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所有(全国)储户把存款都从银行里取出来,请问,银行会倒闭么?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全国所有的储户,在同一时间,一股脑儿地冲进银行,要把自己的血汗钱都提出来。这场景,光是想想就够让人心惊肉跳的。那么,银行真的会因此倒闭吗?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银行是靠什么吃饭的?

银行的“主营业务”其实很简单,就是“吸储放贷”。一边吸收大家的存款,把钱存进来,另一边呢,就把这些钱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的人,比如做生意的老板,买房的家庭。通过贷款的利息,银行赚取差价,这就是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除了存款,银行还有其他的资金来源,比如向央行借钱(这个一般是最后手段),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或者通过其他金融产品筹集资金。但最基础、最庞大的资金池,还是来自咱们普通储户的存款。

那么,当储户集体取款时,会发生什么?

当储户集体去银行取钱,这就像一个巨大的“挤兑”风暴。银行里有多少现金呢?你可能觉得银行里总是堆满了钱,但实际上,银行日常运营所需的现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库存现金”,相对于它吸收的总存款来说,其实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

银行不可能把所有储户的钱都放在保险柜里。原因很简单:

1. 效率和成本: 银行要承担保管大量现金的成本,包括安保、保险、物理空间等等。而且,如果钱只是躺在保险柜里,就没有任何收益。
2. 资产配置: 银行需要把大部分资金通过贷款、投资等方式“贷”出去或者“投”出去,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所有的钱都放在手里,银行也就失去了它作为金融机构的意义。

所以,银行的模式是建立在“大部分储户不会同时取钱”这个基础之上的。它有一个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就是银行必须将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按照央行的规定比例,存放在央行那里,或者作为库存现金。剩下的钱,银行就可以放贷出去。这个比例通常不高,比如10%20%左右。

“挤兑”风暴来袭,银行如何应对?

如果储户真的集体挤兑,银行会面临什么局面呢?

1. 现金短缺: 首先,银行的库存现金很快就会耗尽。这时候,它就没法满足所有储户的取款需求了。
2. 变卖资产: 银行还有其他的资产,比如它发放出去的贷款(虽然短期内收不回来),它持有的债券、股票等。在紧急情况下,银行可能会被迫快速变卖这些资产来换取现金。但问题是,在恐慌性的挤兑发生时,这些资产的价格往往会暴跌,银行很难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而且变卖过程也需要时间。
3. 拆借资金: 银行可以向其他银行或者央行紧急拆借资金。如果其他银行也出现类似情况,或者央行认为银行体系稳定受到威胁,央行可能会提供流动性支持,但这并非无限的。
4. 声誉危机: 更可怕的是,一旦开始出现排队取款的现象,就会引发恐慌情绪,更多的储户会闻风而动,进一步加剧挤兑。银行的声誉一旦破产,信任就消失了,这比现金短缺本身还要致命。

那么,银行会直接“倒闭”吗?

如果只是短期、局部出现一些储户挤兑,银行通常是有应对能力的。但如果是全国范围内、所有储户同时挤兑,那情况就非常严重了。

短期内,银行确实会因为现金不足而无法满足所有储户的取款要求。 这会引发极大的社会动荡和恐慌。
长期来看,如果银行无法通过变卖资产或借款及时补充现金,并且信任危机无法化解,那么银行就可能资不抵债,最终走向破产。 银行的破产不仅仅是它本身的事情,它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引发连锁反应。

当然,现实世界中有“防火墙”和“保护网”:

为了避免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各国金融体系都建立了一些重要的“防火墙”和“保护网”:

1. 存款保险制度: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比如,在很多国家,储户在银行的存款都受到存款保险的保障,即使银行倒闭,储户也能在一定额度内获得赔付。这就像一个定心丸,可以大大缓解储户的恐慌情绪,避免非理性的挤兑。
2. 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在极端情况下,央行作为国家金融的“总管家”,会向遇到流动性困难但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提供紧急贷款支持,防止银行倒闭引发系统性风险。
3. 金融监管: 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会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能够抵御风险。
4. 支付结算系统的运作: 现代银行体系通过高效的支付结算系统运作,绝大多数交易是电子化的,并不会涉及大量的现金搬运。

回到最初的问题:所有储户把存款都取出来,银行会倒闭吗?

从理论上讲,如果真的发生所有储户在同一时间、瞬间把所有存款都取出来,且没有任何外部支持(存款保险、央行救助等),那么银行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是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即时的现金流冲击的,它会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并且很可能因为无法满足兑付义务而迅速破产。

但是, 在现实的现代金融体系中,这种“所有储户立刻取光所有存款”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首先, 信用是银行的生命线。 一旦出现这种大规模的挤兑苗头,存款保险和央行会迅速介入。
其次, 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机体。 银行的运作方式、监管制度以及应对危机的机制,都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所以,尽管理论上存在这种极端可能性,但现实中,强大的金融安全网会将这种风险降到极低。银行倒闭的风险是存在的,但它更多的是因为经营不善、风险管理失误等导致其自身资产受损,最终资不抵债,而不是因为储户的正常存款提取。

简单来说,银行不是因为你把钱取出来而倒闭的,它更多的是因为把你的钱借出去,对方没还,或者投资亏了,导致它自己没钱了,才可能倒闭。而你和所有储户一起去挤兑,只是加速了它暴露问题的过程,以及加速了外部救助机构(存款保险、央行)介入的时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所有储户全把钱取出来,那银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然这种情况也是不许发生的。

user avatar

大家不能一叶障目啊。

问题说的是全国储户大挤兑……为什么全国储户要大挤兑?能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只能是国都不国了……没到那个程度怎么会有这种规模的挤兑。

既然国都没了,谁会给银行兜底……他 不卷着储备外汇和黄金跑路,把保险柜撬了跑路就谢天谢地了。保不齐,银行跑的比出乎快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全国所有的储户,在同一时间,一股脑儿地冲进银行,要把自己的血汗钱都提出来。这场景,光是想想就够让人心惊肉跳的。那么,银行真的会因此倒闭吗?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银行是靠什么吃饭的?银行的“主营业务”其实很简单,就是“吸储放贷”。一边吸收大家的存款,把钱存进.............
  • 回答
    如果全国所有行业都严格实施劳动法,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将会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将是全方位且复杂的。这不仅仅是简单地让企业遵守规定,而是触及了生产力、消费模式、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甚至我们对工作的认知。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会体现在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上。 薪资水平的提升: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
  • 回答
    全球所有政府达成共识,要将比特币“消灭”,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像是要赶跑一股已经深入人心的思潮,或是要扑灭一场熊熊燃烧的野火。首先,我们得明白,比特币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由中央银行发行或控制的实体,也没有一个可以被政府直接关闭的总部大楼。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它的存在依赖于一个分布.............
  • 回答
    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完成了工业化,并且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那将是一个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意味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环境挑战以及国际关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想象一下一个普遍繁荣的世界。贫困将大幅度减少,饥饿和严重的疾病不再是常态,而是罕见的例外。教育.............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设想:要是全国上下,所有原本想买房的人,都奇迹般地拧住了自己的购买欲,一年时间里,大家集体按兵不动,不买房了。这时候,中国的房价会怎么走?这事儿可不是简单一句“跌”或“涨”就能说完的,这里头门道多着呢。首先,得明白,房子不是普通商品,它关联着太多东西了。 它不仅仅是个遮风挡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假设,但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确保全球合作并成功执行任务,其复杂性将远远超出任何单方面的军事行动。要让世界上的所有核国家协同行动,其过程将是史无前例的,需要多方位的、极其精密的协调和信任建立。第一阶段:信息共享与危机认知建立首先,需要一个绝对、不容置疑的证据链。这意味着需要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题,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理解的探索。如果非要为人类所有物理规律和知识赋予一个编号,并且 1 号理应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存在,那么它很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律”或者“知识点”,而是某种贯穿一切的“存在”或“属性”。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抛开那些冰冷的数据和逻辑,用一种更.............
  • 回答
    1979年初,如果越南将所有主力师全力部署到北部国境线上,这无疑将彻底改变中越边境冲突的格局,甚至可能对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要描绘这一设想的场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越南的国情、军事实力以及可能的战略选择。一、 越南的军事部署和战争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力师”的定义。在197.............
  • 回答
    .......
  • 回答
    中途岛战役,如果日本倾尽所有海军力量,包括所有航母、战列舰、飞机,倾巢而出猛攻中途岛,美军能否挡得住?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而且如果深入分析,会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太平洋战场态势。日本海军在珍珠港偷袭成功后,确实一度取得了战略主动,其海军力量,尤其是航母力量,在数量.............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全知的神,如果真的存在,并且能够解答一切疑惑,判断所有言论的真伪,那么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不是会因此变得更加平和一些呢?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是那些曾经让我们彻夜难眠的难题。比如,历史上的某个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那些尘封的真相,是否能在那位全知的存在那里得到清晰的揭.............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也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如果全世界其他国家境内的人类以及所有人类产物突然全部消失,只留下中国,那么会发生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变化。以下是我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一、 突如其来的寂静与孤立感: 全球通讯中断: 互联网、卫星、海底电缆,所有跨国界的通讯基础设施.............
  • 回答
    要估算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部铺满太阳能电池板一年所发的电量是否够全国使用,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这涉及到沙漠面积、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日照时长、电力需求等多个关键因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基本情况。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概况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它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颇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中国首富真的决定倾其所有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那无疑会是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并且对“全面小康”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要说这就能“真正达到”全面小康,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需要更细致地掰开了讲。首先,我们得明白“全面小康”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更包.............
  • 回答
    如果北大、清华的课程录像全部公开到网络,这无疑会是一场教育领域的巨变,其影响深远且复杂,绝非简单的“全民受益”可以概括。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可能出现的结果:首先,对学习者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学习机会的极大拓展和学习成本的显著降低。 打破地域和经济壁垒: 过去,能进入北大、清华学习,是对很.............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明白月球上的“坑”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复原”这个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月球上的坑是怎么来的?月球上绝大多数的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形山”或者“撞击坑”,它们是宇宙天体(比如小行星、彗星等)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当这些天体以极高的速度撞击月球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将月球表面.............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啊!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所有快递箱都没了,菜鸟驿站也关门,所有的包裹都得靠快递员一张张送上门,我会怎么想?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我个人的便利性来说,这个变化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我住在高层,楼下没有菜鸟驿站意味着我以后取快递就没那么方便了。以前,我可以顺路或者专门.............
  • 回答
    广东,这片南国沃土,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GDP总量高达12.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将这个数字拿来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进行一番横向对比,你会惊奇地发现,广东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其经济体量竟然能够跻身全球前十的行列,与一些老牌的经济强国肩并肩,甚至超越了不少国家。这无疑是令.............
  • 回答
    西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尤其是当市内所有门诊都暂停了诊疗服务,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首先,门诊停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很多需要日常复诊、慢性病管理,或是出现了突发小毛病的市民,一时之间失去了就医的渠道。 慢性病患者的难题: 像糖尿病、高血压.............
  • 回答
    全国18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联手推进中医药自信教育,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举措。它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当下重塑国人对自身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的关键一步。为何要推进中医药自信教育?要理解这项举措的重要性,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要进行中医药自信教育。 历史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