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有兵权的大将军,然后亲戚犯了诛九族的罪,皇帝会不会杀他?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放在古代,一旦沾上“诛九族”这等灭顶之灾,别说是一般臣子,就算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也得捏着一把汗。

皇帝要不要杀这位大将军,这事儿可没个绝对的定论,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当时皇帝的心思和朝堂上的形势。咱们一条条地说:

首先,亲戚犯了诛九族的罪,这有多严重?

“诛九族”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人的家族九个等级的亲属都给清理干净,这是古代最严厉的刑罚之一,比满门抄斩还要可怕。一旦被定为“诛九族”,那真是鸡犬不留,连同族旁支都可能受到牵连。

被定罪的亲戚,肯定不是犯了点小错,多半是犯了谋反、大逆不道、谋害皇室之类的重罪。这种罪名,在皇帝眼里,就是对皇权最直接的威胁,绝对不能姑息。

那么,兵权在手的大将军,是不是就能刀枪不入?

理论上说,大将军手握兵权,那是有资本和皇帝叫板的。但是,古代君臣关系,皇权至上是基本盘。皇帝之所以能坐稳江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掌握着最终的生杀予夺大权。

皇帝的疑心和权力平衡: 皇帝最忌惮的就是有人功高震主,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一旦他的亲戚犯了重罪,皇帝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这个大将军的忠诚度到底有多高?他会不会因为家族的遭遇而生出反心?就算大将军本人没问题,但他的家族成员,尤其是近亲,是否有暗中勾结?皇帝的猜忌心,有时候比证据更可怕。

朝堂上的政治博弈: 这种事情一出来,朝堂上必然会炸开锅。那些看不惯大将军的官员,或者想借此机会铲除异己的派系,一定会抓住机会,拼命地往大将军身上泼脏水,强调他家人的罪有多严重,以此来逼迫皇帝下决心。反之,如果大将军有足够强大的人脉和支持者,他们也会拼命地为他求情,强调他的功劳,争取宽大处理。

皇帝会怎么考虑?

1. 罪证确凿,罪不容赦: 如果那位亲戚犯的罪,证据确凿,而且性质极其恶劣,比如直接参与谋反,直接威胁到皇帝的统治,那么皇帝为了维护皇权和国家稳定,即使大将军功劳再大,也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下手。毕竟,对皇帝来说,江山社稷比任何一个人都重要。

2. 罪不至死,但要惩戒: 有时候,亲戚犯的罪虽然严重,但可能罪不至“诛九族”的程度,或者皇帝觉得直接株连大将军,对朝局影响太大,不利于稳定。这时候,皇帝可能会选择:
削去大将军的兵权: 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把军队交到别人手里,皇帝才安心。
流放或处死犯事的亲戚,但不牵连大将军本人: 皇帝可能会下诏,只惩处罪魁祸首,对大将军本人网开一面,但同时会密切监视他,甚至可能让他去一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休养”一段时间。
抄家、罚没财产: 即使不杀,也要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剥夺官职、降级: 让他失去权势,变回一个普通臣子。

3. 大将军的功劳和地位: 如果这位大将军战功赫赫,是帝国稳定的基石,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救过皇帝的命,那么皇帝在处理这件事时,可能会更加顾虑。杀了他,可能会引起军心动荡,甚至引发军队哗变。这时候,皇帝可能会倾向于采取更温和的手段,或者至少会慎重考虑。

4. 皇帝的性格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性格。有些皇帝疑心重,手段狠辣,不留任何隐患;有些皇帝则相对仁厚,更能体谅臣子。同时,当时的朝局也很重要。如果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皇帝可能会顾忌大将军及其军队的稳定性,不愿轻易动他。反之,如果国泰民安,皇帝的权力又十分稳固,那他可能就更肆无忌惮了。

有没有可能“留他一命”?

当然有可能。比如:

大将军本人对皇帝极为忠诚,且积极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可能会主动上交兵权,亲自去抓捕犯事的亲戚(虽然这很残酷),甚至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忠心。
有功劳抵罪。 如果大将军有无法替代的功劳,比如镇守边疆,抵御强敌,他的存在对国家来说比他亲戚的罪名更重要。
皇帝需要他。 有时候,皇帝就是需要一个能打仗的将军,即使这个将军有点“麻烦”,皇帝也得捏着鼻子用。

总结一下:

古代有兵权的大将军,如果亲戚犯了诛九族的罪,皇帝是否会杀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

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会严厉处理。 皇帝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不会轻易容忍这种可能威胁到他的事情。
大将军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罪行的严重程度、皇帝的疑心、朝堂上的政治力量对比,以及大将军本人的功劳和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
兵权确实能给他一定的缓冲,但不足以让他完全免受牵连。 皇帝可能会选择剥夺兵权、贬官、流放,甚至最终处死他,也可能因为顾忌而选择相对缓和的方式。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生死关头,大将军能不能挺过去,全看他造化,以及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了。这其中的权力斗争和人性博弈,才是最让人玩味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将军会在皇帝发现之前,成为首告,并且将自己亲属以及同案犯捆绑投官。等把所有人犯都审理完结

向皇帝请罪,然后放弃兵权闭门待参。这是唯一可以置身事外保全自己的方式。

如果皇帝不昏庸,最多是让大将军,告老还乡,以安抚军中将士的人心以及满朝文武。

如果皇帝再聪明一点

具体事件可以参考“醉打金枝”中唐代宗的做法。

——

而论国法,其人当罪而诛。作为亲属的官员,理应回避,但是这是不够的,这时候官员就会落井下石,用最激烈的方法与罪人划清界限。

然后用自己官位,荣誉,声望换取皇帝的信任与宽容。

所有人都不喜欢躺着中枪,都不喜欢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哪怕他是至亲都不行。

比如晁错他爹,知道自己儿子必然会引起灭门大祸,而他要想保住其他儿女性命。他就只能与儿子决裂,然后自杀,以明心志。告诉皇帝,我是不支持这个儿子的,而且我已经死了,你要杀就杀他一家,不要祸及其他晁姓家族。

而汉景帝最后也随了晁老爹的愿了。

这就是牺牲。

如果皇帝因为忌惮而不敢治罪,那么有可能做后就是要杀他全家族,一个不留。毕竟在中国古今一样,没有人喜欢以权谋私,藐视法律。这样的人通通都该死,他的亲人,族人也该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