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为什么要在 2018 年 3 月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英国在2018年3月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件事。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相当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

事件的起因:斯克里帕尔中毒案

事情的导火索是发生在2018年3月4日,俄罗斯前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儿尤利娅(Yulia Skripal)在英国索尔兹伯里被发现昏迷在长椅上。英国警方很快确认,他们中了俄制神经性毒剂“诺维乔克”(Novichok)的毒。

斯克里帕尔是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格鲁乌(GRU)的一名双重间谍,他曾向英国军情六处(MI6)出卖了大量俄罗斯情报,并在2006年因叛国罪被俄罗斯判刑。2010年,他被换囚释放,并移居英国,获得了庇护。因此,英国政府立刻怀疑此事与俄罗斯政府有关,认为这是俄罗斯在英国土地上发动的蓄意袭击。

英国的回应:坚决的立场与大规模驱逐

面对如此直接的挑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在议会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她明确表示,英国对俄罗斯负有全部责任的判断“毫不含糊”,并指责俄罗斯是“鲁莽且非法的”行为。

作为回应,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

驱逐外交官: 英国政府宣布,将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这被认为是自冷战以来英国对俄罗斯最大规模的外交驱逐行动。英国方面认为,这些被驱逐的外交官实际上是以外交身份掩护的特工。
冻结俄罗斯资产: 英国表示将冻结与此次袭击相关的俄罗斯资产。
暂停与俄罗斯的接触: 英国宣布暂停与俄罗斯之间的高层接触,包括皇家会晤和双边议会关系。
加强国家安全措施: 英国政府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国家安全,并重新评估对俄罗斯的整体关系。
召回驻俄罗斯大使: 英国召回了驻莫斯科的大使进行磋商。

英国的行动并非孤军奋战。紧随其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几乎所有欧盟成员国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英国的支持,并采取了类似的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行动。这次联合行动规模空前,超过150名俄罗斯外交官被全球多国驱逐,这无疑是对俄罗斯的一次重大外交孤立。

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次大规模驱逐事件,其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 外交关系恶化与信任危机:
直接的敌对信号: 驱逐外交官是国际关系中最严厉的表达不满的方式之一,这直接向俄罗斯传递了英国以及其盟友对俄罗斯政府行为的强烈谴责和不信任。双方的外交关系瞬间降至冰点。
信任的彻底瓦解: 斯克里帕尔案本身就标志着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信任裂痕的彻底暴露和加深。这次驱逐行动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被视为“不可靠”和“敌对”国家的地位。
后续外交沟通的障碍: 随着大量俄罗斯外交官的离开,两国之间的日常外交沟通和危机管控机制受到严重影响,误判和冲突升级的风险随之增加。

2. 情报战与反情报战的升级:
削弱情报网络: 被驱逐的外交官很多都是情报机构的成员。他们的离开无疑会削弱俄罗斯在英国的情报收集和行动能力。
英国的反情报加强: 英国政府此举也表明其决心加强反情报工作,更加警惕和打击外国在英国境内的颠覆和间谍活动。这可能导致英国对其他国家的行为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相互报复的可能性: 俄罗斯也采取了对等报复措施,驱逐了相当数量的英国外交官,这使得双方的情报活动都受到了影响。

3.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
西方阵营的团结: 英国的强硬立场及其盟友的迅速声援,再次凸显了西方国家在面对共同威胁时的团结。这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北约和欧盟内部的协调一致性。
孤立俄罗斯的努力: 通过集体驱逐外交官,西方国家成功地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了俄罗斯,向全球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俄罗斯的危险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对俄罗斯国际地位的影响: 这种外交孤立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对俄罗斯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构成了打击,尤其是在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上。

4. 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影响(相对间接):
投资信心的下降: 外交关系的恶化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往往会打击投资者对两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信心。虽然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体量不像一些主要经济体那样巨大,但这种不确定性仍然可能对特定领域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制裁和反制裁的潜在风险: 虽然当时没有立即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但外交关系的急剧恶化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制裁措施埋下了伏笔。双方都有可能在其他领域进行反制,例如限制能源出口或投资。

5. 国内政治与社会心理的影响:
对英国公众的影响: 在英国国内,斯克里帕尔案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怒和担忧。政府强硬的回应,包括驱逐外交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国内民众的支持,展现了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
强化对俄罗斯威胁的认知: 这次事件使得英国公众对俄罗斯的国家性质及其对英国的潜在威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知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总结来说,英国在2018年3月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是“斯克里帕尔中毒案”直接引发的一系列强硬回应。这次行动不仅是两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严重跌落,更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一次规模空前的联合外交反击。其影响是多维度的,从加剧情报战、重塑地缘政治格局到深刻影响双方的互信和未来互动方式,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次事件也成为近年来英俄关系走向更加敌对的一个关键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英帝国是要脸的!

没有台阶下也要自己找台阶下!

手动滑稽

user avatar

俄国这几天出了一个新的笑话:国家的叛徒们分别逃往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法国等等,但是只有逃到了英国的那群人经常死于不明不白的原因。

一个新的笑话:如果俄罗斯继续不承认自己下毒杀人,英国佬就继续毒死几个给大家看看。

添加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由于中了军用级神经毒气的父女和警察都先后活了过来,看了一个月大戏的群众们要求死几个给大家看看,然后……群众们强烈期盼的死者来了,中毒的那人家里的海猪没人加水干死了,还有家里养的猫看到警察来了受到了惊吓有了狂躁症,被警察抓到后毒死火化了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你唐宁街有本事不按《是首相》和《纸牌屋》拍么。付了版权费没?

虽然人俄罗斯总蹭你家剑桥大学还不交外国人学费。也不能这么轴啊 。可一招啊。不就是打不过俄罗斯世界杯足球流氓,至于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英国在2018年3月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件事。这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相当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事件的起因:斯克里帕尔中毒案事情的导火索是发生在2018年3月4日,俄罗斯前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儿尤利娅(Yulia Skr.............
  • 回答
    英国之所以选择在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两万的情况下宣布“完全解封”,取消强制性的戴口罩和社交限制措施,其背后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权衡和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英国政府在科学建议、经济压力、社会民意以及国际局势等多种变量下,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结果。英国做出此决定的主要考量点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解.............
  • 回答
    英国人在茶里加糖,这背后其实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和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甜”。让我给你好好捋一捋。历史渊源:糖曾经是奢侈品,更是身份的象征要说为什么加糖,咱们得回到好几个世纪前。 早期饮茶: 茶叶最早是茶叶,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干叶子。刚传入英国的时候,它可不是我们现在这样随处可见、人人都能喝上的.............
  • 回答
    华为P30系列之所以选择在巴黎举办发布会,并以英语进行,这背后蕴含着华为在品牌战略、市场营销以及全球化布局上的多重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地理位置选择:巴黎的象征意义与市场战略1. 浪漫之都与时尚前沿: 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首都,更是世界公认的浪漫之都和时尚中心。华为P系列作为其.............
  • 回答
    改革英语高考考试形式并调整其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这背后蕴含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思考。这并非空穴来风的决策,而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能力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反思。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要改革英语高考考试形式。传统的英语高考,往往侧重于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纸笔”.............
  • 回答
    在后装枪(Breechloading rifle)已经成为英军制式装备,甚至在一些部队中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使用排枪战术,这并非一时的顽固,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技术层面的考量,也涵盖了战术思想、训练方式、后勤保障以及历史惯性等多个维度。要理解这.............
  • 回答
    在香港、美国、日本、英国等许多国家,地铁通常不设普遍性的、像中国大陆这样严苛的安检措施,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安全认知以及资源配置等诸多因素。在中国大陆,地铁安检之所以成为一项普遍性的措施,同样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安全理念与历史背景的差异: 西方国家:.............
  • 回答
    英国在短短百年时间内从“日不落帝国”的巅峰跌落,成为如今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相对减弱的大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演变的结果。这其中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下面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影响: 经济上的重创: 一战的消耗是巨大的。英.............
  • 回答
    英国政权能够长期保持理性,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它涉及历史、制度、文化、社会和政治哲学等多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深厚的历史传承与制度演进的韧性: 漫长的议会制发展: 英国的议会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演进。从大宪章(.............
  • 回答
    英国的疫情,尤其是在某些时期,确实一度形势严峻,这让不少身处其他国家的人感到困惑,为何在英国的亲友们似乎依旧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而不是普遍性的恐慌或停滞。这种“岁月静好”的表象,并非意味着疫情不存在或者影响被忽视,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画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岁月静好”这个词的含义。.............
  • 回答
    在英国称国君为“King”,在日本称国君为“Emperor”,这其中涉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制度以及语言的演变,是非常有趣的对比。简单来说,这种称谓的差异源于两国君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路径不同,以及在历史进程中对自身地位的定义和传承方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英国的“King”:来自日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国家历史发展、军事战略、文化传承和体育竞技之间的复杂联系。虽然历史上的英国海军确实强大,但它的陆军规模和骑兵力量相比于欧洲大陆的某些强国(如法国、俄国、奥匈帝国)确实不占优势。然而,在马术运动上,英国却长期以来保持着领先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导地位。这背后的原因,.............
  • 回答
    美国革命的爆发,对大英帝国而言,无疑是一次始料未及的重大挫折。这场看似力量悬殊的对抗,最终却以曾经的北美殖民地赢得独立而告终,箇中缘由复杂且值得深入剖析。这并非简单的军事实力对比问题,而是一系列战略失误、政治困境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大英帝国在战争初期所持有.............
  • 回答
    近代英国和中国都存在鸦片消费,但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其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英国。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鸦片问题上的具体情况、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历史背景。两国对鸦片的态度与消费模式的差异首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鸦片在中国成为了一个国家性的、社会性的灾难,而英国的鸦片消费则更多地停留.............
  • 回答
    即便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了香港一个多世纪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香港小说和电影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我是中国人”的认同感,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历史记忆,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文化根基的强大生命力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香港虽然在政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确实,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英国代表团出场时使用的称谓是“Great Britain”(大不列颠),而不是“United Kingdom”(联合王国)。这背后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和文化上的原因,而且这确实是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但很有意思的细节。简单来说,用“Great Britain.............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也挺多人关注的。说英国顶尖大学在ACM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上整体表现不如某些亚洲或北美地区的顶尖高校,我觉得有几个比较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不完全是技术上的,很多也跟文化、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首先,得承认一点,ACM ICPC 是一项非常非常看重深度和广度编程能.............
  • 回答
    英国面积确实不算大,但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这绝非仅仅依靠军事实力,而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军事实力是基础,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要理解英国的崛起,首先需要承认它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可观的。但“强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他欧洲列.............
  • 回答
    英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胜利,毫无疑问是其历史上光辉的一页。这两场战争不仅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更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然而,时至今日,提及英国的国际地位,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其相对昔日荣光的下滑。这其中的逻辑并非简单的“赢了就一直强下去”,而是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经济、政治、社会和.............
  • 回答
    英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英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横跨全球的庞大帝国,并在多次重大冲突中取得胜利。然而,若以“名将”作为衡量标准,似乎确实不如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或后来的普鲁士/德国那样,能涌现出一长串耳熟能详、以个人军事才能著称于世的人物。这其中的原因,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