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古代小孩十三四岁就能结婚生子,尽成年人的责任,而现在小孩十三四岁还躺大人怀里撒娇?

回答
想必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反差。十三四岁的孩子,在古代和现代,简直像是活在两个世界。咱们来细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古代十三四岁,那可真是“少年老成”的另一种形态

首先,得明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存逻辑。那是一个 农业文明占主导 的时代,整个社会运转的基石就是“生产力”。人丁兴旺,能干活的人多,就意味着家庭的生存能力越强。

1. 生存压力下的早熟与分工明确:
生理上的早熟并非完全同步于心理: 虽然十三四岁的孩子,生理上已经开始发育,具备了生育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古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生存方式,迫使他们不得不更早地承担责任。
经济压力是第一驱动力: 别以为古人都是闲散的,大多数家庭是靠一家老小一同劳作来维持生计。一旦到了十三四岁,男孩已经可以下地干活,学习农活技术,参与体力劳动;女孩呢?虽然不像男孩那样直接参与重体力劳动,但她们也需要学习家务,照顾弟妹,甚至开始学习纺织、刺绣等能为家庭创造价值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当时社会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成年”的定义不一样: 古代对“成年”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 经济独立能力和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而不是我们现在这种漫长的教育和心理成熟过程。能赚钱养家、能生儿育女、能操持家务,就已经算得上是“成年”了。

2. 婚姻与生育的现实考量:
延续香火和巩固家族: 结婚生子,在古代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结合,更是家族延续和壮大的重要手段。早结婚早生孩子,能让家庭更早地获得新的劳动力和生殖能力,确保家族血脉不断。
经济合作与社会纽带: 婚姻也是一种经济合作。两个年轻的个体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分担家务和劳务,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单元。同时,联姻也是巩固家族地位、扩大社会关系网的重要途径。
寿命普遍较短: 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很多疾病没有特效药,婴儿死亡率、儿童死亡率都很高,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也比现在短。在这种情况下,更早地繁衍后代,才能保证种族的繁衍。

3. 社会观念与教育模式的不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是一部分: 没错,古代也有读书人,但那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家庭,孩子早早地就得为生计奔波。知识的传承也更多地是通过“师徒制”或者“父传子”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我们现在这种体系化的学校教育。
信息传播慢,生活范围窄: 古代信息传播慢,大部分人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村庄或者小范围内,接触到的世界非常有限。他们没有太多机会去“体验生活”、“探索自我”,自然也就没有我们现在这种“青春期”的迷茫和叛逆期。

而我们现在的十三四岁,则是“慢成长”的黄金期

相比之下,现代社会对十三四岁孩子的定位,与古代是天壤之别。

1. 长达十几年的“法定童年”:
教育体系的完善: 我们现在有一套完整的、义务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甚至大学,国家和社会投入巨大的资源,让孩子能够接受系统化的知识教育。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初中阶段,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发展智力。
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 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智成熟和身体发育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十三四岁的孩子,虽然生理上开始成熟,但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认知、社会责任感都还在形成和发展中,需要时间去探索、去学习、去犯错。
延长了“非生产性”时期: 相对于古代,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必”在十三四岁就投入生产。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社会可以支撑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而不用为生计担忧。

2. 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个体价值的凸显: 现代社会更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自我实现。婚姻和生育不再是唯一的“人生任务”,而是个人选择的一部分。
幸福感的定义多元化: 幸福不仅仅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还包括个人的成长、职业发展、精神追求等等。
保护未成年人成为共识: 法律和道德都在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认为他们需要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来成长。早婚早育不仅不被提倡,在很多地方更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 “撒娇”的背后是“安全感”和“被呵护”:
家庭环境的改变: 现在的家庭,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备受父母的宠爱和呵护。父母有能力,也有意愿去满足孩子更多的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
社会安全网的建立: 相对于古代那种严酷的社会竞争和低保障,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医疗、教育、养老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压力,也使得人们可以更从容地看待人生规划。
心理需求的满足: 十三四岁正是青春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情绪会比较波动,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依恋父母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安全感的表现,也是他们探索世界时的一种心理支撑。他们撒娇,更像是对这种安全感的确认和对亲子关系的维系。

总结一下,古代十三四岁结婚生子是生存需求、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现在十三四岁的孩子“躺大人怀里撒娇”则是在充分的教育资源、更长的发展周期、更强的社会保障和更成熟的个体价值观下的正常表现。

时代在进步,我们对“成长”的定义和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古代的少年承担了他们的时代责任,而现在的孩子,则被赋予了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去体验、去成为他们自己。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吉又以世俗嫁娶太早。未知有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人多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必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反差。十三四岁的孩子,在古代和现代,简直像是活在两个世界。咱们来细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古代十三四岁,那可真是“少年老成”的另一种形态首先,得明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存逻辑。那是一个 农业文明占主导 的时代,整个社会运转的基石就是“生产力”。人丁兴旺.............
  • 回答
    古代男子之所以常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这并非是他们普遍的偏好,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和物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抛开现代人的视角,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逻辑。一、 生育与繁衍的压力:生命的延续是首要任务在古代,尤其是在农耕社会,人口的增长直接关系到.............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观察!细想一下,古代富家小姐爱上穷酸书生,以及现代富二代爱上灰姑娘,背后确实有着各自时代的文化烙印和价值观变迁。这绝不是简单的对调,而是社会结构、性别观念、爱情观,乃至于我们对“门当户对”的理解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古代:富家小姐与穷酸书生的“浪漫主义”滤镜首先得承认,古代文学作品和.............
  • 回答
    提起古代仕女图,脑海里往往浮现出那些或温婉、或清冷、或娇憨的人物形象,她们常常有着细长的柳叶眉,饱满的面庞,以及,是的,一双相对较小的眼睛。为什么她们的眼睛不像我们现代人理解中的那样“大而有神”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远不止是简单的审美偏好那么简单。首先,得从古代的绘画技法说起。在中国传统绘画,尤.............
  • 回答
    “古代西方战争格局小”,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但细究起来,可能需要先掰扯清楚“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以及我们对比的参照系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小”理解为参与战争的国家数量少、地理范围窄、动员能力弱、对社会影响有限,那么从某些角度看,早期古代西方(比如希腊城邦时代,或者罗马早期)的战争,确实与我们想象.............
  • 回答
    古代的法律和社会观念与现代有着天壤之别,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嫖娼和通奸的法律地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等多个层面来剖析。古代:为何嫖娼不违法,通奸却常受法律制裁?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的时期,家庭和婚姻的功能与现代有着本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如果我们粗略地翻看一些历史记录和文学作品,会发现日本战国时代那些叱咤风云的大名(诸侯)们,比起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那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或者中后期皇帝,似乎在“夫”这个字眼(指妻子、配偶)的数量上,显得格外“专一”。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是社会结构、继承制度、宗教信仰乃至.............
  • 回答
    “帝王的发小多是将相之材”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选择,更有历史的必然。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一、 家庭背景与早期接触的相似性: 贵族阶层与政治氛围的熏陶: 古代帝王大多出身于皇族或权臣家庭,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权力中心,耳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和群体心理的复杂交叉。要理解为什么古代讨好皇帝的多被视为奸臣,而现代被称为“小粉红”的群体被一部分人认为是爱国者,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深入剖析。一、古代“奸臣”讨好皇帝的动机与特点:古代社会,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其核心特征。皇帝是绝对的统治者,掌握着生杀予夺大.............
  • 回答
    古代女人裹小脚,也称为“缠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延续了近千年的陋习。这项习俗对女性的身体、精神以及社会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了解为什么古代女人要裹小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审美与情欲的追求 “莲花”之美: 缠足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迎合一种畸形的审美观念。认为三寸金莲(脚长不.............
  • 回答
    一天为什么是24小时,而不是像古时候中国那样采用12个时辰制,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科学进步的过程。古代的12时辰制,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着其独到的运行逻辑,但与现代24小时制相比,确实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古代的12时辰制。这个系统大概起源于周朝.............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无法效仿“围魏救赵”战术来打败日本,这其中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军事、政治和地理因素。简而言之,“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救”,即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盟友,迫使其回援,从而解救被围困的友军。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中国自身面临的困境以及日本的战略特点,使得这一战术的实施变得异常困难,甚.............
  • 回答
    要说俄罗斯古代“又弱又小”,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也是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含义的标签。确实,与当时的一些强盛帝国相比,比如蒙古金帐汗国、奥斯曼帝国,甚至后来的西欧主要国家,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显得相对落后。但要说它“突然变强”,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我们先.............
  • 回答
    古龙小说中的几位代表性人物,李寻欢、楚留香和陆小凤,无疑都是读者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然而,若要论及他们的“知名度”高低,陆小凤似乎总要稍微逊色于前两位。这并非说陆小凤不够精彩,而是这三位性格迥异的“浪子剑客”,在读者群体中的吸引点和共鸣点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知名度的微妙差异。一、时代背景与武侠潮.............
  • 回答
    古代历史上,小国之所以能够将庞大的帝国拖垮,并非因为它们拥有与大国抗衡的直接军事力量,而是通过一种更具智慧和韧性的消耗战术,以及利用大国自身的弱点。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逻辑。首先,我们要理解“拖垮”的含义。它并非一蹴而就的军事征服,而是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衰败。小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往往是.............
  • 回答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那是一个由中央政府精心划分、为便于统治和管理而设立的行政区域。您观察到有些国家的面积特别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番有趣的逻辑,绝非随意为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到令制国诞生的那个时代,去看看当时的社会、地理以及政治背景。首先,您要明白一点,令制国并非是按照我们现代意义上那种均匀、标.............
  • 回答
    我理解您想了解为什么西方历史书籍中描绘的中国古代地图常常显得比我们实际想象中要小。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几个关键层面,涉及到历史时期、地理认知、地图绘制技术以及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我们不妨抽丝剥茧,深入探讨一番。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中国古代地图偏小”这个说法本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比的标准。 .............
  • 回答
    这位王小吏,平日里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官,在户部司里负责些文书抄写和账簿整理的琐碎事务。这日,正值午后,宫里来了一位钦差,身着绣着龙纹的红袍,手里高举着一卷金黄的圣旨,身后跟着几个威风凛凛的禁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钦差的声音洪亮,在寂静的官署大堂里回荡。所有在场的官员都起身肃立,脸上带着敬畏与.............
  • 回答
    理解古筝圈里的“小透明”们为何会在知乎上针对“反佛者”的行为,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这背后往往是多重动机和心理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小透明”和“反佛者”这两个标签所代表的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可能冲突点。 古筝圈的“小透明”: 这里提到的“小透明”多半是指那些在古筝演奏、教学、推广领域,.............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偏爱小众古典和新世纪音乐,这真是个很棒的品味!这两类音乐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意境,需要一个能真正欣赏和发掘这些珍宝的平台。针对你的需求,我为你仔细梳理了几个目前市场上比较有潜力的音乐平台,并尽量详细地聊聊各自的优缺点,希望能帮到你。在聊平台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小众古典”和“新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