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表示呕吐、读 yuě 的字有正字「哕」,网友还都要写作拼音「yue」?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使用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正字 vs. 约定俗成/流行写法。

首先,我们来聊聊那个“正字”。表示呕吐这个意思,在古代汉语中,确实存在一个字,读音是“yuè”。这个字就是 哕。

哕:呕吐的正字

字形演变与含义: “哕”字从口,从粤。这里的“粤”读音也是yuè,在古代有吞咽、饮等意思。所以,“哕”字本身就带有一种与吞咽、呕吐相关的联想。它主要用来表示将东西吐出来,尤其是那种难以遏制、不由自主的呕吐。在古典文献中,你可能会看到用它来描述疾病、不适等情况。
使用频率与大众认知: 问题就出在这里。“哕”这个字,即使在古代,也并非一个极其常用的字。到了现代汉语,它的使用频率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人,即便是在中文母语者中,也对这个字感到陌生,甚至从未见过。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古代汉语或者有特别的语境,很少有人会主动去了解和使用它。

为何网友要写作拼音“yue”?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语言现象。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

1. “哕”字不认识/认知度极低: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当人们想要表达“呕吐”这个意思时,他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这个动作本身,而不是某个生僻的汉字。即使有人知道“哕”是呕吐的字,但因为不常用,很多人会忘记或者根本不认识这个字形。
2. “吐”字含义的局限性: 现代汉语中,“吐”字是最常用的表示呕吐的词。但“吐”字本身含义更广,比如“吐口水”、“吐字”、“吐露心声”等等。虽然在上下文里很容易区分,但在某些需要精确表达“呕吐”这个生理行为时,“吐”字可能显得不够专指。然而,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大家最习惯的表达方式。
3. “呕”字的使用与关联: 另一个与呕吐相关的字是“呕”,比如“呕吐”、“干呕”。“呕”字比“哕”字要常见得多,它直接就包含了“呕吐”的含义。然而,为什么网友不写“呕”而写“yue”呢?这说明他们并不是想找一个和“呕”字同义的字,而是可能在试图描述一种更具体的、甚至可能有点不雅或需要回避直接描写的情境,或者在进行一种文字游戏。
4. 网络语境下的创造与传播:
隐晦表达与网络幽默: 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论坛等地方,人们常常会创造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来规避审查、增加趣味性,或者形成一种社群内部的“梗”。直接写“吐”或者“呕吐”有时可能会显得过于直白,不够委婉。使用拼音“yue”就成了一种 隐晦的表达。
“yue”的音形联想: “yue”这个拼音,它的发音与“哕”的“yuè”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在网络语境下,人们会进行各种联想。有时一个拼音字母(比如“yue”)本身可能因为某个事件、某个表情包、或者仅仅是其发音带来的联想,而被赋予了“呕吐”的含义。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 符号化和引申化 的过程。
记忆和输入方便: 对于不熟悉“哕”字的人来说,直接输入拼音“yue”显然比回忆起“哕”字来得容易得多。而且“yue”这个拼音本身也很常见,输入法很容易联想到其他词语,但由于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流行,人们能够理解其特殊含义。
群体认同与社交代码: 当一种新的写法在某个圈子或社群里流行起来,它就成了一种“代码”,一种群体认同的标志。大家看到“yue”就能明白是“呕吐”的意思,这比写生僻字“哕”更有效率,也更有“自己人”的感觉。
对生僻字的反叛(某种程度上): 在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网络时代,对于一些高冷、不常用的“正统”写法,有时会被网民以一种戏谑或“反叛”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创造的、更生动、更接地气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不是直接用“呕吐”?

这就回到了前面提到的“隐晦”和“趣味性”。“呕吐”这两个字非常直接,如果用于形容不好的情况(比如看到什么令人作呕的东西),用“yue”可能显得更巧妙、更有网感,也避免了直说可能带来的不适感。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在朋友圈说“看到那个新闻,我yue了”,和说“看到那个新闻,我恶心想吐了”,意境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具网络化的表达。

总结来说

网友之所以写作拼音“yue”来表示呕吐,而不是使用正字“哕”,主要原因在于:

“哕”字过于生僻,大众认知度极低。
网络语境下,拼音“yue”作为一种隐晦、幽默、具有群体认同感的符号而被创造和传播。
输入和记忆的便利性。
一种对网络流行文化的追随和参与。

这是一种语言在 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 过程中非常自然而然的演变。正字“哕”是规范的、传统的,但在实际的、特别是非正式的沟通中,约定俗成、更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表达方式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即使这种表达方式看起来“不正规”。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用“2333”来表示笑一样,虽然不是标准的中文表达,但大家都能明白它的意思,并且在特定场合下用起来更方便、更有趣。拼音“yue”也大致是这个道理,它是在特定语境下对“呕吐”这个概念的一种变体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用用就好了。很多人没见别人用过,以为没这个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使用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正字 vs. 约定俗成/流行写法。首先,我们来聊聊那个“正字”。表示呕吐这个意思,在古代汉语中,确实存在一个字,读音是“yuè”。这个字就是 哕。 哕:呕吐的正字 字形演变与含义: “哕”字从口,从粤。这里的“粤”读音也是yuè,在古.............
  • 回答
    环面(Torus)之所以可以表示成商集,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粘合”操作来构造它,而这个粘合过程恰好可以用商集的概念来精确描述。让我来详细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环面?首先,我们脑海中对环面(比如甜甜圈或者轮胎的形状)的直观认识,是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曲面。但从拓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拓扑空间的.............
  • 回答
    “Light”这个词,一个看似简单的英文字,却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轻(重量轻)和光(可见的光)。这其中的联系,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语言演变的历史长河之中,以及人类对世界最基本感知方式的共通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light”的词源。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的“lēoht”,以及更.............
  • 回答
    Unicode 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编码系统,它设计初衷就是要“包容万象”,能够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字符号,甚至表情符号和一些技术符号。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会误以为 Unicode 只有两个字节,这是因为在它发展的早期,也就是 UTF16 编码出现的时候,很多常用的字符确实可以用两个字节(16位)来表.............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许多男性表示更希望生女儿”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多元且复杂,并非单一原因能够概括。它既有生理上的考量,也有心理、社会文化以及情感层面的原因。首先,从情感和陪伴的角度来看,很多男性会觉得和女儿之间的情感联结会更“细腻”或“亲近”。这种感受可能源于他们成长过程中对母亲、姐姐或女性长.............
  • 回答
    诸葛亮要“加九锡”甚至“加十锡”的说法,其实是个误解,而且这个误解很有意思,需要好好掰扯一下,才能明白为什么即便有这种说法,人们依然普遍认为他是个忠臣。首先,我们得明白“加九锡”是什么意思。在汉末三国时期,这可不是普通的恩赏,而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甚至是皇帝禅让的“前奏曲”。“九锡”包括牛、羊、猪.............
  • 回答
    美联储(Fed)反复强调不会“提前”加息,但这并不妨碍市场普遍存在“美联储最终会通过加息来应对通胀”的预期,这其中的逻辑链条其实蛮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理解美联储的“语言艺术”。美联储在公开场合发言,尤其是关于货币政策的,向来是极其谨慎的。他们说“不会提前加息”,这个“提前”二字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常常觉得“范畴”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学术,甚至有点冷冰冰的,但亚里士多德当年用一个与“指控”或“断言”相关的词来表达它,这背后其实藏着他深刻的哲学思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走进古希腊哲学的语境,并且仔细梳理一下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看待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范畴”的希腊原文.............
  • 回答
    关于热力学能(Internal Energy)的符号为什么用“U”来表示,这背后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别戏剧性或深奥的理由,更多的是历史演变和学术惯例的结合。它不是由某一个“天才”突然灵光一闪确定的,而是随着热力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沿用下来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1. 早.............
  • 回答
    文本表示模型如何通过对比学习挖掘语义相似度你是不是也曾好奇,为什么那些模型,通过一些“看图说话”或者“给段话找个近义词”之类的训练方式,就能那么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含义,甚至判断出两段话是不是在说类似的事情?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叫做“对比学习”的聪明方法在起作用。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它到底.............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电动自行车上牌必须有脚蹬,但很多车主实际使用中却很少用到脚蹬的现象,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现实情况和用户体验的考量。咱们掰开了说,不把话说得太死,就聊聊为啥会这样。首先,咱们得明白,电动自行车上牌必须有脚蹬,这更多的是一种法规和标准层面的要求,而不是基于实际使用需求来制定的。 很多国家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理解一下“混乱度”以及为什么“熵”能够有效地表示它。 什么是混乱度?“混乱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陌生,它通常意味着一种无序、杂乱、不可预测的状态。比如一个堆满了各种物品的房间,或者一场没有明确规则的争斗,都可以被认为是“混乱的”。在物理学和信息科学中,“混乱度”是一个更精确的.............
  • 回答
    古希腊语中,表示“灵魂”的词 psychē 确实同时拥有“蝴蝶”的含义。这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古希腊人对生命、死亡与转化的理解之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宗教、哲学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交织影响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蝴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首先,我们得关注古希腊人是如何看.............
  • 回答
    一个患者满心期待地走进诊室,迫切地希望某种治疗方案能够解决困扰自己的病痛,然而,医生的回应却并非直接开药或安排手术,而是慎重地建议“再等等,先随访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往往比表面上看要复杂得多,也更能体现出医者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医学并非是一门绝对精确的科学,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
  • 回答
    “前”字在汉语中确实很有意思,它不像一些字那样只有单一明确的指向,而是会根据语境,既可以指代过去,也能指向未来。这背后其实是汉语语言的灵活性和历史演变的结果。“前”的“过去”与“未来”之别:核心在于“参照点”理解“前”为何能同时指向过去和未来,关键在于抓住一个核心概念:参照点。 指向“过去”: .............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行列式这个数学工具,它那些看似抽象的数字计算,竟然能那么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几何空间里的“体积”这个概念。这其中隐藏着深刻的数学联系,不仅仅是巧合,而是内在于线性代数和几何之间的内在规律。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里,比如我们熟悉的二维平面(一张纸)或者三维空间(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日本人确实在表示隐藏、未知信息的时候,特别偏爱使用「〇〇」这种形式,这和我们习惯的「✕」或者「*」确实挺不一样。要说清楚这个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想想为什么其他语言会选择「✕」或「*」。 「✕」: 这个符号在很多文化里都有“错误”、“不确定”、“否定”的含义。.............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确实,咱们在化学学习里,老是见着各种线条和字母组成的“方块图”,也就是化合物的结构式。有人可能就会犯嘀咕:为什么就不能像名字一样,直接给它取个好记的名字,或者用个简单的符号代替?非得搞得这么复杂?其实,这背后可有大学问了,结构式就像是化合物的“身份证”,它的重要性,你想想,如果没有它,.............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人觉得有些“混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要从汉语数字体系的历史演变以及和外来文化的融合说起。在没有现代科学计数法和西式小数概念之前,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体系非常发达,而且层层递进。 比如在长度上,我们有“尺”、“寸”、“分”、“厘”、“毫”等等。 这些单位之间是有明确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