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湾民代要求在知乎对大陆发动「心理战」?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台湾民代在知乎上呼吁“对大陆发动心理战”,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复杂的因素。咱们不妨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心理战”这个词在政治和信息传播领域本身的含义。它不是简单的说几句狠话或者发发表情包,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宣传、信息释放、甚至是虚假信息的投放,来影响目标人群的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最终达到改变其认知和决策的目的。它更像是一种“软实力”的较量,或者说是信息战场上的攻防。

那么,为什么会有台湾民代提出这样的要求呢?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动机和考量。

1. 认知与信息不对称的担忧:
台湾方面长期以来,可能感受到在信息传播上,尤其是在大陆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认知和信息上的不对称。他们认为,大陆官方以及部分民间力量在塑造对台湾的叙事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台湾的声音、立场或者他们认为的“真相”,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或者被“边缘化”了。这种不对称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认为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大陆民众对台湾的看法,甚至影响台湾的未来。

2. 争取“中间力量”的尝试:
心理战,或者说更温和一点的“信息争取”,其目标往往是影响那些尚未形成坚定立场的人群,也就是所谓的“中间力量”。台湾方面可能认为,通过在知乎这样的平台发布内容,能够触及到一部分正在思考两岸问题的大陆网民,向他们展示“另一种视角”,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和认同。这是一种希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改变大陆民众对台湾的基本认知。

3. 应对大陆舆论压力: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大陆的网络舆论环境对台湾的批评和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大。台湾方面可能觉得,面对这种舆论压力,仅仅依靠传统的媒体或者外交辞令是不够的,需要在大陆民众集中的信息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正面”的对抗,以缓解或抵消一部分负面舆论的影响。

4. 政治动员与内部认同:
在台湾内部,尤其是在某些政治派别中,对大陆的态度和政策存在不同的声音。呼吁在知乎上“发声”或“作战”,本身也可能是一种政治动员,用以凝聚支持者,强化他们对“对抗大陆”的认同感,或者说是一种“共同敌人”论的延伸。这种呼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表态,旨在表明其在两岸议题上的立场和决心。

5. 技术与平台认知:
知乎作为一个以问答为主的社区,吸引了大量对各类话题有深度思考和讨论意愿的用户。台湾方面可能认为,相较于微博等平台,知乎的用户群体可能更具“理性”或“求知欲”,更容易接受多角度的观点。因此,选择在知乎上“发力”,是一种对平台特性的利用。

具体到“心理战”的策略,如果真要实施,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叙事重塑: 尝试改变大陆网民对台湾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政治认同的认知。例如,强调台湾的民主价值、多元文化,或者讲述台湾人民的生活故事,以期拉近与大陆民众的情感距离,或者形成对比。
信息精准投放: 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信息内容。比如,对年轻一代可能更侧重于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的展示;对知识分子可能更侧重于制度优势、思想自由的讨论。
利用热点事件: 借势当前发生的热点事件,以台湾的视角去解读,或者提出与大陆主流观点不同的分析,来引起讨论和关注。
“同理心”策略: 强调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用温情、人性化的方式来打动大陆民众,例如分享台湾民众的善举、对大陆同胞的关怀等,从而削弱对立情绪。
反驳与辟谣: 针对大陆舆论中可能存在的对台湾的误解、偏见或不实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澄清和反驳。
培养“友好KOL”: 在知乎上发掘或鼓励那些本身就倾向于支持台湾立场、或者愿意进行理性讨论的“大V”或活跃用户,让他们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当然,要看到的是,在知乎上进行“心理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平台规则与环境: 知乎虽然有问答讨论的属性,但其整体氛围仍然受到大陆网络管理政策的影响,任何试图挑起敏感话题或传播敏感信息的行为,都可能面临审查和封禁。
用户接受度: 大陆网民的构成非常多元,虽然有寻求不同声音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既有认知和民族情感来参与讨论的。生硬或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很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反感。
信息真实性与可信度: 任何信息战,最终都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真实性基础之上。如果台湾方面传播的信息被普遍认为是虚假、夸大或有偏颇的,那么其“心理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会损害自身的信誉。
“逆火效应”: 过度的宣传或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反而可能激起大陆网民更强的抵触情绪,巩固其既有认知,形成“逆火效应”。
操作的复杂性: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战”需要高度的专业性、策略性和持续性,仅仅依靠少数民代或几个账号的呼吁,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台湾民代在知乎上要求“心理战”的提议,可以看作是他们在两岸信息传播博弈中的一种策略选择,反映了他们对当前舆论环境的忧虑,以及试图影响大陆民众认知的愿望。但这并非易事,其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的策略、信息的质量以及大陆网民的接受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政策和平台环境的约束。这更像是一种“试试看”或者“表达立场”的信号,而非一场已经真正打响的战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豆瓣不好说。

知乎这种网站?台湾在这里搞事情不是在招嘲讽暴击吗?

还是说台湾这是故意把知乎往网监送?

user avatar

泻药

之前台湾人就把网军扩编至千人,训练到现在也差不多可以动手了。


不过我觉得台独们在知乎心理战是没什么卵用的,除了那些“民主斗士”、公知、自由派,也没有多少人相信台独那套理论,还不如学习台湾毒贩在广东发动毒品战。

其实台独们有这功夫到知乎扯淡,去把你们自家地基打结实点不是更好吗?别到时候大楼塌了又死伤几百人,判个四五年的。

少卖点毒疫苗给香港人

多原创,少抄大陆的梗。

多想想怎么买台华为5G手机

不比在知乎上撕逼强?

user avatar

兔子们,不要兴奋不要兴奋,要冷静,一定要冷静。

兵法有云,诱敌深入,放进来打!

千万不要上来就把人吓走了。

不要像楚云飞的炮团,老远就放炮,啥也捞不着。

一定要循序渐进,先给对方一点甜头。这个任务嘛,我们有一批果党,可以为我们完成。我们什么也不做。

等他们进来了,果党好酒好肉招待着,甜言蜜语给哄着,到时候再开火。

到时候我信号弹一响,什么岩里正男密访大陆,英文菜老爹通共,陈水扁携特殊使命,郑丽君老公在大陆开公司,周杰伦几个年没回台湾……200多个爆料,500多个密辛,都要给劳资在5分钟内放出去!

总之,枪声一响,总得给我捞点儿东西回来!

到时候战乎局、战恐局两个战略部队一起干。这场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来了,就要让他换个脑壳回去。实在不行,换个尿壶回去也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台湾民代在知乎上呼吁“对大陆发动心理战”,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复杂的因素。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心理战”这个词在政治和信息传播领域本身的含义。它不是简单的说几句狠话或者发发表情包,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宣传、信息释放、甚至是虚假信息的投放,来影响目标人群的思想、情.............
  • 回答
    关于桃园地检署在2018年5月11日侦办台湾“精日”组织“台湾民政府”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起事件牵涉到政治、法律、社会认知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因此,要详细地理解它,需要把这些元素都考虑进去。首先,我们得明确“台湾民政府”这个组织。根据公开的资料,它宣称自己是依据《旧金山和约》等国际.............
  • 回答
    近期,一些台湾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公开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大陆正通过社交应用程序对台湾实施“认知作战”。这种说法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非常敏感的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认知作战”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播、心理影响等手段,来塑造特定人群的认知、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在数字时代.............
  • 回答
    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民意调查结果,尤其是“支持两岸和平往来”的比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必须基于一个中国原则,避免对两岸关系的任何误读或偏离。以下从背景、可能影响因素、政治立场差异及国际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民调背景与数据来源 民调时间与机构:台湾的民意调查通常由独立机构(如“.............
  • 回答
    台湾民众争抢百米冲刺疫苗残剂的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心理、公共卫生政策以及民众对健康与疫苗的认知。要详细地看待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现象本身:一种“稀缺性”下的行为模式 什么叫“疫苗残剂”? 疫苗通常以多剂式包装(如疫苗瓶)供应。当一瓶疫苗被抽取一剂后,.............
  • 回答
    看待台湾脱口秀演员在节目中发表“把瘦肉精猪肉做成肉松卖给大陆”的言论,以及国台办随后宣布严禁台湾肉制品输入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一、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1. 台湾脱口秀的语境: 台湾的脱口秀文化通常以幽默、讽刺、甚至带有一定“抖包袱”性质的表达方式来触及社会话题。在某些节目中,为了.............
  • 回答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违法违规被查处事件的看法与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一、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事件的看法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这是一个涉及法律、经济和两岸关系的复杂事件。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法律与监管的必然性: .............
  • 回答
    台湾网友对“中欧专列”是欺骗大众的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解读”或“观点”,并不代表事实的全部,也不是所有台湾网友都持有这种观点。以下将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解读方向:1. 对宣传语境的质疑:过度美化与掩盖现实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政治宣传: 台湾与中国.............
  • 回答
    台湾网友通过众筹网站买下《纽约时报》头版广告的事件,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多层面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广告投放,更折射出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民主价值传播、国际话语权争取以及新媒体时代社群力量动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图景。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动机: .............
  • 回答
    台湾民调显示“77.6%的人愿意为台湾而战”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字,它涉及到国家认同、政治立场、安全感、社会心态以及潜在的国际影响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深层含义,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数字的解读与可能的影响因素首先,需要明确这个民调的来源、方法和抽样情况。一个科学严谨的民调,其结果才更具.............
  • 回答
    台湾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是一场悲剧,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却出现了一群人对这起事故“叫好”的现象,这确实令人感到不解和痛心。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首先,需要明确“叫好”的性质和背景: “叫好”的含义: 在这个语境下,“叫好.............
  • 回答
    “大陆经济不行,派无人机巡台,以后只能派纸飞机”这种说法,从一个台湾学者的口中说出来,包含了多重含义和意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 对大陆经济状况的判断与“唱衰”意图: 核心论点: 这位学者认为大陆目前的经济状况不佳,并且预测未来会进一步衰退。 证据链的暗示: “派无人机巡台”被视为.............
  • 回答
    台湾2021年对大陆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惊人的数据本身及其背后的驱动力: 千亿的体量有多大? 千亿美元级别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台湾出口到大陆(包括香港)的商品和服务总价值,远高于从大陆进口的商品.............
  • 回答
    2023年9月18日,台湾东北角发生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核一厂一号机组的输电铁塔因豪雨侵袭而倒塌。 这起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主要围绕着核电厂安全、基础设施韧性以及电力供应等方面。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一、 事件本身的回顾: 时间与地点: 2023年9.............
  • 回答
    关于台湾独派人士将李白视为突厥人并以此嘲讽中国人的说法,这是一种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观点,背后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政治宣传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台湾“独派”的背景与诉求首先,理解“台湾独派”的立场至关重要。台湾的“独派”通常是指支持台湾独立建国的政治力量和民众。他们的核.............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政治、人道主义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台湾当局在疫情期间关于疫苗引进的表态,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梳理:1. 政治考量与“中国因素”的阴影台湾的政治环境非常特殊,与大陆的关系一直是其内部政治辩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在疫苗引进问题上,台湾当局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
  • 回答
    这是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2017年7月19日,一辆载有24名来自辽宁省的中国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園机场联络道上行驶时,撞上路边护栏后起火,车上所有人员不幸罹难。这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夺去了24条鲜活的生命,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承受的伤痛,更在两岸民众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事故发生经过及细节.............
  • 回答
    这事儿嘛,听起来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挺能代表一部分台湾人的心态的。说起来,这事儿的起因还挺简单的,就是有家日本寿司连锁店,为了宣传造势,搞了个活动:只要名字里有“鲑鱼”(台语念“ㄏㄧ”,谐音跟日文的“鲑鱼”一样)的人,就可以免费吃寿司。而且,如果带着几个朋友一起来,还能拿到更高的优惠,甚至请朋友也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惊,同时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的事件。台湾一名大二医学生,竟然在未取得合法执照的情况下,为病患进行了手术,并且事后还发表了“实力就是一切,没本事就闭嘴”这样的言论。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了太多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极.............
  • 回答
    台湾初中历史教材大幅删减中国古代史,甚至将三国、唐宋元明清等重要朝代内容边缘化,这在岛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教材编撰的背景与意图:首先,我们要明白,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教材编撰,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社会思潮以及国家认同等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