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甲基-β-D-环糊精为什么易溶于水?

回答
甲基βD环糊精(MβCD)之所以在水中表现出极佳的溶解性,其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水分子与MβC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详细解读。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MβCD至关重要。

1. 分子结构是基础:亲水与疏水区域的巧妙平衡

MβCD是βD环糊精(βCD)的衍生物,其基本骨架是由七个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寡糖。这七个葡萄糖单元排列成一个环,形成了类似圆锥体或截头圆锥体的三维结构。

外围的羟基团:亲水性的主要来源
每个葡萄糖单元都有三个羟基(OH)基团:C2、C3和C6位的羟基。在MβCD中,这些羟基团分布在外围。特别是C6位的伯羟基和C2、C3位的仲羟基,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极性,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当MβCD溶解在水中时,这些外围的羟基团就像无数个“钩子”,能够主动地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MβCD的羟基团上的氧原子可以接受水分子氢原子的亲核进攻(形成氢键),而羟基团上的氢原子则可以“贡献”给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氢键)。大量的氢键形成,将MβCD分子有效地“包裹”起来,使其能够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

内部的疏水性空腔:MβCD的独特之处
MβCD的内部,即环糊精的空腔,其结构相对“封闭”,表面主要是由葡萄糖单元的C3和C5位的氢原子以及醚键(C4和C5之间的氧)构成。这些部分的电荷分布相对均匀,极性较弱,因此在性质上更偏向于疏水性。
然而,MβCD的“易溶于水”并不是因为其内部也变得亲水。恰恰相反,正是这种内外有别的结构,使得MβCD既能容纳疏水性物质(在空腔内),又能与水良好地兼容(通过外围的羟基)。

甲基化修饰:进一步增强亲水性
MβCD是在βCD的羟基上引入了甲基(CH3)基团。通常,甲基化发生在C2、C3和C6位。这些甲基基团的引入,虽然原则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分子的非极性,但它们并没有完全封闭或取代原有的羟基团,而且甲基化后的MβCD,在水溶液中的表现是亲水性显著增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甲基是烃基,通常是疏水的,但MβCD的甲基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羟基都变成甲基。甲基通常是取代了部分羟基。更重要的是,甲基的引入会改变MβCD的晶格能和水合能力。
关键点在于: 甲基化修饰使得MβCD比未修饰的βCD更易溶于水。这与一些文献中提及的“甲基化增加了疏水性”的说法,需要更精细地理解。在MβCD的溶解过程中,一方面是甲基基团与水分子之间也可能存在弱的范德华力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可能是甲基的引入改变了MβCD的整体构象和与水分子的接触面积,使得水分子更容易渗透和包围MβCD分子,从而提高了溶解度。
一些研究表明,甲基化修饰实际上是打破了βCD分子之间原本可能存在的分子内氢键网络,使得MβCD分子在水中的自由度增加,更容易被水分子溶剂化。同时,甲基化虽然增加了局部疏水性,但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与周围羟基团的协同作用,反而促进了整体的亲水性和水合作用。

2. 水合作用:溶解过程的核心

溶解过程本质上是溶质分子被溶剂分子包围、分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溶剂化”或“水合”(当溶剂是水时)。

氢键网络的形成: 如前所述,MβCD外围大量的羟基团与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水合壳。这个水合壳使得MβCD分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克服了分子间(MβCD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能量的考量: 溶解过程需要克服溶质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溶剂分子间的吸引力,同时形成溶质溶剂间的吸引力。MβCD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意味着MβCD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主要是氢键)非常强。这种强的吸引力足以克服MβCD分子之间以及水分子之间(局部)的吸引力,从而使得MβCD能够进入水相并稳定存在。

3. 晶格能的影响(相较于βCD)

与天然的βCD相比,MβCD的晶格能通常较低。晶格能是指将离子晶体拆散成自由离子所需吸收的能量,或者反过来说,是自由离子结合形成晶体时释放的能量。虽然MβCD不是离子化合物,但晶格能的概念可以类比于固体化合物中分子间的结合力。

更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甲基化修饰使得MβCD分子在固态时,其分子间的排布方式以及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发生了改变,整体的晶格能降低。这意味着,将MβCD从固态转化为溶解态,所需的能量会相对较少。
易于被水分子“拆解”: 较低的晶格能意味着MβCD分子之间的结合力不如βCD那样“牢固”,水分子更容易渗透到MβCD晶体结构中,将MβCD分子“拉开”并溶剂化。

总结来说,甲基βD环糊精之所以易溶于水,是因为:

其分子结构外围富集了大量亲水性的羟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氢键。
甲基化修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MβCD的分子构象和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式,可能打破了原有的氢键网络,降低了晶格能,使得水分子更容易包围和分散MβCD分子。
MβCD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非常强大,足以克服MβCD分子间的吸引力,驱动溶解过程的进行。

这种结构上的“内外有别”和化学性质上的“适度亲水”的平衡,是MβCD得以在水中广泛应用的关键。它既能够稳定地存在于水环境中,又能利用其疏水性的内部空腔包容并递送那些在水中溶解度不高的疏水性物质,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在甲基-β-D-环糊精中,依然存在很多氧原子,所以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易溶于水。

我想,题主应该更好奇的是,为什么甲基-β-D-环糊精的溶解度比β-环糊精的还要大得多吧(大概15倍[1])?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溶解度,你会发现β-环糊精的溶解度远远小于另外两种[2]。这是因为β-环糊精中的羟基位置比较适合形成整体更强的分子间氢键[3],所以容易形成比较大的聚集体从而降低溶解度。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为啥形成更强的氢键反而降低溶解度呢?

如果是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氢键,那么溶解度是会增加的,因为与水的作用力更强了,也就更容易分散在水中;但是如果是β-环糊精分子之间形成了更强的氢键,那么就容易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这样一来,β-环糊精反而更容易聚集沉降,从而溶解度会降低!比如在相同的浓度下,当α-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聚集度只有上百时,β-环糊精已经逼近7000了[4]。而在12 mM时,β-环糊精中已经存在1 um粒径的聚集体[5]。由此可见,β-环糊精分子间形成的强氢键降低了它的溶解度。

而当β-环糊精中少量的羟基氢被甲基取代后,使得甲基-β-环糊精分子间不再容易形成氢键;但是甲基-β-环糊精依然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可观的氢键,所以甲基-β-环糊精拥有出色的溶解度,甚至是β-环糊精的15倍!

这使得类似的分子(比如甲基-β-环糊精或者HP-β-环糊精)有这样的一些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6],作者先制作了SDS@2β-环糊精超分子。这种超分子可以形成多种不同形貌的聚集体,而且作者认为驱动力为氢键作用和静电排斥。为了验证氢键,他们将β-环糊精换成了HP-β-环糊精,结果没有形成任何聚集体,从而证明了他们的猜想。

参考

  1.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2%E5%9F%BA%E5%80%8D%E4%BB%96%E7%8E%AF%E7%B3%8A%E7%B2%BE/22192372?fromtitle=%E7%94%B2%E5%9F%BA-%CE%B2-%E7%8E%AF%E7%B3%8A%E7%B2%BE&fromid=7665396
  2. ^dvaldo Sabadini, Terence Cosgrove, Fernanda do Carmo Egídio, Solubility of cyclomaltooligosaccharides (cyclodextrins) in H2O and D2O: a comparative study, Carbohydrate Research, Volume 341, Issue 2, 2006, Pages 270-274 https://doi.org/10.1016/j.carres.2005.11.004
  3. ^ http://www1.lsbu.ac.uk/water/cyclodextrin.html
  4. ^Martin Messner, Sergey V. Kurkov, Phatsawee Jansook, Thorsteinn Loftsson, Self-assembled cyclodextrin aggregates and nanopartic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Volume 387, Issues 1–2, 2010, Pages 199-208 https://doi.org/10.1016/j.ijpharm.2009.11.035
  5. ^Langmuir 2006, 22, 4, 1478–1484 https://doi.org/10.1021/la403257v
  6. ^“Annular Ring” microtubes formed by SDS@2β-CD complexes in aqueous solution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0/sm/b920608f#!divAbstrac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甲基βD环糊精(MβCD)之所以在水中表现出极佳的溶解性,其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水分子与MβC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详细解读。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MβCD至关重要。1. 分子结构是基础:亲水与疏水区域的巧妙平衡MβCD是βD环糊精(βCD)的衍生物,.............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掰扯一下四四二甲基联苯二氯代物有多少种。首先,得明白“四四二甲基联苯”是个什么玩意儿。联苯,顾名思义,就是两个苯环通过一个单键连接起来。而“四四二甲基”呢,是指在联苯的两个苯环上,分别有两个甲基(CH₃)基团。具体位置在哪儿?“四四”指的就是在每个苯环的对位(也就是1,.............
  • 回答
    从甲苯出发,合成对甲基苯甲酸,有几种常见的策略,而我个人认为最直接且经济的路线,是利用甲苯的侧链甲基进行氧化。首先,我们需要对甲苯的侧链甲基进行选择性氧化。甲苯的侧链甲基相对活泼,容易在适当的条件下被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很多,比如高锰酸钾、铬酸、硝酸等等。但是,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兼顾效率、成本以及环.............
  • 回答
    关于护肤品中使用欧盟已经禁用的甲基异噻唑啉酮(MIT),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关注的话题。毕竟,我们每天接触的护肤品直接与我们的皮肤健康息息相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步一步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首先,我们得认识一下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防腐剂。大家想想,护肤.............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涉及到“盗窃”的构成要件以及如何理解“财物”本身。要判断乙是否构成盗窃,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并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剖析。一、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四个基.............
  • 回答
    这种情况,咱们得分情况来聊。甲对乙说“给我磕一个头给1千”,这本身就有点奇怪,但如果乙真的磕了,并且磕伤了,甲是否犯法,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法律上,这种“交易”能不能算得上是合法的,就存在很大的疑问。一、 构成强迫交易罪的可能性如果甲的说法,是在一种胁迫或者欺骗的手段.............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甲醛超标六倍确实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而且与家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您老公坚持通风,而您希望寻求专业帮助,这是一种常见的意见分歧,尤其是在面对家装污染时。为了更详细地帮您梳理情况并提供建议,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深入理解双方的立场和原因:您的立场(倾向于专业公司除.............
  • 回答
    关于甲乙是否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这需要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共犯的构成要件以及贩卖毒品罪的具体规定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案件的事实: 甲的行为: 拥有碱面100克。 向乙谎称碱面是海洛因。 指使或诱使乙出卖该“海洛因”。 目的是为了获利2万元。 .............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扯到侵权责任认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多人侵权行为中。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看看甲和丙谁的责任更大一些。首先,咱们要明确一个基本原则:侵权责任是根据每个人在侵权行为中的过错程度以及造成的损害来确定的。这里的“损害”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在这个案例里,虽然两个人撞了同一个人,但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甲用毒汤圆想弄死乙,这念头一出来,就已经犯了重罪的根儿了。他这是赤裸裸的故意杀人,这罪名跑不了。关键就在于,这汤圆喂得太快了,结果把乙给“噎死”了。这就好比你本来想用刀捅死他,结果刀没捅准,反而把他吓得心脏病发作死了。这中间隔了层“噎死”这个意外,那判罪的时候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引人深思,也常常是很多关心中国近代史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甲午海战的惨败,对当时的中国是沉重的打击,也让人不禁设想,如果清政府能改变策略,或许结局会有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回溯到甲午战争时期,详细分析一下当时清政府的家底和战略选择的余地。清政府当时的“全国兵力”有多少?首先,我.............
  • 回答
    关于甲醛清除剂在中国是否为骗局,这个问题确实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尤其是在新装修或新购房之后。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它涉及到产品的种类、宣传方式、实际效果以及消费者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甲醛清除剂”。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甲醛清除剂,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
  • 回答
    甲午中日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惨痛的海战,最终以清朝北洋水师的惨败告终。然而,如果我们抛开历史的必然性和当时的客观条件,单纯从战术、兵力配置以及战场瞬息万变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军队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反败为胜或打成平手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且需要满足一系列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先决条件。首先,.............
  • 回答
    “甲第”、“参第”、“陆普第”这几个词在日语里通常不是直接的日常用语,它们更像是带有特定文化背景或者历史渊源的说法。要理解它们的意思,我们需要稍微深入地看看它们可能源自的语境。我们一个一个来聊。甲第(こうだい Kōdai)“甲第”这个词在现代日语中不太常用了,但它最主要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宏伟.............
  • 回答
    你想了解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当氯气足量时,是不是只会生成四氯化碳(CCl4)和氯化氢(HCl)?这是一个关于取代反应选择性的问题,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甲烷(CH4)和氯气(Cl2)发生的是自由基取代反应。这个反应的启动需要能量,通常是紫外光照射或者加热。反应过程大致是这样的:1.............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棒,也触及到了分子间作用力这个非常核心的化学概念!确实,在许多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物质,其分子间作用力通常也越强,从而导致熔沸点更高。但是,甲烷(CH₄)和硅烷(SiH₄)的例子,恰恰说明了 不能单纯地只看相对分子质量 来判断熔沸点。要理解为什么甲烷的熔点会大于硅烷,我们需要.............
  • 回答
    甲亢这事儿,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有人说能根治,有人说不行,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理解“根治”这个词,以及甲亢本身的复杂性。首先得明白,甲亢本质上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也就是说,甲状腺这个咱们身体里的小“发动机”,它加速运转了,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太多了,导致全身代谢紊乱。那么,能不能“根治”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抛硬币的独立性。甲抛硬币的结果和乙抛硬币的结果是完全分开的,谁抛出正面或者反面,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人。我们假设每一枚硬币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相等的,也就是 0.5(五五开)。第一步:设定变量,明确我们要计算什么 设甲抛出正面朝上.............
  • 回答
    这可不是一道普通的围棋比赛概率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甲乙两人下棋,甲赢的概率是 $a$,乙赢的概率是 $b$,而且 $a+b=1$,这说明这盘棋没有平局,总有一个人会赢。比赛规则挺有意思,谁比对方多赢两局谁就彻底赢了。咱得算算,在这种规则下,甲最终能赢的概率是多少。这题目有点绕,不能简单地说甲赢的.............
  • 回答
    甲醛浓度低于多少,孕妇和儿童才能放心入住?新家装修后,大家最关心的除了美观,就是居住的健康与安全了,尤其是家里有孕妇和小孩的家庭。甲醛,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化学物质,是室内装修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它的潜伏期长,挥发慢,而且对人体,特别是对孕妇和儿童的健康有着严重的潜在威胁。那么,究竟甲醛浓度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