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期燃烧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破坏坦克的?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燃烧瓶(Molotov cocktail)作为一种原始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它的破坏力并非来自直接的穿透或爆炸,而是利用了坦克相对脆弱的几个方面,并通过燃烧和影响乘员来达成战术目标。

首先,要理解燃烧瓶的运作方式,就得先知道它的构造。它通常是一个装有易燃液体(比如汽油、煤油,有时还会混入沥青增加粘稠度,使其更容易附着)的玻璃瓶,瓶口用布条或类似物塞住,并且这布条也被浸泡在易燃液体中。使用时,点燃布条,然后将瓶子猛力扔向目标。瓶子碎裂,易燃液体喷溅开来,点燃的引信则会瞬间引爆这些液体,形成一片火海。

那么,这样一个简陋的装置,是如何对付庞大而坚固的坦克呢?它的破坏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瞄准坦克的薄弱环节:

发动机舱和进气口: 这是燃烧瓶最常也是最有效的攻击点。坦克的发动机需要吸入大量空气来运转,进气口通常是位于车体顶部或后部,而且往往不如车体正面和侧面装甲那么厚实。当燃烧瓶碎裂,燃烧的液体溅落在发动机舱附近,火焰会迅速蔓延,点燃发动机周围的机油、燃油管道、电线等可燃物。
详细来说: 汽油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和大量的烟雾。如果火焰能够进入发动机舱,不仅仅是烧毁部件,更重要的是,高温会使发动机过热,润滑系统失效,导致内部零件磨损加剧甚至熔化。而且,强烈的燃烧会消耗掉发动机舱内的氧气,进一步阻碍其正常运转。
观瞄设备和舱盖: 坦克的乘员通过观瞄镜和敞开的舱盖进行观察和操作。燃烧瓶如果被扔到这些部位,玻璃会被高温烤裂,烟雾会迅速充满内部空间,极大地阻碍乘员的视线。
更具体地说: 观瞄镜的玻璃在骤然受热后很容易产生裂纹,即使不裂,表面的油污被点燃后也会产生滚滚浓烟,让坦克内部的指挥官和炮手目视失效。而如果舱盖是打开的,燃烧瓶直接扔进去,那简直是灭顶之灾,火焰和高温会瞬间让乘员失去战斗能力,甚至致命。
履带和悬挂系统: 虽然不如发动机舱直接,但燃烧瓶也能对坦克的履带和悬挂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燃烧的液体会滴落在履带的连接处、负重轮等部位,高温会使金属变形,润滑油被烧干,从而导致履带卡死,或者影响悬挂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坦克行动受阻。

2. 战术上的影响:

逼迫乘员弃车: 即使燃烧瓶没有直接摧毁坦克,但剧烈的燃烧和高温足以让乘员感到极度恐慌和危险。在密闭的坦克内部,高温和缺氧会迅速逼迫乘员选择弃车逃生。一旦乘员弃车,坦克就成了无主的废铁,可以被步兵轻松缴获或摧毁。
心理威慑: 燃烧瓶的火焰和烟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心理冲击力。尤其是在近距离作战中,看到自己的战车被熊熊烈火吞噬,对坦克乘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
配合其他攻击: 燃烧瓶常常不是单独使用的。在许多战例中,它被用来配合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或手榴弹等武器。例如,先用燃烧瓶限制坦克的视野和发动机运转,使其行动迟缓,然后再用更强大的武器进行致命打击。

3. 局限性: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燃烧瓶的局限性。它对坦克装甲的直接穿透能力几乎为零。它依赖于精确的投掷和击中薄弱点。对于安装了防护网或者能够迅速扑灭火焰的坦克,燃烧瓶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它对现代主战坦克的威胁更是微乎其微,因为它们的发动机舱和排气系统都有很好的隔热和防护措施,而且乘员舱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总而言之,二战时期的燃烧瓶是通过点燃易燃液体,形成高温和浓烟,然后通过投掷到坦克的发动机舱、进气口、观瞄设备或舱盖等薄弱环节,来破坏坦克的运行能力,逼迫乘员弃车,从而达成战术上的胜利。它以其简陋的制造和出色的战术效能,在那个年代成为了步兵对抗钢铁巨兽的有效手段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坦克,拿挖掘机给你们演示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238856439429529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燃烧瓶(Molotov cocktail)作为一种原始但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它的破坏力并非来自直接的穿透或爆炸,而是利用了坦克相对脆弱的几个方面,并通过燃烧和影响乘员来达成战术目标。首先,要理解燃烧瓶的运作方式,就得先知道它的构造。它通常是一个装有易燃液体.............
  • 回答
    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的确异常惨烈,尤其是东京大空袭等一系列燃烧弹攻击,造成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触目惊心。然而,即便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日本民众却并未如人们想象般普遍要求政府投降。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深刻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历史原因,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日本当时高度集权.............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政委同志”(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ссар, Politichesky Komissar)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具有独特性的存在。他们并非传统的军事指挥官,而是一种集政治思想教育、军队忠诚度保障、部队士气凝聚、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参与军事决策于一身的特殊角色。理解政委.............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空军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战绩辉煌的空军士兵,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以下列举几位二战时期著名的空军士兵,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1. 道格拉斯·“迪克”·希尔 (Douglas "Dick" Hill) 美国陆军航空兵 (U.............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和日本的血统论和优生计划,是其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它们的问题极其严重且多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 一、德国纳粹的血统论与优生计划德国纳粹的血统论和优生计划,是以其种族主义理论为基础,目标是建立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种族统治下的国家,并.............
  • 回答
    二战时期苏联为何入侵波兰?深入剖析其历史背景与动机1939年9月17日,苏联军队越过波兰东部边境,标志着对波兰的入侵。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对东欧的未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入侵波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错综复杂历史、政治和战略考量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苏联为何入侵波兰,.............
  • 回答
    二战时期的午餐肉,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复杂的象征意义,是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经济和军事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午餐肉在二战时期的代表意义:一、 军事上的必需品与士气的象征: 易于储存与运输的解决方案: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战争之一。军队需.............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唯一伪军数量超过入侵者的就是中国”这个说法,从统计数据和历史事实来看,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一种夸大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伪军(Puppet Troops/Collaborationist Forces): 指的是在被侵略国家或地区,由侵略者扶植起来的、为侵略者服务的.............
  • 回答
    二战时期美国参战是不是“摘桃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问题,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都会显得片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现场,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质疑声出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摘桃子”这个比喻在语境中的含义。它通常指某一方坐享其成,在别人付.............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抢滩登陆的进攻方,他们的轻步兵是否真能用敌方布设的反登陆三角锥来挡住机枪子弹,这个问题,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明确一点,三角锥这类反登陆障碍物,它的主要设计目的可不是为了给士兵挡子弹。它的核心作用是: 迟滞和破坏敌方登陆艇的靠近: 那些尖锐的突出部分,一旦被登陆艇的船.............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军和日军作为轴心国的核心力量,其战斗力一直是历史研究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比较两者,不能简单地以某一个方面定论,而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总体来看,如果以“体系化作战能力”和“技术先进性”作为评价标准,德军的战斗力要略胜一筹。然而,在特定领域和战术层面,日军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如果没有其他国家介入,德国是否能够独自击败苏联,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从未成为现实的历史假说,但我们可以基于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战略部署以及战争的内在逻辑来探讨其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关键层面:1. 德国在战争初期的军事优势与计划: 闪电战的成功范例: 德国在.............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的实力,绝非是人们常常通过电影或某些刻板印象来简单理解的“穷兵黩武”或“武士道精神至上”。它是一个复杂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潜力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问题和根本性的局限性。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军事上的“亮剑”与短板在战争初期,日本的军事力量确实令人侧目,尤.............
  • 回答
    二战时期苏联战场确实异常惨烈,斯大林格勒战役尤其残酷,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然而,战后苏联依然能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其强大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战略胜利与地缘优势 斯大林格勒的转折点意义: 你提到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在许多科技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凭借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政府的大力投入,在航空、火箭、核能、化学、光学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航空领域:德国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在当时堪称一流。他们不仅在高性能战斗机方面走在前列,更在一些革命性的.............
  • 回答
    二战的炮火硝烟之下,涌现了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战术奇思妙想和惊险操作,它们或以一当十,或扭转乾坤,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这些绝非出自冷冰冰的计算,而是源于人类在极端压力下迸发的智慧、勇气与绝境逢生的本能。1. 闪电战的真正精髓:突破“无法突破”的马奇诺防线法国人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是他们引以为傲的.............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的实权毫无疑问地掌握在贝尼托·墨索里尼手中,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虽然是国家元首,但他的权力早已被架空,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墨索里尼是如何一步步巩固权力的,以及国王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墨索里尼的崛起,离不开意大利在一战后的社会动荡和政治.............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学界曾出现过一股“元清非中国论”思潮,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日本当时的国家战略、历史认知以及对外政策紧密相连,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深层含义。简单来说,它试图通过对中国历史的重新解读,来为日本侵略和统治中国寻找“合法性”与“理论依据”。一、历史叙事的重塑:为侵略寻找合理性“元清非中国.............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确实发生了一些因体检不合格而选择自杀的令人心痛的案例,但这并非一个普遍现象,更不是主流。然而,这类事件的出现,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心理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心理。1. 极强的爱国主义和参军意愿: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关.............
  • 回答
    二战时期,如果德国率先成功研发并部署了核武器,那么这场全球冲突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以重塑整个20世纪的历史格局。首先,战争的结束方式和速度将截然不同。可以预见,德国会将其作为一种终极威慑和决定性打击武器来使用。 对苏联的打击: 德国最有可能优先将核武器瞄准苏联。经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