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传统国粹题材,为什么《逆战》里的京剧皮肤看上去不伦不类,而《原神》里的云堇则是成功的文化输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样是汲取传统国粹的养分,《逆战》的京剧皮肤和《原神》的云堇,一个成了“四不像”,一个却赢得了满堂彩,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这中间牵扯到的,可不只是换个衣服那么简单,而是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现代审美的智慧。

咱们先聊聊《逆战》的京剧皮肤。坦白说,当“京剧皮肤”这个概念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是期待的。京剧本身那种脸谱的丰富、服饰的华丽、唱念做打的韵味,随便拿出来一样,都能玩出花来。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很多玩家觉得“违和感”十足,甚至有些“不伦不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形”的误读,而非“神”的传承: 《逆战》的京剧皮肤,很多时候只是抓住了京剧服饰的某些“符号性”元素,比如大花脸的脸谱、戏曲的程式化服装轮廓,然后粗暴地嫁接到现代枪械或者人物模型上。你想啊,京剧的服饰是为了舞台表演服务的,讲究的是夸张的比例、鲜艳的色彩,是为了让远距离的观众看清楚角色的身份和情绪。它本身就带着舞台的戏剧性。当这些元素被直接搬到 FPS 游戏那种追求写实或硬核的战场上时,就很容易显得突兀,失去了京剧服饰在特定场合的合理性。比如,一个穿着厚重戏服的战士拿枪,那种“画风”上的冲突就很难避免。它抓住了京剧的“皮”,但没能理解京剧的“魂”。

缺乏情境的支撑,变成简单的“堆砌”: 传统的京剧服饰和妆容,是配合着唱词、动作、剧情来展现的。比如,张飞的脸谱意味着他的性格,林黛玉的妆容传递她的柔弱与哀愁。这些都是有故事、有情感的载体。而《逆战》的皮肤,它们往往只是一个静态的“装饰品”,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背景故事、没有与京剧文化深度结合的游戏机制。这就好比你把一堆精美的中国字画,随便贴在一堵空白的墙上,它可能好看,但如果没有墙壁的肌理、没有光影的配合、没有画作本身的意境,它就只是“贴上去的”东西,缺乏生命力。

审美上的“用力过猛”或者“不够走心”: 有时候,是为了显得“有中国风”,就拼命地把所有能想到的中国元素往上堆。结果反而失去了整体感和高级感。京剧本身是一种高度凝练、风格化的艺术,它的美在于简洁中的极致和写意中的传神。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脸谱纹上去,或者把戏服的图案随便印在衣服上,很容易显得廉价,甚至是对京剧审美的误解。更有些时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中国风”标签,缺乏对京剧艺术本身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游戏类型与文化元素的“错配”: 《逆战》本身是一款强调快节奏战斗、射击爽快感的 FPS 游戏。京剧作为一种慢节奏、注重内涵和韵味的传统戏曲,两者在核心体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强行将两者结合,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一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相比之下,《原神》的云堇则是一个相对更成功的案例。为什么大家觉得云堇没有那么“别扭”,反而能成为一种文化输出呢?

“神形兼备”,深度融合: 云堇并非简单地把京剧的元素“套”在角色上,而是将京剧的“神”和“形”进行了精妙的融合。她的设计,你可以看到不少京剧服饰的影子,比如她的发髻、衣袖的宽袍大袖、甚至是一些装饰的细节。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设计并非照搬,而是经过了 现代化和二次元审美的提炼与再创作。它抓住了京剧的“韵味”,而不是简单的“符号”。她的动作、她的语音,都融入了戏曲的唱腔和身段的韵味,让人感觉她就是一个活生生在璃月港唱戏的行家。

角色定位与文化底蕴的自然契合: 云堇本身就是一个戏班的班主,她热爱并精通戏曲。这个角色设定本身就为融入京剧文化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她的技能设计也与她的职业相关联,比如她的增伤技能,就设计成了“飞云杂谈”的表演片段,这种将游戏机制与角色身份、文化背景紧密结合的设计,让京剧元素显得顺理成章,而不是突兀的装饰。玩家在使用云堇的时候,是在体验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恰好拥有深厚的戏曲功底。

“扬弃”与“创新”,而非简单的“复刻”: 《原神》在借鉴京剧元素时,并没有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他们有选择性地汲取,并且根据游戏的世界观和美术风格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比如,云堇的服饰虽然有京剧的影子,但整体的剪裁、配色和细节装饰,都更符合《原神》独特的二次元幻想风格,显得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就像一个优秀的厨师,用传统食材,做出了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菜。

文化输出的载体是角色,而非纯粹的“皮肤”: 《原神》的文化输出,更多的是通过一个鲜活的、有故事的角色来完成的。云堇不仅仅是一个换装,她有她的性格、她的背景、她的故事,她代表着一种热爱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精神。玩家喜欢云堇,是因为她是一个立体、有魅力的角色,而京剧文化是塑造这个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比直接把一个文化符号硬塞给玩家,效果要好得多。

跨文化语境下的“消化”能力: 《原神》是一款面向全球的游戏,它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能被理解和接受。云堇的设计,在保留京剧核心魅力的同时,也剔除了一些可能让西方玩家难以理解的过于本土化的元素,或者通过更具象化的表现方式来传达。这种对文化元素的“消化”和“转化”,使得京剧文化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而不是被视为一种晦涩难懂的“异域风情”。

总而言之,《逆战》的京剧皮肤更多是一种表面的“元素堆砌”,而云堇则是通过深入理解京剧的“精髓”,并将其与角色设定、游戏机制、美术风格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再创作。这中间的差别,在于是否真正懂得了传统文化,以及如何用现代的语言和方式,去讲述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丽故事。一个只是穿上了京剧的“外衣”,另一个则是让京剧文化成为了她“灵魂”的一部分。这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区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显然在引战,但这道题依旧有好好回答的价值。

鉴于题目里贴的对比图显然有故意截某些姿势的嫌疑,我就去亲自截了两个最标准的对比图——游戏界面的亮相姿势(全身)


很多朋友说:《逆战》这个角色不好看,这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多问一句——不好看在哪?

两者的设计原型都是京剧里的武旦/刀马旦,我先放一张正经的戏服图,图内是北京京剧院的张淑景老师

然后我们一条条分析——

头面:

双方都用了武旦/刀马旦的标志性头饰:绒球。妆容上也参考了京剧脸谱,没有太大的高下之分。

上装:

云堇的上装显然由京剧戏服修改而来,云肩、窄袖都有据可查。

逆战的这个上装……挂脖晚礼服是什么鬼?

下装:

为了更符合游戏的玩法(跑动,3D战斗),双方都简化了京剧的下装,不过云堇还是尽量在向京剧的方向找要素,求神似,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云堇裙子的设计和上面京剧照里战裙的对比。

因为以裤配袄显得单调,所以旧时演出在腰间系裙(打腰包),后演员万盏灯改制为两片绣花下甲,以代替裙子,既具有裙子可飘动飞舞的美感,又便于武打动作,故名“战裙”(也称“开裙”)。在衣服外,一般系绣花绸腰巾,勾勒出人物的苗条身段,使之平添了几分妩媚。

鞋子方面,理论上武旦/刀马旦穿的是绣鞋,那么,原神的这个靴子是不是不太符合呢?

并不是,京剧里是有靴子的,比如张凯丽老师扮的花木兰(这身还挺云堇的,笑):

逆战的角色嘛,大白腿+现代高跟短靴……我就不点评了。

武器:

云堇不论是拿皮肤里的双枪(双头枪京剧里称为双枪)还是正式武器的单枪都蛮合适的,也符合戏曲扮相。

逆战作为一个射击游戏,这点天然比不过,但是这武器设计也太下沉市场了,连“冲锋枪兵马俑”的气氛都搞不出来。

总的来说,云堇的设计是充分考虑京剧要素的(就不说PV和唱词了),是把要素吸收并融入自身产品风格的。而逆战的角色,单纯就是怼个头面,然后缝合到自身惯用的服饰上完事。

两相对比,当然前者好看,后者不好看。

从创作角度看,出现这样差异的原因是两款产品的品类不同,对内容创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原神作为一个抽卡大世界单机冒险游戏,在玩家体验和项目营收上,角色设计都是重中之重,是必须重视,并且投入巨量人力的方面。

逆战作为一个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角色虽然也是卖点,但其重点精力肯定是放在玩法上的,角色设计往往是差不多完了。

在国内,二次元手游是手游中最重视内容创作的领域,原神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逆战这样的传统游戏(上手机也只能归类为传统手游),相对来说是很忽视内容创作的,大部分的开发者甚至觉得:一个枪枪枪游戏,要啥角色塑造,打得爽才是真理。

嗯,打得爽的确是真理,那为什么《英雄联盟》还要花大价钱和六年时间去拍《双城》呢?

今后的国内游戏行业,内容将会回归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