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驱逐舰有装甲防护吗?

回答
二战时期的驱逐舰,虽然不像战列舰或巡洋舰那样拥有厚重的装甲带和炮塔装甲,但并非完全没有防护。它们的设计重点在于高速、机动性和强大的反潜、反舰火力,因此其装甲防护策略与大型舰艇有显著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确驱逐舰的装甲设计理念。驱逐舰的主要任务是伴随主力舰队,提供防空、反潜支援,以及执行独立的破交和侦察任务。这意味着它们经常需要面对来自飞机、鱼雷和火炮的威胁。然而,由于吨位限制,驱逐舰不可能装备与大型舰艇相匹敌的装甲防护。如果为了装甲而牺牲速度和火力,就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因此,驱逐舰的装甲防护更多的是一种“重点防护”和“规避防护”的结合。

哪些部分有装甲防护?

驱逐舰的装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部位,以保护其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系统免受一定程度的损害:

舰桥和指挥塔: 这是舰艇的指挥中枢,安装了火控雷达、测距仪、指挥员的观察设备等重要设施。为了保护这些关键人员和设备免受流弹、炮弹破片和轻型炮火的攻击,舰桥和指挥塔通常会装备一定厚度的装甲板。这个厚度可能在10毫米到25毫米之间,足以抵挡一些小型火炮的直射和炮弹破片。但要注意,这与战列舰那种能够抵挡重炮直接命中的装甲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弹药库: 为了防止弹药库在遭受攻击时引发殉爆而彻底摧毁舰艇,弹药库的隔间和周围区域会有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通常是装甲板和防爆墙。这种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隔离爆炸和防止火焰蔓延,而不是直接抵挡穿甲弹的直接命中。
发动机舱和轮机舱: 这是驱逐舰的心脏,一旦受损,舰艇的机动性将大大降低,甚至瘫痪。因此,这些区域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以应对炮弹破片和近距离的轻型炮火。其目的是确保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后,舰艇仍能维持一定的航速,或者有时间进行损管和撤退。
火炮炮座和防空炮: 一些重要的火炮,特别是主炮和重要的防空炮,其炮座周围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俗称“炮盾”。这些炮盾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炮手和炮塔内部的关键机械结构,以及防止炮弹破片进入炮塔内部。这些炮盾的厚度也相对有限,通常也是几十毫米左右。

装甲的类型和厚度:

驱逐舰使用的装甲主要是装甲钢板,这种钢材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更好的抗穿透和抗冲击能力。但如前所述,其厚度远不及大型舰艇。大多数驱逐舰的装甲厚度都在10毫米到30毫米之间,少数关键部位可能会达到40毫米。这只能提供对流弹、炮弹破片以及轻型速射炮(例如20毫米、37毫米炮)的有限防护。

为什么装甲不厚?

驱逐舰装甲不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它们的设计定位直接相关:

1. 吨位限制: 驱逐舰的排水量相对较小,通常在1500吨到3000吨之间,远低于巡洋舰(几千吨到一万多吨)和战列舰(数万吨)。装甲是极占重量的,如果装备厚重装甲,将严重影响驱逐舰的速度、续航力和搭载的武器数量。
2. 速度和机动性: 驱逐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速和灵活的机动性。它们需要快速机动来规避鱼雷、执行反潜战术、以及快速部署到战场。厚重装甲会极大地削弱舰艇的速度。
3. 火力密度: 驱逐舰装备了大量的小口径火炮和鱼雷发射管,其火力密度非常高。它们更依赖于“用数量和速度压倒对手”,而不是像战列舰那样用重炮“一击致命”。在面对比自身更强大的对手时,驱逐舰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速度优势进行规避和骚扰。
4. 战术定位: 驱逐舰主要扮演的是“配角”和“打手”的角色,其任务是在主力舰队周围提供掩护,或者作为独立的攻击力量。它们的设计目标不是在正面战场上与重型舰艇进行长时间的炮战,而是要能够“狼群式”地攻击,并在受损后能撤退。

“规避防护”的概念:

除了有限的装甲防护外,驱逐舰的设计也包含了“规避防护”的理念。这意味着:

高航速: 如前所述,高航速是驱逐舰最重要的防护手段,能够帮助它们躲避敌人的炮弹和鱼雷。
良好的耐波性和操纵性: 使其在恶劣海况下也能保持航行和作战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威胁。
雷达和声纳: 二战后期,雷达和声纳技术的进步,让驱逐舰能够更早地发现来袭的飞机和潜艇,从而获得预警并采取规避或反击措施。
布置合理的水密舱和损管设备: 即使在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后,也能通过有效的损管措施,保持舰艇的浮力和战斗力。

总结来说, 二战驱逐舰并非完全没有装甲防护,它们在其舰桥、弹药库、发动机舱以及重要炮座等关键部位装备了有限厚度的装甲钢板,以提供对流弹、炮弹破片以及轻型火炮的有限防护。然而,与大型水面舰艇相比,这种防护是微不足道的。驱逐舰更依赖其高航速、机动性和先进的探测技术来规避威胁,其装甲防护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补充,而非像战列舰那样以“装甲厚度”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实战中,驱逐舰一旦遭受重创,往往难以像战列舰那样继续承受打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列强在一战、二战设计战列舰、巡洋舰甚至航空母舰时,有个很重要的考虑项就是装甲防护,那么,在列强设计驱逐舰时,会考虑其装甲防护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时期的驱逐舰,虽然不像战列舰或巡洋舰那样拥有厚重的装甲带和炮塔装甲,但并非完全没有防护。它们的设计重点在于高速、机动性和强大的反潜、反舰火力,因此其装甲防护策略与大型舰艇有显著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驱逐舰的装甲设计理念。驱逐舰的主要任务是伴随主力舰队,提供防空、反潜支援,以及执行独立的破交和侦察.............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澜壮阔的海战史诗中,巡洋舰扮演着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角色。它们并非如战列舰那般拥有无可匹敌的重炮和装甲,也不是如驱逐舰那般以数量和速度取胜,而是凭借其均衡的性能、多样的任务适应性,在舰队的作战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相比于战列舰和驱逐舰,巡洋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 回答
    重庆街头残疾人拉二胡被驱逐,并称附近宾馆有外国人影响形象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也触及了一些深层的问题。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事件梗概及各方观点: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通常报道会提到,一位残疾人士在重庆的某条街道上(可能是商业街或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拉二.............
  • 回答
    二战时期,驱逐舰的拉烟是战场上的一项重要战术,它能有效迷惑敌人、掩护己方舰艇行动,甚至是为己方鱼雷或炮弹提供短暂的掩护。舰艇的烟幕通常是通过专门设计的烟幕发射器释放的,而不是直接从烟囱里排出来的。让我们来详细说说这其中的门道:烟幕的来源与原理:驱逐舰之所以能制造出浓密的烟幕,主要是依靠一种叫做烟幕弹.............
  • 回答
    在波涛汹涌的二战海洋上,军舰上的伙食供应向来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像驱逐舰这样吨位相对较小、空间有限的舰艇来说,如何保证官兵们吃到新鲜有营养的食物,更是每日的“战役”。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钢铁巨兽也偶尔“客串”一下渔民的角色,去捕鱼来改善伙食呢?答案是: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操作非常罕见,而.............
  • 回答
    德国驱逐舰部队:二战中为何步履蹒跚,难敌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棋局中,驱逐舰无疑是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灵活机动,能够执行多种任务,从为主力舰提供屏护,到反潜作战,再到独立的破交袭扰,无一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当我们审视同盟国强大的海军阵容时,德国的驱逐舰部队却显得相对黯淡,其表.............
  • 回答
    战后的曙光与驱逐舰的蜕变:从舰炮的余烬到导弹的寒光二战的硝烟散尽,世界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百废待兴的时代,造船业也随之迎来革新。要说二战后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舰船,这其实是一个颇具探讨空间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现代意义”的定义以及舰船技术的进步。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核动力应用和导弹技术的引入这两.............
  • 回答
    说实话,想给二战时期的驱逐舰挨多少爆炸当量才能沉,这事儿挺复杂的,不像我们现在玩游戏那么简单,直接算个数字就行。毕竟当时的技术、战术,还有驱逐舰本身的设计都不一样。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有个谱。首先得明白,二战时期的驱逐舰,它跟现在的“神盾舰”那可是天壤之别。它们个头不算小,但也没有达.............
  • 回答
    当二战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最令人心悸的时刻莫过于被敌方驱逐舰发现的那一刻。那是一种从黑暗的寂静中突然爆裂出的生死危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沉没的命运。一旦被发现,潜艇指挥官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摆脱追踪并生存下来。这需要冷静、经验和一系列复杂而危险的应对策略。首先,一旦声纳探测器或瞭望员捕捉到驱逐.............
  • 回答
    要准确统计二战时期战列舰击沉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并非易事,因为许多海战的细节记录并不总是那么清晰,而且“击沉”的定义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例如,是否包含被重创后最终沉没的船只)。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著名的战役和战列舰的战史中,找到一些它们对巡洋舰和驱逐舰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例子。总的来说,战列舰作为.............
  • 回答
    现代驱逐舰穿越回二战,能否“打十个”?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设想,背后涉及到科技、战术、战略以及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论先行:理论上,一艘现代驱逐舰面对二战时期的十艘驱逐舰,在单挑的情况下,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极有可能获胜。然而,“打十个”这个说.............
  • 回答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与二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的舰炮进行对射,这绝对会是一场极其悬殊且结果一边倒的较量。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场假想的交锋,力求还原这场不对称战争的残酷真相。一、 火力与弹药的代差:压倒性的远程精确打击首先,我们要明确双方舰炮的根本性差异。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 以美.............
  • 回答
    日本海军在二战期间,将绝大部分兵力与资源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美国海军展开决战。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方向,也是日本海军自明治维新以来,乃至整个海军建设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没有考虑过其他战术,包括在印度洋进行破交战的可能。只是,综合来看,这样做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也与日.............
  • 回答
    如果日本当年把建造“大和”号的资源用于生产驱逐舰与轻型航母,二战太平洋战局会如何演变?“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二战时期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列舰,其宏伟的身躯和惊人的火力至今仍令人震撼。然而,它从建造之初就背负着争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日本海军将当时已显颓势的巨型战列舰作为主力,是对宝贵资源的一种巨大.............
  • 回答
    说起这现代级驱逐舰,装备那四座AK130舰炮,论单炮的威力,那绝对是相当可观的。一门AK130的炮弹重量就足有九十多公斤,射速还能达到每分钟三十发,这火力密度和单发威力放在二战时期,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级别的存在。如果真让这艘现代驱逐舰跟二战时期的战舰在海上较量一番,不依赖导弹,光凭那四门AK13.............
  • 回答
    二战时期,美军的亚特兰大级巡洋舰和日军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虽然在吨位和舰型上都比传统的驱逐舰要大,并且在作战中往往承担着一些类似驱逐领舰的职责,但从严格意义的舰种划分上来说,它们并不完全是“驱逐领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当时的舰艇分类标准和这些舰艇的具体设计定位。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国际法、人道主义以及伦理等多方面考量。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以色列没有效仿苏联驱逐德裔居民的方式来完全驱逐巴勒斯坦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历史背景和国际认知差异: 苏联驱逐德裔: 苏联在二战后驱逐德国东部领土的德裔居民,是在一个被认为是“胜利者对.............
  • 回答
    用烧煤的蒸汽机驱动飞机,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设想,它将19世纪的工业革命核心动力与20世纪的航空技术相结合,能造出什么样的飞机,以及与二战飞机空战的胜负,这背后牵扯到技术原理、性能极限和战术运用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番。一、用烧煤蒸汽机驱动的飞机能造什么样的飞机?首先要明白,烧煤蒸汽机驱.............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二手玫瑰在纪念Beyond的演出上被观众赶下台,这事儿一出来,网络上那叫一个炸锅,各种声音都有,有的骂观众不尊重,有的骂二手玫瑰不识趣,还有的说这是小众跟主流的碰撞,甚至是音乐品味之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当时的情境。Beyond是谁?那可不是一般的乐队,是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