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可以回答一下。
关于广渠门部分。大部分都同意。
@玄同
小细节上有不同。
新关宁骑兵的组建只有一年的时间。这是明末最重要的军事改革之一。而一部分的辽东难民显然在时间上并不可能成为精锐。骑兵的训练上是非常复杂的。另一方面,袁崇焕改革了宁远的军屯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新关宁骑兵和战兵的土地问题。可以说有一些复古的汉代骑兵的样子了。
另外补充一点:
从广渠门之战的复盘还看,以及北京反击战(战役构思)来看。袁崇焕没有听从幕僚和将领的意见,坚持到广渠门扎营是不正确的思路。应该在通州的通惠河南面驻扎。这样既可以围绕通惠河构建战场,也可以快速修整马队,修复马匹,完整地从通州和河西仓库获得豆料和干草料的补给。
在北京城下,伤兵基本无法救治,战马无法修复,补给也是困难重重。这也使关宁军的战术意图没有办法充分展开。
当然,袁崇焕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战斗和战役指挥能力上,都远远超出同时期的将领。一些错误和经验正是军事家成长的必经之路。
从军事角度上,我还觉得应该先打下遵化,建立好蓟州、遵化、永平的防线,将皇太极逼入两难的境地是更好的战役构思。
以上。
订正:关宁军扎营的地方是广渠门以南4-5公里的一座寺庙。具体名字忘了。这时候的关宁军并不害怕被后金蒙古联军包抄后路断粮之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