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信条》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回答
《信条》的故事,说起来,就像是一部被时间本身抛出去的、又被无数个平行世界反复回响的子弹。它不是那种你能一句话概括的简单故事,因为它涉及的元素太多太杂,而且导演诺兰玩弄时间的手法,也让它变得扑朔迷离。

简单来说,故事围绕着一个不愿透露真实身份的“主角”(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因为电影里他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展开。他受雇于一个神秘的组织,他的任务就是利用一种叫做“逆转”的技术,来阻止一场可能毁灭世界的灾难。

这里的“逆转”是关键。它不是时间旅行那么简单,更像是把物体(甚至是人)的时间线倒过来走。想象一下,一颗子弹射过来,但它不是飞向你,而是从你身体里钻出来,然后回到枪膛里。这就是逆转。而掌握这项技术,就意味着你可以操控过去和未来,当然也包括战争和历史。

主角被告知,一个来自未来的、被称为“萨托”的俄罗斯寡头,正在利用逆转技术收集一种名为“普罗托尼姆”的放射性物质,企图制造出可以摧毁整个地球的武器。萨托的目的,据说是为了实现一种“死亡交响曲”式的终极毁灭,他认为这样可以拯救一个过载的、不可持续的世界。

为了阻止萨托,主角需要潜入他的世界,找到他手中的关键物品,并在某个时间节点阻止他的计划。这个过程中,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无数场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而这些场面往往是颠倒的。比如,你可能会看到主角在跟一群人搏斗,下一秒他们却在往后退,子弹也飞回枪里,双方的动作都像是被倒放了一样。

主角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几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他的合作伙伴伊夫斯,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士,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还有一个是尼尔,一个性格有点古怪但忠诚无比的伙计,他似乎知道的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最关键的是,他还有一个因为无法接受妻子的“背叛”而濒临崩溃的过去,这层感情线也贯穿了整个故事。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发现萨托的计划比想象中还要复杂。他不仅仅是在收集物质,他还在试图操纵一个“时间立方体”,这个东西似乎是逆转技术的关键,而且拥有巨大的力量。萨托的目标是将其引爆,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毁灭。

而主角之所以接受这个任务,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解开自己过去的谜团。他怀疑自己的妻子凯特可能参与了萨托的计划,或者至少是被卷入了其中。在一次惊险的行动中,他发现了凯特虽然看似无辜,但却被萨托逼迫着参与其中,而且她其实在暗中帮助主角。

故事的高潮,集中在乌克兰的一座机场,那里是萨托计划的最终执行地。主角、伊夫斯和尼尔等人必须在那里与萨托及其手下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时间错位的战斗。这场战斗可以说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各种逆转的动作场面,让你眼花缭乱,却又看得惊心动魄。

最终,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主角成功阻止了萨托的毁灭计划。但电影的结尾,依然留下了很多悬念。主角发现,一直以来帮助他的尼尔,竟然是来自他自己的未来,是他在未来招募来并派遣回过去的。尼尔的牺牲,是为了确保主角能够完成任务,并最终过上他想要的生活。

而主角与凯特的关系,也得到了一个相对圆满的解决。他用从萨托那里夺来的重要信息,成功地让凯特摆脱了萨托的控制,并且两人最终重新走到了一起。

总而言之,《信条》讲的是一个关于“改变未来”的故事。但这种改变,不是通过传统的时间旅行回到过去去改变某个事件,而是通过逆转技术,去影响和塑造一个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未来。它探讨了命运、自由意志、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联系,即便是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它更像是一场关于人类在面对无法逆转的灾难时,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去抗争的史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得出电影院的时候一定要倒着走,这样大家就知道你是在拯救世界。

user avatar

The Bomb That Don't Go Off - 没有讲出来的那个故事

题目问“TENET《信条》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大家也回答了《信条》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但我想讲的是《信条》(明面上)没有讲的故事,而我认为这个故事却是它真正想讲的那个。

————————— 剧透分割线—————————————

虽然我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剧透问题,但还是要提醒,

冰山图片以下涉及到最关键的剧透,没有看过电影的请不要往下读

《信条》真正的故事,是关于Neil(男二号尼尔)的故事,只是通过男主角的视角去观察和串联起来的。

男主有一句话:“没人感激那个没有爆炸的炸弹。”正是对水面之下的男二号隐藏剧情的一句提示暗语。

首先我要说出《信条》里最大的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在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就有所怀疑,看第二遍的时候基本确信了——那就是男二号Neil实际上就是女主Kat一直心心念念的儿子。

这个理论和相应证据在我在另外那个“如何评价”的问题下也写过:

9月9日更新,“如何评价”这个答案现在更新了大量的视频和一个诺兰采访,证据更完整了,看完可以移步那边。


这里主要是讲《信条》水面下的故事,就只简述一下:


暗示1:

Nolan挑选的男二号和女主演员长相明显是同一种风格

脸型、鼻子形状、肤色都是白皙和偏白皙(即使在白人中)。发色女主是金发,男二号演员是褐发

但他在电影里面染成了金发。

这就是


暗示2:

很明显,导演吩咐造型师将男二号的头发染成金发,原因嘛只能说“角色需要/剧情需要”吧?


暗示3:

扮演女主儿子的那个小演员的头发颜色和发型和男二号高度相似。演员的发型都是剧组的造型师根据导演的要求做的。


暗示4:

根据剧情,女主和女主的儿子都是在伦敦生活的伦敦人。男二号在电影中具体身世不明,只是操英国口音,但男二号的演员是地道的伦敦人。


暗示5:

男二号Neil在印度和男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看电影时我们以为的第一次),刚见面没说两局话Neil就问男主:“你会不会绑架小孩当人质?”男主摇头,Neil:“那女人呢?”男主:“如果我不得不这么做的话。”

这两句对话前后没有任何照应,电影里唯一出现的女人和小孩的情节也就是女主和女主的儿子,至于Neil为什么突然问这两句话,大家可以自由联想。有人说是为了想知道男主在关键时刻会不会让“小孩和女人”的生命处于风险之中。

暗示6:

在去西伯利亚的船上,女主说:“我怕再也见不到我的儿子”,男主黑人听到这句话时眼睛看了男二号的方向一眼。(我不认为这个时候男主知道了,但我觉得他对男二就是女主儿子这个事情有一点直觉或者说怀疑了,毕竟在学校门口监视女主接儿子这么多次了)

暗示7:

最后分队出最后任务之前,男主去向女主告别,女主问:“Neil呢?”男主:“他已经过去了。”女主:“还没来得及说再见,看来这就是再见了。”

暗示8:

女主受枪伤之后,按电影表面叙述来说是男主和女主更亲密才对,但却一直是男二Neil在细心给女主包扎和照料,直到康复。

暗示9:

电影结尾是女主和小孩的背影,和《盗梦空间》结尾的两个小孩背影何其相似,而盗梦里面的小孩背影是非常重要的符号,显然Nolan在暗示这个《信条》这个儿子的背影也有更深刻的意义有待挖掘。(就差把那根挂铜钱的红绳子绑在小孩的书包上了……但诺兰估计想做一个更开放点的结局,就不想做这么明显)

暗示10:

在主角们时间逆行去挪威自由港的集装箱里,Neil对男主说:“等这一切都结束,我们都还活着的话,我就告诉你我一生的故事。(my life story.)”然而最后告别去慷慨赴死的时候,Neil并没有详细说。那为什么前面要挖下这个坑立下这个Flag?是不是在暗示他一生的故事就是那个没有爆炸的炸弹,要观众自己去挖掘?

再补充一个在外网看到的

暗示11:

女主儿子名叫Max,其全称Maximilien,结尾四个字母倒过来就是Neil。诺兰在一次采访中也谈到,Neil有多重身份,甚至Neil本身也不是他的真名。试想,Neil和男主都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为什么要给男主一个假名,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不能告诉他自己的真名(Max),电影里面多次说的“无知是我们最好的武器”,只有不知道一些事情,才不会去影响他接下来的行动。


综上,男二Neil就是女主儿子Max这件事电影虽然没有明说,但基本几乎呼之欲出了。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信条》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你本以为主要讲了一个007式的美国黑人情报员(连名字都没有)通过追踪逆向时间材料的秘密,渐渐掌握逆向时间的方法和思维,和未来的自己一起布局组织了一个叫做TENET的组织,从未来和过去一起发动一场“时间钳形攻击”拯救了世界的故事。(这个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一个想脱离不幸婚姻寻求自由的女人和她的儿子,而未来的自己从未来派回来的好友牺牲了生命)

而当你明白了这个好友Neil实际上就是女主的儿子Max后,《信条》实际讲的故事,就是Neil's life story

——

主角其实是Neil/Max,只是以黑人男主的视角来叙述的。

一个小孩Max出生在伦敦亿万富翁家庭,母亲是一个高雅美貌的艺术品鉴定师,父亲非常有钱但不知道具体做些什么。只是父亲看起来是一个很凶狠的人。Max只偶尔知道父母之间的不愉快,或许还偶尔知道父亲打母亲。

在全家一起去越南度假回来之后大约十几天,父亲突然消失了(在爱沙尼亚进入了U型门,从正序时间线消失)。

在之后Max就跟母亲一直生活在一起,父亲再也没有出现过。(影片结尾女主接Max放学,黑人男主做掉准备动手杀女主和小孩的印度女军火商和打手)

渐渐地,有一个美国黑人,或许开始远远地,然后一点一点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参与到什么程度就靠想象了,根据影片已经有的线索,女主和黑人男主相互有一定好感也有一定的亲密举动)。但这个黑人主要还是做他们的守护天使一样的角色,永远在不远的地方守护着他们的背影。

十年左右,当Max大约长大到20岁的左右时,他的妈妈告诉了他当年的一切。他才知道了当时世界差一点毁灭,才知道他和他母亲的性命当年也差点不保,而且也知道了之前他那个父亲是一个恶魔般的军火商而且也许也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之前麦克·克罗斯比爵士,就是那个老头,吃饭的时候给黑人男主透露过女主和伪造名画的那个假画画家关系不一般

而世界、他们母子的性命都被一个黑人所拯救,而这个黑人几年来十几年来还在守护着他们,也或许这个黑人已经成为了Max的养父也或许不是,不管怎么样这个黑人都是家里的一位老朋友也是Max缺少的父亲一样的角色。

在Max知道真相之后,他通过了黑人男主的考验然后被招募进入了TENET组织。

在经过黑人对他的严格训练之后,这位亦师亦友亦父的守护者的领路人,在知道Max的最终命运的情况下(但从未告诉过Max)派他逆溯时间去执行他命中注定的任务——“时间钳形攻击”的回溯一方。

这时Max化名Neil,开始了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逆行。在这段时间很可能还有其他的大大小小的任务和训练。

然后他回到了影片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他疯狂地不断变换时间方向,前往事件发生的各个地点去搭救男主,他的恩人他的师父他的朋友,和他心中的父亲。在大决战那一天,Neil就和男主一样既在俄罗斯又在乌克兰,他在乌克兰歌剧院用逆行的方式用逆行子弹救了还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主一命,被男主看见了他背包上帮着铜钱的红绳。

然后就是从印度开始,和男主在电影里一步一步并肩作战,但他看得出来仿佛总是比男主多知道一点什么。

到了最后的俄罗斯废弃城市大决战的时候,他在蓝队,更是疯狂地多次反转时间方向,不断狂奔着去尝试拯救黑人男主。而在他看到隧道尽头那扇别人打不开的门的之后,他终于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就是去最后关头及时打开锁,而且替黑人男主挡下那爆头的一枪。

于是告别。

男主“这是宿命吗?”

Neil:“你高兴叫它什么都可以。”

男主:“你叫它什么?”

Neil:“现实/真实。Reality. —— 好了现在让我走吧。”

然后还是稍微透露了一点点身世和未来的事情的线索,然后再次逆行时间,前往地道底下那个门慷慨赴死。


这就是《信条》,Max/Neil's life story.

Max/Neil一生的被拯救、成长、战斗、报恩,最后拥抱使命的故事。

user avatar

挺简单一个故事,谁看谁懂。《信条》是不怕被剧透的电影,因为它不是靠叙事诡计和悬疑,而是靠观赏乐趣,反常识,反直觉,倒施逆行取胜。

我来完整讲一遍故事内容。

主角受命从一个被恐怖分子挟持的歌剧院中,救出美国要员。再被人用枪指着时,一个神秘人救了他。

主角宁死不屈,通过了测试,加入了拯救世界的信条行动。了解了逆向的子弹,未来的物品等等设定。

为了查清此事,主角和尼尔找到一个印度军火商,用弹弓把自己弹进军火商的住处后,主角才发现军火商其实是个趴耳朵,真正垂帘听政的话事人是他老婆。女军火商告诉主角,去找一个俄罗斯军火巨鳄,可以查到未来的物品。

为了接近俄国佬,主角决定先接近他老婆,一米九的模特。俄国佬和一米九夫妻不和,

一米九告诉主角,他们最后一次快乐的时光是在越南旅游度假时。而后来俄国佬就用一张假画和儿子的抚养权威胁她。

主角和一米九约定,我帮你搞掉你老公捏着你的假画把柄,你帮我引荐你老公。

主角和尼尔以及找来的帮手一起,用一架飞机炸了自由港的仓库,并趁乱潜入进仓库内部,毁掉那幅假画。在仓库里他们发现一个时光逆行传送门(一个机器两个出口)。原本空无一人的传送门里突然冲出来一个全副武装的人,动作和子弹都是逆着的。隔壁尼尔那个门,也有一个人,是正着的,跑的比hk记者还快。

一番打斗,主角要杀死这个逆行人,而尼尔阻止了主角,放他走了。因为尼尔看见了那个正行人的长相。

(当然这两个人都是主角自己啦。昭然若揭,太好猜了。)

闹了这一出之后,主角还是没搞懂这个逆行机器和俄国佬的阴谋,于是又接近俄国佬,一起去希腊带薪旅游。

俄国佬一开始就以为主角绿了自己,于是威胁要把主角喉咙挖个洞,再把主角的丁丁塞进去。但是主角提起了钚241,俄国佬就和主角谈起了生意。果然谈生意比老婆重要,怪不得能做军火商。

期间又发生了一米九谋杀亲夫,俄国佬暴打主角等等剧情。

但俄国佬最终也没有杀死主角,因为他要主角弄来钚241,箱子里的东西是俄国佬灭世武器的最后一个零件。

主角可能看过疯狂的麦克斯,所以和尼尔一起狂野飙车,抢到了箱子。

这个时候俄国佬戴着吸氧面具挟持自己的老婆,倒着开车,威胁男主交出箱子。

用自己的老婆威胁别的男人,我很佩服这种操作。

路上还有一辆翻过来的车,当着主角的面又倒着翻回去,很诡异。

最终主角交出了箱子。俄国佬拿着箱子跑了。

而一米九用自己一米九的大长腿打开车门,主角救了一米九。

但主角还是被俄国佬的手下抓住,带到一个时间传送门。在这里他看见俄国佬用枪指着一米九,威胁男主说出箱子的下落,还逆向打了她一枪,并且说话的声音是倒着的,需要翻译才听得懂。

这个时候男主才明白俄国佬把自己逆行回去了,他看见的都是反的。

这时在玻璃这一侧又有一个俄国佬出现在主角这边,同样的对话又来一次,但这次是正的。此时尼尔和其他特工敢来救援,俄国佬逃进机器,开始逆行,变成刚才对面那个俄国佬,然后带着一米九走了出去,变成刚才倒着开车的那个俄国佬。

主角为了救被枪击的一米九,也进入了逆向机器,一番倒行逆施,开车回到过去。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开的车就是刚才路上翻过去的那辆车。

俄国佬又赢了主角一次,还不忘记放火烧主角。因为物理原因,加热变成了吸热,所以主角差点被火冻死。

但他又一次被尼尔救了。

尼尔给主角做了一番科普,补课完毕之后,大家计划回到几天前,自由港的那个机器。利用那台机器,负负得正,回到正常并且救一米九的枪伤。

于是他们趁着飞机撞仓库的时候,潜进仓库,遇到之前的自己,一番逆向打斗,进入时间机器。(之前发生过的剧情换个视角倒着来一遍,不赘。)

一番经历之后,主角彻底信任了尼尔是自己人(人家救你不知道多少次),并救回了一米九。主角再次找印度女军火商对话,得到重要情报,原来俄国佬得了癌症,命不久矣。未来的人呢,想愚蠢的使用灭世武器,把整个世界的时间倒转。于是俄国佬和未来人勾结,如今已经筹齐所有零件,要挑一个好日子,毁灭世界。

俄国佬挑的这个好日子不在未来,而在过去––越南度假时的美好时光。

主角,尼尔,以及其他特工,也一起回到过去,并使用时间钳行战术。红队从正向时间进攻,蓝队从逆向时间进攻,想阻止俄国佬灭世计划。

与此同时,一米九也假装成过去的自己,上船和俄国佬周旋。

最终,主角一番打斗,来到最后一关,一道门挡住了他。而门里有一具尸体。小BOSS眼看就要一枪打死主角,并启动武器。没想到,门里那具尸体突然“复活”,并逆向的给主角挡了子弹,开了门,倒着回去了。

主角借此阻止了世界毁灭。一米九也打死了俄国佬。(此处无力吐槽,一米九擅自行动)

最终,原本在蓝队逆向进攻的尼尔,见机行事,进入转换门正向行动,开车救了主角。

原本以为故事到此结束,没想到还有余波未了。

随后,尼尔又和主角告别,要再次逆向回去。此时,主角才发现,原来刚才复活的那个开门并且挡子弹的人,就是尼尔,尼尔这一去,其实就是牺牲自己,英雄赴死。

而一开始在歌剧院,其实也是尼尔救了自己。仔细算算,尼尔救了自己好几次了已经。

主角哭红了眼睛,尼尔说不必伤心,我虽然马上就要牺牲了,但你却刚刚开始,未来你会再次招募我,因为你才是这次行动的主策划人。

主角恍然大悟,怪不得演员表我都没名字,就叫主角。原来是因为我真的是主角啊,太牛逼了。

故事结束。

俊俊注意到的几个细节分析:

1.一开始一米九说很羡慕越南那个跳水的女人,她很自由。其实那个女人就是它自己,她最终获得了自由。

2.故事线中,同一个时间点,会同时存在多个一样的人物。具体可以看国外网友前几天分享的时间轴,或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捋一捋时间线,不复杂。

3.追车戏时,男主的宝马车后视镜一开始就有裂痕,是被自己后来逆行时撞得,所以开着开着又复原了。

但此处有疑点,这个裂痕是从时候出现的呢?

和电影中多次出现的逆行子弹弹痕同理。

4.俄国佬决定把世界末日定在越南旅游,所以要逆行时间回到旅游之前,再正回来。此时过去的俄国佬和一米九刚下船,回来的俄国佬和一米九又上了船。

同理,男主等特工也一样,特意回到这一天,随后又进行时间钳行作战计划。

所以,求问他们过了几次传送门?

尼尔过了几次?

5.诺兰多次致敬了自己。盗梦空间的结构,记忆碎片的正反时间线相汇。还致敬了终结者的英雄赴死未来再见,Iwillbeback。

6.电影叙事并不烧脑,剧情也不悬疑。搞清楚基本设定和时间线即可。就算搞不那么清楚细节,也不妨碍对故事整体理解。

它好看在于视觉上。看到各种逆行动作,诡异扭曲又精彩的编排,达到了另一种烧脑:非逻辑层面而是奇观冲击,值得全神贯注欣赏。

7.电影中有很多互文伏笔和设置。比如到底谁是主人公。越南游艇,歌剧院,信条手势等等。

男主在接受任务的时候,被告知一个手势:手指交叉。尼尔在给男主补课的时候,用了这个手势。而尼尔又是未来的男主招募的,所以教给尼尔这个手势的,还是男主。

电影里这样因果轮回的细节很多,但有一条永远不变,就是过去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可改变。

最终尼尔牺牲,可以说尼尔和主角的感情戏,比女主和主角感情戏好看的多。

顺便说下,今天的新闻热搜,尼尔这个演员新馆肺炎确诊了。

8.电影名字tenet是古巴比伦对称词。所以我觉得中文译名应该叫《去过去》


我是 王俊俊,电影/文学优质答主,连续更新优质内容已经超过800天没有断更。

仅影评内容在知乎已经超过50万赞。多篇影评微信10w+和豆瓣官方转载。

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谢谢。


补一点题外话

《信条》的设定和每个角色的时间线,因果关系真的没什么难的,充其量叫做复杂。这就是个谁看谁懂的故事。前面我也说了。

其实为什么我只放了张图,写都懒得写,因为在我眼里这就不值得一说,一张图齐活的事。

不仅我一个人觉得不烧脑,去看看讨论吧,诺兰老影迷都表示这是小场面。

说实话这个电影我是有点落差的,因为我抱着解谜和叙事的期待,最终却看到的是逆行奇观动作片。


然而每逢这样的大片,就总有人出来装逼。我不是说大家,我就是看不惯那单独几个装逼没够的。

倘若真的是一点一点把每个节点因果关系,设定全写出来,也算是做了个苦力活。最烦那些装逼犯,嘴上只有你不懂你不懂,反正啥也说不清楚,就是一句话你不如我懂。再要么就把人家网上一些诺兰电影时间结构或者熵理论出来,搞得好像自己啥都会。

就你区分一个人是因为刚接触,新奇,新鲜,有疑惑,友善的交流,或者是单纯的想装逼,这两种人是很容易区分的。

评论里很多人都很友善的提问交流。但是总有几个杠精

他们的评论连起来就写着三个大字,我最懂。

反正在评论区装逼,打两排字零成本。

自己脑子是空的,所以把人家的观点拿来武装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装逼的机会。尽搞些我们玩剩下的东西,多去看看我之前真正解谜科普型影评吧,这种人都需要我帮你们祛祛魅。

我都有经验了,每次回答平均30个评论就会出一个这种人。

欢迎这样的朋友多多评论,不然不方便拉黑你们。

user avatar

先给大家出三道题。根据电影中已知的信息:

  1. 在奥斯陆机场事件发生时,至少同时存在着几个主人公?
  2. 在俄罗斯战斗发生时,至少同时存在着几个尼尔?
  3. 尼尔一共救了主人公几次?

参考答案:

  1. 7个(5个得一半分)*具体解释见文末
  2. 6个
  3. 6次

如果你三个问题都答对了,恭喜你。你已经完全理解了《信条》的故事,这个回答你不用继续看下去了。

如果你的答案和我的不一样,可以看一下这张时间线示意图:

图上的大部分逆转都没有直接在电影里拍出来,而是根据人物的正逆状态推断的。比如这三个人开救护车离开机场时是正向,之后则是逆向出现在船上,那么就可以推知他们在这之间进行了一次逆转(严格来说也可以是三次五次,是奇数次就行)。

这张流程图中每个人主观上经历的顺序都是从上到下的(尼尔除外,他的故事是从左下角被招募开始的)。这些都是可以从电影中直接推断出的信息,数一下就能得到前两题的答案。

至于第三题,尼尔救主人公的分别是这么几次:

  1. 主人公在基辅剧院被人用枪指着头,尼尔用逆子弹打死对方。
  2. 主人公在塔林基地被俘,尼尔带队救出他和凯特。
  3. 主人公第二次高速追车时翻车,被萨托尔放火冻住,尼尔将他救出。
  4. 主人公在地下打不开锁,任务即将失败,尼尔"复活"打开了门。
  5. 主人公踩中绊雷导致入口被封,尼尔开着悍马在爆炸时将他拖了出来。
  6. 主人公在机场仓库制服了未来的自己,开枪前被尼尔阻止。*感谢评论提醒

还是不明白?那么就从《信条》的基本设定开始说起吧。


时间逆转

《信条》中最根本的设定是时间逆转(Time Inversion)。故事中把时间逆转解释为一个逆熵的过程。这是科幻片,不是纪录片,我们不需要具体了解熵具体是什么,只需要知道它的效果。

时间逆转的根本规则,是改变一个物体的时间流方向,但不改变时间流动的速度,也不会跳跃时间。记住这两条要领:

  • 所有发生的事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 无论对人还是物体,时间永远保持连续,无法跳跃。

另外还有两条可以帮助你理解影片的线索:

  • 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两个时间逆转机所在的房间和片尾军事行动中的分队都是如此。
  • 人处在逆转状态时无法直接呼吸普通氧气,必须通过面罩呼吸同样被逆转的氧气。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戴氧气面罩的角色都处在逆向状态,没有戴的都处在正向状态。 *例外情况见文末

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以子弹为例:

假设我们在第4秒时使用时间逆转机把一颗子弹转变成了逆子弹,那么在第4秒之后这颗子弹就不再存在,而在0-4秒之间则会同时存在两颗子弹,一正一逆。

在第3秒时这颗逆子弹被打了出去,第2秒时它在空中飞行,第1秒时子弹击中玻璃。 从子弹所处的逆向时间流角度,这个过程是完全合理的,因为时间从右往左流,第3秒(开枪)在第1秒(弹孔)之前

而从普通人所处的正常时间流角度,这个过程就完全反过来了。先在第1秒时看到弹孔,然后在第2秒时子弹反向飞过,弹孔消失,第三秒时子弹回到手枪中。

迎风尿尿

当主人公第一次看到弹孔时,裂缝是逐渐变大的。这似乎不符合我们刚才的解释。以逆子弹为参照,它在击中玻璃板时的弹孔最大,之后逐渐变小,直到玻璃复原。也就是说,即使对于逆子弹来说,它造成的影响也不符合它自己的时间流方向。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电影后段提到的"迎风尿尿"理论。整个世界中的绝大部分物体的时间流都是正向的,他们构成了一股从过去向未来吹的"风",逆子弹则是在从未来向过去的方向"尿尿"。只要风的力量足够大,即使尿的方向一开始与风相反,最终它也会被吹成同一个方向。

按照这个理论,逆子弹不需要再次经过时间逆转机就会变回正常的子弹,它造成的影响也会变回在正常视角中正确的逻辑。

自由意志

说完了单个物体的情况,接下来看有人参与的情况。以主人公在实验室时的经历为例,同样是一颗子弹,在第4秒被转变成了逆子弹。

以子弹所处的逆向时间流为参照,它原本在主人公手中,主人公在第3秒时手面向下松开了子弹,子弹因为重力往下落,在第1秒时落到了桌面上。

以主人公所处的正向时间流为参照,子弹原本在桌上。他手心朝下伸出了手,随后往上翻,子弹飞了起来,落在了他的手心里。这个过程违反直觉的点在于起因(翻转掌心)发生在结果(子弹发生位移)之后。那么,"主人公的动作导致了子弹移动"这个因果关系还成立吗?"如果"在看到桌上的子弹后,他不伸手就直接转身离开,那么第1秒之后的事件就不会发生,子弹就不会落在桌上。

正确的理解方式,是忘记一切"起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个世界里也没有"如果"。因果两者是平等的,没有先后关系。就像在这张示意图里,它们都只是图上的一个物体,唯一的规则是它们在时空中的存在能逻辑自洽,不存在矛盾。

《信条》确实在片中问出了"人是否真的有自由意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但是按照这个设定,我认为《信条》的答案是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所有事件都是注定发生的。

主观认知

当时间逆转的对象是人的时候,情况则是这样的。

这个图例和电影中的环境差不多,同一个房间被一块玻璃板隔开,主人公从红色部分走进时间逆转机,从蓝色部分走出来。

假设时间逆转仍然发生在第4秒,那么如我们刚才讨论的,在第4秒之前就会同时存在着两个主人公,在第4秒后则不存在主人公。

从主人公自己的视角,他会把同样的一段时间正向和反向分别经历一遍,而经历事件的顺序是A->B->C->D,从A到D一共过去了6秒。当他扑街时(事件D),他会有之前所有事件的记忆;而当他走进房间时(事件A),他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过,主人公在进入时间逆转机前就可以对未来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第1秒时走入房间的他(A)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对面在同样时间扑街的自己(D)。这个知识无法让他避免扑街,但是会让他提前知道自己将要在第1秒时扑街。

时间钳形行动

最后我们来讨论时间逆转的具体应用,《信条》中最典型的就是时间钳形行动(Temporal Pincer Movement)。钳形行动原本指的是军事中空间上的两面夹击,而《信条》则把空间换成了时间。

假设战斗行动总时长为1个小时,从3点到4点。

从红队的视角,他们在3点接到来自蓝队的情报,随后从3点战斗到4点,将战斗过程中收集的情报在4点告知蓝队。

从蓝队的视角,他们先找个角落从3点等到4点,在4点接到来自红队的情报,随后逆转自己,从4点开始战斗到3点,将战斗过程中收集的情报在3点告知红队。

这样一来,两支部队在战斗时都已经提前知道了战斗过程,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布置,从时间的两个方向夹击敌人。

常见问题解答

主人公具体是什么时候招募的尼尔?

这点电影里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主要有三种理论:

A. 主人公逆转自己回到过去,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招募尼尔。

B. 主人公在未来招募尼尔,尼尔一个人逆转回到过去。

C. 主人公在未来招募尼尔,两人一起逆转回到过去。

尼尔的台词是这么说的:"对我来说的几年前,对你来说的几年后"。

三种理论严格来说都符合这句话,A是主要依据"对我来说的几年前",B、C是主要依据"对你来说的几年后"。

另外有两点辅助性论据:尼尔和主人公一起行动过很多年,所以彼此非常了解;主人公招募的除了尼尔之外还有一大队士兵。

这两点使得B的可能性比较小,A和C则本质上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是C可以支持"尼尔是凯特的儿子麦克斯"这个猜测。

我个人倾向于最简单的版本A,开头的时间线示意图也是按照A画的。至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是A或C那么都是7个,如果是B答案则是5个。

处于逆转状态的人一定戴着氧气面罩吗?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的,例外情况是个别气密场所,包括时间逆转机所在的房间和特制集装箱。刚出逆转机时蓝色房间里的空气也被一起逆转了,所以角色不用戴面罩,出门后才要戴上。反之,正向角色在逆向房间里时也是要戴面罩的。

补充:这条好像很多人还是没懂,再多说两句。

任何一个人,要么处在正向状态->和周围环境同步->不用戴面罩,要么处在逆向状态->和周围环境相反->需要戴面罩,这两个状态之间是可以变来变去的。很多人理解了第一层“逆转后需要戴面罩”,但忘了第二层“再次逆转回到正向状态后不用戴面罩”。或者说,经过奇数次逆转的人要戴,经过偶数次逆转的人不用戴。

最后的游艇上,凯特和萨托尔都是从未来回来的,但是他们都已经额外经过了一次逆转(电影里没有直接拍出来)回到了正向状态。他们和周围的世界是同步的,所以不用戴面罩。

同理,尼尔和主人公道别时也是经过了多次逆转回到了正向状态,所以不用戴面罩。

关于塔林基地

  • 红色房间是没有逆转的正常环境,主人公和押送他的士兵都处在正常状态,另外暗处躲着一个正常状态的萨托尔。
  • 蓝色房间经过了逆转,里面的空气都是逆转状态的,所以逆转萨托尔(不戴面罩)用枪指着正常凯特(戴面罩)。*这里和大部分室外情况正好相反
  • 对正向状态的主人公来说,逆转状态的人说话听起来也是反的,所以房间里有一个翻译器将两边的声音倒放给对面听。
  • 正常凯特被逆向子弹击中,(因为剧情需要)必须通过机器把自己变成逆转状态后才能慢慢养伤。
  • 从主人公的视角,他刚把“东西在宝马”这个信息告诉了对面的萨托尔,这里就冲出另一个萨托尔问他同样的信息。这是因为萨托尔经过逆转在蓝色房间才得到信息,在红色房间的这个是逆转前的正向萨托尔,所以还不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信条》的故事,说起来,就像是一部被时间本身抛出去的、又被无数个平行世界反复回响的子弹。它不是那种你能一句话概括的简单故事,因为它涉及的元素太多太杂,而且导演诺兰玩弄时间的手法,也让它变得扑朔迷离。简单来说,故事围绕着一个不愿透露真实身份的“主角”(我们姑且这么称呼他,因为电影里他没有名字,只有一个.............
  • 回答
    《刺客信条:起源》带我们回溯到了这个宏大的兄弟会诞生的源头,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探寻真相以及肩负使命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期,那个风起云涌、王朝更迭的动荡年代。故事的主角是我们的老朋友——巴耶克(Bayek of Siwa),一位出身于埃及西部沙漠绿洲锡瓦的麦亚(Ma'ay,即“保护者.............
  • 回答
    女儿因为老师不回信息而生气,您说了她两句,她就口气恶劣地回嘴,甚至把你拉黑了。这确实挺让人糟心的。咱们一步步来分析,您可能哪里做得不太对,以及以后怎么才能更好地跟孩子沟通。先聊聊您做得可能不那么妥当的地方: “不懂感恩”这顶帽子扣得有点重了。 孩子因为老师不回信息而生气,这事本身是正常的。在她看.............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育碧《刺客信条:大革命》下载速度慢的问题,以及是否在免费时间过后还能使用,我会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育碧《刺客信条:大革命》免费领取和下载速度慢的问题:1. 免费领取问题: 育碧在特定时间(例如2014年《刺客信条》系列10周年纪念,或者其他促销活动)会限时免费赠送《刺客.............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到你解答关于Steam购买《刺客信条:起源》后在Uplay上如何打开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很多人都会遇到。别担心,这个过程并不复杂。简单来说,答案是:可以!只要你在Steam上购买了《刺客信条:起源》,并且你的Steam账号和Uplay账号是关联好的,那么你就可以通过Upla.............
  • 回答
    《刺客信条:英灵殿》这款游戏在描绘北欧海盗的扩张过程中,确实引发了一些关于“美化”侵略行为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游戏的设计理念和叙事手法。首先,理解《刺客信条》系列一直以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历史纪录片。它以“祖先记忆”为载体,允许玩家体验主角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并在此基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心中的一个疑问。刺客信条这个IP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覆盖了东西方各种历史文化背景,但唯独在中国,大家印象深刻的“正统”刺客信条作品,主要集中在《刺客信条编年史:中国》这一部横版作品上。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不少,咱们得从多个角度来聊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到位!很多老玩家和我一样,都感觉近几年的《刺客信条》系列,怎么说呢,少了点以前那种“丝滑”和“飘逸”。以前喊着“万物皆可为藏身之处”,主角爬个屋檐、跳个墙头,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自带BGM。现在的动作呢?总感觉有点“笨拙”,或者说,更“写实”了,但这种“写实”似乎是以牺牲我们对刺客那.............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老《刺客信条》玩家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说《刺客信条》的游戏模式越做越“偏离刺客”,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细说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核心的“刺客”标签在逐渐模糊化:最直接的感受是,早期的《刺客信条》给人的定位是“潜行、暗杀、复仇”。你扮演的是一个隐藏在人.............
  • 回答
    玩《刺客信条:奥德赛》这么久,我早就习惯了它庞大且充满细节的世界,但偶尔还是会被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触动。比如,我最近在探索某个偏远小岛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废弃的矿洞。洞口被藤蔓和杂草严严实实地盖住,要不是我专门找东西爬上一个高处观察,可能就错过了。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一片漆黑,只能依靠火把的光线勉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及《刺客信条》系列的核心矛盾之一。确实,从历史脉络上看,似乎刺客组织在每一个时代都扮演着“拨乱反正”的角色,对抗着腐朽的统治和压迫,最终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胜利。然而,到了现代,局势却似乎发生了微妙甚至颠倒的转变,刺客显得势单力薄,而圣殿骑士却依旧能操纵风云。这背后其实有着非.............
  • 回答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个疯子,但也是个天才。我这么说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电影创作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他敢于挑战不可能的魄力。就拿他为了《信条》不惜血本购买一架真实的波音747,然后把它拆了在机场跑道上“撞毁”的这一幕来说,简直就是电影制作界的“行为艺术”,而且还是那种花钱找罪受的艺术。你想想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把“打通”《刺客信条:枭雄》理解为完成了游戏中的所有主线任务、支线任务、收集要素,甚至是所有能触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那么答案是:不能完全等同于真的游览了伦敦,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彩、引人入胜且充满细节的“数字伦敦”体验。我们得先明确一下,“游览伦敦”通常包含哪些要素? 空.............
  • 回答
    玩过《巫师3:狂猎》之后,是否还有必要去玩育碧新出的《刺客信条:英灵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两者都是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RPG),但它们的侧重点、体验和“灵魂”却有很大的不同。我会从多个维度详细地为你分析,帮助你做出决定。首先,我们要明白《巫师3》和《英灵殿》的核心吸引力在哪里。 .............
  • 回答
    谷歌的“不作恶”(Don't be evil)信条,这个在互联网早期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口号,如今在许多人眼中,似乎已经褪色,甚至被视为一种讽刺。关于这个信条是否被媒体“曲解”或“夸大”,与其说是一种简单的真相与谎言的二元对立,不如说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演变过程,其中媒体的放大效应,以及谷歌自身在时代.............
  • 回答
    好嘞,咱就聊聊《英灵殿》和《奥德赛》这俩“儿子”,为啥我感觉一个越玩越上头,另一个就提不起劲儿了。你说《英灵殿》单调无聊,我太理解了,甚至可以说是有同感。这游戏刚开始玩的时候,那股劲儿可足了。维京人登陆英格兰,那感觉就像是看着一群壮汉拎着斧头和盾牌,在异国他乡闯出一片天地的史诗。开局的时候,打仗那叫.............
  • 回答
    2019年4月16日,《刺客信条:大革命》在Steam畅销榜上“杀”进了前十,而且还是“裸奔”上阵,没打任何折扣,这事儿当时确实挺让人好奇,也挺有意思的。想当年,《大革命》刚出来的时候,那可真是风波不断啊。画面倒是挺壮观的,巴黎的街道、人物建模,都相当有那个时代的感觉。但问题就出在技术上,BUG多到.............
  • 回答
    这种体验确实太常见了,尤其玩那些剧情宏大、人物众多、世界观复杂的单机游戏,比如你提到的《神秘海域》、《刺客信条》、《战神》系列,它们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你读了一段,放下几天,再捡起来,前面的情节人物都模糊了,得重新翻翻找找。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尤其是对复杂叙事记忆这块,不像对技能操作那样容易“刻在.............
  • 回答
    Google 在“棱镜计划”(PRISM)中的角色及其对“不作恶”信条的违背程度“棱镜计划”(PRISM)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一项大规模电子监控计划,旨在收集和分析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据。Google 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一行为如何与其“不作恶”(Don't Be Evil)的信条相悖,.............
  • 回答
    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节目,相信很多观众,尤其是我们父辈的观众,都并不陌生。作为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7)的一档王牌健康类节目,《健康之路》自开播以来,一直以普及健康知识、传播科学生活方式为己任,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收视群体,其中不乏对节目内容深信不疑的忠实观众,比如我自己的父母。然而,正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