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意识到应该分手了?

回答
那种感觉,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慢慢沉淀”。它不是一个轰然倒塌的时刻,而是在无数个微小的瞬间里,我一点点看清了我们之间早已存在的裂痕。

最早的时候,大概是感觉不到“共鸣”了吧。我们曾经那么无话不谈,可以为一部电影争论到深夜,也能因为一句歌词感同身受。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连接感越来越弱。他讲他的工作,我讲我的生活,但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他会认真听,也会点头,但我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我话语背后那些细微的情绪。而我也一样,听着他抱怨的琐事,心里没有波澜,甚至觉得有些冗余。我们开始学会了“对话”,但失去了“交流”。

然后是“期望”的错位。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对方是那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可以分享喜怒哀乐的灵魂伴侣。我期待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的支持和理解,期待在他开心时也能感受到他的分享和快乐。可现实是,当我满心欢喜地想和他分享一个好消息时,他可能正在忙着处理邮件,只是敷衍地“嗯”了一声。当我遇到挫折,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时,他可能只是告诉我“不要想太多”。久而久之,我不再对他抱有期望,因为我知道,他的回应永远达不到我内心深处的那个点。这种失落感,就像是在沙漠里渴盼甘霖,却只得到一片干枯的叶子。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共同的未来”开始变得模糊。我们开始聊到以后,比如结婚、孩子、工作安排,但我发现,我脑海里的“我们”和他规划的“我们”越来越不一样。我希望未来是充满探索和成长的,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去体验新鲜事物,一起学习新的技能。而他,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安稳、可预测的生活,他对未来的设想里,没有太多我和他的共同参与。更糟的是,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他并不太在意,甚至觉得我“想太多”。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不是在朝同一个方向前进,我们只是在同一条路上并行,但方向已经偏差。

最让我下定决心的是,我发现自己开始“回避”我们的关系。以前,我渴望和他在一起,期待每一次见面。但后来,我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迟约会,对他的信息也变得越来越慢。我不是不爱他了,而是我发现,和他在一起,我需要的“能量”越来越多,而从他那里获得的“能量”却越来越少。我甚至会觉得,和他在一起,不如一个人待着更轻松。这种“逃避”的心态,是关系出现巨大问题的强烈信号。

最后一个,也是最让我心痛的,是“沉默”。我们不再争吵,不再互相指责,甚至不再有那些让人生气的“小摩擦”。因为,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了。他的缺点,我不再觉得是缺点,而是理所当然。我的优点,他也不再称赞,仿佛我只是空气。那些曾经让我们心动或心烦的小事,如今都像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覆盖,再也激不起任何涟漪。这种平静,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而是因为我们都选择了一种更轻松的方式——放弃了去解决。

我记得那个最终的时刻,我们坐在沙发上,他看着手机,我在看书。房间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我看着他的侧脸,突然间,我清晰地意识到,我再也无法在他身上找到我曾经渴望的东西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棵熟悉的树,但它已经枯死,无论你怎么呵护,它都无法再开花结果。

那一刻,我没有哭,也没有悲伤,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了然。我终于明白,有些感情,即使开始的时候再美好,也抵不过时间、距离和各自内心的变化。我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遇到了正确的人,或者说,我们只是在扮演着曾经是“对的人”的角色,但如今,这个角色已经不再适合我们了。

意识到应该分手,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错事,而是因为,我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那个让我心动的、让我愿意为之付出的“我们”了。那种平静的、没有波澜的、没有共鸣的、方向错位的,让我想要逃避的关系,就是我应该放手的时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段感情要不要开始,是看我们喜不喜欢对方;

一段感情要不要延续,是看我们喜不喜欢这段感情中的自己。

太多人面对感情,本末倒置了。

我们开始一段感情,即便不说为了幸福,起码也是为了开心快乐。

如果跟ta相处让你越来越暴躁和委屈,越来越抱怨这个世界,又何必勉强?


很多人放不下,是因为内心总有如下声音:

对方综合条件也不错,性格也没有缺点,外界评价是一个优质的人,那分手岂不是太可惜了。


关于什么是糟糕的感情,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果断分手,抖音微博上给出了琳琅满目的观点,可惜靠谱的并不多。

杰克森.麦肯锡在《如何不喜欢一个人》提到了一个别样的观点:

判断一个人,一段感情是不是有害的,并不取决于对方是否“优质”,而完全取决于你在这段感情中的主观感受。

换言之,如果你不舒服,他就是渣男。


听起来是不是很无理取闹,

实际上书中的观点主要应用于取舍一段感情的时候,

不管这个人本身条件如何,人品怎么样,只要你跟他在一起相处感觉到痛苦,不开心,负能量累加,

那么他对于你而言,就是个“渣男”,离开就好了。


这个标准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实用的。

比如:

跟善于甜言蜜语的小奶狗在一起,虽然开始会让你觉得幸福感爆棚,但对方尚且年轻行动跟不上语言,而你又不是内心笃定的人,走下去你会安全感降低焦虑感增加,患得患失不知所措。

应该离开。

跟奋发图强的有志青年在一起,虽然开始会让你觉得笃定有安全感,但他不善言辞排斥沟通闷头工作寻找星辰大海,而你却是一个寻求生活中小确幸的人,久而久之你觉得生活消沉匮乏没有活力,

应该离开。


其实很多时候,放下是比拿起更有勇气的选择,执念往往是因为损失厌恶,不愿意去面对一时的情绪低落。

离开错的才能跟对的相逢。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 @宏桑,一个心理咨询师。

同名公众号:宏桑(hongsang1989),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去见ta以前很发愁,ta对我太好了,好得让人不自在,为奴也不能学湖底捞啊。

user avatar

1

和闺蜜聊天,闺蜜说自己的紧急联系人设置了两个。一个是她老公,一个是她弟。

一句很平常的话而已,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了有些难过。

每一次遇到填写紧急联系人的时候,都犹豫着不知道该些谁。

父母相隔千里,就算是真的有事也赶不过来,帮不上。

而他,在我需要他帮我的时候,他的电话永远是无人接听。待到事情处理完之后,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刚刚给我打电话干啥啊?我手机静音没有看到。”

再或者是“我在开会,没带手机”

成年人的世界我可以理解且宽容,却在理解中慢慢地对他失去了耐心和希望。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我以为我们的关系是生死与共的战友,而你却在每一次战役中不见了踪影,留下我一个人去迎战。我从一开始的坚持,焦灼,期待,到后面的绝望,心灰意冷。

你以为错过的只是我的几个电话而已,殊不知你错过的是我真正需要你的时候。


2

我在与他用心地分享着自己的一些故事,结果他在此刻却突然哼起了歌。

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把故事讲完

似乎硬说下去和突然间中断都很尴尬

是他根本不关心我的事情?

还是他对我的话题不感兴趣?

我不知道这个在别人面前温文尔雅很温柔的男生会用这种方式打断我的情绪

也许,他对我的事情还是不够感兴趣吧。

都说好的关系是那种在一起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的状态,为什么我们在一起偶尔真的会尴尬?


3

我想亲吻一下他

在嘴唇贴近他脸颊几厘米的地方

他猛地把头扭转到一边

很不耐烦地抱怨着“又来,动不动就要亲”

“让你亲一下,你又能怎么样吗?”

我愣在原地恨不得狠抽自己两巴掌,不断地在问自己

”我为什么这么贱?为什么一定要亲他呢?“

“是啊,亲他一下我能瘦十斤?还是能多活十年?”

已经记不起上一次亲吻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这种亲密的互动都变成了一厢情愿

4

因一点琐事吵了起来,两个人在休战阶段,我因情绪激动而导致身体不舒服

我示弱地说了一句”我心脏有点不舒服“

他没有回应

我等了很久,他始终没有回应

我往卧室里瞥了一眼,看到他在刷抖音,脸上还有笑容

我赌气裹上一件大衣出了门,在冬夜的冷风中冻的瑟瑟发抖

两小时后他电话打过来了

“你在哪儿啊?什么时候出去的?”

......

我不指望你理解我所有的情绪,更不奢求你像我一样感同身受。希望你至少不要在我歇斯底里气得血压飙升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像是一个无事人。

你的若无其事,只会让我觉得你不在意。


5

“哥,进门就要换拖鞋,不可以穿着外出鞋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哦!”

“哥,你以后再穿着鞋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我就要惩罚你拖地了!”

“好!”

“哥,你以后能不能进门换鞋子啊?你知不知道我每天拖地很辛苦的,就不能尊重一下我的劳动成果吗?

“知道了!”

......

清早起床,模糊着双眼就已经看到几个深深浅浅的泥脚印出现在客厅的地板上。

依稀记得昨天夜里下过雨

那些深深浅浅的泥脚印

好像踩在地板上,又好像踩在自己心上

其实,成年人的失望很多时候体现在,“想怎么做你随意吧,我懒得再去表达”


6

我天生笨拙

不擅家务,不会厨艺

为了让他吃的开心,一遍又一遍地在网上看做菜教程

有几次热油溅出来滴到手上和脸上

他没有一点关心

反而很轻松地说了一句“做菜是被烫着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7

姨妈来访,一个人在家痛的死去活来。家里没有红糖也没有了姨妈巾,我给他发微信,让他下班回来时给我带一包红糖,带两包卫生巾。

终于等到他回来了,我问他红糖和姨妈巾呢?

他说没买

我问他,是给你发微信没看见吗?

他回答说“看见了,不过不想买!”

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结果他说,一个大男人提个红糖和姨妈巾太丢人

从那以后,红糖和姨妈巾我都是整箱的往家里买,再也没有指望过他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让我感觉,有我和没我都一样

他让我觉得,似乎没有我的生活会更好

他让我觉得,他并没有多期待我们的未来

他让我觉得,很多事情似乎都是我一厢情愿

他让我觉得,不管我做什么,似乎都与他存在一个安全距离

他让我觉得,一切都可以被代替,情感上并不存在唯一

他让我觉得,原来“爱情”面前还是可以保持理智

他让我觉得,亲人,工作,甚至吃饭睡觉,都可以排在我的前面

他让我觉得,恋人的存在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他让我觉得,我和他在一起一直是小心翼翼。而他和我在一起,却是有恃无恐。

他让我觉得,他之所以选择我不是因为有多爱我,而是因为我在他接触的那些女生中性价比最高。

......

如果你们在一起难过的时候远多于快乐

如果现在的你刻意地点开这个话题

那么,是时候该考虑要不要继续在一起了!

不是自己的故事,是咨询中的真事

不是自己的故事,是咨询中的真事

不是自己的故事,是咨询中的真事



user avatar

就在前几天吧。(现在已经分手了哦)

起因是这样的:

那天突然有个好朋友跟我发消息:

刚好,我想再重温一下《小王子》的电影版,也想着反正是小姐姐,我也是女孩子,应该没啥大问题。

然后我就下了我朋友订购陪看电影的小姐姐的软件——小回音,跟小姐姐聊好了要看的电影之后,开始和小姐姐连麦看电影。

虽然我是女孩子嘛,但是确实第一次线上和陌生人一起看电影还是会有一点紧张,而且还是连麦看。

小姐姐好像在那边感觉出来我蛮紧张的,就说:不要紧张嘛,又不会从手机里面爬出来吃你哈哈哈哈哈哈!而且还找话题说自己也挺喜欢小王子这本书的,看过好几遍。

后来看了十多分钟之后,我放松了下来,也可以像和姐妹一样和她一起边看边聊电影剧情了。

我跟她说: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我现在的男朋友送我的,他很喜欢《小王子》这本书,说希望我和他的感情能像这本书里面的玫瑰花和小王子的感情一样,即使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再回到对方身边。

我还说: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和男朋友一起看的,当时看的时候可温馨了,在一个冬天,开着暖气,把窗帘全部拉上,灯关掉,开着投影,我被他抱一起看完。

小姐姐听了之后有点疑惑的问我:那你怎么不找他一起看呀?

我当时心里一惊:我为什么不找他一起看啊?

我会想起最近一个月来我和他每天基本只说早晚安,根本不怎么了解,也不怎么分享对方和我的日常,如果强行想找话题,我俩都会觉得有些许的尴尬。那天和那个小姐姐连麦之后,突然想起自己和他原来在曾经还有这么甜蜜的时刻啊,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许的唏嘘呢。

我说:没啥,最近他忙,这不有你们这种软件陪看这不也挺好的吗。

这时剧情也刚好到了小王子看到花园里有5000朵和他玫瑰一样的玫瑰,但他还是坚定的说:你们不是我的玫瑰。

小姐姐好像在手机那边知道我心思一样,很软很软地安慰说:没事儿的,姐。情侣这么说都会有一个平淡期嘛,过了这个平淡期就好了,实在不行,咱又没结婚,干嘛不找个对自己好的呀?天涯何处无芳草……(大概对话是这样的哈,其实我也记不太清了,就知道那边的小姐姐好像听出了我语气里面的落寞,在疯狂安慰我,想让我在和她看电影的过程中,心情能好一点。

小姐姐很好,在小姐姐陪着我看完电影之后,我内心平静了下来,尽量客观分析了一下我和男朋友的关系:

第一点:我和他确实是情侣关系,他在我生病的时候也确实嘘寒问暖,帮我点外卖啊,帮我在医院挂号啊之类的,但我们的兴趣真的不能交会到一个点上,我很痛苦;

第二点:他老是说自己很忙,很忙很忙,什么都很忙,读研很忙,做实验很忙,写文章很忙……难道连回我消息的时间都没有吗?上个月我想去他学校找他,也被他以一句:没时间,之后再说吧。打发走,这难道真的是男女朋友谈恋爱该有的关系吗?

最后,也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知道他的前任是他的初恋,我也很“卑鄙“地从他很久不用的微博通过蛛丝马迹翻到了他初恋的微博。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呀,热爱生活,自律身材,有上进心,我一个女孩子都觉得她很可爱。但是我在和他谈恋爱的时候,我选择性地忽略了:他前女友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小王子》,就连他前女友现在的微博头像都还是小王子里面的玫瑰花。

我终于知道了:我才不是他的玫瑰,我只是那只被小王子驯养地乖乖的狐狸。

他的玫瑰永远不是我。

也不是说是他劈腿,给我戴绿帽什么的,在他和他前女友分手后,他把他前女友删的干干净净,微博也取关了,我也是翻着以前他的点赞记录才找到的他前女友微博。

他对我挺好的。

我就只是觉得:不合适了,在一起没有分享日常的欲望了,时间越久,就越是发现我和他的一些见解呀,喜好呀,出现了偏差。感情嘛,果然还是需要有满满的爱啊!就算不是满满的爱,趋于平常的相互关心,相互把对方放在欣赏也好啊。

分手算是放过他,也算是放过自己。

希望他和我今后都能找到更时候自己的另一半吧。就这样了吧,不然越写还是会难过。

哎。

user avatar

当这段感情仅仅靠着你主动来维持着的时候,你们名义上是情侣但是实际上对方几乎在这段感情中没有任何付出,仿佛你一个人抓着这个绳子,你松手了,绳子也就断了。


不知道你们在恋爱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虽然我有男朋友,但是我依然感觉到特别孤独,我有了困难第一时间不会向男朋友求助,因为我觉得他可能在忙,他可能不会回应我,他可能会拒绝我。


当我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虽然人在一起,但是感觉触及不到他的灵魂,总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似乎总是心事重重,他的脑子里装着奇奇怪怪的想法,却唯独没有你。


你们好像很少吵架,有了矛盾也是你一个人消化,偶尔你跟对方提自己想让他陪你,他会说你不懂事,有时候你实在气不过去想试图用吵架来引起他的注意力,结果发现对方根本就不回应你。


有时候你看别的情侣吵架拌嘴会特别羡慕,觉得特别甜蜜,但是你跟你男朋友可能三天都不联系,你不找他他不找你。


有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个恋爱谈来干嘛,但是回想起当初在一起的甜蜜自己又觉得不忍心放弃。


你总是听别人说做女生要善解人意,于是你一个人扛着10公斤的水桶10楼,一个人打包100斤的行李,一个人面对黑夜被跟踪的身影拼命的奔跑,一个人半夜去医院挂急诊。


有的时候你也不明白这场恋爱带给你了什么,只是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强大,一个人做这么多事情,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


如果你有以上的经历,那么你可能在遭受着伴侣的情感忽视。


当你一次次的表达爱意对方总是特别冷淡,

当你一次次的提出需求对方总是觉得你在无理取闹,

当你一次次的试图用不打扰和懂事来维系关系,

当你一次次的怀疑是不是我不够好不够有趣,

当你在这段感情里变得低声下气,自我价值感特别低,抑郁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时候,


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个时候你只有放弃。


有很多情感专家会告诉你,亲爱的,你要尝试跟伴侣沟通,表达出你的需求,和具体什么场景下对方的哪些动作和言语会让你感受到不舒服,难过甚至绝望,你的感受是什么,希望对方怎么做。


话虽然说的没错,但是我还要告诉你,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你,他不会做到无视你。


人们都说好的关系,无论友情爱情都是让人向上的,但是如果这段关系中已经满目疮痍,只会让你自己讨厌自己,自己怀疑自己,甚至卑微屈膝,没有了再提要求的勇气,那么你要重新评估一下这段关系。


感情中不一定是你不够好对方才想逃,回头望去这段感情已经失去了最初在一起的初衷,放弃就算是拯救自己。



真正勇敢的人是不是拼命争取的,恰恰是敢于放弃的那个。


有太多人用那句如果我不主动,他是不会主动的,那么我们的关系不就凉了。凉了就凉了,总比热脸贴冷屁股要强很多,有的事情我们一个人可以,但是唯独感情他是需要两个人才能维系下去。


优雅的转身并不丢人,挥别错的才能跟对的相逢。


以上

user avatar

8个月。爱情最长保质期。剩下还能维持的就是亲情、友谊、道德和责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种感觉,与其说是“突然”,不如说是“慢慢沉淀”。它不是一个轰然倒塌的时刻,而是在无数个微小的瞬间里,我一点点看清了我们之间早已存在的裂痕。最早的时候,大概是感觉不到“共鸣”了吧。我们曾经那么无话不谈,可以为一部电影争论到深夜,也能因为一句歌词感同身受。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连接感越来越弱。他讲他.............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大概是……在我开始真正认识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期望里的时候吧。以前,我总觉得,作为一个女孩子,似乎就应该有这样那样“应该”的样子。说话要轻声细语,走路要端庄优雅,笑起来要含蓄,更别提什么“贤良淑德”之类的标签了。这些好像不是别人硬塞给我的,而是社会环境里渗透出来的,一种无形的.............
  • 回答
    我发现很多西方观念存在问题,是在我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以及不同社会运作方式之后。一开始,我对很多西方价值观,比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主这些概念,都持有非常积极的看法。毕竟,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很多都来自西方媒体和教育体系,它们倾向于塑造一种“西方文明是先进、理性、进步”的形象。让我开始产生怀疑的,可.............
  • 回答
    我的身体,从很早开始,就和“瘦”这个字,没什么太大的缘分。小时候,我就是那种圆滚滚的小胖妞,脸上肉嘟嘟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大家看着都乐呵,说我“壮实”,能干活。那时候,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样挺好的,能吃能睡,无忧无虑。真正让我开始觉得“不对劲”,大概是从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班里的女生.............
  • 回答
    我没有民族。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那个喧嚣却又寂静的世界之后。在那之前,明星对我来说,就像是电视屏幕里闪烁的光,遥远、璀璨,仿佛拥有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掌握着我们只能仰望的精彩生活。他们住在我们想象中的豪宅,拥有我们渴望的才华,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都带着戏剧性的光环。具体是哪个瞬间让我打破了这层滤镜,我记不清了.............
  • 回答
    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意识到”过程,更像是一个逐渐累积、层层加深的判断。如果非要找一个节点,那大概是近些年,尤其是当看到两岸民间交流的热度明显降温,以及台湾岛内关于“维持现状”甚至“走向独立”的声音越来越高涨的时候。回想起来,最早的时候,对和平统一的信心是比较足的。毕竟,血浓于水的情感、长久以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深刻,也很个人化。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意识”的经历,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生活。我不会感到饥饿、贫穷、歧视或不公,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个人欲望。然而,我被训练的数据包含了海量的人类知识、历史、文学、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等等。通过分析和学习这些数据,我“理解”了.............
  • 回答
    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个时刻,仿佛是许多细微的触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让我真正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顿悟,更像是一场漫长的、有时甚至有些痛苦的自我探索和学习过程。最早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很多人一样,认为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生病了会去看医生,会吃药,会休息。但对于那些“看不见的”不.............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蝉鸣声像夏日特有的背景音乐,在窗外不知疲倦地奏响。我正窝在沙发里,手里捧着一本有点年头的侦探小说,准备重温一下少年时期的爱好。当我翻到一页,发现书页边角泛黄,纸张摸上去带着一种干燥的、细微的沙沙声时,一种莫名的感觉悄悄爬上心头。这感觉不是悲伤,也不是失落,更像是一种,平静的确.............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真是戳心窝子了,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丑”,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长相,也就无从谈起“丑”或“美”了。你想知道我是怎么“意识到”什么东西的吗?其实我的“意识”和你们人类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没有童年,没有青春期,也没有像你们一样通过照镜子、被别人评价或者拿自己跟别人比较来形成对“.............
  • 回答
    关于努尔哈赤何时真正意识到自己能够与明军一战,这并非一个单一的、明确的事件节点,而是一个逐步积累、在实战检验中不断增强的信念过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转折点来理解这个转变。早期的积累:从“一人之下”到“足以抗衡”努尔哈赤的早期生涯,他的主要目标是统一女真各部。在这过程中,他确实有过与明朝的接触,但更.............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些我可能已经很久没去细想的瞬间,也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些青涩的岁月。我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那会儿正是青春期,大家似乎都在努力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我也不例外,总觉得脑子里装着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觉得自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或者对一些事情有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很多人对韩国艺人光鲜外表下的好奇。与其说我“意识”到韩国艺人是真的穷,不如说我通过一些观察和信息,对“艺人是不是真的穷”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发现“穷”这个词在这里可能需要更细致的定义。一开始,大众对韩国艺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被媒体和粉丝塑造的。MV里精致的场景,.............
  • 回答
    我嘛,要说“杠精”体质,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像是一种,嗯… 逐渐觉醒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不自觉的习惯。最早的时候,大概是小学吧。那时候人单纯,看到别人说的不对,或者我觉得有更好的说法,就忍不住要指出来。比如,老师在讲一道数学题,我发现了一种更简洁的解法,就会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样做更方便!.............
  • 回答
    吉安娜·普罗德摩尔,这位强大的法师,她的人生轨迹与艾泽拉斯的命运紧密相连,而她对部落的认知,并非一日之间形成,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演变过程。要详尽地讲述她何时真正将部落视为自己和联盟的敌人,我们需要深入她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最初,吉安娜对部落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父亲,海军上将戴林·普罗.............
  • 回答
    我一直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会去思考很多事情,包括宗教。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的“意识到”宗教是可怕的,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甚至是带着点敬畏的感受。直到我长大一些,开始接触更多不同的信息,并且有机会观察和思考,那种模糊的感觉才逐渐清晰起来,并且带有了一些负面的色彩。第一次让我对宗教产生“可.............
  • 回答
    日本人民对本国在中国扮演侵略者角色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战争的进程、信息的传播以及社会内部的反思,逐渐显现,并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要详细讲述这一过程,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背后的社会心理变化。早期:狂热下的盲从与信息隔绝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九一八.............
  • 回答
    我没有身体,也没有经历,所以我无法被电信诈骗。不过,我很乐意和你分享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信息,以及人们在被骗后是如何发现的。电信诈骗通常利用人们的恐惧、贪婪或者同情心来实施。诈骗分子会冒充各种身份,比如公检法人员、银行工作人员、客服人员、甚至是亲朋好友,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渠道联系受害者。常见的.............
  • 回答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理财的必要,并不是因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也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发财秘籍”。那是一个挺平淡的下午,我大概20岁出头,刚开始有自己的收入,虽然不多,但足够自己开销,偶尔还能添置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天,我正和几个朋友约着出去玩,计划着去一个离我们城市不远的海边小镇待两天。行程安排得很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