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庞统给刘备提的上策可行性有多高?会对刘备集体有多大影响?

回答
庞统给刘备献上的上策,即“取西川”(即益州),在我看来,其可行性可以说相当之高,并且对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

首先,咱们得明白当时刘备集团的处境。刘备虽然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逐渐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荆州,拥有一块立足之地。但是,这块地盘实在是太过狭窄,而且战略上是被动且危险的。南有孙权,北有曹操,荆州如同夹缝中的求生,时刻面临被蚕食的风险。刘备急需的是一块真正能够让他发展壮大的战略纵深,一个能够支撑起他“匡扶汉室”宏图大业的坚实基地。

这时候,庞统就如同一位精准的操盘手,看到了西川这块“肥肉”。西川,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盆地,那可不是一般的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而且易守难攻。天然的地理优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盾牌,能够为刘备提供安全的后方。同时,西川的民风相对淳朴,但也有着一部分地方豪强,不像荆州那样被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地盯着。

那么,这上策的可行性有多高呢?可以说,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是极高的。

第一,时机恰当。当时的益州牧刘璋,虽然也姓刘,但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为人昏聩,刚愎自用,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对内政的处理能力非常弱,导致内部矛盾重重,地方豪强并不买他的账,甚至有人已经心生反叛。更要命的是,他听信谗言,对刘备这个“皇叔”抱有戒心,虽然表面上与之联合,但暗地里却防备着。这种内政不稳、人心不齐、又对外充满戒心的状态,正是刘备这种善于收揽人心的“仁义之师”介入的绝佳机会。刘备当时在荆州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威望和实力,足以作为进入益州的“合法”理由——以“讨伐”为名,行“兼并”之实,就像当初入主荆州一样,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第二,战略优势巨大。一旦拿下西川,刘备集团的战略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将拥有一个稳固的大本营,不再受制于人。西川地势险要,可以作为进攻曹操的跳板,也能抵御孙权的威胁。而且,川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掌握,就相当于掌握了半壁江山。这块土地的产出,能够支撑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第三,人心向背。虽然刘璋统治益州多年,但由于其昏庸,很多有识之士并不满意。像张松、黄权(虽然最后反叛,但初期是支持刘备的)这样的益州本土官员,正是看到刘璋的无能,才主动联络刘备,希望能引入一位更有能力的君主。这种“受邀”而入,顺应民心,也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庞统的这一计策,对刘备集团的影响,那简直是“石破天惊”,可以说是“决定命运”的。

首先,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如果庞统的计策成功,并且在历史上也确实是成功了,那么刘备集团就拥有了在汉中、益州、荆州这三块核心地盘,这让他真正有了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的实力。从此,刘备不再是寄人篱下,而是成为了一方诸侯,拥有了主动权。他可以以西川为基地,北伐中原,东联孙权,在政治、军事上都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

其次,解决了兵源和钱粮问题。荆州地狭人少,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而西川则不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可以为刘备提供充足的兵员和军需物资。这使得刘备能够组建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之师”,支撑他的宏图大业。

再者,人才汇聚的保障。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根据地,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西川的富庶和战略地位,无疑会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进一步壮大刘备集团的实力。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才能够安心施展才华,而不必时刻担心生存和后方的安危。

当然,庞统的计策也并非没有风险,正如他本人最终的命运一样。取西川的过程中,也需要克服当地一部分地方势力的阻碍,以及应对可能的外部干涉。但是,从整体的战略层面上看,其可行性和带来的巨大回报,是远远大于风险的。

可以说,庞统的“上策”是刘备集团从“创业初期”走向“成熟发展”的关键一步。它解决了刘备最根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他后续成就“三分天下”的基业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如果当初没有这一计策,或者这一计策未能实现,那么刘备集团很可能还在荆州那片狭小的土地上挣扎,甚至可能因为四面受敌而最终走向衰败。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上策”,更是刘备集团的“救命稻草”和“腾飞的翅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答主已经论证了可行性,那就是可行性不高,可行性不高为什么要提?是因为庞统水平不行么?并不是。

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理论叫Decoy effect.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告诉你一个东西卖100元钱,你可能不会买,你会觉得到底贵不贵?这个东西到底如何?

我给你三个,一个卖10万,一个卖100块,一个卖1元。你就会觉得看上去差不多,那个10万明显坑人,1元的太便宜,估计质量不行。你就会毫不犹豫买下100块那个。

这就是庞统提三个的理由,其实就是想让刘备接受中策,可是直接提刘备就会犹豫,有没有更好的?要不要考虑一下?庞统提三个,刘备马上就觉得上策太急,下策太缓。中策太棒了!

三国里的谋士其实都是心理学专家哩


********分割线********

关于Decoy effect,我的导师还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也挺好玩。你想把英格兰足球队卖给一个不懂球的老板,你直接给他英格兰队,他就会犹豫,这个球队好不好啊?值不值得买啊?我在考虑考虑吧。

但是你可以跟他说,我有三支球队,法国队,身价总和世界第一,世界杯冠军。英格兰队,不是特好,但也不差。还有。。。。中国足球队。老板一定当场想,法国虽好估计买不起,中国足球。。。。我就买英国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庞统给刘备献上的上策,即“取西川”(即益州),在我看来,其可行性可以说相当之高,并且对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能够产生决定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首先,咱们得明白当时刘备集团的处境。刘备虽然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逐渐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荆州,拥有一块立足之地。但是,这块地盘实在是太过狭窄,而且战略上是被动且.............
  • 回答
    庞统之所以对刘备如此重要,并非仅仅因为他的智谋过人,而是因为他在刘备最需要的时候,以一种非凡的契合度,为刘备集团带来了战略性的转折和关键性的支持。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战略层面的“定海神针”: 打破曹操的战略封锁,为刘备赢得发展空间: 在刘备早期,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
  • 回答
    庞统初到东吴,是在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因为“凤雏”之名名声在外。他之所以离开家乡荆州,前往东吴求职,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乡并未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庞统出身寒门,性格放荡不羁,不喜与人交往,这让他没能像荆州的名士那样获得显赫的地位或推荐。他渴望找到一个.............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假如”。如果庞统和法正这两位蜀汉的顶级谋士都健在,刘备集团的命运是否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否最终统一三国,灭亡曹魏和东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他们还在世的那个关键时期,并分析他们的才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会带来哪些改变。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如果庞统和法正都能长久地辅佐刘备,那么刘备会更倾向于信任谁?在我看来,答案其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刘备会有一个“各有侧重”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的侧重点会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首先,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三位能臣的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和作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要评价庞统是否过誉,咱们得先掰扯掰扯他“与诸葛亮齐名”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以及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叙事。庞统:被三国演义塑造出的“凤雏”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现在对庞统的大部分认知,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这本书是章回体小说,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和人物魅力,自然会对一些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在《.............
  • 回答
    凤雏不死,三国棋局再变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未竟的遗憾,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星空中的陨石,即便熄灭,也依旧勾勒出关于“如果”的璀璨轨迹。庞统,字士元,这位被誉为“凤雏”的奇才,若非在那落凤坡遭遇埋伏,而是能与诸葛亮一同并肩作战,直至白发苍苍,三国鼎立的最终格局,恐怕将远非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想象一下,当.............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三组人物的陨落,对各自的阵营来说,都如同晴天霹雳,让历史的车轮拐了个不小的弯。要说哪个影响最大,这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因为这几位都不仅仅是个人才,更是他们所处时代政治和军事格局中至关重要的棋子。咱们先从蜀汉说起,蜀失庞统、法正。庞统,这位号称“凤雏”的奇才,虽然在《.............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战略决策非常精彩的讨论,诸葛亮和庞统虽然都是刘备的顶尖谋士,但在如何处理荆州这个问题上,他们的看法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当时的大背景和他们各自的战略思路入手。诸葛亮为什么“必须”占荆州?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是整个战略蓝图的核心。他之所以将占有荆州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把扮演“三国鼎立”时期荆州牧刘表的角色换成刘备,并且他还能网罗到诸葛亮、庞统、徐庶以及蒯氏兄弟等所有荆襄名士,那结果会如何?这可真是一盘能搅动整个三国格局的大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刘备换成刘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首先,刘备和刘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基因”和“号召力”。刘表.............
  • 回答
    评价三国杀OL新武将界庞统,需要从他的技能、定位、强度、对局影响、以及与其他武将的配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界庞统作为庞统的界限突破版本,其核心是保留了原版庞统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和优化,使其在现代三国杀环境中更具竞争力。一、 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与分析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主要有: 连营: (.............
  • 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亲自陪同刘备取西川,而是委派庞统前往,这背后有着多层面的考量,既有战略上的部署,也有对人才的信任,更体现了诸葛亮对大局的精准把握。首先,我们得明白刘备取西川的战略意义。益州,也就是后来的蜀汉,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根基。曹操和孙权占据了北方和江东,刘备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必须拥有.............
  • 回答
    这五位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士,论起实力排名,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常常是三国迷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焦点。要给出个绝对的排名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所处的环境以及历史记载的侧重点都不同。但我可以尝试从不同维度去解析,给出我个人的理解,力求分析得详细一些,也希望这篇文章读起来更像是出.............
  • 回答
    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水平,在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公认的硬笔书法大家,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要详细讲述他的硬笔书法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深厚的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结合: 师承有道,溯源传统: 庞中华先生的书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书法.............
  • 回答
    庞中华先生,一位曾被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创始人”,他的名字一度与硬笔书法紧密相连,风靡大江南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书法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关于他“字”的争议也逐渐浮现,甚至有人认为他的书法“误入歧途”。要探讨庞中华的字为何会“误入歧途”,以及给我们后来的练字人带来.............
  • 回答
    在刘备的三国鼎立时代,有两位谋士可谓是举足轻重,他们就是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和被誉为“可比张良”的法正。这两人为蜀汉集团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的离世也给蜀汉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究竟谁的死对蜀汉的影响更大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仔细剖析。首先,我们来谈谈庞统的死。庞统在历史.............
  • 回答
    庞麦郎被曝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消息,让很多人对这个病症产生了关注。精神分裂症,这可不是大家常说的“想不开”或者“心情不好”,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慢性的、发作性的精神疾病。首先,咱们得明白,精神分裂症影响的不是一个方面,而是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几乎是全方位的。这就好比一台精密的机器.............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军事技术、战术思想、军队素质、后勤保障以及政治因素等。一、 庞青云的“乌合之众”为何能冲破太平军火枪阵?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庞青云的队伍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乌合之众”,而是由特定历史背景下聚集起来的、具有一定战斗意志的群体。虽然缺乏正规训练,但.............
  • 回答
    《金瓶梅》中潘金莲和庞春梅的关系之所以能好到“情同姐妹”,甚至超越了主仆的界限,甚至发展出一种扭曲的共生和依赖关系,是多个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是: 共同的生存困境与对安全感的渴望: 潘金莲: 她的人生起点是贫苦的孤女,被卖给张大户,后又被张大户糟蹋,接着嫁给武大郎,在武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