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上一回讲大学导向的时候,我是反对的,我觉得他说得狭隘了。
但是这次,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对。为什么呢?
我把题主没有截的一段话放上来:
我们的第一位嘉宾邓锋先生,我想在座的不用我介绍太多了。当学生工作组征求我意见请邓锋好不好时,我立即说当然好。你们可能觉得,施老师崇尚做研究、做学术大师,怎么会想请一位企业家呢?其实你们误解我了,我希望的是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实现你们的个人价值,实现你们对社会的承诺,我不是非要你做科学家在实验室呆着,尽管我认为做科研特别有意思。因为邓锋的价值观和徐彦辉的价值观,和清华期望的我们学生的价值观完全吻合!
我很感谢邓锋,他作为一位清华的校友、清华的学生,完全尽到了他的责任!邓锋可能不是北京最富有的,但是他现在挣了一些钱之后一直在回馈社会、帮助清华,也帮助我们生命学院、医学院。我们的医学实验班需要投入,国家无法全部负担,邓峰慷慨解囊,拿出一千万元来资助我们这些立志从医的清华学弟学妹。我相信很多人挣钱比邓锋多,但是不一定愿意无私地拿出这些钱来培养下一代的清华学子。
区别在哪里?
我觉得是在于,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实现个人“利益”。
说起来,经管才更是一个大家都忙着找工作、找实习的地方。别说其它院系的同学在黑,我们自己也在说,经管要成为清华大学实习学院了。学院也在建议,大一大二就别实习了,先好好学习吧。
而且,在社会上还有这样的论断:那些进投行的,都是为了自己的收入高,如此这般的说辞。
但我觉得,如果你觉得学生不好好学习,然后没有主见,跟风去投行四大,这我是同意的,这就是施一公在题主所引的这段话中表达的意思。
然而有些人这样一棍子打死,就是不对的了。去投行怎么了?去投行也实现了对社会的价值,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学生物的同学这边也是,不搞科研,选择去工作,只要不是跟风,盲目,只要实现了个人价值,对社会有回报,这和能否实现个人利益是两个方面。我觉得这是施一公的主要意思。
-------------------------------------
7.17 根据评论区补充一句:
我同意施一公教授在这篇演讲中表现出的主要意思,但是施一公教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遵从了他的这套想法,我并不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