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别人努力比叫自己努力容易多了。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性价比超高。别人家的孩子会这个会那个,自己孩子啥都不会,出去打招呼没面子。
都几十岁的人了还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说明前几十年白活了,连自己是什么样都没认清,所以后果就是,自己的孩子活得不幸福,自己也活得不幸福,然后还会给孩子来一句:我是为你好。如果我给你快乐的童年,那你就会有一个卑微的成年之类的。
如果家庭是一个企业的话,学校是一个企业的话,那父母和学校理论上要被告到倾家荡产才对,因为这是在使用童工,和最近上新闻的那个天府少年团没啥区别,都是用小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家长有面子,学校有钱赚。
老板可能业务能力管理能力不行,但是鸡员工是非常有一套的,因为万一有哪个员工傻呵呵地信以为真,公司业务就上去了,就讲几句话的事情,性价比很高。孩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不知道这个恶习是什么时候来的,就像毒瘾,赌瘾,很难戒掉。自己失败了,自己不接受现实,要拿别人来为自己买单。
总体来说,这就是不为了自己活着,而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一个表现,这种现象,对自己不利,但是对整个国家有利。其实攀比文化的确是保持国家经济提升,促进社会发展的燃料。因为有了攀比,你要交智商税,就会产生消费,可以养活一堆培训班。而不攀比的话,你小孩牛逼关我屁事,那这样一个家庭的消费就会降低,不利于经济发展。大家都不觉得出人头地有什么好的,那谁去大城市接盘?大家都不渴望鲜衣怒马的生活,都不觉得CBD写字楼的白领有啥好的,谁去搞生产活动?都是安贫乐道的,怎么抬高房价,怎么产生更多的GDP?
因为不甘心,总想着赢,才会花钱打水漂。不乱消费,喜欢存钱的人看看被骂成什么样了?大家看下鼓吹鸡娃的人想干啥就知道了,我自己也时不时带货,大家看我的种草文,有没有写什么“你不买就撩不到妹”“你不买就没人追”“你不买就单身一辈子”之类的贩卖焦虑的话?没有吧?就算我再怎么猛,也比不上丁真的走红吧?他一己之力就给整个互联网的网民塑造了最牛逼的概念:读书算老几,长得帅眼神纯真就躺赢。这个事件拿来做整容广告,美容广告的营销,比我“老司机教你如何去除脸上黑头死皮让你在脱单的路上顺畅一点”要厉害多了吧?
真正鼓吹鸡娃的那些人,功力比我猛多了,卑微的成年喔,读书改变命运喔,连命运都能给你改变,只要你掏钱就行。
顺带一提,不要以为有钱就可以不焦虑不鸡娃了,这是一种心态,如题干里说到的《人生半场》节目,搜了一下里面还有个点是这样的:即使你钱多了,给孩子的压力也不会小。但是钱可以让你偷懒,你甚至还会自我感动,觉得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
而父母自己却可以通过钱来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给推掉了,比如说写作业交给老师来辅导。但是鸡娃的本质仍然没有变。即使有钱,鸡娃也改变不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说到底还不是想赢……
所谓的“上进心”不过是“想当人上人”的托词。
对自己还有指望的时候就鸡自己,否则就鸡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