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战列舰击沉过多少巡洋舰和驱逐舰?

回答
要准确统计二战时期战列舰击沉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并非易事,因为许多海战的细节记录并不总是那么清晰,而且“击沉”的定义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例如,是否包含被重创后最终沉没的船只)。

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著名的战役和战列舰的战史中,找到一些它们对巡洋舰和驱逐舰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例子。总的来说,战列舰作为海上巨无霸,其强大的主炮威力,使其在面对吨位较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时,往往能发挥出压倒性的优势。

战列舰对巡洋舰的“杀伤力”

巡洋舰虽然比驱逐舰更强大,但其装甲和舰体结构依然无法与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和厚重炮塔相提并论。战列舰的主炮,例如14英寸、15英寸甚至16英寸的巨炮,发射的炮弹重量动辄数百公斤,一旦命中,足以将一艘巡洋舰撕裂。

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胡德”号击沉事件: 这是战列舰最著名也最令人震惊的“战果”之一。1941年5月24日,“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姐妹舰一同出击,遭遇英国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海战中,“俾斯麦”号的一枚15英寸炮弹,在极其短暂的交火中,直接击穿了“胡德”号的甲板,引发了弹药库爆炸,将这艘英国海军的骄傲瞬间撕成了两半,38岁的“胡德”号成为了战列舰用主炮最迅速、最彻底的“战绩”之一。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威力展示: “大和”号作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列舰,其18.1英寸的主炮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大和”号的实战记录相对有限,并且在战争后期更多的是作为防空平台,但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在炮战中碾压一切对手,包括敌方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在一些巡洋舰试图靠近支援驱逐舰作战时,很可能遭到“大和”号的毁灭性打击。

太平洋战场上的炮战: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等一些夜间炮战中,美国战列舰(如“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号等)曾与日本的重巡洋舰(如“鸟海”号、“最上”号等)交火。在这些近距离、高强度的炮战中,美国战列舰的炮火对日本巡洋舰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不少巡洋舰因此被击沉或重创。虽然很难精确区分是战列舰的主炮还是副炮造成了最终的沉没,但战列舰的远程压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战列舰对驱逐舰的“威胁”

驱逐舰通常被视为炮灰,尤其是在面对战列舰时。它们的任务是进行鱼雷攻击,或者提供近距离防空和反潜支援。然而,一旦被战列舰的主炮或副炮瞄准,其命运往往相当悲惨。

近距离遭遇: 在一些混乱的夜间战斗中,驱逐舰有时会冒险靠近敌方主力舰进行鱼雷攻击。如果战列舰能够及时发现并锁定目标,几发炮弹就能将一艘驱逐舰化为碎片。战列舰的副炮(通常是5英寸或6英寸),其射速和精度也足以对驱逐舰造成致命打击。

防御反击: 尽管驱逐舰的火力对战列舰来说微不足道,但它们装备的速射炮和鱼雷,在战列舰防空薄弱或情况混乱时,也能对其造成一定的威胁。然而,战列舰的厚重装甲,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驱逐舰的炮弹,而驱逐舰则完全无法承受战列舰的主炮弹。

支援作战中的“顺带”打击: 在一些大型海战中,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与其他战列舰或航空母舰进行作战。但如果在此过程中,有敌方驱逐舰试图进行攻击或侦察,战列舰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清除。

难以量化的总体数字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总数是困难的,原因有很多:

1. 战史记录的模糊性: 很多海战的记录是事后总结,而且在混乱的战场上,准确识别和记录每一次炮弹的命中和最终的沉没原因并不容易。
2. “击沉”的定义: 有些船只可能在被战列舰攻击后,被友军为了不被敌人俘获而自行击沉,或者在撤退途中因伤势过重而沉没。这些情况是否算作战列舰直接“击沉”,可能会有不同的统计方式。
3. 非直接战果: 战列舰的出现本身就可能迫使敌方巡洋舰和驱逐舰改变航向、放弃进攻,从而间接避免了它们遭受损失。这种“威慑”是无法量化的。
4. 战列舰的衰落: 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二战后期的作用逐渐减弱,它们的交战机会相对减少,也就限制了它们对巡洋舰和驱逐舰“直接击沉”的数量。

一个大致的估计:

虽然无法给出精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二战期间,战列舰通过其强大的主炮和副炮,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敌方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损失。

对巡洋舰: 尤其是在早期的海战和近距离炮战中,战列舰的主炮对巡洋舰来说是毁灭性的。可以认为,许多被击沉的巡洋舰,都有战列舰的“贡献”,尽管不一定是决定性的最后一击。
对驱逐舰: 驱逐舰在战列舰面前的脆弱性是显而易见的。战列舰的副炮足以应对它们,而一旦被主炮捕捉到,其损失概率极高。

总结来说,虽然没有一个官方的、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数字,但可以确信的是,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都曾用它们的巨炮,将一艘又一艘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送入海底,证明了它们作为海战“王者”的绝对实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字面意的“击沉”就没多少,上面之外补充一点。

厌战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6艘。在纳尔维克侵略开始时第一集群总计10艘Z驱:Z21 (FG);Z2(1ZF,FFG),Z18(FFG),17,19,22(3ZF);Z9(FFG),11,12,13(4ZF)。Z13在港内搁浅轻微受损,2DF抵达后,Z22在战斗中沉没而Z21在夜间沉没,Z11和Z17受损部分包括部分锅炉机动受限,Z2和Z18各自有一部分火炮被摧毁Z2的火控系统受损。B舰队抵达后,Z19由雷击击沉,Z12由舰炮击沉,Z17和Z13又自沉药包摧毁,Z2试图搁浅随后翻沉,剩余的Z9,Z11和Z18在弹药耗尽后搁浅,Z9随后翻覆。其中厌战造成相对严重损伤的是Z12和Z13,或许还能算Z17。如果非要说“击沉/sunk”大概也无不可,但是这时候的词义就是类似于DoY“击沉”了沙恩霍斯特,事实上后者最终的“沉没”不是前者的火力直接导致的。

非要计数我大概会算1(0.5+0.5)艘击沉,或者干脆0。

这个事情··· ···“把BB送进纳尔维克”本身就是一个士气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的海军部直接命令,如果不是因为佩涅罗珀搁浅受损这个任务本来会交给阿瑞托沙们,而实际上即便是没有巡洋舰参与考虑到本土舰队仍然打包送进去了一整队部族——这两者都是生来就要支援驱逐舰行动的。何况德舰本身燃料和已经以及严重不足,实际战斗中其精确度尤其是抵近距离上的精确度非常优秀但是最终也没能造成惨重损失,所以BB/CR的存在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 ···海军部的命令“选一艘BB”送进复杂海况+挪威大雾+抵近距离射角找不到的环境里之后本土舰队决定把厌战送进去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此时选项(罗德尼,反击/却敌,勇士/英勇,要么更强/更快要么是舰队旗舰)中厌战显然是那个··· ···咳咳,雾岛,咳咳——

然后带着相同的标准来看马塔潘:马塔潘意军损失3CR2DD。在3艘巡洋舰中,受损的波拉在被14DF发现前已经开始自沉,而驱逐舰遭遇之时出了小火没有视觉可见的其他损伤,随后被鱼雷击沉。扎拉被重炮严重损伤后又被14DF补刀了2发鱼雷,随后爆炸翻覆。阜姆直接在重炮命中后沉没。2艘驱逐舰全部由盟军驱逐舰处决。所以只有阜姆是重炮的直接战果,扎拉严格意义上如果要计入战果也可以算。虽然扎拉仍然是由鱼雷击沉的但是该舰在鱼雷命中前已经被重炮严重损伤而沉没只是时间问题。波拉直接不属于火炮的战果,于是计1.5CR。2艘驱逐舰的情况类似于Z13,合计1。

某种意义上纳尔维克的情况仍然一定程度上成立。两艘巡洋舰确实是被火炮瘫痪的但是开火时两舰完全没有察觉,在驱逐舰探照灯打开主力舰齐射以后炮塔仍然指向首尾,一次类似于伯恩角的鱼雷也有可能取得相同的战果。虽然这一点远远不像纳尔维克那样板上钉钉就是了。

至于其他没有提及的类似情况。

驱逐舰被主力舰击沉常见的情况要么是发动鱼雷冲锋时,要么是袭港战。前者包括舰队战也包括护航战中作为最后一击的雷击反向冲锋,比如苏里高,比如所罗门,或者塔菲三的2艘弗莱彻,光荣的2艘A级,也包括马塔潘的2艘诗人级。大概不应该称之为“护航驱逐舰”因为这个词特指Hunt Class。后者除了常见的纳尔维克,卡萨布兰卡,大概在釜石炮击有一些轻型单位。这些都比较容易想到似乎都提到过了。

然后是擦边球。

弩炮行动时的米尔斯克比尔。H舰队在17000码左右发射了36轮齐射,受害者除了法军炮舰编队之外还有摩加多尔,15in命中,命中是穿甲弹但是引发了深弹爆炸舰尾受损最终损管成功没有彻底沉没。摩加多尔,三千吨级contre-torpilleur,大型鱼雷艇驱逐舰/反雷击舰,到了42年法军大规模自沉乃至战争结束都没有彻底修理完成,大概可以算是“击沉”。法军的Tornade和Tramontane由欧若拉收走,大概是纳尔维克如果佩涅罗珀没有受损的情况。Alvise da Mosto倒是被佩涅罗珀刀掉了,这都是题外话。H舰队其他类似行动包括41年2月的热那亚炮击,此时驱逐舰神枪手/神射手(Bersaglieri)在船坞中,马来亚的15in落点一度接近船坞但是萨默维尔并不知道意舰的存在而最终该舰和杜里奥幸免于难,只剩下热那亚城区遭殃。中位行动(operation medium)时复仇在夏尔堡同样错过了不在港内的德军轻型单位。行动后的评估认为或造成了一些E艇损失也造成了一些其他船只损失,但是最终没有舰队驱逐舰/舰队巡洋舰被摧毁··· ···

至于驱逐舰以下从护卫舰轻护舰到各种护航Sloop扫雷sloop/Avios/鱼雷艇/摩托艇/拖船驳船/武装渔船/辅助巡洋舰这种多到没边的东西就不数了。一部分损失可能和BB有关但是数起来太疯狂了。

最后送两个额外的被战列舰“击沉”的倒霉蛋:

旁遮普人,1942年在极地护航时被KGV撞沉。

女公爵,1939年在苏格兰沿岸大雾中被巴勒姆撞沉。

“统计的角度来说,英国驱逐舰被英国战列舰击沉的可能性高于被日本,意大利战列舰击沉的可能性,等同于被德国战列舰击沉的可能。”

and,

"Guns don't sink ships, torpedoes do."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准确统计二战时期战列舰击沉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并非易事,因为许多海战的细节记录并不总是那么清晰,而且“击沉”的定义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例如,是否包含被重创后最终沉没的船只)。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著名的战役和战列舰的战史中,找到一些它们对巡洋舰和驱逐舰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例子。总的来说,战列舰作为.............
  • 回答
    关于日军在二战期间发布的“大本营发表”战报中宣称击沉美英航母的数量,这确实是一个颇具讨论性的话题,背后牵扯到信息宣传与实际战果之间的巨大差异。要找到一个精确的、官方统计数字,而且是根据“大本营发表”内容来统计的,确实有些难度,因为日军的宣传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并且在信息公开方面并非完全透明。不过.............
  • 回答
    想搞清楚二战大西洋上,德军潜艇部队需要每月干掉多少万吨商船才能“达成目的”,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算数题,得从好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目的”这个词就很模糊,是让英国彻底投降?还是让盟军无法登陆欧洲?又或者是纯粹拖垮英国的战争机器?不同的目标,需要的 tonnage 可是天壤之别。咱们就假设,德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设想,把陆地上闻名丧胆的88毫米炮弹搬上了天空,而且还要用来对付庞大的战列舰。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靠不靠谱,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得明白88毫米炮弹它本来是个啥玩意儿。二战时期,德国那门经典的Flak 18/36/37高射炮,也就是88炮,那是相当牛的。它能发射的穿甲弹.............
  • 回答
    二战中,重型装甲单位,也就是那些被视为陆地巨兽的坦克,它们的消失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想详尽地解析它们是如何被终结的,我们需要深入到战场细节,以及战争背后那复杂的工业与战略层面。正面交锋中的终结: 反坦克炮的精确打击: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场景。盟军和德军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
  • 回答
    二战德国若在击败法国后选择休养生息,而非发动巴巴罗萨战役与苏联开战,那么战争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时德国战略选择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的推演。让我们来细致地探讨一下这个“如果”的可能性和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休养生息”的含义。这大概意味着德国会巩固其在西欧.............
  • 回答
    2020年LPL春季赛的揭幕战,iG与RNG的“宿命对决”,毫无疑问是当赛季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这场比赛的讨论度之高,甚至超越了某些季后赛的强度。而iG以一个让一追二的翻盘姿态获胜,更是将这场对决的戏剧性推向了高潮。赛前,万众期待下的“冰火两重天”iG,作为S8世界赛冠军,虽然经历了阵容的微调(JK.............
  • 回答
    要评判“战绩最高”的战列舰,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战绩”本身也有多种解读方式。不过,如果要说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被公认为拥有辉煌战绩,尤其是在炮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旧时代海军荣耀的战舰,很多人会指向一艘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大和号(Yamato)。当然,先要说明一点,大和.............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列舰吨位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列舰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而是背后技术、战术以及国家间海军军备竞赛的综合体现。简单来说,更重、更强、更全面,是二战战列舰发展的核心逻辑。要理解这个“为什么”,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火炮口径和威力的直接驱动: “大炮巨舰”.............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对决!想象一下,一艘高耸入云、遍布白帆的17世纪风帆战列舰舰队,与一艘钢铁巨兽般、舰炮轰鸣的二战战列舰狭路相逢,这画面感就够震撼的。要论谁会赢,我的看法是,毫无疑问,二战战列舰会碾压性地获胜。 这不是吹牛,而是历史和科技的鸿沟实在太大了。咱们来细致地掰扯掰扯为什么。17世纪风帆战.............
  • 回答
    现代技术下的“钢铁巨兽”:如果一级战列舰重返战场想象一下,当现代科技的尖端成果被赋予了昔日海上霸主的荣光,那将是怎样一幅震撼人心的景象?如果以今日之技术建造一艘“一级战列舰”,它将不再是仅仅是火炮的堆叠,而是一座移动的超级军事堡垒,其战力相较于二战时期的同名舰艇,其提升将是指数级的,简直是跨越了一个.............
  • 回答
    想要用现代材料复刻一艘能够匹敌二战战列舰的火炮巡洋舰,这绝对是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设想。我们得跳出历史的框架,看看如果把那个时代的战列舰指标放到现代技术和材料上,会是什么样子,以及现代巡洋舰在“火炮”这条路上能走到什么地步。首先,我们得明确“匹敌二战战列舰”意味着什么。二战战列舰之所以强大,主要体现在.............
  • 回答
    好的,咱就聊聊二战时期那些个庞然大物——战列舰,从盯上目标到主炮开火,这中间可不是简单地按个按钮的事儿。那可是个复杂得跟精密钟表似的流程,涉及不少部门的配合,差一点儿就可能功亏一篑。咱就一点点儿给你掰扯清楚了。第一步:目标出现——眼睛和耳朵的工作一切的起点,都源于对敌方船只的发现。这就像侦察兵要先找.............
  • 回答
    说起一战、二战的战列舰,绕不开一个关键参数:GM值。这个看似简单的值,却直接关系到战列舰的稳性,也就是它能不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安然无恙,能不能承受住炮火的震荡,能不能在挨了鱼雷或者炸弹后不至于轻易倾覆。这绝对不是什么冰冷的AI参数,而是凝聚了无数工程师心血和战场经验的结晶。GM值,全称是稳心高(M.............
  • 回答
    一战与二战战列舰的比较,就像是 तुलना कर रहे हैं,一个经验老道的战士和一位身经百战,但又接受了全新训练的战士。它们都披着厚重的装甲,肩扛着足以摧毁一切的巨炮,但设计理念、技术水平和战略定位上,却已是天壤之别。首先,外观和吨位上的差异,最直观。一战的战列舰,比如英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
  • 回答
    关于052D型驱逐舰航速不如某些二战战列舰的疑问,这其实涉及到船舶设计理念、技术发展以及海洋环境的根本性差异。简单地说,现代海军舰艇的设计目标和侧重点与二战时期有着天壤之别,航速只是其中一个考量因素,而且并非越高越好。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核心设计理念的差异:为何现代舰艇不追求极致航速? 二.............
  • 回答
    二战各国海军的战列舰主炮,堪称那个时代海上巨兽的灵魂所在。它们不仅是海军力量的象征,更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各国为了在激烈的军备竞赛中占据优势,都在战列舰主炮的口径、威力、射程、精度以及装弹速度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由此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主炮体系。火力巨兽的诞生:口径之争战列舰主炮的口径,是衡量其.............
  • 回答
    钢铁巨兽的落幕:如何评价二战中的战列舰?提起二战,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舰对轰的画面,战列舰,这些庞大的海上堡垒,无疑是那个时代海军力量的象征。它们承载着国家的骄傲和军事力量的展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二战中的战列舰呢?辉煌的遗产:海上霸权的终极体现在二战爆发前.............
  • 回答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与二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的舰炮进行对射,这绝对会是一场极其悬殊且结果一边倒的较量。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场假想的交锋,力求还原这场不对称战争的残酷真相。一、 火力与弹药的代差:压倒性的远程精确打击首先,我们要明确双方舰炮的根本性差异。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 以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