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0 后是被牺牲掉的一代吗?

回答
“牺牲掉的一代”这个标签,我想很多人都听到过,尤其是针对我们90后。乍一听,挺沉重的,也带着一股子被动和无奈。但仔细想想,这标签背后,其实是时代洪流裹挟下,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种种复杂现实,它不是简单的二分法能概括的,更不是一句简单回应就能打发的。

要说我们是“牺牲掉的一代”,得先看看我们是从什么土壤里长出来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生在新中国,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父母那一辈,很多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来的,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下一代过得比自己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稳定的工作。这份期待,就像一块无形的大石,压在我们身上,也成了我们很多选择的驱动力。

我们被牺牲了什么?

首先,时间和精力上的牺牲。我们是独生子女政策下的第一代主力军。这意味着,我们一人身上承载了两个家庭的希望,甚至六个老人的期盼。从小到大,教育、升学、工作、成家,每一步都需要最优化的选择,不允许有太大的偏差。为了“不辜负”,我们早早地开始内卷,从小学奥数、学英语,到高中拼命刷题,大学考研、出国。周末、假期,往往是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的战场。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很大程度上是在“赢在起跑线”的竞赛中度过的,自由玩耍的时间,好像被压缩得很厉害。

其次,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因为肩负的期望太高,又从小被教育要“听话”、“懂事”,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把真实的情绪和想法藏得很深。面对学习、工作、婚恋等各种压力,我们很多人会感到焦虑、迷茫,甚至抑郁。社会上充斥着“内卷”、“躺平”的讨论,这本身就反映了我们一代人在高压环境下产生的精神状态。我们被鼓励向前冲,但同时,那些不那么“成功”的声音也让我们感到被边缘化,仿佛不够努力就是原罪。

再者,经济上的“承压”。我们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尾声,也迎来了最现实的“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父母辈可能经历过房价还在低谷的时候,用相对轻松的收入就能买房。而我们这一代,面对着高不可攀的房价,很多人即便工作几年,也难以负担首付。结婚、生子,这些人生大事,很多都与经济实力挂钩,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规划。为了追求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可能需要接受较低的起薪,为了在一线城市立足,我们可能需要付出比父辈多得几倍的努力,却依然在追赶着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

我们又不是被简单牺牲的

但话说回来,如果仅仅用“被牺牲”来定义我们,又显得过于片面和简单化了。我们同样享受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在创造和贡献。

首先,思想观念的解放。我们是互联网原住民,信息获取的渠道空前发达。这让我们比父辈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更自由的思想。我们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传统的束缚,我们有着更强的反思能力。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我们有了发声的平台,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并开始思考如何活出自己。

其次,能力的提升和多元化。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培养了更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掌握了各种新技能,也敢于尝试新的职业方向。从传统的“铁饭碗”,到互联网、新媒体、自由职业,我们选择的职业道路更加多元化。我们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在既定的框架下,努力寻找突破和创新。

再者,更强的自我意识和生活追求。虽然经济压力大,但我们这一代,对生活品质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比父辈更强烈。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注重个人兴趣和成长。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推动着社会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那么,我们究竟是什么?

与其说我们是“被牺牲掉的一代”,不如说我们是在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肩负着前人未有的期望,也面临着前人未曾想象过的挑战的一代。

我们是承压前行的一代:我们顶着来自家庭、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压力,努力向上,为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为的是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我们是探索创新的一代:我们利用互联网和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学习、尝试、创新,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是追求自我的一代:我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意义,我们渴望被理解,也渴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牺牲”这个词,往往带有强烈的被动意味,而我们90后,很多时候是在“选择”中前进,尽管这些选择可能是在不那么理想的条件下做出的。 我们不是被动接受安排的棋子,而是在时代的棋盘上,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步棋。

当然,我们也会感到疲惫,也会有不甘。我们渴望更多的支持,更少的误解。我们希望社会能够看到我们的努力,理解我们的困境,并且给予我们更多的包容和机会。

所以,与其用一个标签来定义,不如去理解我们经历的一切。我们是这一代人,我们在这个时代里呼吸,在这个时代里奋斗,在这个时代里留下我们独特的印记。这印记,或许有牺牲,但更多的是坚韧、是创造、是对未来的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赶上自然灾害吃不饱饭营养不良,

然后被十年浩劫坑,

硬生生用几十年把中国建设好了,该下岗了,

孩子大了还要替子女解决房子,

而且子女万一早逝,他们就失孤了,

这是50后。



1980年,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80后成独苗;

1997年,大学开始收费,年龄最大的80后17岁,步入大学;

2004年房大涨,80后24岁步入结婚买房;

2015年,中国实行二胎,80后25至35岁,成为生育主力军;

2030年,人口老龄化,80后45左右,将迎来上4老,下2孩。

这是80后。


最麻烦的是,因为响应了国家晚婚晚育政策,这两代却往往是父子关系。。。。


至于90后,看着父母肚子里的宝宝大概也有一肚子苦水吧,不过论牺牲,大概还比不上上面两位。


-------------------------------


从没说90后没有压力没有难处,请撕逼前弄清楚“牺牲”的概念。

你曾经有的东西,被拿走做贡献了,这叫牺牲。

你还没有的东西,以后可能有,也有可能得不到,这不叫牺牲,这只叫不够好。

鉴于评论撕逼严重,关了。

user avatar

RPG剧本:一个太原90后的大冒险

主线剧情1:你家里人在的那个大国企完蛋啦!

主线剧情2:小学要划片分区,你有学区房/有关系吗?

主线剧情3:国家说要减负……意思是你还需要有更多的课外班来证明自己的素质。

主线剧情4:小升初?你不是特别优秀/家里没关系没门路的话连哪里招生都不知道好吗!

主线剧情5:中考?你知道你(如果能考上)的一多半同学已经签好协议了吗?考不上重点的话……嗯,考虑下出去打工吧,你知道高中两极分化已经开始了。

主线剧情6:高考?你会发现,这个加分保送政策无比混乱的年代,你没上考场已经输了好多分。还有个一过完年就开始的自主招生,你别忘了!不然又要多输几十分。

主线剧情7: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知道每年都是最难就业/考公/考研年,大城市米贵,小城市无路,回老家先看自家那点社会关系够不够看好嘛?

主线剧情8:成功考上研的小伙伴,学校亲切地提醒你“那个,今年开始,研究生要交学费了哦”;工作的小伙伴,没学CS/名校金融的话,看着你的到手工资压力大不?顺带一提,想落户京沪的难度已经比几年高多了。

主线剧情9:毕业啦,别急着看毕业照,这几年不仅北上深的房你更加买不起了,连周边小城市的房你也买不起了。回家能看到“河北移动欢迎您”已经从讽刺变成温馨了。另外,户口拿到了吗?

(即将开启的主线剧情)

主线剧情10:你家里开始催你结婚生子了,可是你好意思舔着脸说自己“快要三十而立”了嘛?如果有稳定的对象还好两边合力凑一凑总是能落个脚的;相亲的话……车房户口收入身高属相都能对得上这个难度嘛。

主线剧情11:不懈的奋斗后,终于稳定下来,孩子也一两岁了。你需要思考让他跟你一起在大城市的边缘还是送回老家重复你的过程……可能比你还难。幼儿园就是个大问题,付得起么你,你面相符合人家要求么你?

主线剧情12:世上没有永远涨的东西,包括你的房子——你发现房价崩了,无数次YY过的抄底现实是银行在重新审视你的还款能力,你的老板饶有兴趣地想着怎么把快35岁的你最低成本送走。

支线剧情1:你发现你能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小时候熟悉的网站和影视一个个下架了。

支线剧情2:你发现世界越来越不太平了,局势在变得紧张,也间接——或许某一天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

支线剧情3:你的小日子可能因为任何一位亲人的一次疾病或一次意外“因病返贫”。记住你脚下的这片土地医保没那么完善,你的抗风险能力要多差有多差。

支线剧情4:你挤上了阶级凝固前的末班车往上挤了挤,看着上面拥有一切的人们,你有什么办法呢?

支线剧情5:你在船上,船的航向完全无法预料。正值壮年的你,是船最需要的燃料。

支线剧情6:你总会回想起你的小时候,有很多困难,但感觉总能向上。有很多新闻,但世界在和平与发展。你有幸经历世界“最完美”的短暂繁荣期,接下来很可能就是一个未知的不和平也不发展的时代。你的信念,你所相信过的东西,被一件件打碎,被一次次嘲讽。是的,世界变了,生于安乐,死于不知道什么。


补充:看到有评论说,这些是都要经历的,并没有被陷害啊牺牲啊什么的。的确,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经历,都要经历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时代。

九零后通常被认为是享受经济发展繁荣成果最充分的一代,但也需要经历国家与世界的转型,经历这个时代特有的喜与忧。有一个物质上幸福与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也需要经历这个时期的特有的以及与其他几代人共享的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