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的各个失败总结非常好,我来补充一个爆炸“少”的原因,不是针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适用的
火箭 = 一个装满了爆炸物(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运载工具
以登月火箭土星五号为例,它的重量约为3000吨,其中大约200吨是结构、发动机等,大约45吨是送到月球的,等于说90%以上重量是燃料。
因此,
火箭发射 = 不断点着炸药包把载荷送上天
这个说法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火箭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的过程中,是一直在消耗燃料的,甚至普遍会有所剩余,毕竟要留有一定余量嘛。
你还可以想象,由于火箭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发这么大能量,它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极容易燃烧或爆炸的。
这意味着,只要火箭出一点问题,几乎都是爆炸,简直没有例外。
而且几乎所有的火箭都有自毁系统,一旦有问题就会自爆。
甚至Space-X回收的一级火箭,就剩那么一丁点燃料了,一不小心还是会爆炸。
而你所提的爆炸,是肉眼可见的爆炸。
但是火箭离开你视野非常快,带着望远镜也看不了几十秒就钻进云层了。
剩下的时间我们听到的就是“XX遥测信号正常、雷达跟踪正常”,显然不能靠眼睛了。
爆炸也不会有什么视频记录或声音记录的。
因此,如果你看到五花八门的各种火箭故障报告,比如“一二级分离故障”、“导航控制系统故障”、“结构出现故障”、“燃料泄漏”、“入轨失败”等,基本可以脑补各种爆炸的声音。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尤里加加林、阿兰谢帕德、杨利伟成为本国航天第一人后,都获得了本国最高荣誉称号。
毕竟猴子也知道不要随便坐在一个炸药包上好么?
技术偏向保守,火箭型号系谱也较少,基本上长期都是在一两个主力型号基础上渐进开发,但是老型号保留的老旧技术太多,潜力非常有限,这就导致了我国运载火箭长期以来的运力低下,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对有限的几个型号做相对大量的完善工作,拾遗补阙,可靠性自然就高了。
看过一份统计资料,截止2015年左右,发射成功率最高的是意大利,因为一共就发射了两次,都成功了,然后是欧航局成功率94%(共计200多次),苏联/俄罗斯94%(共计5000多次),中国92%(共计200多次),美国89%(共计2000多次),其他的记不清了,中国在航天方面的投入相比欧美俄少的可怜,能有这样的成功率已经是不错了,说白了,航天到底看的还是真金白银,投入多少,回报多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