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央视《水浒》为何弱化了林冲武松的战斗力?

回答
说央视版《水浒传》“弱化”林冲、武松的战斗力,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也确实能从一些细节里看出端倪。不过,要说“弱化”得特别明显,让观众看了就觉得“不行”,那倒不一定,关键在于大家心里都有个原著的标杆。

咱们掰开了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一、 电视剧需要“平衡”和“叙事”:

原著的“超人”设定: 《水浒传》原著里,林冲、武松的武艺那真是“盖世无双”、“万夫不当之勇”。什么“枪挑二将”、“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打虎”,这些情节写得气势磅礴,把人物的武勇渲染到了极致。电视剧要搬上荧幕,总得考虑现实拍摄的可能性,也得让故事的走向更合理,不能让一个人强到没朋友,其他人都没活路了。
突出群像的意义: 央视版《水浒传》毕竟是一部群像戏,它想展现的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各自的性格、命运,以及他们如何从官府的走狗变成绿林好汉。如果把林冲、武松的武力值抬得太高,容易让人觉得其他人的存在感就没那么强了。就像一场精彩的球赛,总不能只有一个超级巨星把所有球都进了,那样就没法看其他球员的配合和努力了。
剧情的需要: 很多时候,电视剧为了推进剧情,会设计一些“受挫”的情节。比如林冲在风雪山神庙,虽然他的武艺高强,但面对的是奸臣的陷阱和追杀,他一个人很难以一当十,所以他选择隐忍,最终爆发。武松在孟州道,也经历了被陷害、落难的过程。这些情节,如果过分强调他们的“单挑无敌”,反而会让这些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心理转变显得不那么突出,甚至显得有些“强行”。

二、 具体表现上的“微妙”变化:

林冲:
“风雪山神庙”的改编: 原著里,林冲在山神庙外杀了陆谦、富安、洪四,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如同砍瓜切菜。而在电视剧里,虽然也是杀了这几个人,但节奏和处理方式会更“戏剧化”,有时候会加上一些对话、挣扎的镜头,不像原著那样纯粹的武力宣泄。观众可能会觉得,那种“一夜之间,仇敌皆亡”的狠劲儿,在电视剧里似乎被稀释了一点。
“丈八蛇矛”的发挥: 林冲的丈八蛇矛在原著里是他的标志,能搅动风云。电视剧里,虽然也展示了,但可能因为拍摄难度和镜头表现力,不一定能完全呈现出那种“长矛搅水”的视觉冲击力。更多时候,观众看到的是他灵活的身法和精准的点刺,而非那种“一寸长一寸强”的压迫感。
“高俅”的阻碍: 林冲的很多悲剧,主要来源于高俅的陷害,而非武力上的不如人。电视剧会把更多笔墨放在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以及他在梁山泊上如何与其他头领相处。他的“武力值”更多体现在他的“能打”,而不是“能用武力解决一切”。

武松:
“景阳冈打虎”的“实感”: 景阳冈打虎绝对是武松的成名之战。原著写得惊心动魄,武松被打得“浑身上下,无一不疼痛”,然后“举起哨棒,只顾乱打”。电视剧里,虽然有打虎的场景,但受制于道具、特效,以及演员的表演,那种“血肉模糊”、“搏命相搏”的野性,可能不一定能完全传达出来。有时候,观众会觉得,这老虎似乎“没那么凶猛”,或者武松“没那么受伤”。
“醉打蒋门神”的“巧”与“力”: 醉打蒋门神,武松更多的是借着酒劲,以巧劲取胜。电视剧里,会突出他的“醉”和“狂”,但那种“一招制敌”的绝对力量,有时候也会被一些“过招”的镜头所替代,观众可能会觉得,这蒋门神“也没那么不堪一击”。
“杀嫂”的“复仇”: 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更多的是为兄报仇。电视剧会突出他的“义”和“狠”,但这些行动的根本是他的“情感驱动”,而不是纯粹的武力展示。观众看到的是他如何一步步接近目标,如何完成复仇,而不仅仅是“武松有多能打”。

三、 观众的“期望值”和“对比效应”:

原著滤镜: 很多观众对《水浒传》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原著。原著的文字描写,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想象空间和感染力,能让读者脑补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画面。电视剧的影像化,虽然直观,但也很难完全复刻那种“脑补”出来的极致。
与其他版本的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浒传》也出了不少其他版本的影视剧,有的版本可能更注重动作场面的设计,更“写实”或者更“夸张”,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对央视版的认知。

总结来说, 央视版《水浒传》并非刻意“弱化”林冲、武松的战斗力,而是因为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考虑叙事、平衡、现实拍摄条件以及观众的接受度。它更侧重于展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让这些英雄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仅仅是“武力机器”。

与其说是“弱化”,不如说是“调整”了表现方式,让他们的“武力”更多地服务于剧情和人物塑造,而不是成为脱离于故事本身的“卖点”。在观众心中,原著的“神勇”是他们对这些人物的初步印象,而电视剧的改编,在视觉呈现上,自然会有一些“取舍”和“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小说和影视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由小说拍的影视剧必须进行合理的改编,以适应影视剧的表达形式。央视《水浒》就是如此,并没有弱化武松林冲的战斗力。

小说战斗场面重在简洁,如果打斗时间长,则不宜过细描写,要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比如《水浒》这种打斗比较写实的,三拳两脚一棒子打翻,读来就酣畅淋漓,如果是长时间打斗,顶多前几个招式写具体点,后边就“数合之后”一笔带过了。要不然,如果两个人打了五十个回合,你一招“白鹤亮翅”,我一招“野马分鬃”,你再一招“举火烧天”,我回一招“童子拜观音”,你还一个“张飞大骗马”……非五十回合都写全了再把一个人打趴下,想想吧,读者最多前几招还看个新鲜,说不定还会跟着比划比划,七八招过后,就得把书扔了。

而电视剧是视觉的艺术,不用你去想象,直接把画面呈现给你,当然越精彩越好。三拳两脚,一棒子打翻,观众看着没意思啊。唢呐声刚起来,人就倒下了?我酒都倒上了你就给我看这个?再说了,央视《水浒》的动作设计是重金从香港请来袁八爷的,三拳两脚就完事你跟台里领导怎么交代?这钱花的值吗?现在多好,观众看着热闹,领导看着高兴,演员演得过瘾,皆大欢喜。

而且啊,什么叫弱化战斗力?本来可以一两个回合就打趴下对方,改成俩人打得有来有往平分秋色,可能还被踢个跟头、吐两口血,最后一招胜出,打完了还气喘吁吁惊魂未定,这叫弱化。(据说新《水浒》里武松斗杀西门庆就是这么拍的……)而您看央视《水浒》里这两场戏,不论武松还是林冲,都是游刃有余闲庭信步,犹如大人戏孩童,或猫玩耗子,打得那叫一个轻松自在。这完全是实力的碾压,不但我能打赢你,而且我想几招打赢你就几招打赢你,说十招打趴下你你九招就倒了算我输……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炫耀,何来弱化之说呢?

再而且啊,央视《水浒》的这两场打斗设计,无形中还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作用。武松是个好名之人,喜欢人前显圣,书里说武松的心思是:“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所以越是打的时间长,越是显得在戏耍蒋门神,越是表现出两人实力的悬殊,还tmd是醉打,老百姓看着热闹,不是更能替他扬名吗?而林冲是个谨慎隐忍之人,他在柴府是客,洪教头毕竟是柴进的师父,虽然柴进话里话外透着对洪教头的不满,让林冲不必顾忌他的面子,但林冲未必这么想啊,打的时间长点,显得洪教头还是有点本事,柴进面子上也好看不是。

所以原著和央视的这两场打斗的处理方式,都挺好,都很精彩,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如你是个乒乓球职业选手,都不说你是国家队的了,就说是省队的吧。原著的打斗呢,像是某一天,你训练完了,正要去吃饭,一个自认为打球水平还可以而且和你相熟的记者凑上来说想跟你切磋切磋。你又不好意思驳他面子,队友们还在旁边催命:“赶紧的,食堂快关门了……”于是你啪啪啪连发十一个球,对方一个没接住,十一比零,你收拾东西走人,留下对方在风中怀疑人生……

而央视《水浒》呢,像是某一天,你们队受邀去参加一个市里的庆祝活动,一个自以为打球水平还行的市领导说要跟你切磋切磋,你更不能驳他面子了啊,于是小心翼翼地陪他打了起来。旁边队友们还给出主意:“稳一点啊,稳一点。”“你发他右手。”“这球太快了,注意啊。”“再让一个。”“你让他扣一个。”……于是你和领导打得有来有去,最后以一个体面的分数,比如十一比七,结束了这场友好的比赛。领导打得高兴,觉得自己水平还可以,努努劲能和职业选手掰掰腕子;观众们看得热闹,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你呢,既秀了把球技,又秀了把演技……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央视版《水浒传》“弱化”林冲、武松的战斗力,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也确实能从一些细节里看出端倪。不过,要说“弱化”得特别明显,让观众看了就觉得“不行”,那倒不一定,关键在于大家心里都有个原著的标杆。咱们掰开了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一、 电视剧需要“平衡”和“叙事”: 原著的“超人”设定.............
  • 回答
    央视版《水浒传》中,燕青算是梁山好汉里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论起结局,他确实是全身而退,还抱得美人归,这在腥风血雨的梁山聚义和最终的招安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为什么偏偏是燕青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次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从燕青这个人物的设定说起。他可不是那种纯粹的莽夫,也不是那种被.............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中林冲的选角,这绝对是一个津津乐道、引发观众热议的话题。要说“准”还是“不准”,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原著的描绘、观众的期待、演员本身的特质,以及时代背景下的解读。咱们先聊聊原著里对林冲的描绘。林冲,号称“豹子头”,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劲儿。原著写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
  • 回答
    说起央视版《水浒传》,那可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要评价它的服化道水平,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服装:年代感与写实感的平衡,细节里有乾坤先说服装,这是最直观的感受。央视版《水浒传》的服装,我个人觉得,是下了真功夫的。 时代背景的还原: 那个年代,宋朝,社会阶层分明,普通百姓、官兵、富户、僧侣、甚至是.............
  • 回答
    98版央视《水浒传》(1998年播出)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播放频率减少可能涉及多重原因,涉及文化、技术、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现状: 一、制作技术与时代背景的差异1. 技术门槛与观众审美变化 1998年播出时,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准,尤其在服装.............
  • 回答
    98央视版《水浒传》宋江形象的塑造:删减与正面化背后的考量98央视版《水浒传》无疑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改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在对原著人物的塑造上,尤其是宋江这一核心角色,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其中,删除原著中宋江滥杀无辜的情节,并将其塑造成正面形象,是广受关注的改编方向。要理.............
  • 回答
    近日,央视一则关于“水军控评潜规则”的报道,将影视行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黑箱操作”推到了风口浪尖。报道揭示了部分影视剧在播出前,便通过雇佣“水军”进行大规模的“控评”,无论观众是否看过,都先声夺人,用好评或差评“铺路”,试图左右舆论导向,影响观众的观感和口碑判断。这种现象的曝光,不仅让大众看到了影视.............
  • 回答
    .......
  • 回答
    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系列以其宏大的视角和精良的制作,确实为观众展现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工程奇迹。这些工程涵盖了桥梁、高铁、航天、港口、超级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无疑是中国在基建、制造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力证明。那么,《超级工程》所展现的内容,对中国整体的制造业、建筑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来.............
  • 回答
    《上海堡垒》刚在影院下线,就被央视点名调查“幽灵场”事件,这1.2亿的票房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水分”?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咱先得说说这“幽灵场”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电影院为了满足某些“内部需求”,在明知道没人看的情况下,还是排了场次,然后用一些“技术手段”,让这些场次看起来好像有人买票了.............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版)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中评价相对较低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观众的期待、原著的解读、改编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原因:一、 观众期待与原著的固有魅力: 《水浒传》的特殊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江湖”.............
  • 回答
    关于2011年版和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的比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说实话,要下定论说哪个“超越”了另一个,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评判,因为不同年代的观众口味、审美偏好,以及电视剧制作的理念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地分析一下,看看各自的亮点和不足.............
  • 回答
    .......
  • 回答
    华润宝能与万科管理层之间的这场股权之争,无疑是近期房地产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这场风波的辐射范围有多广,能否“央及池鱼”,殃及那些尚未交付的楼盘品质以及万科物业的服务水平?这确实是许多购房者和业主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场争斗的性质、各方可能的动机,以及它可能如何传导.............
  • 回答
    央视报道郑州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大涨七成,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增长数据,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信息和影响:一、 市场复苏的迹象: 需求回暖: 最直接的解读是,郑州二手房市场的需求正在强劲回升。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购房者愿意且能够进入市场,购买二手房。 观望情绪消退: 此前可能存在的观望情绪有所减.............
  • 回答
    央视新闻之所以批评《进击的巨人》,主要集中在其动画内容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问题,认为作品中的某些元素可能与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和历史认知存在冲突。以下是对央视新闻批评《进击的巨人》的详细解读,包括其可能关注的几个关键点:1. 历史隐喻与民族主义解读: 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描绘: 《进.............
  • 回答
    关于央视主持人朱军即将回归央视舞台,主持健康和养生栏目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解读。这其中涉及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起伏、公众形象的塑造、媒体行业的生态以及社会舆论的复杂性。一、 从朱军的个人职业生涯和公众形象来看: 职业生涯的辉煌与挑战: 朱军曾是央视春晚的标志性主持人之一,在公众视野中活.............
  • 回答
    央视发声期待“仙侠剧需回归本义”,确实触动了很多热爱仙侠剧的观众的心弦。这不仅仅是对当下某些剧集过度追求流量、偏离创作初衷的提醒,更是对仙侠这一独特题材未来发展方向的期许。在您提到的《仙剑奇侠传》、《琉璃》、《花千骨》等六部仙侠剧中,要选出“白月光”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对“白月光”的定义.............
  • 回答
    关于“央视报道‘不要吃隔夜西瓜,细菌数量难以数清’”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科学和常识的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央视报道的说法是基于普遍的食品安全常识和科学原理的。虽然“细菌数量难以数清”可能带有一些夸张的修辞色彩,但其核心观点——隔夜西瓜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是真实存在的。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
  • 回答
    央视新闻评《雄狮少年》的表述,即“表达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评价视角。要详细评价这部动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故事主线与人物塑造:贴近现实,引发共鸣 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 《雄狮少年》的核心故事聚焦于普通、甚至有些“边缘”的少年阿娟,他因为家庭原因、自身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