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7分的游戏你打个8分说出点道道,我也就“可能你确实喜欢,主观加分情有可原嘛”地过去了。
但是9分?这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
同台竞技的那些个游戏,拿到9分的基本都是年度游戏级别了,当真今年TGA原神没提名就不用看了?
是的,就和这个标题说的一样,IGN 总站给了《原神》9 分,《博徳之门 3》7 分,相关内容我们也在陆续编译中了,但这个评分不代表 IGN 中国观点,我们的心情如图:
搁浅和剑盾那会我就说过,今天的游戏媒体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不是该创造什么样的内容,而是游戏测评媒体为什么要存在。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557 32238/answer/894204070
游戏媒体,除去所有媒体共有的传播新闻的职能外,最独特的职能就是给游戏评分。很少有人会把纸媒上对手表、首饰的评分当作一个唯一标准,但游戏媒体的游戏评分总有一种奇怪的权威性,好像它是什么十几个特邀评委联席制定的世界大奖。
然而通常一个游戏的评分在出炉前都不会经手超过3个编辑,而撰写者的游戏时长也基本不会超过30个小时,同时TA可能在此之前压根没玩过同类游戏。就在去年,IGN还闹出过编辑在评测《生化危机2重制版》时不知道有二周目的笑话。因此,这种权威性的来源几乎仅仅是一种来自于信息不发达、资讯纯靠玩家口口相传的前信息时代的惯性。
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玩家几乎不用依靠攻略书和“权威媒体”来获取游戏资讯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游戏媒体来给游戏打分?
现在随便一个人——就连我这种换到十年前发帖秒沉的透明用户——只要用功夫抄起键盘啪啪啪个半小时,就能发布一篇被成百上千人浏览的评测。你随便找个论坛刷五分钟就能找到一百种不同长度、立场和角度的游戏评测,为什么还需要一些既没有统一评价标准、也不一定有专业实力、更不能保证立场客观的游戏媒体编辑来当KOL?
KOL们给出评分的最大意义应当是减少玩家的试错成本、打破信息壁垒,但难道KOL们自己不也一样是根据屁股打分?
屁股一致就是好打分、屁股不一致就是一派胡言,这种打分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真的需要KOL吗?
我是始终秉承一个理念的:玩游戏都是玩游戏,不分高低贵贱优劣。只要你玩开心了,没有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困扰,那你爱玩什么玩什么。
王者荣耀就比英雄联盟低贱?PC玩家就比主机玩家低贱?原神就比塞尔达低贱?
这种言论你在不实名论坛上口嗨几句就算了,可别拿到现实中了。我是真见过在现实朋友聚会里大谈PS4如何优越、PC玩家如何low的……傻逼的,别成为那种人。
我们每个人——至少是有闲工夫敲键盘的这些人——都已经在发挥传统游戏媒体的评分职能了。我写了小几千字去批评原神的游戏性,因为我乐意,而不是主编给我下了个什么任务。知乎上就有批评的、支持的、中立的……几千种声音在表达它们对原神和博德3的评价,它们不一定公正、专业和统一,但游戏媒体也不行啊。那这些游戏媒体和吹水网友有什么区别?他们字多?
在权威惯性被消费光之后,游戏媒体评分唯一会剩下的东西,就是热度、话题性。我这个评分有没有人信不要紧,只要能引起讨论、调动流量,那就是好打分。给原神打9分,和2020年了还死抱着时之笛、马银河不放,实际上是一种行为,区别仅仅是面向的屁股不同罢了。如果给野炊2打8.9分能引起更大的话题性的话,这些靠流量和赞助吃饭的编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节操冲进马桶里。
这个世代的游戏媒体都要面临一个抉择:是彻底放弃这个尚有油水的“定价权”、退回到一个信息时代媒体应有的位置上,还是继续为了流量发布一些搞不好连自己人都不信的游戏评分和“百大游戏”。
从“世不二出的奇迹”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惊艳冒险”,我们能看出一些媒体已经做出选择了。
《大众高尔夫2》高分的的时候我还算是站在ign一边的,现在只觉得脸疼。。。。。
公允的说,给博德之门3打了7分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整个游戏现在还不完整,毕竟当下还没有正式发售,而是优先体验版本。
闪退和BUG是真的多,我自己也经历了各种闪退,游戏体验不能说好。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ign给手游马里奥赛车巡回赛打出6.7分的评分,编辑给的理由是,游戏本身素质很好,音效手感和角色都很有趣,但是多人游戏的氪金内容毁掉了一切。
这就离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