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甲基-β-D-环糊精中,依然存在很多氧原子,所以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易溶于水。
我想,题主应该更好奇的是,为什么甲基-β-D-环糊精的溶解度比β-环糊精的还要大得多吧(大概15倍[1])?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溶解度,你会发现β-环糊精的溶解度远远小于另外两种[2]。这是因为β-环糊精中的羟基位置比较适合形成整体更强的分子间氢键[3],所以容易形成比较大的聚集体从而降低溶解度。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为啥形成更强的氢键反而降低溶解度呢?
如果是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氢键,那么溶解度是会增加的,因为与水的作用力更强了,也就更容易分散在水中;但是如果是β-环糊精分子之间形成了更强的氢键,那么就容易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这样一来,β-环糊精反而更容易聚集沉降,从而溶解度会降低!比如在相同的浓度下,当α-环糊精和γ-环糊精的聚集度只有上百时,β-环糊精已经逼近7000了[4]。而在12 mM时,β-环糊精中已经存在1 um粒径的聚集体[5]。由此可见,β-环糊精分子间形成的强氢键降低了它的溶解度。
而当β-环糊精中少量的羟基氢被甲基取代后,使得甲基-β-环糊精分子间不再容易形成氢键;但是甲基-β-环糊精依然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可观的氢键,所以甲基-β-环糊精拥有出色的溶解度,甚至是β-环糊精的15倍!
这使得类似的分子(比如甲基-β-环糊精或者HP-β-环糊精)有这样的一些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6],作者先制作了SDS@2β-环糊精超分子。这种超分子可以形成多种不同形貌的聚集体,而且作者认为驱动力为氢键作用和静电排斥。为了验证氢键,他们将β-环糊精换成了HP-β-环糊精,结果没有形成任何聚集体,从而证明了他们的猜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