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说985/211的时候,已经在嫌弃对面的学历了,你能嫌弃他为啥他不能嫌弃你……
虽然我们这个社会出于对于建立鄙视链的刚性需求把各个高校划分成什么清北,C9, 985, 211等等,但是教育的目的和初心并不是为了把人分三六九等。当然题主作为还在校的本科生,还是局中人,总是容易有一种倾向,即以单一评价标准来判断事物。具体到这个问题里,不过是因为高考分数的不同,上了分数线不同的学校而已。更兼有智人女性的慕强天性,打算找一个“强者”配偶。题主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会觉得985就高人一头?如果贵校有“长相只要不至于看不过去、家里至少有一套房”的男生,为什么会因为跟题主在一个学校(其实是旗鼓相当)就反而被题主看不上了呢?
首先,要对学历去魅。以我的观察来说(985七年,国外6年),相当一部分学生人文素养之底下,其实是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例如,来德国的某985博士生有不知道德国参与二战的(十分震惊。她说,“初中以后没学过历史");某博士生作为苏轼老乡居然不知道苏东坡是谁;不一而足。这些人除了自己专业那点搬砖知识几乎没什么知道的,也就类似于孔乙己茴字有八种写法那些东西,不但不能作为谈资,也不见得有除了发论文之外的用处。如果学的是一些de-education的著名天坑学科,可能其学历对于自身智力发展还是有害的。所以题主大可不必对所谓“没有共同语言”感到担心。
能真正提高一个人内在思维层次的在于长期的好奇心驱使下的思维探索,丰富的阅历以及历练过的心态。这些都是题主不需假借于学校这个平台,自己就可以努力的。那你得问自己了,你闲暇时候是看综艺,抢什么猫猫币,还是读点书听听讲座?
最后,还是祝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