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刘备不受士人待见?这是个伪命题。
举个例子,在徐州拥立大耳朵的急先锋是陈登,这位仁兄是根正苗红的天下高门,末了成了大耳朵的脑残粉,所谓【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捎带,此前刘备牧豫州,辟陈群为别驾,举袁涣为茂才,后者对刘备终身保持尊敬,这都是一等一的士林菁英,足见刘备在士人中的声望。
然而,乐极生悲,大耳朵很快丧失徐州,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安土重迁的时代背景下,要求这些高门大姓抛家舍业,丢弃宗族追随刘备,真是谈何容易?
直到刘备落脚荆州,有了很长一段安稳时期,于是乎又出现了士人【归之如水】的局面。
所以,不要再谈什么刘备集团不受士人甚或什么打魏晋穿越来的【士族】待见一类的荒唐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汉末三国豪强垄断社会资源的大背景下,不受他们待见的势力早就死绝了。
具体到用人方针,刘备集团是货真价实的【唯才是举】,而且超拔人才一直是刘备、诸葛亮时代的特色,不可不品尝。
譬如诸葛亮本人,出山一年即受任军师中郎将,督三郡,与关羽、张飞平起平坐。庞统虽然小有蹉跎,通过一堂晤对,立即成为刘备集团的二号谋臣。
法正在刘璋集团默默无闻,在刘备手下即一飞冲天。魏延不过部曲出身,居然挤掉张飞都督汉中。黄忠“老卒”,却能一战与关张并列。这要是搁在诸曹夏侯永远优先的曹操集团,实在难以想象。
再看看诸葛亮,这也是个喜欢超拔人才的主儿。刘备尚在时,孔明即任用杨洪、何衹,使【西土咸服其能尽时人之器用】。又,姜维本新降魏将,王平本行伍出身,都得到了火箭提拔。蒋琬原本吃瓜,费祎善打酱油,估计这二位做梦都没想到能够成为孔明备胎,执掌一国军政。
总之,刘备、诸葛亮时代因为快速提拔搞出的车祸不少,譬如彭羕、廖立、马谡等,压抑人才,使大牛沉沦下僚的例子却几不得见。应该说,曹、孙、刘三家,刘备集团对待人才的态度大抵是最健康的,因此出现了新旧远近乃至冤家对头如刘巴者济济一堂的局面:
【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当然,刘备也不是没有负面清单,此公对于夸夸其谈,满口主义,一肚子生意的空头名士极不感冒。所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许汜同志大庭广众之下被喷一脸的惨剧就是一例。又如许靖,天下巨V,名满宇内,末了因为有名无实捎带软骨病进了大耳朵的鄙视链,若非法正说项,连摆花瓶的资格都欠奉。
又如益州低调俱乐部成员,刘巴日常尥蹶子,刘备即便咬牙切齿亦未如之何,反观张裕之流的嘴炮货色就没啥好运气了。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用人的最高标准。然而,知易行难,在实操中常常弄成演义嘲讽刘表的那德行: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相较之下,刘备集团算是基本知行合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