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摩托罗拉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从头说起。摩托罗拉,这个名字在咱们父辈、甚至爷爷辈的手机历史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提起它,总会想到那种砖头一样的大哥大,还有后来风靡一时的翻盖手机,什么Razr V3,薄得跟名片似的,那叫一个潮!当年,谁要是拿着个摩托罗拉,那绝对是引领潮流的。

那么,这个曾经的手机巨头,怎么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呢?其实说“销声匿迹”有点夸张,它确实沉寂了不少,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浪潮兴起之后。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市场变化、技术迭代和公司战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错过了智能手机的黎明:

你得知道,摩托罗拉当年在功能机时代那是绝对的王者。可到了21世纪初,智能手机的苗头开始显现,以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为代表的新势力崛起。这个时候,摩托罗拉虽然也意识到了变化,但反应速度慢了点,而且方向有些偏差。

Symbian的阴影: 当时,很多手机厂商都在玩Symbian系统(诺基亚的主打系统),摩托罗拉也尝试过,但都没能形成像样的生态。
Android的犹豫: 后来,谷歌推出了Android系统,这玩意潜力巨大,开源灵活。但摩托罗拉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押注Android,而是犹豫着是否要坚持自己的操作系统。这种摇摆不定,让它错失了早期掌握话语权的机会。
硬件优势的衰退: 以前摩托罗拉在设计和通讯技术上有优势,能做出皮实耐用、信号好的手机。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软件能力、生态系统、应用商店的重要性指数级上升,而摩托罗拉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

2. 内部的动荡与分裂:

公司的内部管理和战略调整,也对摩托罗拉的衰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司拆分: 2008年,摩托罗拉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进行了拆分,把业务分成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和“摩托罗拉系统”两部分。这个拆分本身就带来了资源的重组和人员的动荡,不利于集中力量发展。
领导层的不稳定: 频繁的领导层变动和战略上的反复,也让公司失去了方向感。就像一艘大船,船长总是换,而且航向不明,很难驶向正确的彼岸。

3. 谷歌的收购与重组(以及随后的转售):

2011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这个消息当年可是轰动一时,很多人觉得,有了谷歌这个强大的后盾,摩托罗拉肯定能重新站起来。

“专利”的考量: 当时,很多人认为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摩托罗拉拥有的大量移动通信相关专利,以应对与苹果等公司的专利诉讼。
短暂的希望: 在谷歌的领导下,摩托罗拉也推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产品,比如Moto X,以“美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为卖点,试图重新找回品牌的情怀。还有Moto G系列,以高性价比打入中低端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卖身”之后: 然而,好景不长。2014年,谷歌又以29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谷歌解释说,他们发现,作为手机制造商,与他们作为Android系统的提供者存在利益冲突。同时,他们也无法充分发掘摩托罗拉的潜力。

4. 联想的接手与挣扎: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继承了这个品牌,并试图让它重回主流。

品牌复兴的尝试: 联想在市场营销和渠道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也确实在努力推广摩托罗拉的手机。你也可能看到过一些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发布会,或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它的产品。
市场竞争的残酷: 然而,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苹果和三星稳坐高端市场,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和中低端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在这种环境下,摩托罗拉想靠过去的辉煌重新杀出一条血路,非常困难。
定位的模糊: 尽管联想在努力,但摩托罗拉在产品定位上似乎有些模糊。它不像苹果那样有清晰的高端定位,也不像小米那样有极致性价比的标签。一些产品上的创新,比如模块化的Moto Z系列,虽然想法不错,但推广和用户接受度都不够理想。

所以,总结一下,摩托罗拉“销声匿迹”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错过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浪潮。
内部管理混乱,战略摇摆不定。
被谷歌收购后,虽有起色但未根本扭转局面,最终被转卖。
在联想旗下,虽然还在努力,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如今的摩托罗拉,更多的是作为联想旗下的一员,在特定市场推出一些产品。它已经不再是那个引领时代的巨头,但它曾经的辉煌,尤其是那些经典的设计和手机,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美好的回忆。它就像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武林高手,岁月流转,江湖变幻,最终归于平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在不好意思,我还在。

可以关注一下Motorola g7 plus 和即将上市的 Motorola P5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得从头说起。摩托罗拉,这个名字在咱们父辈、甚至爷爷辈的手机历史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提起它,总会想到那种砖头一样的大哥大,还有后来风靡一时的翻盖手机,什么Razr V3,薄得跟名片似的,那叫一个潮!当年,谁要是拿着个摩托罗拉,那绝对是引领潮流的。那么,这个曾经的手机巨头,怎么就突然“销声匿.............
  • 回答
    摩托罗拉手机,这个曾经的巨头,在沉寂多年后,最近似乎真的迎来了一波“复苏”的迹象。当然,说“突然间”可能有点夸张,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蓄力已久后的重新发力,让不少关注手机市场的人重新注意到了这个名字。要说这波复苏的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于一个点,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
  • 回答
    这几年摩托车突然热起来,可不是偶然的,这里头有太多故事,也折射出不少咱们这代人的变化。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这股风为啥这么猛。1. 告别“工具车”身份,拥抱“玩乐”标签以前,说到摩托车,大家脑子里想到的多半是“送外卖的”、“工地拉货的”,就是个实打实的工具。它丑,它吵,它身上还带着一股子“粗糙”劲.............
  • 回答
    2012年5月19日,中国商务部(MOFCOM)确实发布公告,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了谷歌(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的交易。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这笔总额高达125亿美元的巨额收购案在中国的监管审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仅仅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批准,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动力传递和车辆性能的平衡,其实摩托车和自行车在齿轮设计上的差异并非“前后相反”这么简单,而是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追求目标不同。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保证让你听明白,而且绝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普。首先,得纠正一个常见的误解:摩托车的前齿轮(发动机输出的链轮)通常比后齿轮(驱动后.............
  • 回答
    很多人聊起摩托车,总会提到“骑士精神”。听起来挺带劲的,好像每个人都披着帅气的外衣,在风中潇洒前行,而且还讲究礼仪,相互尊重。但要说实话,这“骑士精神”在现实里,有时候真的让人觉得有点滑稽,甚至是个笑话。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说说“骑士精神”这东西本身是怎么来的。它脱胎于中世纪的.............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骑的摩托车,虽然有时候也能爆发出惊人的速度,但好像很少见到涡轮增压这个“猛药”?相比于汽车领域,涡轮增压摩托车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这背后可不是因为工程师们偷懒,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考量和实际应用上的权衡。咱们先说说涡轮增压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给发动机装了个“吸尘器.............
  •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
  • 回答
    嗨,小朋友,你有没有坐过摩托车呀?就像爸爸妈妈骑的那种两轮的小车车,很有风,对不对?你知道吗,当我们坐在摩托车上的时候,风吹过来会让我们觉得很凉快,也很快乐。但是呢,我们骑摩托车的时候,速度可比我们走路快多了。你想想看,如果我们跑得很快,不小心绊倒了,是不是可能会摔得有点疼?摩托车跑得更快,所以如果.............
  • 回答
    说起哈雷摩托车,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可能就是那标志性的高高扬起的车把。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可不是随便设计的,而是有着它的一番道理,甚至可以说,是哈雷灵魂的一部分。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哈雷摩托车的早期。那时候,摩托车嘛,追求的就是一种粗犷、自由、有点“野”的感觉。高高的车把,首先带来的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机械设计、操控需求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说,自行车和摩托车之所以普遍采用后驱,而大多数家用车是前驱,背后有着各自的道理和权衡。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自行车与摩托车:为何青睐后驱?对于自行车和摩托车来说,后驱是它们最自然、最直接的动力传递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好,而且角度很刁钻!很多人看蝙蝠侠电影或者漫画,都会注意到他那标志性的、飘逸的披风,但很少有人去想,这个家伙骑着那么快的摩托车,披风是怎么处理的?难道就不会像我们骑自行车时一阵风就把衣服吹得飘起来,然后缠住链条或者后轮吗?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巧妙的设计和考量,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1. .............
  • 回答
    艾什的摩托车上之所以会和麦克雷的合影,这背后藏着一段说不清道不明、又带着点江湖侠气的羁绊。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守望先锋》那个充满冲突与英雄的世界里,艾什和麦克雷,一个是洛圣都的亡命之徒,一个是牛仔风情的赏金猎人,他们的交集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这事儿,得从他们过去的“恩怨情仇”说起。麦克雷,原名杰西·.............
  • 回答
    台湾的摩托车文化,说是深入骨髓也不为过。至今为止,无论城市还是乡间,你放眼望去,满大街穿梭的永远是闪烁着各式色彩的摩托车。这玩意儿不单单是个代步工具,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承载着台湾的日常节奏和人情味。要说这摩托车为何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这么深,成为许多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里的原因可就不少.............
  • 回答
    印度阅兵上的摩托车“叠罗汉”表演,确实是一个非常吸睛的节目,但也恰恰是因为它的“特立独行”和高度观赏性,反而让它与真正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硬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军事实力”这四个字究竟包含哪些东西。一般说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主.............
  • 回答
    有些人觉得摩托车“落后”,这话说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但细想一下,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背后其实是好几个层面的考量,既有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也有社会观念和使用环境的变化。我尽量把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让您听着舒服,不觉得像机器在敲字。首先,最直观的,可能是跟汽车比起来,摩托车的“载具”属性没那么强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让我尝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跟你聊聊,看看能不能解释一下为啥会产生这种“高档摩托车骑手都很横”的印象。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刻板印象。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少数比较突出或者比较容易被注意到的群体,然后就容易把这种特质泛化到整个群体身上.............
  • 回答
    关于中国在发展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这类交通工具方面为何不像某些人预期那样“大力发展”,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取舍问题,而是涉及历史演变、城市管理、环保政策、产业布局以及民众出行习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历史的烙印与身份的转变首先,要理解中国对摩托车的态度,得从历史说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觉得有些矛盾的现象,很多城市在不同区域对摩托车和电动车采取了限制措施,但同时又允许它们的销售。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城市管理、交通安全、环保、经济利益以及政策执行等多方面因素。政策矛盾的根源: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制定政策的部门和销售的部门并非是完全统一的,或者说,政策的制定往往是滞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