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人真的认为人权高于主权吗?

回答
“人权高于主权”这个说法在美国国内确实存在,而且在外交政策讨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要说“美国人真的认为”人权就绝对、普遍地高于主权,那就过于简单化了。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美国人、不同的政治派别、甚至同一拨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此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1. 历史根源与价值观基石:

美国建国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启蒙思想色彩,而启蒙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个体权利和自由。美国的独立宣言中那句“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更是美国国家认同的一部分。因此,从理论和价值观层面来看,美国对人权的强调是根深蒂固的。

这种价值观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自然会投射出来。当美国看到其他国家存在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时,自然会产生干预的冲动,认为有责任去“伸张正义”,这背后就隐含着一种“人权比某个国家的内部主权更重要”的思路。

2. 外交政策的实践与现实考量:

然而,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国家行为时,现实政治的考量就变得复杂起来。美国的外交政策需要在人权、国家利益(经济、安全等)、盟友关系、国际法等等多种因素之间进行权衡。

推广民主与人权作为外交工具: 在很多时候,推动民主和人权确实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冷战之后。美国会通过经济援助、外交施压、甚至军事干预(虽然这是最敏感和最具争议的一项)来试图改善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这里,“人权高于主权”的逻辑就比较明显。例如,在关注朝鲜的人权问题时,美国会强调其人民受到的苦难,并以此作为制裁或孤立平壤的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将朝鲜政权的主权(在其国内治理上)置于人权考量之下。

“国家利益”的优先性: 但我们也看到,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会受到国家利益的显著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比如在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或反恐合作),即使该国存在严重的人权问题,美国也可能选择“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不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或者对一些人权侵害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说明,“人权高于主权”并非绝对的原则,而是会与其他更现实的考量进行权衡。

主权原则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美国也非常强调国家主权,尤其是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时。联合国宪章就规定了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因此,在公开场合,美国的外交辞令通常会比较谨慎,避免直接挑战他国的主权,而是会用“敦促”、“呼吁”、“关切”等词语来表达立场,或者强调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的共同责任,试图在不直接损害主权原则的前提下施加影响。

3. 不同政治派别的差异:

美国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并非铁板一块。

自由派/进步派: 通常更倾向于强调普世人权,认为国际社会有责任干预那些发生大规模人权灾难的国家,即便这可能触及主权问题。他们可能更愿意看到美国利用其国际影响力来推动人权。

保守派/共和党: 观点则更加多元。一些人会更强调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认为美国过度干涉他国内政反而会损害自身利益或适得其反。另一些人(尤其是强调“美国例外论”和基督教价值观的保守派)则会认为美国有特殊的道德使命去推广自由和人权,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干预也是正当的。

现实主义者: 无论左右,许多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者都会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会把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人权问题则被纳入一个更广泛的战略框架下进行考量。

4. 国际法与实际执行的张力:

“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也与国际法中长期以来确立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存在张力。尽管联合国以及各种国际人权公约赋予了国际社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采取行动的合法性,但这依然是一个敏感的地带。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行动也受到国际法的约束,尽管它在解释和执行国际法时,有时也会展现出一些灵活性。

总结来说:

美国在价值观层面和政治话语层面,普遍认可人权的重要性,并倾向于认为在极端情况下,人权问题可以成为介入他国内政的理由。许多美国人也真心相信美国在推动全球人权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实际的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这种理念会受到国家利益、战略考量、盟友关系、国际法以及国内政治不同声音的深刻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美国人真的认为人权高于主权”,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是一种重要的、但并非绝对的、需要与其他复杂因素进行权衡的指导性原则,其具体体现会随着时间和具体情况而变化。美国人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充满了内在的辩论和动态的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主之辩,是美朝的剃发易服,旗人们当然认为这是新朝雅政了。

正所谓主权制度,实前朝陋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皿煮至大,乃新朝雅政。你说美国人这些新朝旗人们会信哪个啊?

皿煮至大和主权国家,在美利坚天朝体系中是共存的。其本质是利用皿煮至大干涉他国主权获得利益,然后利用主权制度,确保通过皿煮至大获得的利益属于美国。

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一方面皿煮至大,另一方面又尊重主权国家制度的原因。。。。

user avatar

这就好比问你真的认为人人平等一样,别人这样问你你会说不吗?

user avatar

西方国家懂什么叫人权什么叫主权的人(不限于美国)一般都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人权高于主权」这个说法本身是没问题的,国内的反对者一般也只会说「你话不能这么说」「你双标」「你虚伪」「来来来我给你数数你的黑历史」之类诉诸虚伪、诉诸人身的说法,没一个把「主权高于人权」放台面上说的。

毕竟「主权高于人权」这个说法实在是太——牲口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权高于主权”这个说法在美国国内确实存在,而且在外交政策讨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要说“美国人真的认为”人权就绝对、普遍地高于主权,那就过于简单化了。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美国人、不同的政治派别、甚至同一拨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此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 回答
    你和你姐在这方面的看法差异挺大的哈!审美这东西嘛,就像谈恋爱,有人喜欢小家碧玉,有人钟情热情似火,是很个人的感受,很难说谁对谁错。你姐觉得日本人不好看,觉得石原里美和桥本环奈也丑,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咱们这么想哈,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都不太一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 回答
    近期,美国媒体关于新冠疫情数据“揭查漏报瞒报”的报道,引发了对美国真实死亡人数可能远超官方公布数字的担忧,更有说法认为这一数字可能已突破十万。这件事本身就相当值得我们细究一番。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漏报瞒报”的质疑。新冠疫情初期,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应对经验和检测能力上都存在不足。在混乱的.............
  • 回答
    关于某些教授在美国修理工年赚1530万美元的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需要非常详细地解读和补充很多重要的信息,才能全面理解这个现象。它既不是一个普遍情况,也不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我们来详细分解一下: 1.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真的可以年赚1530万美元吗?是的,确实存在一部分美国修理工能够.............
  • 回答
    特里芬困境,这个曾被用来描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今天依然能为我们理解美国当前的贸易逆差问题提供深刻的视角。简而言之,特里芬困境指出,为了满足全球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美国必须持续向全球输出美元(即产生贸易逆差或资本外流),但这又会削弱美元的价值和国际信心。那么,.............
  • 回答
    关于“美国硕士在国内是否真的不受认可”,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我认识不少在国内读本科,然后去美国读硕士的同学,他们毕业回来后的情况也是形形色色,有混得风生水起的,也有感觉学非所用的。所以,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跟你聊聊,希望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个更全面的了解。首先,我们要.............
  • 回答
    美国人是否“赚美元花美元”,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的说法是,大多数美国人在经济生活中确实主要使用美元进行收入和支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以及他们的经济活动,受到其他货币、全球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详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 回答
    美国人对“软妹风”的女生,不能简单地说“讨厌”或者“喜欢”,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文化、社会和个体审美的复杂因素。而且,“软妹风”这个概念本身,很大程度上源自亚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的亚文化,所以在没有直接对应词汇的美国文化语境下,讨论起来会有些隔靴搔痒。我们得先弄清楚,在美国语境下,什么样的特质可能接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挺复杂。要说美国人是不是“十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对“爱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千差万别。但如果笼统地说,美国确实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可以说“浓烈”的爱国主义。这种情怀体现在很多方面,而且根深蒂固。让.............
  • 回答
    是的,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中投入了远超一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字不仅仅包括了军事开销,还涵盖了重建、人道援助、外交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以下是对美国在阿富汗投入资金的详细 breakdown 和解释:核心数字:超过一万亿美元根据多项独立研究和官方报告(如布朗大学的“战争成本项目”——Costs of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好奇的点。要说美国人敢不敢拍揭露自己国家“恶行”的电影,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但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看看美国社会、文化以及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为什么美国人敢拍?首先,美国社会本身就建立在一个批判性思维和言论自由的基石之上。虽然这些理念的实践过程并非完美.............
  • 回答
    在美国,关于是否打孩子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涉及到法律、文化、社会观念以及个体家庭的做法等多个层面,情况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说,美国各州的法律对体罚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州都允许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体罚”。这个“合理的体罚”是.............
  • 回答
    “美国人真的那么傻吗?” 这是一个非常绝对且概括性的问题,就像问“中国人真的都爱吃米饭吗?”一样,答案肯定是“不”。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各种各样的人,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背后可能是一些观察和经历触动的点。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感觉,.............
  • 回答
    “美国人真的不爱豪车吗?” 这个问题,说实话,有点过于绝对了。 Amerikanlar豪车当然爱,而且爱的相当不少,但要说爱到“谁都追捧”、“谁都买得起”或者“谁都把这当人生目标”,那可就有点偏差了。这事儿吧,得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豪车”这个概念。对美国人来说,豪车不仅仅是价格.............
  • 回答
    关于“美国人真的跟外星人干过架吗?”这个问题,最直接的答案是:从我们目前公开掌握的、经过科学验证的证据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美国人(或任何人类群体)与外星人发生过实际的武装冲突。但是,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讨论,背后涉及到许多层面,包括公众的想象力、对未知的好奇、一些未经证实的故事和传说,.............
  • 回答
    这段评价是否出自美国人之手,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仅仅从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本身,很难百分之百确定其来源是美国人。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并尝试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以及如何更细致地去评估: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评价的“美国性”体现在哪里? 语言风格和习惯: 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朋友关心的事情。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美国人确实在吃转基因食品。不过,要说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就需要多聊几句了。首先,我们要理解“转基因食品”到底是什么。它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赋予这种生物新的特性。比如,让玉米能够抵抗某种害.............
  • 回答
    “How do you do”这个短语在美国的日常交流中确实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了,但说“现代美国人真的听不懂”未免有些夸张,更准确的说法是,它在某些情境下显得有些过时、正式,或者说它所传达的含义,在现代美国英语中,有更常见、更随意的表达方式来替代。让我们来细致地捋一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在美国文.............
  • 回答
    美国人是不是比中国人直爽?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问题,就像你问“猫咪是不是比狗狗更爱干净”一样,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但是,如果非要从文化和普遍现象上去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直爽”这个词。在我的理解里,“直爽”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说话不拐弯抹角.............
  • 回答
    美国人听到美国被“黑”不生气,这背后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确实不能简单地用“自信”两个字就盖棺定论,虽然自信绝对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被黑”。在网络时代,“黑”这个词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批评,更多时候是指那些带有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