勋起义,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名震三军。乾符五年(878年),云州(今山西大同)藩镇牙兵因军饷被克扣而哗变,李克用因“功大官高,名闻天下”,被藩将推举为帅,杀唐王朝委派的云州防御史段文楚,割据代北地区。

唐王朝不能容忍李克用这种犯上作乱的行为,派兵讨伐。李克用、李国昌连连大败,部众溃散,遂与宗族逃往塞外,依鞑靼部。就在此时,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这为李克用势力的复兴提供了绝好机会。他曾对鞑靼人说:“今黄巢北寇,为中原患,一日天子赦我,愿与公等南下定天下,庸能终老沙碛哉!”他屡次上表朝廷请降,朝廷均不允许。

中和元年(881年),沙陀都督李友金向代北监军陈景思建议起用李克用父子。唐朝赦免李克用后,任命他为代州刺史,率本部兵马出征黄巢。自此以后,李克用的军队成了镇压黄巢起义的主力。

李克用非常注重沙陀军事集团的汉化。李克用在进占河东之时,李袭吉、王缄、李敬义、卢汝弼、李德林、苏循、苏楷等汉族士人便心甘情愿地为李克用所用,成为沙陀政权中一支重要力量。他又通过与汉族新老贵族特别是衣冠世族们的联姻,密切与他们的关系,以提高整个家族的汉化水平。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卒,李存勖继承父位为晋王。李存勖嗣位后,所做的第一件意义重大之事,就是在张承业等顾命大臣的协助下,平定了以其叔父李克宁为首的内部叛乱,巩固了他作为晋军统帅的地位。从此,李存勖指挥晋军,与后梁、燕、北方强悍的契丹军队进行了长达15年的征战,曾给契丹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使其长久不敢南下;一举灭掉了割据幽州(今北京)称帝的刘仁恭父子;并于同光元年(923年),攻陷后梁都城汴京(河南开封),推翻了后梁的统治。灭后梁以前,李克用父子奉唐朝为正朔。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自以为继李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史称后唐,定都于洛阳(唐代以洛阳为东都)。

相关回答:

马前卒:为什么几乎全世界都讨厌苏联?它招谁惹谁了?

马前卒:历史上有哪些战乱分裂时期产生的有趣小国家?

马前卒:有哪一些「本来以为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没想到已经是巅峰」的例子?

user avatar


波士顿动力研发的 Atlas 人形机器人完全算是其中一个。


Atlas 机器人,是美国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为主研发、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监督和资助的一款双足人形机器人。


它的前身是波士顿动力早期研发的 PETMAN 人形机器人,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检测化学防护衣,模拟士兵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对防护服的作用。PETMAN 不仅能平衡自身和自由行走,弯曲身体,而且还能暴露在化学战剂的操作车间里面中做各种对化学防护衣有压力作用的健美体操。PETMAN 还通过模拟防护服内人体生理学来控制温度,湿度和出汗来模仿实际的测试条件。作为一款人形机器人来说,这已经相当先进。但波士顿动力并不满足,而是决定研发基于 PETMAN 的新型机器人 Atlas,让机器人实现和人类一样的运动能力。



初版 Atlas 问世


2013年7月11日,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和波士顿动力公司合作研发的 Atlas 机器人向世人公开亮相。它由航空级的铝和钛材料制造,身高约1.8米,重达150公斤,使用蓝光 LED 照明,有四个液压驱动的四肢。波士顿动力还为它配备了两个视觉系统:一个激光测距仪和一个立体照相机,由一个机载电脑控制。Atlas 的手能做出很精细的动作,手臂拥有28度的自由度,因而能使用四肢自主攀爬,无需人力帮助。



在经过数次测试和参加机器人大赛后,DARPA 对 Atlas 非常满意。

尽管初版 Atlas 外形还很丑陋,所做的动作也很有限,但世人还是对此感到非常震撼。

《纽约时报》在当天特地发布文章,惊叹其为“电脑可以长出四肢在真实世界自由行走的显著例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的人工智能专家 Gary Bradski 教授也同样对此十分震惊,盛赞 Atlas 为崛起的“机器人种”(Robo Sapiens)。


就在人们交口称赞的时候,波士顿动力却把它看做征程的起点。


第二代Atlas


2016年2月23日,波士顿动力公布了新一代 Atlas 机器人,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新版 Atlas 身高1.75米,重82公斤,比上一代版本轻便了许多。为了让 Atlas 更轻便紧凑,工程师们使用 3D 打印制作机器人的腿部,这样制动器和液压管可以嵌入腿部结构里面,而不是作为独立单元放在外面。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 Atlas 超强的稳定性以及对物体的准确识别和抓取能力。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19923589627641856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 Atlas 即便是在雪地中也能健步如飞,打滑后能自己恢复平衡;被人故意放倒,ATLAS 也能一个 “鲤鱼打挺” 重新站起来;如果被人在前面用力推搡,它踉跄几步仍能站稳;做起搬运工作也是手到擒来,能将货物快速、准确地放在货架上。甚至还能自己开门出去遛个弯儿。


作为一款双足机器人,Atlas 能够快速响应,因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像人一样快速移动、选择新的落脚点,达到动态平衡。


新一代 Atlas 的惊艳表现当时在网络上引起巨大的轰动: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撰文称赞“我们从未见过机器人能做到这些事情!


TechCrunch 惊呼“绝对是难以置信!”(Absolutely Incredible);

Roboticbusinessreview 将其列为2016年 AI 及机器人十大故事之一;

CNET 知名科技专栏作家 Eric Mack 甚至认为动作如此灵巧的机器人会是人类的噩梦。cnet.com/news/how-googl


科技媒体 The Verge 则说“这会让人类变得无关紧要


······


而就在人们几乎用尽溢美之词称赞Atlas时,波士顿动力却继续将Atlas推向更高的高度:

这只是人形机器人发展之路上的小高峰,而不是巅峰。


“运动员”Atlas


过去两周,估计很多人都被一个会做后空翻动作的机器人给刷屏了——新版 Atlas。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6日,波士顿动力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段 Atlas 的新视频,再一次引爆世人的眼球。


https://www.zhihu.com/video/919925612179755008


在波士顿动力发布的视频中,Atlas 做出跳跃、旋转、后空翻等动作,非常灵活流畅,堪比人类专业运动员,而这些动作普通人类都很难做到


Atlas 机器人在视频中一亮相,就在不同高度的箱子之间跳跃,动作十分娴熟、平稳,从矮处箱子向高处箱子跳跃的时候,间隙较大,Atlas 机器人先匀速跳到了空地,再从空地跳上高处箱子。在箱子上站稳后,身体做了个旋转,视频切到了要做最高难度后空翻的镜头。


Atlas 机器人后空翻之后完美站立,还举高双臂,表示欢呼。


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出新版本 Atlas 的手臂动作也很多,非常协调,跳跃的时候像是在用力,站立的时候像是在平衡。视频发布后,短短十天播放量就过了千万,网友纷纷感叹:“这动作跟体操健将有得比”,“太厉害了”,“究竟怎样做到呢?”“真是细思极恐”


这次连科技大佬、一向对AI发展保持警惕的埃隆·马斯克也坐不住了,在推特上调侃性地警告说:

这也没啥,就是几年后,这个机器人会移动得太快,你需要一盏闪光灯才能看到它。。。



The Verge 更是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机器人后空翻一小步,会让人类后摔一大步”,再次对 Atlas 的技术表示出近乎恐惧的赞叹。


几年前,当 Atlas 初次亮相时,尽管笨重粗犷,甚至有些迟钝,却已被人们惊为“逆天机器人”,岂知那只是故事的开始。


未来的Atlas


就在去年发布新版 Atlas 后,波士顿动力创始人 Marc Raibert 说,波士顿动力会坚持追随24年前创立时的愿景,“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让机器人有与人类和动物一样的移动性、灵活性、感觉和智力,甚至有所超越。ATLAS 就是实现这一目标道路上的一步。”


参与 Atlas 研究工作的工程师表示,未来会基于人类的条件反射给Atlas建立一套类似的仿生神经系统


所以,Atlas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我们对它的惊叹也不会结束,这一切只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开始。


user avatar

一支泥腿子武装力量在四年内颠覆了当时联合国五常、四巨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华民国。这个战绩放在今天来说已经是巅峰中的巅峰了吧?可能你会说民国国力太弱。

然而接下来这支武装力量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就硬刚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联合国五常、世界二极之一的美国和其他战胜国联军。还刚赢了,战争起于鸭绿江终于三八线。

你以为这就完了?

联合国五常之一、二战战胜国、世界前五的法国入侵越南被TG派出军事顾问直接干趴下。

印度当时号称世界第三,结果大家都了解那段历史。

和联合国五常之一、世界另一极、二战胜利国的苏联在珍宝岛刚了一波。

可以发现五常我们正面刚了四个,如果你把联军和抗法援越里的英国算上,其实我们把五常挨个怼了一遍。

如果有人和你说一个新生政权在30年把五常怼了一遍你相信吗?

你不但要信而且你要知道这个国家现在是五常之一、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这支武装力量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印度和越南?别逗了,你比五常如何?

评论区可以看出来现在知乎的风气和微博没区别了。

不管你在说什么永远有人做清醒状在评论区发些自认为痛心疾首的言论。

全国有一万以上家幼儿园,因为几家幼儿园是肮脏的就开始抨击,你不是无脑是什么?因为个例来否定全部,你和那些医闹有区别?你的思考能力呢?何况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就在网上无脑刷。

关于战争的言论更是可笑。

嗡嗡叫吧!你们这些虫豸们!

user avatar

那些当朝阁老、巨商富贾、学科泰斗大败百分之九十九的知乎er考上清华or北大的时候。。。。

user avatar










我以为常威杀人一家十三口已经是我能见到的人世间最凶最恶的黑暗

可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

“我家常公子根本不会武功!”

user avatar

2009年,图中的这个小孩子,在新西兰第一次参加比赛,便以12.55秒的成绩,一举打破当时的三阶魔方大洋洲纪录

https://www.zhihu.com/video/934789733788397568

当他第二次参加比赛时,他以9.21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

第三次比赛,又刷新了大洋洲纪录

第四次比赛,刷新了世界纪录

第五次比赛,大洋洲纪录

第六次比赛,没刷纪录。

第七次比赛,一举刷新了三个世界纪录

第八次比赛,又刷了世界纪录

第九次比赛,又双刷了世界纪录

第十次比赛,又双叒刷了世界纪录。

著名的大雁创造的5.66秒的成绩,就是在2011年墨尔本公开赛上刷出来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34790167554863104

直到第12场比赛,这个小孩子才尝到了不是第一的滋味。

因为那是当时泰国世界锦标赛的决赛……

自2010年他打破世界纪录以来,三阶魔方的记录榜几乎就成了他的个人秀

期间虽然有Max Park、Mats Valk、赵承范等高手乱入,但是很快又被他刷了回来……

现如今,三速4.59秒的单次成绩,5.80秒的平均成绩的都是由他保持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34792450514595840

从初出茅庐的一鸣惊人,到现如今的一骑绝尘,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神话……

73场比赛中,仅三阶这一个项目,他就打破了20次世界记录15次大洋洲纪录

总共打破了117次世界记录173次大洋洲纪录6次国家纪录

获得过426次冠军75次亚军34次季军,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

(截至2018年2月9日)

他叫Feliks Zemdegs,人称“菲神”。

在魔方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天才。

一起通过一个完整的视频来回顾菲神的传奇竞速生涯吧~

ROAD TO RUBIK'S CUBE WR SINGLE https://www.zhihu.com/video/934795286690283520

——————————————————————

呃,菲神1月27日又破纪录了

平了之前赵承范4.59的三速单次纪录

https://www.zhihu.com/video/943003468286468096

本以为500赞是巅峰……

2018年5月6日,菲神又以4.22秒的成绩大刷三速单次世界纪录。

https://www.zhihu.com/video/976402293315244032

镜像回答:有哪些「本以为才开始,没想到是巅峰」的例子?

欲知更多关于魔方杂七杂八的事情,可以到我回答和专栏里瞎点八点。

或者戳这里:魔方话题的优秀回答魔方回答索引(长期更新)

还有,那个尴尬的视频也是我的回答。

user avatar

刚有动车的时候,出差坐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坐火车了。

现在,坐动车都想跑前边替司机踩油门。

user avatar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命运呀。《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9月23日上映,片方的期待值相当高。依照好莱坞传统,电影人会在当天四处奔忙,实地见证观影反应。导演德拉邦特和制片人去了中国剧院,影院有逾900个座席,但是没有一个人。


可能是当时的洛杉矶时报等一大堆影评家,给了很恶劣的影评,绝望的二人在外面拉住俩女生,当场“卖了票”,前提是如果看完不喜欢,到周一可以找导演退款。“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上映第一天。


这可是1994年,同年《阿甘正传》和《低俗小说》上映的时候,电影院基本爆满。

经过制片方无数的努力与宣传,电影在上映期间票房28,341,469美元。

票房很不理想,但是还是勉强回本了,美国票房分账是,首周制片方拿90%,次周80%,以此类推。

制作成本大概是2500万美元,很明显制片方扑街了,不过还好,勉强回本按照一般电影规律来说,这部电影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不受关注的电影基本后面就是卖给电视网,卖点播出权啥的。

票房虽然这个样子了,好在同年奥斯卡获了7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影帝(弗里曼)和最佳改编剧本,给制片方了一些安慰,各大报纸与媒体都把肖申克当做夺奖热门和黑马看待,风头突然一下上来,制片方趁机重新发行给电影,接住大家的于肖申克夺奖的期望,又在影院收了点回本钱,然后又趁机发行录像带赚了一笔。

但是万万没想到颁奖当天却被《阿甘正传》《低俗小说》打的北都没找到。

于是那两年《肖申克的救赎》就此被人遗忘,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奥斯卡7项提名,然后竟然一无所获。肖申克湮没在新片的海洋里了。

1997年TNT跳过其他电视网竞争,直接购入《肖申克的救赎》,说白了就是自己把电影卖给了自己。

1997年6月,TNT首次放映《肖申克的救赎》结果收视率直接成为全美当日冠军,然后就开始一播在播的重播,人们冲进录像带商店开始了漫长的20年租赁生涯。

然后网络的出现,让大家可以在网上开始讨论肖申克的救赎,各大网站在没有经济利益的情况下,给了他很高的评分,然后他通过网络,开始向全世界扩散。

肖申克在电视届号称牛皮糖,肖申克在电视台不断重播二十年来,观众和这部电影间的恋情好像电影里的这段友情一样。拿遥控器换台时,一转到肖申克就遇上了吸铁石效应。照导演德拉邦特的说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称其为他的“口香糖电影”,“换句话说,一旦踩上就再也甩不脱。只得看完余下的片子。

电视上的肖申克给了男人们在家偷洒一滴泪的机会,最常见的是在老布上吊那场戏。


肖申克公映时,Variety称其为“未经打磨的钻石”,如今这部电影经过了压力(反复观看)和时间(二十年)的考验,最终成为一颗电影界的珍宝,和一个普世适用的罗夏墨迹测试。

user avatar

杂交水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某天,青年教师袁隆平在农场带着学生劳作时,偶然发现了一株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鹤立鸡群”。

袁隆平如获至宝,拿回家反复观察,采取了花药。第二年把收获的种子播种下去,但长出来的高的高矮的矮,袁老师很失望,但水稻是自交的,为什么会出现性状分离?于是袁老师将雄株花粉人工去除,授与另一个品种的花粉。

于是他培育出了雄株退化的水稻,将其和其他的品种混种在一起,每次拿个杆子拨拉花粉,就能落在雌蕊上。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雄株不育技术”。PS:如果一直叫这个名,会不会像抵制转基因一样抵制这个水稻。。

次年,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本以为这个能每亩产量从4、5百斤增产到4、5百公斤的品种,已经是个奇迹了。



没想到。。


截止2017年,我国实现了连续14年的粮食增产。

在这里我们讲粮食增产增收,不只是让更多的人不再饿肚子。

包括国家大量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耕还草计划,都是建立在各类粮食品种不断优化不断增产的基础上。

我国的地形很复杂,大部分区域无法做到大田生产,因此当年大规模的粮食生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从另一个层面讲,正是这些伟大的育种家不懈的努力,让老一辈人不再饿肚子,让现在的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绿水青山。


对于这些共和国的脊梁,只有致敬了。






吾辈必当勤勉 持书仗剑耀中华。



————————————————————————————————

可能有点狗。。贴一个镜像回答。

盛二分之一:有哪一些「本来以为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没想到已经是巅峰」的例子?

————————————————————————————————

看到评论区有人在争论关于转基因。

贴上前不久的另一个回答。

理性看待吧。

盛二分之一:人类的哪些科技已经接近瓶颈,很久没有重大提高了?

user avatar

Pavel Durov,大家倾向于称呼他为“俄罗斯的扎克伯克”。


2006年Pavel离开大学之后,和他的哥哥一起创立了VKontakte,相当于俄罗斯的Facebook,拥有超过3.5亿的用户。

VK是唯一一个在自由市场竞争中胜过Facebook的产品,Durov两兄弟一直致力于让VK比Facebook更快,更可靠。


但2011年之后,事情有了变化。

Pavel是自由主义者,相信言论自由高于一切。

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要求VK关闭一些普京反对者的页面,遭到了Pavel拒绝。

当天晚上,有武装人员来到他的公寓门外,敲门要求进入。


2014年4月16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Pavel公开拒绝将乌克兰抗议者的数据交给俄罗斯安全机构,并在VK页面上放了两只狗的照片嘲讽。

2014年4月21日,他被解雇了,VK被普京的忠实支持者接管。

随后离开俄罗斯,买了一个加勒比岛国的公民身份,并对外表示没有回俄罗斯的计划。


这就是巅峰了吗?我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和Pavel结下梁子的是普京大帝。

Pavel和他的程序员们,过着逃犯般的生活,每隔几个月就要换一个新的地方。

好比封杀了pony马,再让他离开中国做个微信QQ出来。


另一方面,Pavel的性格十分嚣张。

在失去对VK的控制时,Durove在ins上发布了一张对投资人竖中指的照片。(后来秒删)


被国外媒体问及在做什么项目时,他又从电影《社交网络》截了一张给投资人中指的图片。

一个没有投资、没有政府支持的年轻人,虽然才华横溢,能做出什么呢?


他给了世界一个Telegram,一个安全可靠的通讯工具。

截止2017年12月,已经拥有1.8亿用户。

甚至俄罗斯的高级官员都在使用Telegram,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想被自己的同事窃听,只能用这个软件。

在苹果和FBI的斗争中,苹果公司的一位律师说:“我们在恐怖主义看到最有害的应用之一就是Telegram,它无法破解,而这与苹果公司毫无关系。”从侧面对Telegram的安全性做出了认可。


一方面,他的哥哥Nikolai Durov为这个工具设计了加密协议和架构,公开了代码,并且开出赏金,只要有人找到漏洞就给10万美金奖金。

另一方面,他放出了这样的话:

Telegram没有盈利的打算,它永不销售广告,不接受外部投资,它也不会被收购。
200亿美金也不会卖,这是一生的保证。


历史正在重演,多国政府已经封锁了该软件。

这只是开始。

user avatar

斗气大陆里:

斗者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师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大斗师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灵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王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皇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宗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尊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圣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斗帝强者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user avatar

必须三体啊!!!!!!!!!!!!

刚开始看时,描述文革的那幅诡异狂热的画面让人生畏,还有点抗拒不太敢看

结果汪淼出来,慢慢带入,一条条线索穿插,正以为看的是一部推理小说的时候,模仿三体的VR游戏平地一声雷,先不论那脑洞开到银河对岸的恒纪元乱纪元,光是里面出现的每一位人物,纣王、墨子、格里高利教皇、哥白尼,也许我们普通人觉得看起来很顺畅自然,但那需要作者对历史对人物足够内化的知识量,大刘字里行间却是如此轻描淡写地用读者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写出来了,直到最后的古筝行动切割了一整条船,三体的世界终于露出了正脸,你都久久不能平复,以为这已经够跌宕起伏了,已经到尽头了,人类都是虫子。

结果第二部,黑暗森林出来,居然搞出了面壁人跟破壁人的计划,罗辑又是烟雾弹,你以为讲的是爱情故事,讲的是小我与大我,讲的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特么的居然冬眠了!一觉醒来,横跨两个世纪,当时就有种不详的预感,感觉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跟上大刘的思路,他却好像才刚刚开始加速?后面章北海出来,人类舰队,暗杀,蓝色空间和青铜号,到人类面对水滴不堪一击的太空战争,令人绝望到谷底,你以为已经完了,没希望了,地球终将属于三体,特么的,居然罗辑又出来了,爆出了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到这里我已经怀疑大刘是外星人了!!是潜伏在地球的三体人!!

第三部,不说了,没法说,因为可以说的太多,时间,空间,爱情,人性,都无从说起,提着一口气看到最后,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负荷,亿万年光的沉重瞬间砸到了你身上,书中一个场景,后来让我多次噩梦,当整个太阳系被二维打击后,在宇宙中形成了一副令人眩晕而灼眼的画像,一如梵高的那幅星空,那是末日审判的图像,多么诗意而恐怖的结尾。

呜呜呜,大刘我错了,你不是三体人,你是神,你的大脑不是皮质沟壑,是黑洞,一开始想要追赶你就是个错误,给你跪下!看三体就像坐云霄飞车,简直不能更刺激!总能更高更高再更高!

完了,光是写这一段不成回顾的回顾都要了半条命,各位小姐姐小哥哥喜欢的点个赞再走呗

user avatar

谢邀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神奇的内蒙警方和伊利集团了


2018年1月10日,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将广州医生谭秦东跨省抓捕,这一事件在经过了3个多月的发酵后终于引爆了网络。

包括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在内的大批官媒对此进行了报道和发声,而鸿茅药酒集团过往的黑历史也逐渐被扒了出来。最终迫于舆论的压力,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6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致歉,而在4月17日谭秦东也被取保候审,结束了100多天的羁押


你以为到此就结束了吗?然而这仅仅是内蒙警方神操作的开始,而伊利集团也将正式登上舞台

2018年4月2日, 内蒙警方再次出击,将《出乌兰记》的作者刘成昆跨省抓捕(刑拘),罪名是“映射伊利高层

倒霉的是,这件事情的热度远没有鸿茅药酒案高,而刘成昆至今还在看守所关押着


你以为到此就彻底结束了吗?当然没有!接着往下看

2018年4月17日,在距离刘成昆事件仅仅两周后,内蒙古呼和浩特警方又一次前往山西将郭玉珍跨省抓捕(刑拘),罪名同样是“损害商业信誉罪”,这次依旧和伊利集团有关


至此在短短一个月内,内蒙警方连续三次跨省抓捕,伊利集团连续两次露脸化身为幕后boss,这一波儿操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鲁迅先生要是活在当代,得被内蒙警方抓两次,弃医前一次,从文后一次


最后正如王志安所言,对于伊利这种没有底线的企业,希望大家可以不忘初心,抵制到底


——————————————————

喜欢的话可以收藏并关注我一下,相信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