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毁《凡尔赛条约》: 希特勒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他公开扩充军备、吞并奥地利(奥地利与德国的合并,Anschluss)、要求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每一次行动都加剧了与英法的矛盾。 “生存空间”理论: 纳粹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生存空间”(Lebensraum)理论。希特勒认为,德意志民族需要向东方扩张,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来保障其“生存”。这种扩张主义的野心,直接指向了东欧的斯拉夫民族国家,特别是波兰和苏联。 种族主义的疯狂: 纳粹党以极端排外的种族主义为指导思想,将犹太人、斯拉夫人等视为“劣等民族”,进行了系统性的迫害和屠杀(大屠杀)。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更是其发动战争、实施扩张的意识形态基础。 对战败创伤的利用: 希特勒巧妙地利用了一战战败后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凡尔赛条约》的憎恨。他承诺要恢复德国的荣耀,要让德国再次强大,这 resonated wit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German population. 绥靖政策的失败: 英法等国对希特勒的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Appeasement),希望通过满足其部分要求来避免战争。然而,这种政策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让他认为西方国家软弱可欺,进一步加快了他的战争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