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乌克兰是新纳粹?

回答
关于乌克兰是否是“新纳粹”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其根源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宣传叙事。要详细解释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

一、俄罗斯官方及亲俄媒体的宣传叙事:

最直接和最普遍的说法来源是俄罗斯政府及其控制的媒体。他们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被新纳粹分子控制的国家,以此为入侵乌克兰的“去纳粹化”提供理由。这些宣传通常会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右翼极端主义团体和准军事部队的存在: 俄罗斯宣传特别强调在2014年“尊严革命”后,一些右翼极端主义团体在乌克兰政治和军事领域扮演了角色。其中最常被点名的是“亚速营”(Azov Battalion)。
“亚速营”的历史和象征: “亚速营”最初是在2014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民间志愿者组建的,旨在抵抗俄罗斯支持的分裂势力。其早期的一些成员和创始人确实持有极端民族主义甚至白人至上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使用了一些被认为与纳粹主义相关的符号,例如在队徽中使用了一点变形的“狼之钩吻”(Wolfsangel),这是一个曾被纳粹党卫军使用的符文。
政治影响力的夸大: 俄罗斯宣传往往夸大了“亚速营”及其类似团体在乌克兰政治体系中的实际影响力,将他们描绘成掌握国家权力,控制政府和军队的核心力量。
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历史形象: 俄罗斯宣传还会将现代乌克兰民族主义与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如斯捷潘·班杰拉)的形象联系起来,即使后者在历史上的行为和意识形态存在争议,并且与纳粹德国曾有过合作关系。这种联系旨在将当前的乌克兰描绘成一个延续了纳粹思想的国家。
“去纳粹化”的政治口号: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时,将“去纳粹化”列为主要目标之一。这一口号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旨在妖魔化乌克兰政府及其支持者。

二、西方和乌克兰方面的观点:

西方国家、乌克兰政府以及大多数独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俄罗斯将乌克兰描绘成“新纳粹”的说法是夸大其词、断章取义,并且是旨在服务其政治和军事目标的宣传战术。他们通常会指出以下几点:

“亚速营”的性质和演变:
被纳入国家军事体系: 尽管“亚速营”早期有争议,但它在2014年已被纳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其成员的政治光谱已经变得更加广泛,也受到了更多的审查和规训。虽然一些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可能仍然存在于部分成员中,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乌克兰军队或国家。
成员的政治意识形态多样性: 许多在“亚速营”服役的士兵是为了保卫国家免受侵略而参战,他们的政治动机并非都与新纳粹主义相关。许多人是在战火中被征召或志愿参军的。
社会认同的演变: 随着冲突的持续,“亚速营”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许多乌克兰人眼中,他们更多的是抵抗侵略的英雄,而不是新纳粹分子。
乌克兰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
民主选举和政治多元化: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一直在努力建设民主制度,举行了多次自由公正的选举,拥有多元化的政党和媒体。即使有右翼团体存在,他们在选举中获得的席位和影响力也相对有限。总统泽连斯基本人是一位犹太人,其家族在二战期间也遭受过纳粹迫害,这使得俄罗斯关于“纳粹化”的指控显得尤为讽刺。
公民社会和对右翼极端主义的反对: 乌克兰社会普遍存在对纳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反对声音,也有许多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反对右翼极端主义。
历史人物评价的多样性: 对于班杰拉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在乌克兰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虽然一些民族主义者将其视为英雄,但也有许多人对其历史行为持批判态度。俄罗斯的宣传将这些人简单地贴上“纳粹”标签,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
俄罗斯自身的历史问题: 批评者指出,俄罗斯自身也存在极端民族主义和部分与历史上的苏联体制(尽管性质不同)相似的压制性特征,其指责乌克兰“纳粹化”可能是一种转移视线和制造假信息的手段。

三、为什么俄罗斯要这样说?

俄罗斯之所以大力宣传乌克兰“新纳粹”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战略和政治目的:

制造入侵的合法性: 以“去纳粹化”为由,为入侵乌克兰提供道德和历史上的“正义性”,使其行动在俄罗斯国内和部分国际受众眼中显得合理化。
妖魔化乌克兰政权和人民: 旨在削弱乌克兰的合法性,将其描绘成一个被邪恶势力控制的国家,从而瓦解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并劝阻其他国家支持乌克兰。
服务国内政治宣传: 在俄罗斯国内,利用对二战历史的集体记忆和对法西斯主义的普遍厌恶,来凝聚支持政府的民族主义情绪。
削弱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 通过指责乌克兰是“纳粹”国家,试图让西方国家对支持乌克兰产生疑虑或动摇其支持的决心,因为西方国家普遍反对纳粹主义。

总结来说:

有事实基础但被极大夸大和歪曲: 确实,在乌克兰存在一些右翼极端主义团体,其中一些曾使用与纳粹主义相似的符号,并且在2014年后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
并非代表国家主流或政府本质: 然而,这些团体在乌克兰的政治版图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它们并不代表乌克兰的主流民意,也未掌握国家权力。乌克兰拥有民主制度和多元化的社会。
俄罗斯宣传的核心工具: 将乌克兰描绘成“新纳粹”是俄罗斯政府及其支持者在信息战中的核心论述,旨在为其侵略行为提供理由并妖魔化对手。

因此,当听到“乌克兰是新纳粹”的说法时,需要警惕这很可能是俄罗斯为了服务其政治和军事目的而进行的宣传。虽然需要关注任何国家中极端主义的存在和影响,但将其作为一个国家被“新纳粹”控制的总体定性,是基于片面信息和有选择性的叙事所做出的不准确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对 “反对美化纳粹主义、新纳粹主义和其他助长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不能容忍行为”的决议案进行表决,提案以130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

投出2张反对票的国家:美国、乌克兰。

user avatar

亚速营由安德里·比列茨基创始和领导,举效仿希特勒纳粹党卫军的旗帜,在全欧洲笼络招买新纳粹分子。


在2014年-2015年的东乌冲突中,乌克兰亚速营因屠杀平民引来骂名。

乌克兰纳粹组织 亚速营 多次在乌克兰东部

对俄罗斯族进行种族灭绝行动,臭名昭著。

2014年9月24日,28日和30日,在顿涅茨克州,先后发现了三个“万人坑”。在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和现代班德拉分子撤退之前,有大量平民遭到活埋或被枪杀之后掩埋。

目前已被乌克兰政府军收编。

亚速营士兵在顿涅茨克的“杰作”

比列茨基甚至在乌克兰国民卫队晋升上校。

总司令安德烈·比列茨基 在2008年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 会场内悬挂“狼钩”旗帜


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第2师的徽章


亚速营新纳粹向其“元首”比列茨基(中黑衣者)宣誓效忠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股军事力量,而且成为了一种思想运动、政治运动,比列茨基营销其个人魅力,组织有仇俄情绪的青年,特别是通过其著作《白种人的元首语录》蛊惑人心。


2011年5月9日,乌克兰“自由联盟党”对利沃夫市的二战“胜利日”纪念活动进行破坏,他们在卫国战争苏军老兵面前挑衅式地摇摆、辱骂,向他们吐痰、扔石头,瓶子和烟雾弹,侮辱并扯下了俄罗斯驻利沃夫领事馆代表的圣乔治丝带,并挑衅地燃烧了标志着红军解放乌克兰的“胜利”旗帜。


2019年6月2日,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的体育宫广场前,朱可夫元帅的半身青铜塑像被乌克兰新纳粹组织“乌克兰爱国者”的一群成员套上了绞索,随后,朱可夫元帅的塑像在十几个人的用力拖拽下摔倒在地。

乌克兰的激进分子并不满足于拿纪念碑和雕像发泄情绪,他们还打起了苏军烈士墓的主意。

2014年8月中旬,在乌克兰政府军与东部民兵武装交火期间,他们对据守索尔山的乌东民兵武装发动进攻并攻占该高地。随后,索尔山上的苏联红军烈士墓成为了乌克兰政府武装的泄愤对象。他们对纪念碑,墓地长明灯,红军战士雕塑群等建筑进行了爆破式拆毁。

新纳粹也有自己的“英雄”和“烈士”。2019年7月,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市郊,新纳粹分子为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4 “加利西亚”师的29名士兵的遗体举行了隆重的重新安葬仪式。之前,他们就在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做过类似的事。

现代乌克兰人cos党卫军加利西亚师士兵

党卫军“加利西亚”师是纳粹德国入侵乌克兰时,由乌克兰人所组成的一支军队。该师的成员主要来自乌克兰利沃夫地区,大约有2.2万人,他们不但曾在乌克兰多地与红军作战,而且还在波兰、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多地与游击队作战,甚至还参与了镇压华沙起义,屠杀了数千名平民,在被他们杀死的平民当中,波兰族和犹太人占了大部分,可谓是血债累累。2016年,波兰政府将“加利西亚”师对波兰族的罪行定性为“种族灭绝”。

该师被重新埋葬的29名党卫军士兵,是1944年7月在利沃夫地区与红军的战斗中被击毙的,而他们那覆盖着乌克兰的黄蓝色国旗的棺材,则由乌克兰政府军的士兵抬着。仪式十分的隆重,先奏乌克兰国歌,后奏安魂曲,然后士兵还朝天空鸣枪致敬。乌克兰武装部队现役军人,官员和神职人员代表出席了葬礼。

这是一场公然支持纳粹主义的活动

利沃夫州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罗曼·菲利普夫(Роман Филипив)在仪式上说:“在这个地方,有幸捍卫我们国家的人们,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将继续肩负着这一重大责任——为乌克兰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下去。不仅要为领土而战,而且要为乌克兰的语言和信仰而战。”

2019年12月1日,在中国香港,被政府军收编升格成“亚速团”的数名成员现身包括港理大在内的多处暴乱现场,训练香港暴徒并参与暴乱。

参考材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是否是“新纳粹”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其根源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宣传叙事。要详细解释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一、俄罗斯官方及亲俄媒体的宣传叙事:最直接和最普遍的说法来源是俄罗斯政府及其控制的媒体。他们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被新纳粹分子控制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乌克兰政治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历史、民族认同、政治现实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尝试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1. 泽连斯基的犹太血统与他的政治立场: 个人背景: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确实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曾经历过纳粹德国的迫害。他对大屠杀.............
  • 回答
    乌克兰确实存在一些持有新纳粹主义思想的个人和团体,但将整个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与新纳粹主义划等号,或者认为德国民众普遍支持这些新纳粹主义派别,是对复杂现实的过度简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与“新纳粹”现象:历史根源与现实表现首先,理解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至关重要。乌克.............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俄罗斯和乌克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要理解为什么会有新纳粹主义的影子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而这并非简单的“多”或“少”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新纳粹”这个标签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争议性,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能被用来指代不同的群体,其定义也会有.............
  • 回答
    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问题以及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存在“新纳粹”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政治宣传、国内社会状况以及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来谈谈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现象。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现象:一个复杂而隐晦的问题坦白说,将俄罗斯国内的“新纳粹.............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俄乌冲突定义为“去纳粹化”的理由和乌克兰西部地区新纳粹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以下将尝试详细解释:普京为何将此次行动定义为“去纳粹化”?普京将俄乌冲突定义为“去纳粹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层面和宣传策略:1. 历史记忆的利用: 二战的反法西斯叙事: 俄罗.............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观察到许多在俄乌冲突中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人,也倾向于支持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策略。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基于相似的价值观、逻辑推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所产生的共鸣。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支持乌克兰”和“支持与新冠共存”.............
  • 回答
    克里米亚对于乌克兰来说,确实是心中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这不仅仅是领土的丧失,更是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历史记忆的创痛,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要理解这份伤痕有多深,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从领土主权和国家完整性的角度来看,克里米亚的被占领,是对乌克兰国家独立的直接否定。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作为其不可分.............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俄罗斯”的说法,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叙事以及现实利益的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军事对抗,深入探究各方的战略目标、地缘政治格局以及长远的国家利益。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冲突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乌克兰的领土,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对自身国家安.............
  • 回答
    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同意“无条件谈判”是胜利,这个说法背后有多层含义,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和双方的立场来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改变了俄罗斯的初始立场和目标 俄罗斯最初的诉求: 俄罗斯在发动全面入侵之初,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和目标,其中包含了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乌克兰加入.............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和地缘政治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和立场差异。以下从历史背景、国际关系以及各方视角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乌克兰的独立与俄乌关系演变1. 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连接东欧与俄罗斯),乌克兰长期.............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和复杂性。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侵略者俄国”,以及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和加入北约的权利,这背后确实存在着多层面的原因和观点,需要详细阐述。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国际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以及禁止使用武力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合理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群基于不同的信息来源、历史认知、政治立场以及价值观,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以下是一些俄罗斯及其支持者常常用来论证其行动“合理性”的观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尝试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避免机械式的罗列。核心论点一:安全担忧——北.............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可以说是一场引发了全球关注和激烈辩论的冲突。关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近期反战并支持乌克兰的言论增多,背后也有多重原因。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否正义?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显然是不正义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个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现代乌克兰的农业潜力直接套用到古代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身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1. 游牧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与优势: 生存策略的适应性: 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比如早期的高卢人、萨尔马提亚人,以及后来的匈奴、突厥、.............
  • 回答
    要解释为什么人均GDP相似的乌克兰和印度在干净整洁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影响城市面貌和公共空间维护的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GDP数字。GDP本身只是经济总量的衡量,并不能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文化习惯以及民众对公共环境的集体意识。首先,历史遗产和城市发展脉络扮演着重要角色。乌克.............
  • 回答
    泽连斯基关于“没有纳粹,乌克兰就不复存在”的言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表述,需要从多角度分析其背景、意图及潜在争议点。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析: 1. 历史背景:二战期间乌克兰与纳粹德国的关系 乌克兰在二战中的角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克兰是纳粹德国的重要战场之.............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在中国国内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且正如你观察到的,大多数网友的态度倾向于支持俄罗斯,或至少对乌克兰缺乏明显的同情。这种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官方叙事和媒体宣传的影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和评论这场冲突时,很大.............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在2022年对乌克兰发动全面战争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议题,绝非仅仅是为了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是俄属领土这么简单。虽然克里米亚问题是重要的背景和导火索之一,但俄罗斯的动机和目标要广泛得多,而且深深根植于其历史认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对当前国际秩序的看法。克里米亚问题:一个长期存在的.............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被指控为“施虐者”以及网络上流传的大量关于乌克兰行动的视频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一方的责任或另一方的宣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施虐者”这个词的指向和背景。在当前的俄乌冲突语境下,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广泛指责,是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