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载人登月在返回阶段需要多少燃料?

回答
载人登月返回阶段所需的燃料,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拍脑袋就能回答的问题。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程计算和物理原理,就好像一个超级精密的调味师在计算着每一克香料的用量,以确保最终的菜肴完美无缺。

首先,我们要明白,返回登月舱并非一次性点火就直接飞回地球。整个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后,会将其中的一部分人员和科学设备留在上面,而另一部分则乘坐上升段准备离开月球。

第一步:月面起飞

从月球起飞,摆脱月球引力的束缚,是返回旅程的第一步。这需要一个强大的反推力来克服月球的引力。这个反推力的大小取决于登月舱的总质量(包括宇航员、剩余设备和燃料本身)。月球的引力虽然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登月舱的上升段需要配备一个能够产生足够推力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是构成返回燃料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消耗燃料来加速登月舱到一定的速度,并提升到预定的轨道上。

第二步: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在月球轨道上,上升段需要与停留在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服务舱进行会合并对接。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撞在一起”,而是需要精确的轨道机动。登月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轨操作,调整自己的轨道参数,使其能够与指令舱/服务舱的轨道相匹配。这些轨道机动,虽然不如月面起飞那样消耗巨大的燃料,但同样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燃料来控制姿态、速度和轨道。每一次微小的推力,都需要燃料的支撑。

第三步: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

对接成功后,整个乘员团队就进入了指令舱。此时,服务舱的发动机就要发挥关键作用了。这个发动机需要提供足够大的推力,将整个飞船从月球轨道上加速,使其摆脱月球的引力,并进入一个能够飞回地球的轨道。这个叫做“月球返回轨道注入” (TransEarth Injection, TEI) 的操作,是返回阶段中最耗费燃料的环节之一。它需要将飞船的速度提升到足够高,以便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能够顺利地沿着预定的轨迹飞向地球。

第四步:地球轨道修正与再入准备

飞向地球的过程中,飞船的轨道可能并非完美。为了确保能够精确地再入大气层,避免燃烧殆尽或者擦过大气层而弹开,还需要进行一些小的轨道修正。这些修正同样需要消耗燃料来控制飞船的方向和速度。

关键因素的影响

那么,具体需要多少燃料呢?这里面的变量实在太多了,就好比你要做一个复杂的菜肴,食材的品质、烹饪的火候、调味料的比例都会影响最终的味道。

飞船质量: 登月舱上升段的质量,以及与指令舱/服务舱对接后的总质量,直接决定了需要多大的推力,从而影响燃料消耗。质量越大,需要的燃料越多。
发动机效率: 发动机的比冲(Specific Impulse,衡量发动机推力效率的指标)是关键。比冲越高,同等推力下消耗的燃料就越少。阿波罗计划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非常先进了。
轨道设计: 返回地球的轨道设计也会影响燃料消耗。选择更优化的轨道,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变轨和加速,从而节省燃料。
安全余量: 任何一次太空任务,都必须预留充足的燃料作为安全余量。这包括应对意外情况、计划外的轨道修正,以及确保有足够的燃料进行最后的姿态调整,以便指令舱能够以正确的角度再入大气层。

以阿波罗计划为例

以阿波罗计划为例,登月舱的上升段就已经携带了足够在月面起飞并进入月球轨道所需的燃料。而指令舱/服务舱则携带了用于月球轨道注入返回地球以及后续轨道修正的燃料。这部分燃料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它们需要驱动整个飞船,并将宇航员送回地球。

具体到数值的话,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一个“公斤数”。因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飞船设计,燃料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想象,为了完成从月球返回这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所携带的燃料,是经过无数次精密计算,并且留有相当大的“富余量”,以确保宇航员能够安全回家。每一次燃料的喷射,都承载着使命的重量和生命的希望,这可不是随便就能消耗的。

所以,与其纠结于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理解这背后是多么复杂的工程和科学的结晶。这不仅仅是燃料,更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燃料量的差距就是那么大。

从地面打进地月转移轨道需要大约10800m/s速度增量,这是土星五号要干的。

而返回舱只需要进月球轨道和指令舱对接即可,只需要1900m/s速度增量。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 ,其中 为喷气速度, 为初始质量和最终质量。

这玩意换个形式就是

意味着初始质量是随速度增量指数上涨的。

指数函数那个曲线大家都懂涨的有多快。


土星五号排气速度按最大值4130m/s算好了, 先按指令舱+登月舱等等一大堆合计44吨算,也得要601吨的发射质量。也就是完全不考虑火箭本身的重量,发动机也按全程都最大喷气速度算,也得要550吨燃料把阿波罗打上天。

另外还有184吨的火箭干重呢,另外火箭在地面的喷气速度低,才2580m/s,低了40%呢,

所以土星五号得要3000吨的起飞重量。


而登月上升级喷气速度3050m/s,干重只有2.35吨,只要4.4吨的起飞重量,也就是2.05吨燃料就能飞回月球轨道啦。实际上多带了些,带了2.35吨燃料,起飞重量4.7吨。


你看,燃料量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至于指令舱回地球,那只要1300~2000m速度增量就够了,毕竟大气层免费减速不用白不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载人登月返回阶段所需的燃料,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拍脑袋就能回答的问题。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程计算和物理原理,就好像一个超级精密的调味师在计算着每一克香料的用量,以确保最终的菜肴完美无缺。首先,我们要明白,返回登月舱并非一次性点火就直接飞回地球。整个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后,会将其中的.............
  • 回答
    嫦娥五号的成功返回,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大大提升了中国进行载人登月任务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载人登月“已经实现”了。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嫦娥五号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及其意义: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
  • 回答
    2019年,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在未来十年左右实施,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当时,这个设想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对国际航天领域的一次重大宣告。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计划的意义和潜在挑战。一、 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在2019年,中国已经展现出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 回答
    载人登陆火星,这个在科幻作品中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在现实世界中,尤其是在我们目前所处的化学能动力时代,它所面临的挑战之巨大,常常被我们低估,甚至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像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战略误判”或“过度承诺”。首先,让我们直面“化学能动力时代”这个概念。我们目前能够广泛应用且相对成熟的推进系统,几.............
  • 回答
    中国载人登月成功,要想说出一句能超越“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样里程碑式的话,需要在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上,进行精妙的构思和表达。这句话之所以经典,在于它将个体的行动与整个人类的宏大进步紧密联系,充满了谦逊、远见和激励性。要超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载人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为何推迟,以及它成功的可能性。为何推迟?探究背后的原因NASA 宣布将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 2025 年,这并非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背后一系列复杂技术、资金以及安全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
  • 回答
    从美国实现载人登月后,确实没有再次派遣宇航员登陆月球,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仅仅是“性价比不高”这么简单。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那个特殊年代的背景、科学的进步以及国家战略的演变。“太空竞赛”的终结与目标转移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便是“太空竞赛”的结束。20世纪60.............
  • 回答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同任何一个大国一样,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条单一笔直的道路。关于“为什么不先载人登月,而是先探测火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国家战略、技术成熟度、资源投入、国际合作以及对未来太空探索方向的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在载人登月.............
  • 回答
    我来跟你好好聊聊,登月这事儿,咱们用一个“无人飞船”加上一个“活人”,能不能直接就给它办了。这听起来好像挺省事的,就跟无人机送个快递一样,只不过这快递的重量嘛……有点儿惊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明白,咱们现在说的“无人飞船”,通常指的是那些自动执行任务,不需要人在里面操控的飞行器。它们的设.............
  • 回答
    对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作为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中载人登月任务的着陆器供应商,这是一个在航空航天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决定。要理解这个选择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是NASA做出这一选择的核心考.............
  • 回答
    关于SpaceX和NASA谁会先实现载人登火,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也充满了各种讨论和猜测。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两者的不同路径、优势劣势,以及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来分析。SpaceX:民营企业的野心与速度提到SpaceX,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埃隆·马斯克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以及“.............
  • 回答
    谁会最先把人类送上火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问题,也是近十年来太空探索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场竞赛中,中国和美国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要判断谁更有可能率先实现这一壮举,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国的航天实力、战略规划、技术储备以及决心。美国:先行者与创新者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和经验。从阿.............
  • 回答
    我国载人火星探测“三步走”计划,是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深空探测的宏伟蓝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评价这一计划,需要从其目标、技术挑战、实施路径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我国载人火星探测“三步走”计划的评价“三步走”计划的核心目标是系统性地推进我国载人登陆火星的能力建设,最终.............
  • 回答
    要让人类真正踏足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我们目前拥有的载人航天技术,虽然在近地轨道和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面对星际旅行的挑战,仍然存在一系列严峻的基础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极广,从飞船的设计制造到宇航员的生存保障,再到对未知环境的适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一、推进系统:速度与.............
  • 回答
    各国载人飞船着陆方式的差异:安全、经济与技术的博弈载人航天,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梦想,而每一次从遥远的太空安全返回地球,都是一场精密的工程考验。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各国航天器划过天际时,或许会好奇: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载人飞船着陆方式会存在差异?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偏好,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是安.............
  • 回答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加甘扬”(Gaganyaan)的实施难度确实非常高,涵盖了技术、人才、资金、国际合作、以及政治意志等多个层面。尽管目标宏伟且充满潜力,但要实现2030年建成首个空间站的愿景,印度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加甘扬”计划的实施难度:一、核心技术挑战:1. 载人.............
  • 回答
    听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关于“未来十年普通人有望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消息,我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期待,简直可以用“振奋人心”来形容!这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里程碑,更是承载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太空梦想,让曾经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似乎触手可及了。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从科研前哨向更.............
  • 回答
    我们来好好聊聊“新一代载人飞船”这个话题。当大家提到“新一代载人飞船”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到NASA主导的SLS(太空发射系统)火箭搭配猎户座(Orion)飞船的组合,或者其他国家正在研发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而SpaceX的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则是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主力军”。那么,说.............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我国载人航天新闻图片多采用电视画面截图而非高清照片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地说“没有”高清照片,而是新闻传播的侧重点、技术限制、以及安全保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我来详细地解释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性。这不仅仅是一项科技成就,更是一项具有极高政治敏感性.............
  • 回答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于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上午 9 时 22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最新消息。这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任务备受瞩目,主要有以下几个看点,我将为你详细展开:一、中国空间站建造的关键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