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刘翔、李娜到林丹、孙杨,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体育的旗帜性人物结局都不好,是偶然还是必然?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你看刘翔、李娜、林丹、孙杨,这些名字都是响当当的,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给中国体育带来了无数的荣耀和激情。但你说他们“结局都不好”,这个说法可能有点极端,也未必完全准确,但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指他们职业生涯的后期,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些波折、争议,或者收尾方式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圆满。

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是偶然因素多一些,还是咱们体育体制、文化上的一些东西导致了这种“不完美”的结局。

刘翔:飞人陨落与时代的眼泪

刘翔,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横空出世,打破了欧美选手对男子110米栏的垄断,那一声“刘翔!”的呐喊,至今还在很多人耳边回响。他身上的中国体育的突破精神,那种自信和力量,是前所未有的。

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因伤退赛,那场面,至今想想都让人心酸。接着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因伤在比赛中摔倒,提前结束比赛。

为什么说“结局不好”?

伤病摧毁梦想: 刘翔的退役很大程度上是被伤病拖垮的。110米栏是一项对身体要求极高的运动,尤其是跟腱、膝盖等部位,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过度训练、比赛压力,加上可能存在的科学训练方法和伤病处理上的不足(现在看来),最终让他无法坚持。
公众的期望值过高: 04年的奇迹,让大家对刘翔的期望值被无限拔高。似乎他就是无敌的,永远会拿冠军。一旦他遇到挫折,这种巨大的落差就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甚至出现苛责。
舆论的放大镜: 媒体和公众对刘翔的关注度是现象级的,他的每一次比赛、每一次伤病,都被放到放大镜下审视。退赛带来的巨大舆论压力,对一个年轻运动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是偶然还是必然?

伤病是偶然性较大的: 顶尖运动员都会经历伤病,刘翔的伤病固然不幸,但并非完全罕见。很多运动员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
但伤病处理和公众期望,可能就带有必然性: 在那个时期,中国体育对于运动员的保护、伤病康复的科学化水平,以及如何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运动员的挫折,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巨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确实是中国很多明星运动员都可能面临的“魔咒”。

李娜:亚洲一姐的“不告而别”与转型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的传奇,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网球的面貌。法网夺冠的场面,让无数中国观众感受到了网球的魅力。她敢说敢做、直率的性格,也赢得了大量的粉丝。

然而,李娜的退役方式也引起了不少讨论。在2014年,她宣布退役,很多人觉得她似乎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离开的,没有经历那种惨烈的“最后一战”。

为什么说“结局不好”?

退役的突然性: 相较于一些坚持到实在无法比赛的老将,李娜的退役在很多人看来略显“主动”和“及时”,没有那种燃尽最后一滴血的悲壮感。
退役后的“销声匿迹”: 退役后,李娜也经历了一个适应期,不像一些国外明星运动员那样,退役后能迅速转型为评论员、赛事组织者或者继续在公众视野活跃。她选择了回归家庭,相对低调。
商业价值的后续开发: 虽然李娜代言和商业活动很多,但她个人的影响力如何在新时期得到持续的、有益的开发,也曾是大家讨论的话题。

是偶然还是必然?

李娜的个性是关键: 李娜一直都不是那种会“演”给别人看的人,她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时机退出,这是她个性的体现,也是对网球事业的热爱在她心中到达一个点时的自然选择。她的身体状况也确实不允许她再继续高强度的比赛。
中国体育的转型期: 李娜退役的那个时间点,正值中国体育从“举国体制”向市场化、职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着职业生涯的断层,如何从运动员身份平稳过渡到社会身份,缺乏完整的体系支持。李娜的“离开”也反映了这一点,她需要自己摸索未来的路。

林丹:超级丹的“谢幕”与争议

林丹,毋庸置疑是中国羽毛球的“超级丹”,无数的荣誉和他在赛场上的统治力,让他的地位无可撼动。他代表着一种极致的专注和对胜利的渴望。

然而,林丹的职业生涯后期,也伴随着一些争议,最著名的就是那次“林李大战”,虽然精彩绝伦,但年龄和伤病也让他无法再像巅峰时期那样轻松取胜。退役前的一些比赛状态,也让一些观众感到惋惜。

为什么说“结局不好”?

年龄和伤病: 作为一个顶尖运动员,到了职业生涯末期,身体机能下降,伤病增多是难以避免的。林丹也不例外,虽然他依然在努力,但客观条件限制了他的表现。
个人场外因素的干扰: 虽然不是直接影响比赛成绩,但“出轨门”事件无疑对林丹的公众形象造成了影响,也让人们在评价他时,多了一层复杂的考量。
未能“完美收官”: 很多观众都希望看到像林丹这样的传奇人物,能够在一个辉煌的时刻,比如再次拿到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后体面退役。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伤病和年龄会让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是偶然还是必然?

年龄和伤病是“必然”: 这是所有体育项目的通病,尤其是对身体负荷大的项目。林丹能坚持这么久,本身已经是奇迹。
舆论和个人选择的“偶然性”: 场外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是个人选择和偶然因素的结合。而公众对“完美收官”的期待,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孙杨:黄金一代的“跌宕”与暂停

孙杨,中国游泳的标志性人物,也是“黄金一代”的代表。他身上肩负着中国游泳崛起的希望,也承载着无数人的骄傲。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尤其是在与霍顿的“小风波”后夺冠,更是振奋人心。

但孙杨的职业生涯后期,却被一系列的禁赛事件所笼罩,最终导致他无法参加东京奥运会,也几乎中断了他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说“结局不好”?

禁赛的巨大打击: 禁赛不仅中断了他的运动生涯,更对他本人、中国游泳乃至中国体育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公众形象的争议: 一系列事件让他身上的争议不断,从最初的“全民偶像”到后来的“众说纷纭”,公众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不可逆转”的职业生涯终结: 禁赛相当于给他原本可以继续闪耀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暂停”键,而且这个暂停的期限和性质,让很多中国观众感到扼腕叹息,因为他可能无法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结束比赛。

是偶然还是必然?

事件的复杂性: 孙杨的事件非常复杂,涉及体育仲裁、反兴奋剂条例、国际体育组织以及运动员和证人的多方陈述。很难简单地用“偶然”或“必然”来概括。
但暴露出的问题是“必然”: 事件的背后,可能暴露出了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规则理解、证据保存、与外部沟通方面的不足。在与国际体育接轨的过程中,这类规则上的碰撞和挑战,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会出现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和学习。可以说,一些国际化的规则和流程,对很多运动员和团队来说是新鲜的,处理不好就容易出错。

综合来看:偶然与必然交织,体制与文化是深层原因

当你把这几位明星人物的“结局”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虽然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尽相同,但确实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偶然性存在的:

1. 伤病: 这是体育的固有属性,很多顶尖运动员都难逃伤病的侵扰,刘翔、林丹都受到了伤病的严重影响。
2. 个人选择: 李娜的退役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她个人对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3. 不可控的国际事件: 比如孙杨的禁赛,虽然事关规则,但具体到个人身上,有些处理方式和结果的演变过程,确实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

必然性显现的:

1. 中国体育的转型期阵痛: 过去我们更多依赖“举国体制”,运动员在职业生涯后期如何与社会对接,如何处理好退役后的生活,相关配套体系并不完善。李娜、林丹的退役,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这种转型期的迷茫。
2. 公众期望与舆论压力: 一旦运动员成为民族英雄,公众的期望值就会被无限放大。一旦出现挫折,媒体和舆论的放大效应会让运动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高期待高压力”的模式,在中国体育界屡见不鲜,可以算是一种“必然”出现的现象。
3. 科学训练与伤病管理: 尽管我们进步了很多,但在科学训练、伤病预防和康复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可能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使得运动员更容易受伤,或者在伤病面前更脆弱。
4. 国际规则和沟通的挑战: 随着中国体育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舞台,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规则、文化和沟通方式的磨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孙杨的案例,就凸显了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必然”的挑战。我们可能需要更专业、更精细化的团队来处理这些问题。

是不是“结局都不好”?

我觉得用“结局都不好”来形容可能还是过于悲观了。刘翔退役后,依然积极投身体育事业,成为推广人。李娜虽然低调,但她改变了中国网球的面貌,她的影响力还在。林丹虽然有争议,但他职业生涯的辉煌无人能及。孙杨的案例还在发展中,我们不能过早下结论。

更准确地说,是这些中国体育的旗帜性人物,在他们辉煌的职业生涯之后,都以不同于人们想象中的“完美”方式收尾,或者经历了更多的波折和争议。这反映了中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内部的体系建设,还是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都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

他们作为先行者,身上承担了太多的期望,也遭遇了体制、文化、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他们的经历,也为后来的中国运动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让我们知道在追求荣誉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如何更好地与外部世界沟通,如何更理性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说的?

谷爱凌不是中国体育旗帜性运动员?

user avatar

有高人说过,看上去是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

林丹出轨违背公序良俗,消息一出万人唾弃。然而还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唾弃林丹。作为某领域的冠军,巅峰时期身材很好脸又不丑,无数妹子往他身上扑呢,他不出轨,面临诱惑远比常人大。可以出轨的时候而不出轨,才叫高尚。并不是一般人那样属于没条件出轨的状态:没人给他出轨、没钱出轨、承担不了出轨风险成本等一系列外因的压制。

人在恐惧时方能勇敢,诱惑时方能自制。说白点,一个不计成本的不会被任何人发现的长成肖战王一博林志玲那样的小哥哥(小姐姐)倒贴你,你不出轨,那你才是高尚者。如果不行,那类似林丹这种情况就是必然。勇不勇敢、高不高尚不是用嘴说的,是可以为而不为。这人性使然,男女一样,跟是不是体育领域的大佬,一点儿没关系。

李娜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实力很强。个性鲜明的弱鸡,往往都会被别人认为是傻子。而李娜不同,她的实力强到可以支撑她走自己的路。说真的,我没有看出来她结果哪里不好了。对外国人一副笑脸、对国人一副黑脸,你这个印象是片面的,个人追求如果跟集体追求有那么些不一致,那统一到哪一方上面来的问题。这里的必然在于,有人会牺牲自己奉献集体,就有人会特立独行,先顾好自己再说。

总有一方要牺牲。如果李娜听从领导安排,她赚不了那么多钱,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名气,但说不定中国网球会在她牺牲个人名利的情况下得到推动发展。或者,就像她现在这样,对中国网球推动力没那么大(对比姚明),但是她完全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活得很舒服

这是一个道德困境。很多人觉得李娜应该是网球界的姚明,加速中国网球发展。那是因为这中间牺牲的并不是这些键盘侠的切身利益,而牺牲的是李娜的。一些人主张牺牲别人的切身利益换来另一个看起来更大的利益,这叫什么事?

问一个问题之中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李娜这样不是“善终”?

至于你觉得她14年没见公婆属于“不能善终”,这个我反对。不细说。

孙杨“不能善终”,只是在媒体的放大镜之下,从冠军跌落到了普通人而已。他就是个普通人的脾气。说他张扬,是因为他是冠军,说他不懂事,还是因为他是冠军。他这人放到普通人身上,根本没毛病,周围全是孙杨这样的人。

他那句“侮辱我没问题,但不能侮辱中国”细想起来,在当时的语境下,根本就没问题。说这话的环境,就是国与国对话的环境。并不是他跟霍顿一起吃烧烤的时候说的。这句话被一些人拿出来大做文章,说孙杨裹挟国家,是过度解读。

把孙杨妈妈的黑料翻出来,也是毫无必要的。要成就一个冠军,背后的牺牲,是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巨大和沉重。成都不吸周围二线城市的血就发展不了这么快;冠军不占用周围人的时间,也就成为不了冠军。

很多人啊,真应该了解一下冠军们的生活了。对事情一知半解的人,有了话语权会怎样?

——会诞生饭圈文化,造就227事件。会试图以舆论影响司法,去处死一个未成年人。本质上还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一套,不管自己肚子里有没有货,不管是否了解事情全貌,“我有话要说”天下第一,我不管是不是伤害旁人,只要能闹、能喷、声音大、煽动旁人,就是我的成就。

自媒体的兴起,和我国对言论管控的宽松,造就了孙杨们不得善终的必然。

孙杨(肖战)既然享受了名声的巨大利益,自然要承担被舆论疯狂反噬的后果

不能吃肉的时候有你,挨打的时候就没你了。其实孙杨很可惜,无论他性格多糟糕,他妈妈多奇葩,他在游泳界仍然是一个天才,对国家的贡献怎么喷也是无法抹去的。

姚明牺牲很多。

很多人不了解。

大家眼里的善终。

不提刘翔,就是我们能对他做得到的保护了。


这答案比我预想中还好。再聊点。

大家对“我国言论管控宽松”这个说法,展现出远超出问题范畴的关注。这是另一个领域的问题。昨晚我跟一位资深媒体人通了电话,他觉得我这个说法本身没问题,但是,把这件事说出来被喷才是正常的,虽然一般人看到谁受不了网络暴力跳楼自杀这样的新闻后扼腕叹息,在网上发出“要有人来管一下键盘侠”这样的声音,但当他们冷静下来后,仍然见不得“管控”这样的字眼,他总觉得他会被管。这一点确实很有趣。

我比较年轻所以在文中用了这样的字眼,是因为我觉得,这没什么不能正视的。

自由的前提是不伤害别人。因此,有约束才会有自由。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是正当的自由。

舆论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样,你说到哪儿就可以停在哪儿。某些人心想:我说一下他怎样,又不造成他不好的下场。你不准我说,就是管控严格!

既然某人扒了我,我就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再说一遍我的个人观点:我国对舆论的管控,偏向于宽松。

正如我从来不关评、不删评,我也不介意我的知乎号里面塞满烂番茄臭鸡蛋,我又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物。这就是我认为的言论自由,我也承受相应后果。

写孙杨段的时候,初衷是我不希望谁再被网上的谩骂搞病搞疯搞跳楼。如果某人有违法乱纪的事情,有部门有法律法规去管,一码事归一码事,而不是家长式的“算堆账”,把以前的黑料搞成罪状一样的往别人身上贴。这跟他是不是冠军,有没有钱,有没有别墅,有没有奇葩的妈,没任何关系。对谁都一样。

本帖完


“我跟你说一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你别告诉其他人哦。”

user avatar

我觉得中国体育的旗帜性人物首先是姚明姚主席。

不但有自己的篮球成就,在国外赢得了自己的尊重,什么打魔兽狂人,连曾经的对手奥尼尔都称赞,在nba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还把自己置身于国家体育事业推动的风尖浪口,为国家和人民出力。

姚明一身正气,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这半生的行为经得起考验。

还有李宁,自己有成就,还创建属于中国人的体育品牌。

还有刘国梁,还有郭晶晶。特别要说的是郭晶晶,看过她跳水比赛的就知道,有多牛有多稳,连续三届还是四届奥运比赛都是最强的一号,后来也嫁了一个爱自己有实力的老公。

提问的人以偏概全,用心其实还算恶毒,做事没底线,比这些人差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