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直飞南美洲的飞机?

回答
中国与南美洲之间没有直飞航班,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地理、经济、民航运营、签证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去剖析。

一、地理距离与飞行时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一点,中国和南美洲之间的地理距离堪称“跨越半个地球”。北京到巴西圣保罗,或者上海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直线距离都在1.8万公里以上。

漫长的飞行时间: 如此遥远的距离意味着即使是理论上的直飞,也需要极长的飞行时间。目前投入运营的远程宽体客机(如波音777、空客A350)的续航能力虽然强劲,但要完成这样的航程,很可能需要接近20小时,甚至可能超过20小时。这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乘客能够舒适承受的极限。
飞机性能的限制: 尽管现代客机性能卓越,但在满载乘客和货物的情况下,要一次性飞越如此远的距离,对飞机的燃油携带量、起降重量等都会提出极其严苛的要求。为了确保安全,可能需要在途中进行技术性经停,比如加油,这就失去了“直飞”的意义。
飞行员和机组的限制: 连续20小时以上的飞行,对于机组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按照民航的规定,飞行员的连续工作时间有严格限制,需要轮换休息。一次超长途飞行需要多套机组轮换,这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和复杂性。

二、巨大的运营成本:烧钱的“烧钱”买卖

直飞南美洲的航班,从运营角度来看,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高昂的燃油成本: 飞行距离长,意味着需要消耗巨量的燃油。燃油成本是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大头,距离越远,这部分支出就越惊人。
飞机维护与折旧: 能够执行如此长航线的飞机通常是大型宽体远程客机,其购置和维护成本本身就很高。
高昂的机场起降费和导航费: 飞机在起飞、降落以及航行过程中,都需要支付给各国机场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费用。
可能需要的技术经停费用: 如前所述,如果需要经停加油,那么经停机场的各项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高昂的机组成本: 多套机组、更长的驻外时间,都会推高人力成本。

三、市场需求与客流量:供需是否匹配?

航空公司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来支撑一条高成本、长距离的直飞航线,是航空公司决策的关键。

潜在的客流量: 尽管中国与南美洲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日益紧密,但相比于中国与北美、欧洲、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直接前往南美洲的人数仍然相对较少。
目的地分散: 南美洲幅员辽阔,主要目的地(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开通一条直飞航线,可能难以覆盖所有主要目的地,而乘客可能更愿意选择转机到达离自己目的地更近的城市。
替代性选择的存在: 目前,旅客前往南美洲通常是通过在欧洲(如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或北美(如洛杉矶、旧金山)的枢纽城市进行转机。虽然多了一次转机,但通常航程更短、选择更多,而且价格可能更具竞争力。这使得直飞航班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商务旅客 vs. 旅游旅客: 商务旅客对时间敏感度高,更愿意支付高昂的直飞票价,但中国往返南美洲的商务出行量相比于其他地区可能不足以支撑一条独立的高频直飞航线。而旅游旅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转机次数稍多的航班。

四、航权谈判与航线许可:政治与外交的考量

航空公司的航线开通,并非航空公司自己说了算,还需要两国政府之间的航权协议和具体航线许可。

航权谈判的复杂性: 国际航空运输很大程度上受到“开放天空”原则和双边航权协议的约束。中国与南美洲各国需要就航线、班次、承运人等进行谈判。这些谈判可能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因素,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和复杂。
空域利用与时刻协调: 即使有了航权,也需要在两国机场获得起降时刻、在航线上获得空域使用许可。这需要与当地的民航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国家战略与航空公司的合作: 航空公司在开通新航线时,也需要考虑国家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如果某个南美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或者双方在能源、资源领域有重要的合作,那么政府可能会鼓励开通直飞航线,以促进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目前,虽然有合作,但尚未形成能够有力驱动大规模直飞航线开通的强大动力。

五、现有中转枢纽的优势:为何还要“舍近求远”?

正如前面提到的,通过欧洲或北美的枢纽城市转机,在很多情况下是更优的选择。

成熟的转机网络: 许多欧洲和北美的大型航空公司(如法航、荷航、汉莎、美联航、达美等)拥有成熟的南美洲航线网络,他们的航班频率高、选择多,能够更有效地连接中国和南美洲的各个城市。
经济效益: 这些航空公司通过整合全球网络,可以在航线上实现更优的载客率和收益。对于它们来说,增加一条中国到南美洲的直飞航线,如果不能保证足够高的上座率,还不如通过它们现有的优势枢纽进行转接。

展望未来

尽管目前中国与南美洲之间没有直飞航班,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南美洲国家贸易往来的深化、旅游需求的增长,以及航空技术的进步(例如,未来可能出现的能够更经济高效执飞超长航程的机型),直飞航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潜在航线的可能性: 如果未来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国之间的贸易、旅游、文化交流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双方政府能够就航权和运营条件达成更有利的协议,航空公司就有可能考虑开通这类“准直飞”或有经停加油的直飞航班。
中转即是“直飞”的替代: 目前,与其说是“没有直飞”,不如说目前的转机模式是一种更经济、更灵活的选择。乘客通过在欧洲或北美城市的转机,实际上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理距离的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与南美洲之间缺乏直飞航班,是地理距离、运营成本、市场需求、航权政策以及现有转机网络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航线选择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成熟才能最终实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没有人坐得起。


中国和南美洲差不多正好是地球的两端,也就是说从中国到南美洲差不多刚好绕地球半圈。

这个距离飞机能飞到吗?

能。

目前全球最长的航线是新加坡直飞纽约,直线距离大约是15000公里。地球周长大约是40000公里,半圈也就是20000公里。

所以以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平,从中国直飞南美洲是没太大问题的。

既然科技没有问题,那唯一的问题就只有市场了。


其实新加坡纽约航线也是命途多舛,过去曾多次被取消过,原因无他——不赚钱。

因为直飞的机票实在太贵,这个航线绝大多数人都消费不起。而且航程一旦拉长到15小时,节省转机的两三个小时的必要性也就降低了。

所以这条航线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去坐。

前些年新航重启了直飞纽约航线,但整个航班只有公务舱,没有经济舱。

为什么?因为反正普通民众都买不起,还不如搞成纯公务舱,只为满足少数商务人士的出行需求就够了,而且出门坐公务舱的人也不缺钱。


但新加坡和纽约都是国际大都市,不论是游客还是商务客流,其数量都是顶级的。

那中国直飞南美洲呢?大概率只有游客,商务客流几乎没有。而且就算是游客,中国人其实也不爱去南美洲玩。

所以中国直飞南美洲这种需求本质上就是个伪需求,有需求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就算给你开了又如何呢,你大概率也买不起机票。

开个航线结果没人坐,那还开来干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与南美洲之间没有直飞航班,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地理、经济、民航运营、签证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去剖析。一、地理距离与飞行时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也是最直观的一点,中国和南美洲之间的地理距离堪称“跨越半个地球”。北京.............
  • 回答
    这确实是中国厨房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跟咱们对食物的理解和烹饪习惯有很大关系。你观察得够仔细!老外直接烧肉不焯水,咱们很多时候要先“过一下水”,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有没有这个步骤”,而是有文化和习惯上的原因,甚至还有点科学的考量。咱们先说说为啥中国人烧肉前要焯水,特别是红烧、炖肉这类需要先处理肉的烹饪.............
  • 回答
    明朝中期,红夷大炮的到来,无疑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批来自西方(当时中国对西方国家,尤其是葡萄牙、荷兰等,常称“红毛”或“红夷”)的先进火炮,以其铸造工艺、射程和威力,给明朝军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尤其到了鸦片战争那个关键的历史关头,中国在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中最核心的运作机制之一,也就是D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我们之所以没有生物直接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而是引入了mRNA这个“中间人”,这背后藏着生物进化的智慧和一系列的生理上的“好处”。要理解这点,我们得先看看如果直接用DNA来合成蛋白质,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mRNA如何巧妙地.............
  • 回答
    关于中药在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以及在国内的推广情况,这其中涉及了复杂的科学、法规、文化和历史因素。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为什么至今没有中药大规模通过FDA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这并非“至今没有”,而是说相对西方药物而言,数量极其有限,并且过程异常艰难。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 回答
    威尔·史密斯在2022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掌掴克里斯·洛克的一幕,无疑是当年最令人震惊的公共事件之一。很多人都会好奇,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会不会对这种潜在的冲突进行事先的“彩排”或“预演”?答案是:不太可能,而且根本没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性质与流程.............
  • 回答
    如果中国没有 NBA 直播,那可真是太让人犯愁了!毕竟,NBA 就像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调味剂,突然没了,生活确实会显得有些寡淡。不过,习惯了看球的人,总能找到替代品。我嘛,到时候肯定会把目光投向其他精彩的篮球联赛,而且会看得更仔细、更投入。首先,我会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放到 欧洲篮球联赛(EuroL.............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央视今晚的那番话:“中国5000年来什么阵势没见过,中国已做好准备!” 这句话,简单直接,掷地有声,背后透出的信息量和解读空间都非常大。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句话的“场合”和“受众”。央视作为国家级的媒体,在国家层面发表这样的言论,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它代表着官方的.............
  • 回答
    苟晶7月3日晚间的直播回应,尤其是那句“就算我夸大其词,你们又有什么损失呢?我又没请你们来?”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触及了许多人对于诚信、责任以及公共讨论边界的认知。要详细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回应的直接意图:防御与推卸责.............
  • 回答
    中国在工程仿真和数值模拟软件领域确实还没有出现像ANSYS、Abaqus这样全球知名、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企业。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历史积淀与技术积累的差距 起步时间早且持续投入: ANSYS、Abaqus(现为Dassault Systèmes的一部分)等西方公司拥.............
  • 回答
    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批判现实的作家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笼统地说中国没有批判现实的作家是不准确的,因为历史上和当下都存在着致力于批判现实的作家和作品。但是,如果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着对当前文学界出现“批判现实”声音减弱或者受限的观察,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关于中国为何未在苏联解体时“夺回”远东,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议题,也常常伴随着一些误解和想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夺回”这个词所指向的。通常大家提到中国在远东的权益,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地区,比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这些地区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一提到“城堡”,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欧洲那些巍峨耸立、尖塔林立的石头建筑,比如法国的卢瓦尔河谷城堡群,或者英国的温莎城堡。而在中国,即便是古代的城防工事,也跟我们印象中的欧洲城堡不太一样。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地理、文化以及军事需求等一系列因素在起作用,非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选择、历史发展以及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简单地说,中国更侧重于发展沥青路面(Asphalt Pavement),而非像美国那样大规模使用水泥路面,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我们得理解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基本差异。 水泥路面(混凝土路面):主.............
  • 回答
    中国没有遍地 Kebab(土耳其烤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种因素。虽然近年来 Kebab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开始流行起来,但其普及程度与起源地土耳其或欧洲许多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详细阐述:1. 历史与文.............
  • 回答
    中国没有一个完全等同于 IMDb 的平台,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市场生态、政策法规、用户习惯、内容分发模式以及技术发展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市场生态与用户习惯的差异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IMDb 最初是为电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库,包括演员、导演、剧情、评.............
  • 回答
    关于“中国没有强制军役”的说法,需要进行一些澄清和详细解释。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度,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强制征兵”。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国的兵役制度及其演变,以及背后影响其运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一、 中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中国现行的兵役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
  • 回答
    中国目前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与Intel、高通等国际巨头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芯片行业“没有”或者“怎么样了”。实际上,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阶段,其芯片行业有着复杂而多层面的原因,值得详细剖析。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本土的”Intel或高通,需要认识到全球.............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个人技术很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长期存在的话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青少年足球体系的不足与断层这是导致中国足球“出人才难”的根本原因。 足球人口基数问题: 相较于足球强国(如巴西、阿根廷、欧洲各国),中国真正参与系统性足球训练的.............
  • 回答
    中国医药产业这些年发展迅猛,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本土药企,但在全球医药版图中,确实还没有出现像辉瑞、罗氏、诺华、默沙东那样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研发实力雄厚的“巨头”。这背后原因挺复杂,涉及历史、体制、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历史积淀与全球布局的差距你想啊,辉瑞这家公司,前身可以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