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神族对其他种族采取达乌政策,而不是比较流行的黑暗森林政策?

回答
在我看来,探讨神族与其他种族关系的“达乌政策”与“黑暗森林法则”之间的区别,并深入分析神族选择前者而非后者的原因,需要我们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然后才能触类旁通地解读神族的行为模式。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达乌政策”究竟是什么。这个词在科幻语境下并不像“黑暗森林”那样广为人知,但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和神族在一些作品中的表现来推测其核心。如果将“达乌”理解为一种包容、吸纳、甚至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去“引导”或“同化”其他文明的方式,那么它就与“黑暗森林”的“零和博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黑暗森林法则”,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它描绘的是一个宇宙文明生存的残酷现实:宇宙就像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悄悄潜行。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文明,很快就会被发现并被消灭,因为你无法判断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而善意也可能被误解为威胁。因此,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隐藏自己,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就将其消灭。这是一种基于极度不信任和生存本能的策略。

那么,为什么神族不采取这种听起来“更安全”的黑暗森林策略呢?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

一、神族自身的特性与目标决定了其选择

1. 超越生存的追求: 如果我们将神族理解为一种高度进化、甚至已经摆脱了基本生存压力的文明,那么黑暗森林法则对他们而言可能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单纯地“活下去”,而是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知识的积累、宇宙的理解、生命的演化、甚至是对生命本身意义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消灭其他文明只会减少他们学习和观察的机会,与他们的终极目标相悖。

2. 对“存在”的定义不同: 神族可能对“存在”的定义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的个体延续。他们可能已经实现了某种形式的集体意识、能量化存在,或者与宇宙本身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其他文明的威胁可能并不直接触及他们的“存在本质”。相反,他们可能视其他文明为宇宙演化过程中有趣的研究对象,是他们“存在”的一部分。

3. 自信与傲慢并存: 神族如果拥有压倒性的技术、智慧或某种“神性”力量,他们可能并不认为其他文明对他们构成真正的威胁。这种自信(或者说是傲慢)使得他们不需要采取躲藏或主动攻击的策略。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潜在的挑战,或者认为绝大多数文明根本不值得他们出手。

二、达乌政策的核心优势(对神族而言)

1. 信息收集与知识积累: 达乌政策,如果意味着观察、接触、甚至引导,能够让神族获得比黑暗森林法则下更多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文明的成长、发展、冲突,来学习不同生存策略、社会结构、科技路径,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这对于一个以智慧和理解为导向的文明来说,是无价的。

2. 宇宙的“进化”与“美化”: 神族可能并非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种园丁或者哲学家的身份。他们可能认为宇宙是一个需要“照料”或“引导”的存在,希望看到更多样化、更有趣的生命形式。达乌政策可能是一种主动干预,用以“优化”宇宙的生态,去除“病态”的成分,或者将一些有潜力的文明导向他们认为的“正途”。这是一种积极的塑造,而非消极的规避。

3. 潜在的盟友或同化对象: 虽然不是所有文明都能被神族理解或接纳,但存在一部分文明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神族有契合之处,或者可以被引导至与神族相似的阶段。通过达乌政策,神族可以发现并培养这些潜在的“伙伴”,从而扩大其“影响圈”或形成一种新的共生关系。甚至,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同化”,将其他文明融入到自己庞大的体系中,增加自身存在的维度和复杂性。

4. 规避道德或哲学上的“污点”: 黑暗森林法则的执行者,无论出于何种理由,终究是在不断地制造“死亡”。一个高度进化的文明,尤其如果他们拥有一种超然的道德观,可能会认为这种无差别的杀戮是一种低劣的行为,是对生命本身的亵渎。达乌政策则可能是一种更为“优雅”或“符合其价值观”的处理方式,即使有时需要采取强制手段,也会被包装成一种“必要之善”或“教育”。

三、黑暗森林法则的局限性(对神族而言)

1. 浪费资源与机会: 黑暗森林法则要求隐藏和毁灭。这意味着神族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去维持隐蔽,并且会错失大量潜在的学习机会。对于一个有能力且有兴趣理解宇宙的神族而言,这种策略的“效率”太低。

2. 无法解决更根本的问题: 黑暗森林法则只能解决“被发现和被攻击”的问题,但它无法解决宇宙中“为何存在不信任”的根本原因,也无法引导宇宙走向更积极的未来。神族可能关心的是更宏大的问题。

3. 可能诱发更强大的敌人: 如果所有文明都采取黑暗森林法则,那么宇宙将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神族如果稍微暴露自己,就可能引来一群同样拥有强大武力的文明联合围剿。相比之下,通过达乌政策,即使有所接触,他们更有可能通过技术、智慧或外交手段来维持优势,而不是直接诉诸武力。

举例说明: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拥有无穷智慧和资源的图书馆管理员,你的目标是收集所有书籍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黑暗森林管理员: 会将所有未分类的书籍锁在黑屋子里,一旦发现有其他管理员想进来,就立即将对方赶走甚至销毁,因为他认为对方可能来偷书或者破坏书籍。他自己则在暗处小心翼翼地搜集。
达乌管理员: 会主动将书籍整理、分类,邀请其他有兴趣的学习者进来,甚至会主动联系那些可能拥有稀有书籍的管理员,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他们的藏品。他可能会对那些破坏书籍的行为进行干预,但他的主要目的不是消灭,而是“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和内容的丰富性”。

神族选择达乌政策,可能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宇宙不应是黑暗森林,而应该是一个包含无限可能性的“知识殿堂”或“生命花园”。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冷酷的生存策略,不如说是基于其自身发展阶段和哲学理念的一种宇宙互动方式。他们可能不愿成为“猎人”,而更希望成为“引路人”或“观察者”,即使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总而言之,神族之所以不采取黑暗森林法则,而是选择达乌政策,归根结底是他们的目标、能力、哲学以及对宇宙的理解与黑暗森林法则的需求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他们不是在玩一场“谁活到最后”的游戏,而是在参与一场更宏大、更复杂的宇宙“演进”或“叙事”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黑暗森林不流行,只是三体火了看的人多而且吹的人多而已。

黑森的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宇宙资源恒定,文明数量多,互相争夺资源,而且最初的文明强者越强,以至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而星际的世界观里,是有虚空这一说的,是有萨尔那加这一说的,整个闭环宇宙彻底被打破,萨尔那加可以虚空造物在虚空中抽取能量。

游戏和小说中多次提到星灵使用的水晶可以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给周围的星灵建筑供能而且还能自我增值,不止如此,这样水晶还可以像计算机一样进行数据处理。

星灵的能量补给直接靠种水晶,母舰核心就是一块大水晶,有了这星灵看得上其他的能源?

泰伦用聚变核心造大和,那可是全泰伦智慧的结晶,结果早在议会时期星灵就直接给船上了人造太阳。

然后星灵觉得人造太阳太落后了用了其他的方式去造了母舰。

星灵当初在黄金时代扩张了很多领土,母舰,巨像等都是扩张时代的产物,虚空之遗的时候挖出来就能用还非常先进,那个时候的星灵侵略性很强,不是虚空之遗后期那么佛系。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星灵根本不在黑森的描述范围里,他们的科技处在顶端,而且不缺能源,即便不扩张也能过的很好,就像你玩策略游戏到了大后期,整个地图就你最强了。

所以星灵扩张不扩张全看心情,根本不能套黑森的条件。

达乌律法的诞生还是在星灵的黄金时代,不过已经在末期了,星灵们已经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制造那么多的毁灭性武器。

母舰,净化者等武器相继封存,真正促使巨像封存和达乌诞生是因为星灵用三台巨像把一个星际文明扫回了石器时代。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星灵的傲慢,他们闯进了人家的领地而且对人家的警告和交流不屑一顾,然后被人打了直接调用巨像反击。

再加上星灵有神之长子的概念,他们的信仰萨尔那加,整个宇宙的所有文明都是萨尔那加的孩子,而他们是长子,长子如父,代替萨尔那加当爹的星灵竟然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了自己的弟弟?

这才是达乌律法的背景。

星灵对于其他种族的看法大多是怜悯,洛哈娜第一次见人类就说,这样低等生物竟然还用嘴交流,觉得人类太低等了和他们对话掉价,并用达乌去压阿塔尼斯。

如果这么发展下去星灵早晚要变成群星里暮气沉沉的失落帝国。

然后虫子们出现了。

神之嫡次子出现按着神之嫡长子的脑袋在地上摩擦。

“爷来干你了”——主宰

user avatar

都不是,纯粹是神族太强了,手撕归零者,脚踩低温艺术家,随便几艘星舰就可以无伤吊锤三体人。

而且神族也并非不谨慎,比如他们生产了大量母舰出去开拓殖民地,而且还修建了可以重启文明的方舟舰,甚至他们还隐藏了艾尔的坐标,如果不是泽拉图偶然间泄露,主宰根本找不到艾尔。


神族的衰落和达乌关系不大,纯粹是被和他同级别的虫族骑脸一次,丢了主星,然后又被比他高一级的埃蒙阴了一把,又丢了夏库拉斯和主力舰队,只剩一艘方舟舰,显得非常落魄。

user avatar

星灵的发家与萨尔那加的扶持密不可分,星灵也一直自称“神之长子”。神族实行达乌政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模仿萨尔那加对自己的扶持。

同时,达乌也是星灵傲慢的直接体现。“我们”是高贵的神之长子,是近神的存在,而“你们”是低等的、需要我们帮扶的原始生物。

至于星灵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度的落后。星灵虽然获得了极其发达的技术,但其政治制度依旧却发展缓慢,极为保守和顽固。沉迷宗教、盲信卡拉,忽视技术的发展(甚至技术大幅倒退)。

更要命的是议会傲慢的雪葬了巨像等强力战争机器,黄金舰队又流落在外(无敌的黄金舰队永远在路上)。在主宰rush艾尔的时候星灵其实差不多处于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user avatar

且不论黑暗森林作为一个小说里,人类这种“低级生命”认识宇宙的片面而狭隘的理论,它本身正确与否——首先假设它是正确的,但它依旧不适用于星际争霸的背景设定。

黑森的两条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黑森的两个延伸概念:

3、信息传播最大速度为光速,光速有限导致交流困难,交流困难导致猜疑链。

4、任何低级文明都有潜力发生技术爆炸。


在星际争霸的世界里,这四条前提条件都不适用。

1、星灵已经度过了视生存为第一目标的求生期。在他们的文明空前发达后,已经不在需要在茹毛饮血中考虑怎么艰难求生了。他们视自己为“神之长子”,以履行萨尔那加的职责,由上而下的观测、扶持其他文明为第一任务,只有遇到了极度顽劣而有威胁的文明时才会考虑武力抹除。

2、一方面,星灵在卡拉仕一战后,已经在自省中停止了扩张。另一方面,虽然宇宙中资源有限,但不同文明主攻的资源路线并不相同。星灵主要需要凯达林水晶,太阳能碎片,而人类需要石油,核燃料等。需求不同,争夺自然不会有意义。而当不同种族间需要的资源有重合时,确实是会打起来的(见拜舍尔上塔达林和人类抢地勤)。

3、三族都有折跃科技跨越光速,同时星灵可以用灵能与其他智慧种族直接交流,猜疑链攻之自破。

4、技术爆炸确实存在,人类战役中雷诺的科学家快速整合了星灵和虫族的样本搞出了一堆包括生物钢,主脑模拟器,折跃采气的黑科技就算是技术爆炸。但一般而言,至少在两部星际争霸的时间线内,即使是技术爆炸后的低级种族,距离星灵的科技水平也相当遥远(从20分爆炸到了30分,对35分的文明可能是个威胁,但是对100分的文明呢?)。而且基于超光速技术的存在和克普鲁星区并不大的尺寸(至少星灵在查尔,艾尔,奥古斯特格勒这些地方周转并没有交通困难),星灵完全可以监控到其他种族的技术发展,而不用担心突然出现碾压自己的科技。当然,这一点存在反例,人族在Narud的指导下培育混合体也算是超出星灵探测的技术爆炸,但锅都让Narud背了。


综上,黑暗森林的前提条件对星灵并不成立。

题外话,我个人认为黑暗森林是可以跳出三体圈子,套进其他作品里的。从两条公理,两个前提中推导出黑暗森林理论并没有太大的逻辑漏洞。但是不要忘了,即使是在《三体》这部小说里面,这四个前提条件也只是人类作为墓碑上的蚂蚁,用自己粗浅认知归纳出来的,对于宇宙和顶级文明而言并不一定适用。而在套到其他作品中时,也要注意四条条件的适用与否。

user avatar

黑暗森林理论有个非常、非常、非常强的前提就是:消灭其他种族是宇宙所有文明的一致共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某一个文明决定要见谁杀谁(种族洁癖)就能让宇宙永无宁日,必须让所有文明在没有事先协商的前提下,不约而同的采用黑暗森林法则,才有可能生效。否则的话,即使出现了见一个杀一个的大魔头,那些落后文明也会采取拼命找盟友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而不是藏起来缩头等那么一刀。

现在不考虑其他种族,单纯看看SC世界观里的神族。

首先,这个种族并没有那么强的“共识”。万世之战打完了有黑暗圣坛出走,亚顿靠个人魅力摆平了黑暗圣堂又出来净化者叛乱,他们内战都没打完,怎么可能有空去计划安排其他文明的命运?很闲吗?

其次,就算是神族当中最有梦想最有目的的塔达林分支,也不是蛮子风格见谁砍谁,而是耐心的蛰伏起来等待埃蒙的指令。既然是有目的,那就不能随着性子来,而是得按照计划行事。

最后,埃蒙的计划也不是消灭所有生物最后唯我独尊的,他需要让银河系的生物茁壮成长,然后吸收掉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完成计划。

所以神族为什么不见一个灭一个,总结一下。

首先没法统一思想,

其次就算统一思想了也未必会浪费时间在大屠杀上,

最后就算是极端的邪恶有时候也需要放任生命的成长。

就这三个理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