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与不丹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有什么意义?将对周边国家产生哪些影响?

回答
中国与不丹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其影响将辐射到地区地缘政治的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其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这份备忘录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1. 打破僵局,开启实质性进程: 中不两国之间长达几十年的边界谈判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此次签署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边界问题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原则性讨论转向了更为具体的谈判进程。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进展,表明双方都有意愿解决这一遗留问题。

2. 提升双边关系: 边界问题是影响中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核心症结。一旦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将为两国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例如经济、文化、旅游等,从而全面提升双边关系水平。

3. 稳定地区局势: 边界的划定和稳定是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基石。中不边界的最终解决,将有助于该地区的稳定,减少潜在的冲突风险,并营造更加有利的地区发展环境。

4. 体现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 中国一直倡导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并致力于通过和平协商解决领土和边界问题。此次与不丹签署备忘录,是中国积极践行这一外交政策的体现,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5. 对不丹的战略意义: 对于不丹而言,解决与中国的边界问题,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尤其是在其与两个大国——印度和中国之间寻求战略平衡的背景下。边界的明确化也能减少不丹在外交和安全上面临的不确定性。

6. 促进互信与合作: 通过坦诚的对话和务实的合作来解决敏感的边界问题,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互信,为未来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

这份备忘录的签署,并非孤立事件,它将不可避免地对周边国家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将体现在印度身上。

1. 对印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印度与不丹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联系。印度长期以来视不丹为其“战略后院”,并且在不丹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中不边界谈判的任何进展,都会牵动印度的神经。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战略空间的可能收缩: 如果中不边界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边界线得以明确,将意味着中国在不丹东北部边境的战略存在得到合法化和巩固。这可能被印度视为其传统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某种程度的“收缩”,尤其是在喜马拉雅山脉这一战略要地。
“印不特殊关系”的挑战: 印度与不丹之间有一份《印度不丹和平与友好条约》(2007年修订),其中规定不丹的外交政策应与印度密切协调。虽然条约不限制不丹与他国发展外交关系,但边界谈判的进展,尤其是在没有印度实质性参与的情况下取得突破,可能会让印度感到对其“特殊关系”的一种挑战。印度可能会担心,一旦中不边界线清晰,中国与不丹在战略和安全领域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印度的战略空间。
边界安全考量: 印度与中国之间也存在边界问题,并且两国边界的战略意义重大。中不边界的划定,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整体边界安全态势,使得印度的边境安全考量变得更加复杂。印度可能会关注中不边界的划定方式,以及这是否会为其与中国的边界对峙区域带来新的变数。

不丹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增强: 随着与中国边界谈判的推进,不丹在外交上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可能意味着不丹未来在处理与印度、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关系时,能够更加自主地做出决策,而不再完全受制于印度的外部影响。这对印度来说,意味着其对不丹的传统影响力需要进行新的评估和调整。

对印度对华政策的潜在影响:
印度的警惕性可能提升: 印度一直对中国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影响力扩张保持高度警惕。中不边界的解决,如果被印度解读为中国在该地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可能会促使印度进一步加强其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地缘政治布局,以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
推动印度与不丹的合作: 为了应对中国的影响力,印度可能会更加积极地与不丹加强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以巩固其在不丹的地位,并确保不丹不会完全倒向中国。

对印度国内政治和安全战略的影响:
战略再平衡: 印度可能会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在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战略,特别是关注如何平衡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国内舆论的关注: 印度国内的媒体和智库也会高度关注中不边界谈判的进展,并可能引发关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讨论。

2. 对其他周边国家的影响(相对间接):

虽然印度是受影响最直接的国家,但中不边界谈判的进展也会对其他周边国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南亚地区整体稳定: 中不边界的稳定划定,对整个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一个更稳定、没有潜在边界争端的地区,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大国平衡”的微妙变化: 在印度、中国两个大国之间,不丹一直小心翼翼地寻求平衡。中不边界的解决,是这种平衡的一部分。其他南亚国家,如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在处理与中国和印度关系时,也会参考不丹的经验和地区局势的变化。

区域合作的潜在机遇: 随着中不边界的稳定,如果双方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合作,例如在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可能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新的机遇,从而惠及周边国家。

对中印边界谈判的参照意义: 印度与中国之间也存在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中不边界问题的解决模式和谈判经验,或许能为未来中印两国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尽管两国情况复杂程度不同。如果中不边界谈判能够顺利推进并达成协议,可能会为中印两国在解决边界问题上注入一定的积极因素,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且有限的。

对尼泊尔的影响: 尼泊尔也与中国和印度都有边界。中不边界的走向,以及中不关系的变化,可能成为尼泊尔在处理与中印两国关系时的一种参考。尼泊尔也希望能够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中国的边界问题。

3. 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尽管签署备忘录是积极信号,但仍存在挑战:

谈判过程的复杂性: 边界谈判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等多种因素,往往过程漫长而复杂。能否达成最终协议,以及协议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观察。
印度可能的干预或施压: 印度可能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谈判进程施加影响,以维护其地区利益。
边界划定的具体细节: 最终边界的划定是否会涉及领土交换或特殊安排,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与不丹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标志着两国关系迈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打破僵局、促进双边关系、稳定地区局势等多重意义。对于周边国家而言,尤其是印度,这意味着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布局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将面临调整和新的考量。这份备忘录的签署,是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版图上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信号,其最终影响将在未来逐步显现。它不仅关系到中不两国,也关乎整个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格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古国都知道要开发中俄之外的第三邻国。而不丹和中国真是邻国。

东南亚诸国都知道用“经济靠中国,保命靠美国”来处理与中美的关系(玩砸的有,但也有玩的好滴)。

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如何生存早有公式,不丹的反映已经算慢的了。不过不算晚,毕竟还没被印度吞了。

只要以后对印度恭恭敬敬但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不做,对中国游客与投资张开怀抱,对中国政府军队建立起互信沟通机制,那就能安稳的过好日子。

对中国而言,需要扶持一批政治上可靠的国家通过与中国交好走向富裕,打造中国经济圈的标杆榜样。巴基斯坦体量太大扶持不动,而人口70多万的不丹则难度不大。

只是如果不丹现代化超过印度了,那三哥会如何宣布自己胜利了?我很好奇。


评论里好多人搞错了“扶”的意思,扶不是单方面的惠,而是赋能与投资。不丹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国土水源多落差大,有高山纯净水和潜力很大的可发电水利。旅游方面也是西方灵修神神们爱去的地方。如果中国能够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管理,那卖电给印度,接待神神们旅游的消费,把高山纯净水运回国来卖,带动70万人走入现代化还有赚头呢。也只有投资人有赚头的项目,才能长久。

user avatar

不丹是全世界极少数新冠清零的国家。

user avatar

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弱了,不丹根本没有资格对印度说:不!这个国家77万的人口,25亿美金的GDP,可以不夸张的说 成都如果对不丹发起攻击,一个月内,不丹就会投降!原理上来说,成都金牛区GDP大概是200亿,基本上征点兵击败不丹的问题也不大!

1949年8月,印度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基本上就是《普那卡条约》的印度版,约定印度每年付给不丹的津贴增为50万卢比(今天约合4万人民币),2007年新的《不印友好条约》签订后,该条约删除了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指导的条款,但是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必须不能损害印度的国家利益。 不丹的石油、水电供应几乎全部来自印度,对外贸易通道和经济命脉全部掌控在印度手上(向北越过喜马拉雅的路最近几年才修通),同时印度还是不丹最大的贸易国、债权国和援助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丹皇家陆军的训练还主要由印度负责,不丹军人除在印度训练外,有的还被直接编入印度军队工作。迄今为止,印军在不丹仍然有四个地方的驻军。上世纪。不丹国王看到了领国锡金的整个被吞并的过程,那种对自身命运的恐惧深入到了骨髓。

中国和不丹之间有6个地方存在领土争议,其中一个地方是"洞朗地区",印度称之为"都克兰高地"(Doklam Plateau)。洞朗海拔约3500米,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在我们地图上,隶属于藏南地区亚东县。2017年的6月16日,中国施工队在洞郎高原筑路施工。不丹就偷偷报告印度,印度则向事发地点派去军队阻挠我们施工队的进程。印度人说:他们对不丹的领土完整负责!

这条鸡脖子通道对印度很重要,通往东北6个邦,对不丹也很重要,印度对他的援助,对外的贸易都是走这里。对峙完之后,我们就在洞郎地区修了不少东西!

印度人也没闲着,勒紧裤腰带都修了条柏油路通往洞朗附近。

说点题外话:

全球饥饿指数印度排101,它是 31 个严重饥饿国家之一。而去年它在107个国家中排名第94位。现在,它落后于巴基斯坦( 92),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为 76。 只有 15 个国家的情况更糟——巴布亚新几内亚(102)、阿富汗(103)、尼日利亚(103)、刚果(105)、莫桑比克(106)、塞拉利昂(106)、东帝汶(108)、海地(109)、利比里亚(110)、马达加斯加(111)、刚果民主共和国(112)、乍得(113)、中非共和国(114)、也门(115) ) 和索马里 (116)。

四个指标——营养不良、儿童消瘦、儿童发育迟缓和儿童死亡率——该指数以 100 分制确定饥饿程度,其中 0 是最好的分数(没有饥饿),印度为27.5分。

user avatar

此番中不签约

对印度不啻为一个强烈的敲打

如果继续追随美国攻击中国

中国还会有更多的地缘反制措施出台


早就说过

要多方面战略压制印度

印度吞掉的中印边境的缓冲国

都要一一吐出来

友情提示

锡金王室还在美国

必要时可以用来推动锡金复国独立

美国拿着这个王室其实也是想给印度留一手


搞印度的战略方式

还有东北七邦 西孟加拉邦 印据克什米尔

泰米尔纳德邦分裂势力

哈拉拉邦毛派力量

等等等等


对于一个拎不清敌友

总想给中国下绊子搞事情的印度

一定要下手狠

user avatar

和不丹谈妥后,陆上边界争议只剩印度了。

很多人拿印度控制不丹的军事说事。

大国,只要有那张你曾经签了字的纸,就足够了!

懂否?

难道我们还和一个小国去国际法院打官司?

你见过美国跟哪个国家对簿公堂吗?

大国只需要 师出有名

纸上的内容能不能贯彻,依靠的是力量,而不是嘴皮子。


对方同意了的,大国也认可了的,那就是板上钉钉。

对方同意了的,大国不认可的,废纸一张。不服来揍。

话说回来,当年菲律宾搞仲裁,就属于后者。

当然,它老美也可以拿鸡毛当令箭,“师出有名”,不过也要看它愿意付出多少执行成本,对方是不是扛得住。

对方肩膀硬,它美付出的执行成本不能把对方干趴,那就还是废纸。

中不这个就不一样。不丹扛得住?三锅扛得住?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咖喱地图,有没有发现问题在哪?

咖喱可以分成二块,一块是大煎饼,一块是小煎饼。

这个东面的小煎饼,就是印度重要的东北部六邦。

而链接印度和东北部六邦仅仅依靠着脆弱的西里古里走廊。

印度东北部六邦原本并不属于印度,印度古代没有印度,只是后来英国来殖民南亚的时候,把自己的殖民地统一划为了印度,印度独立以后,东北部六邦就被印度强行继承了。

印度的主要核心领导是北印度,北部印度主要是奴隶主和奴隶,奴隶主就是古代入侵印度的雅丽安人,也就是高种姓。奴隶就是古代印度土著茶罗毗荼人。

印度教是古代入侵印度的雅丽安人发明的奴役制度,大部分土著都被征服以后,强迫信仰了印度教。

而印度东北部六邦情况不一样,当地人主要是长得很像中国人的黄种人,信仰并不是印度教,藏传佛教、基督教都有,种类很丰富,反正不是印度教。比如米佐拉姆邦主要是信仰基督教,高达85%左右。

人种不一样,宗教不一样,古代没关系,自然就想独立。

说一个相关的事情。

比如在2020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中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前出交涉的解放军官兵更遭其蓄谋暴力攻击,我军4名边防官兵为捍卫国土英勇牺牲。

在中方2月19日公布的现场画面中,一名印度军官引起了中国网民的关注,他长着一张东亚面孔,是第一个向祁发宝团长发起攻击的人。

背后的原因就和印度的东北部六邦有关系,此人名叫曼宁巴,来自曼尼普尔邦塞纳珀蒂县,属于印度东北部少数民族——那加族。

这就是为什么他长得像中国人。

而之所以袭击中国人如此积极,就是为了向北印度表忠心,他自己迫切想要融入印度主流社会,也就是传说中的皈依者狂热,二鬼子比鬼子更积极。

虽然有这样的二鬼子,但是更多的东北部六邦是长期在闹独立,大多数当地人都在极力抵抗印度人。

给你看个图,完全就懂了。

这是一个印度东北邦的当地人,是不是神似中国人?完全和印度人没一毛钱关系。这种背景下,在印度反复的挑衅下,我们最近祭出了杀手锏。

10月14日,中国政府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同不丹政府代表、外交大臣丹迪·多吉通过视频方式在北京和廷布签署《关于加快中不边界谈判“三步走”路线图的谅解备忘录》。

多名专家指出,中不“三步走”或将类似中印边界谈判“三步走”的框架,即先确立边界划界的基本政治原则,再具体解决边界争议问题,最后签署协议并在现地勘界。

这背后真正的含义就是,中国准备和不丹建交了,这对印度起到了执剑人式的威胁。

为什么?

因为你看看不丹的位置啊,谁对不丹影响大,谁就可以控制、甚至切断西里古里走廊。

这是西里古里走廊附近的地形图,你看了地形图的山脉,才能理解为什么西里古里走廊这么重要,因为这就是北部印度链接东北印度唯一的通道。

谁控制了不丹...不对,口误,说错了。

是谁和不丹关系好,谁就能影响西里古里走廊,谁影响了西里古里走廊,谁就可以决定东北六邦什么时候“解放”。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准备把屋顶掀了,有些人就同意开窗了。

你印度不是图谋我西藏吗?想蚕食我领土吗?

那我就只能和不丹开始好好聊聊了。

不丹经济不发达,必须要和中国好。之前不丹没有和中国建交,是因为印度对不丹施压,而中国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印边境,主要重心还是在台海。

并不是说中国在不丹的影响力比印度弱,而是我们还没有把重心放在这边,如果出手,可能印度的小心脏无法承受。

现在这几年印度实在是闹的太疯狂了,于是我们出手了,好吧,你印度要打牌,我们就陪你打牌到底。

你图谋我边疆领土,那我就和不丹好好的热络一下咯。

让你不仅不能占便宜,甚至可能失去一大块领土,你要不要试试?

那试试就逝逝咯~

印度长期以来,奉行对外侵略扩张的碰瓷路线,总是幻想什么大印度联邦和大英帝国继承人的鬼梦。

中国长期不干涉不丹内政,但是就好像阿富汗一样,中国政治不干涉当地,但是中国制造早就在当地“杀疯了”。

看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

2020年6月中国与不丹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1.2万美元,其中:中国对不丹出口商品总值为90万美元,中国自不丹进口商品总值为1.2万美元,中国与不丹贸易差额为88.8万美元。

从一个月的微观数据,就可以清楚的看见,中国制造对不丹的绝对强势。

下面这是2015年-2020年6月中国与不丹双边货物进出口额的数据,你体会一下中国制造的强大。

而不丹的GDP大约只有200多亿人民币。

之前是双方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双方其实几乎是隔绝的状态,但就是在印度控制的隔绝状态下,中国依旧完全对不丹单方面出口。

如果经济开放,不丹几乎想都不用想,完全会用上中国制造。而不丹的经济,主要是旅游经济,那自然也得依赖中国游客。

不丹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0万,是绝无可能抵抗中国经济同化的力量的,如果中国经济力量完全解放了不丹,那请问西里古里走廊我们能不能切断?

当然我们不会干这种事的,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做到。

你图谋我中国西藏,那你小心整个东北印度都没了。

这就是中国打牌的力量,一牌下去,三哥猴躯一震,被一刀两断。

这还不涉及整个印度北方都在我军的远程火箭炮和地对地导弹的打击范围内。

到底是新德里想让我军驻高原部队帮忙拆老城区,还是印度感觉领土太多了?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收拾印度,我们有9种方法。

反正现在陆客去台湾旅游也不方便,去不丹玩玩纯天然的文艺范,也挺好!

这个消息目前已经在印度媒体那边炸锅了,希望三哥早点醒悟,否则东北六邦可能就要提前解放了。

如果东北六邦真独立成功,那对印度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起到了分裂示范效果,最后印度国内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益,所有分裂势力都开始鼓动,那印度可就不止是七块论能收尾了。

印度不能走到这一步啊,回头是岸啊!

我们还需要你们和神羊保持适度的冲突啊,这样神羊就得更加依赖我们,然后把瓜达尔港继续给我们用啊。

三哥要懂事,你闹归闹,但是要在我们需要的范围内闹,不能过了!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有些事差不多就得了。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中国和不丹一直保持接触,主要由外交部门相互来往。

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同不丹政府代表、外交大臣丹迪·多吉

中国这边是部长助理,不丹是外交大臣。

这种关系表现得很微妙。

《备忘录》确实不是正式文件,因为现在还要观察各方反应。

联合国各国,印度有什么意见。

该表态的总得有态度。

中国的姿态很明显,阿克赛钦地区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印度没有筹码和中国交涉。

印度要争取到这一地区,只有使用武力,而这是不可能的,印度做不到在自己核心区旁边动武。

不丹的意识很清楚,谁的力量大,不丹就和谁合作,他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对于印度来说,中国对于不丹没有领土要求,控制不丹对自己也没有多少好处,反而要付出更多,因此只要中国在,不丹的独立自主可行性更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中国,不丹可能早就被印度吞并了,能够活到现在,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

不丹不骑墙,是没有活路的。

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朝野各党,必然会各持一词,在印度和中国之间拉扯。

这个《备忘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印度。而这个《备忘录》并没有得到印度外交部的指导。

印度是冒犯中国,袭扰边境。

中国则是直接打破印度的权力禁脔,直接和不丹外交大臣达成了一个意见。

那么印度接下来还要不要继续指导不丹?

这个难题现在就抛给了印度。

印度要坚决反对,必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一定要加大对这一地区的支持,大量增加军队,花费巨资投入到这一地区,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对抗。

如果印度做不到,口头上表示反对,但是没有任何实际动作。

那么接下来,中国和不丹就会继续下一步进程。

现在这个时机很好,印度还有多少家底可以往这个方向投入?

这个反对意见要拿真金白银来认真表示,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否则中国的公路就会向不丹延伸,中国的基建进去,中国的保卫力量也会进去。

印度是不是中国的对手?

我认为印度不行。

user avatar

该谈判的意义在于,不丹可以跳出印度的掌控,单独和中国签订备忘录。

这很重要,因为不丹目前就是印度的傀儡国,国家国防都要交给印度来管,整个国家内政都在印度的监控下。

今天可以和不丹签备忘录,那么不久后,我们就可以签协议了,不丹就会慢慢拥有和印度打的牌。

回顾一下尼泊尔,也是如此,本来尼泊尔一直在印度的掌控下,整个国家经济命脉都被印度控制,但是我们经过几十年经营,利用尼泊尔国内反印情绪,同时兴建交通,打通运输线,让尼泊尔摆脱印度控制,拥有了更大话语权。

不丹也一样,这里精神离西藏近,交通军事离印度近,印度控制不丹七十多年了,不丹人苦印度久矣。但是虽然与中国接壤,但是交通实在不方便。

现在中国兴修到亚东的铁路交通线,而亚东与不丹接壤,中国终于可以连接不丹。

之前网上一直说不丹签证难搞,不是不丹不想放,是印度,印度不想让世界太了解不丹,卡住不丹的脖子,不准发放过多的旅游签证。

现在亚东铁路通车在即,不丹国内看到了可以逐渐摆脱印度的机会,毕竟尼泊尔的事情就在眼前,尼泊尔、不丹难兄难弟联手一起,摆脱印度控制,还让尼泊尔多了一个战友,同时牵制印度精力,甚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与不丹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其影响将辐射到地区地缘政治的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其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签署边界谈判备忘录的意义首先,我们来探讨这份备忘录本身所代表的意义:1. 打破僵局,开启实质性进程: 中不两国之间长达几十年的边界谈判一直未能取.............
  • 回答
    甲午海战的硝烟尚未散尽,《马关条约》的墨迹未干,日本人就提出了一个让清朝方面颇感意外的要求:不让清朝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日本人对中国国家定位和国际地位的盘算,远不止是简单的名称之争。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会提出这个要求,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对日本来说是明治维新以.............
  • 回答
    中国内地与韩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确实旨在降低关税,促进贸易。然而,内地消费者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时,仍然觉得不如香港便宜,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叠加的现象。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一、 直接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对比 FTA的主要作用:降低关税。 自由贸易协定最直接.............
  • 回答
    巴黎和会,顾维钧的“中国不能不签字”论,以及随后的山东问题,确实是一笔复杂的历史账。很多人会问,既然最后列强还是在瓜分中国,顾维钧签字又有什么用?那些付出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把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处境以及顾维钧的策略都掰开了揉碎了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处境。一战.............
  • 回答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从今年12月1日起,将不再为输往欧盟成员国和英国的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GSP Form A)。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尤其是那些依赖普惠制关税优惠的中国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动。这其中的影响是多层面且需要细致解读的。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关税成本的.............
  • 回答
    中国历史上与周边国家和西方列强之间的交往,确实存在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语境下,被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简单的标签化,深入到具体的历史细节和背景中去分析。首先,需要明确“不平等条约”的定义。 通常我们理解的“不平等条约”是指在强制、欺凌或不公平的条件下签订的,使一方.............
  • 回答
    印度在引进先进军事装备方面确实表现活跃,然而,其本土国防工业的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这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经济结构、历史遗留问题、政治决策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等多重因素。一、 历史遗留与冷战时期的选择印度在独立初期,受到了前苏联的深刻影响。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并且.............
  • 回答
    朴槿惠政府时期,在中韩关系本已因“萨德”部署而蒙上阴影的背景下,突然取消原定于当月晚些时候举行的中韩首脑会谈,并抛出“不惜与中国作对”的强硬言论,同时加速“萨德”系统的部署,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层面。事件的表面与深层原.............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以及这些看法是如何被塑造的。确实,中国人与一些外国人在看待世界地图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这并非因为地图本身在物理上有两种不同的版本,而是源于我们习惯的视角、历史文化以及信息获取的渠道所带来的“心理地图”的不同。首先,最直观也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差异,.............
  • 回答
    “中国与美国在军事装备上的差距,真的已经‘在量而不在质’了吗?”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而且答案绝非简单的是与否。这就像问一盘棋,谁的棋子多就一定能赢吗?数量很重要,但棋子的质量(比如是马、是炮还是兵)、摆放的位置(战术部署)以及双方的棋力(战略眼光和操作能力),同样至关重要。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不担心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或意外,这是竞争,不一定是冲突”的表态,传递了多层面的信息,既有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定性,也包含了他对未来走向的判断和期望,同时也可能是出于政治考量的一种策略性表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定性:强调“竞争”而非“冲突” 承认竞争.............
  • 回答
    在中国和越南边境,发现地雷后不直接引爆而是选择人工排雷,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安全和操作考量。虽然直接引爆看起来更省事,但实际上它往往是效率最低、风险最高的方式。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详细解释为什么人工排雷是更普遍的选择:1. 精确识别与控制: 遥控引爆的局限性: 很多现代的地雷设计都具备抗.............
  • 回答
    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浪潮中,我们既看到了令人瞩目的跃进,也必须正视前行道路上的挑战。要细致地剖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在AI领域的优劣势,需要将其置于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并深入了解其内在驱动力与制约因素。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 海量数据驱动下的模型训练: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硬实力。中国拥有庞大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德国商会致信立陶宛这件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背后涉及的东西不少。简单来说,德国商会在警告立陶宛,如果你们跟中国关系搞得这么僵,我们这些在你们那儿设厂的德国企业可能就要考虑搬家了,甚至直接关门。这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经济体量不.............
  • 回答
    在中国,关于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死气沉沉、不擅言辞、不爱社交”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影响这一代青少年心态和行为模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高房价给年轻一代带来的最直接和最沉重的压力,就是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挤压。在中国.............
  • 回答
    拜登总统上任以来首次记者会释放出复杂而值得玩味的信息,尤其是在他对华政策的表述上,可以说是“拉满了张力”。一方面,他明确表示“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传递出一种相对缓和、务实的信号。但另一方面,他又断言“不允许中国超过美国”,这又带有鲜明的竞争和警惕色彩。如何理解这种“软中带硬”、“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表.............
  • 回答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曾使用官方微信号发表声明,旨在缓和因一幅描绘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残杀儿童的漫画事件引发的中澳关系紧张。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事件背景:漫画事件的冲击要理解莫里森此举,首先要回顾引发事件的漫画。这幅漫画源于澳大利亚国防军发布的报告,该报.............
  • 回答
    关于中国不公布与印度在边境冲突中伤亡的具体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形象、内部稳定以及信息控制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比较详细的分析,力求从多个角度来阐释这一考量:1. 国家形象与国际声誉的维护: 避免负面宣传和攻击的靶子: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直致力于塑造负责任、和平发展的大国.............
  • 回答
    关于“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治安是否普遍不好”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对“治安”的定义、衡量标准、统计数据的解读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总的来说,很难简单地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安“普遍不好”。 治安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犯罪率(特别是暴力犯罪)、公众对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需要我们仔细地梳理和分析。首先,要明确一点,美国政府是否会在与中国的全面冲突中将华人关入集中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充满不确定性且可能性需要根据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的。 没有一个确切的“会”或“不会”,只有对潜在风险和历史相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