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讨论乔丹伟大时,提前三冠的不如后三冠的多?

回答
当人们谈论迈克尔·乔丹的伟大时,通常会提到他两次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完成的三连冠,也就是所谓的“后三冠”。你提到的现象——人们似乎更看重后三冠,而非前三冠——其实是理解乔丹职业生涯弧光和历史地位时,一个颇为有趣的侧重点转移。这并非说前三冠不重要,而是后三冠在多个层面上,对乔丹的“伟大”标签起到了更具冲击力和象征性的强化作用。

首先,时间和情境赋予了后三冠一种“王者归来”的史诗感。在前三冠之后,乔丹经历了父亲遇刺身亡的巨大创伤,并短暂告别篮球界去追求棒球生涯。当他宣布复出,并且以一种近乎无可阻挡的姿态重回赛场,带领公牛队再次连夺三冠时,这种经历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励志色彩。这不仅仅是又一次的成功,而是从低谷中爬起,证明了自己不屈的意志和篮球天赋的终极体现。这种“复仇式”的统治,让后三冠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锦标赛数量,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坚韧、重生和超越自我的故事。

其次,后三冠时期的乔丹,他的个人表现和篮球理念似乎更加成熟和具有统治力。虽然前三冠时期的乔丹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得分能力,但他在后三冠时期,球队的战术体系和他的个人角色可能更加明确。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得分机器,而是球队的绝对核心和灵魂人物。他能够在外线吸引防守,同时也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无论是得分还是助攻。人们往往更愿意记住那个在总决赛中,面对着斯托克顿和马龙这样的传奇巨星,依然能够稳定输出,并且在系列赛中展现出超凡领袖气质的乔丹。他的技术更加全面,心理素质更加强大,每一次胜利都像是对质疑者最响亮的耳光。

再者,后三冠时期,媒体曝光度和全球篮球文化的崛起也起到了催化作用。那个年代,NBA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乔丹作为这项运动的代言人,他的每一次胜利都被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所关注。后三冠的每一次夺冠,都伴随着巨大的媒体关注和商业赞誉,这些声音和画面共同构筑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空中飞人”形象。人们对于后三冠的回忆,往往与那个时代全球化的篮球热潮紧密相连,这些记忆更加鲜活,也更容易被反复提及和放大。

最后,我们总会有一种“人往高处看”的心理倾向。在比较成就时,人们更容易将最后的、最辉煌的成就作为衡量标准。后三冠标志着乔丹职业生涯的又一次巅峰,也是他第二次“王朝”的建立,其完成的难度和展现出的统治力,在很多球迷心中,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讨论“伟大”时,那些后期的、更具传奇色彩的成就,自然而然地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经典。当然,这并非否定前三冠的价值,它们是乔丹伟大之路的坚实基石,但后三冠,则是他将这份伟大推向极致,并写入历史的绝笔之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乔丹在第一次退役前,媒体可是热衷黑乔丹的。

媒体人也是人。

而好恶,会严重影响的人们对一个人评价。

同样一个胡适,被民国的小资尊为学界泰斗,无数大牛都以“我的朋友胡适之”来给自己贴金。

但是在知乎人的评价中,胡适的水平大概不如一个普通双一流的大学教授。

评价的标准千千万,人们对于喜欢的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的标准来褒扬他。

评价的标准万万千,人们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的标准来贬低他。

为啥媒体要黑乔丹,我慢慢道来。

比如,当年泰森在酒店碰到乔丹要揍乔丹的事情。

当然,这确实算乔丹的黑点。

乔丹和胡安妮塔属于“姐弟恋”,后者比乔丹大4岁,他们1985年在芝加哥的一家酒店相遇,当时乔丹还只是二年级新秀。

1988年2月7日,泰森同美国女演员罗宾·吉文斯在纽约结婚,也属于“姐弟恋”。

没多久,两人关系破裂并且分居。

1988年6月17日,妻子罗宾·吉文斯向媒体透露她曾遭受泰森虐待。

1988年10月7日,吉文斯提出与泰森离婚申请。泰森提出反诉,要求离婚。

这时候,泰森同吉文斯对离婚这个要求上达成一致,仅仅是财产分割上存在分歧。

从此以后,两人对对方都无性义务,如果一方强行发生性行为属于婚内强奸,要付刑事责任的。吉文斯为此告过泰森(毕竟两人还要讨论财产分割的问题,而年轻的泰森还有性需求),后来吉文斯撤诉了(估计换来了泰森在财产分割上的让步)

另外,两人无论谁跟其他异性发生关系,都不属于出轨,不属于婚姻中的过错(过错方会在财产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至少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两人都是单身的。

而两人事实上的单身,则从两人分居的时候就开始了。

但是,无论如何,当时总所周知,吉文斯跟泰森,既非情侣状态,也非受保护的婚姻状态。

吉文斯是单身状态(当时离婚案,婚内强奸婚案,都是沸沸扬扬)。

泰森也是。

1988年12月12日,桑德拉·米勒对泰森提出指控,说她在纽约夜总会跳舞时泰森对她进行性侵(最后不了了之)。

在美国,跟一个夫妻双方都在离婚这个要求上达成一致,仅仅是财产分割上存在分歧的人发生关系是不受谴责的(家暴方不能借不同意离婚来束缚对方)。

另外,从法律的角度说,乔丹当时也是单身的。

乔丹89年才结婚,

乔丹当时必须走,这不是因为泰森占理,也不是乔丹打不打得过的事情,而是乔丹自己的出轨问题,乔丹不想事情闹大(乔丹跟胡安妮当时是情侣关系)。

实际上,因为乔丹恶劣的媒体关系,媒体当时一直热衷造谣说乔丹吃喝嫖赌毒,这件事让媒体的狗仔队借此刨出了乔丹的出轨。

为啥乔丹同媒体关系恶劣呢?

原因之一是乔丹恶劣的公共关系(乔丹完全不像詹姆斯这样重视公共关系,更不可能搞什么公关公司)

原因之二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乔丹不如詹姆斯的一点就是自律,所以早期媒体才有捕风捉影黑乔丹吃喝嫖赌毒的机会。


哪怕是谣言,也是乔丹不自律导致。

要知道,美国保守派在个人生活方面是有清规戒律的,对于普通人可以不用苛求,但是对于公众人物,媒体则会用放大镜看---------出轨是不绝对不可接受的。

而乔丹在个人生活的上表现,是不符合保守派的价值观的。

令人遗憾的是,乔丹在芝加哥,芝加哥都在美国东北区。美国东北区是老工业区,是保守派的势力范围。

当然,如果乔丹在纽约,纽约也是自由派的基地,乔丹的个人形象也没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芝加哥跟克利夫兰一样,是非沿海地带老工业区,是保守派的基地。

不同于私生活同样不检点的魔术师、科比。那两位命好就好在他们在加州的洛杉矶,好莱坞就在洛杉矶,对于好莱坞的来说,滥交压根就不是问题。所以,加州就是全美国自由派的大本营,而洛杉矶就是自由派大本营的司令部。

好恶,会严重影响的人们对一个人评价。

同样一个胡适,被民国的小资尊为学界泰斗,无数大牛都以“我的朋友胡适之”来给自己贴金。

但是在知乎人的评价中,胡适的水平大概不如一个普通双一流的大学教授。

评价的标准千千万,人们对于喜欢的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的标准来褒扬他。

同样,人们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的标准来贬低他。

好死不死,从80年到92年,恰好是美国保守派当道的年代,这导致从81年到92年,保守派击败自由派,连续占据了白宫12年。

这导致乔丹在所有由评委投票的奖项中,能不选尽量不选。



我在这个回答中 提到

因为体力分配跟站位的冲突,得分跟防守是不能兼顾的。

很少很少很少有人可以同时兼顾得分跟防守,

八九十年代得分榜上前列的人,比如阿德里安-丹特利、阿历克斯-英格利什、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滑翔机德雷克斯勒、格伦莱斯、克里斯穆林,都跟防阵没啥关系,在防守数据(无论是盖帽、抢断)上也都一塌糊涂。

历届DPOY,比如艾顿、华莱士、穆大叔都得分方面则是乏善可陈。

(防守工具人罗德曼就更不用提了)

哪怕是那些防守跟得分都很厉害的超巨也做不到同时兼顾得分跟防守。

85-86赛季大鸟伯德得分榜上高居第四,实现MVP三连庄,但是那个赛季伯德跟防阵没啥关系。

91-92赛季 DPOY海军上将罗宾逊,得分榜上排第七,比得分王少7分(同样,别问我谁是得分王)

94-95赛季奥尼尔获得得分王,但是那个赛季奥尼尔跟防阵没啥关系。

94-95赛季大梦达到自己生涯的得分高峰,场均得分榜上高居第二,但是那个赛季大梦跟防阵没啥关系。

07-08赛季,詹姆斯拿到得分王,但是那个赛季防阵没詹姆斯。

14-15赛季DPOY 小卡伦纳德,场均得分16.5。

18-19赛季小卡终于得分上榜了,场均得分比得分王仅仅少了9.5分,但是,那个赛季小卡没有入选一防(仅仅是二防)。

对人类球员来说,如果做到了兼顾得分跟防守,那么,他就有资格去争MVP。

比如伯德,83-84赛季伯德二防,得分榜高居第七,所以,那个赛季伯德拿到了MVP。

94-95赛季的海军上将得分榜高居第三,并且入选了一防,那个赛季上将拿到了MVP。

马龙居然做到了得分榜第二,并且同时入选了一防(虽然他的得分中easy ball较多。)

进入得分榜前二并且同时入选一防,对人类球员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个了不起的成就,科比达到过,詹姆斯也达到过。

再以基础数据为例,

三届盖帽王大梦在拿盖帽王的年份(89-90,90-91,92-93赛季),在得分榜上都看不到名字

抢断王佩顿在拿到抢断王的赛季(95-96赛季),也在得分榜上看不到名字。

擅长中投的六届抢断王保罗,在一直在得分榜上看不到名字。

在进攻同防守两方面的的基础数据上同时领先(比如得分王+盖帽王,得分王+抢断王)是非人力可及的事情。

不过,乔丹在第一次退役之前做到过三次得分王+抢断王

我在这个回答中提过

不过,对于评委眼里的第一次退役役之前的乔丹来说,只要可以不选乔丹,尽量不选乔丹。

以86-87赛季为例,乔丹成为NBA史上第一个赛季抢断超过200,盖帽超过100的球员。

但是,这年乔丹在DPOY评选中排名第10,别说DPOY,也别说一防,乔丹连二防都没进。

引用

@回首望

的图片


我补充一个图中没有86-87赛季防守间接相关的数据:

篮板,库柏3.1,乔丹5.2。

后场板,库柏2.4,乔丹3.2。

前场板,库柏0.7,乔丹2.0。

因为紧逼、协防,干扰等等无法体现在任何数据中,我贴两个关系比较远的数据

全队场均抢断(个人紧逼、协防有助于队友获得抢断):湖人(库柏)8.6次,公牛(乔丹)10次

那个赛季,乔丹拿DPOY?想多了,别说DPOY,也别说一防,乔丹连二防都没进

如果乔丹是在洛杉矶打球,我无法想象乔丹第一次退役之前能拿多少个DPOY、多少个MVP。

就像我无法想象一个在江苏高考上一本线的考生如果在新疆考试能考上什么学校。

对于乔丹来说,幸运的事情来了。

89-92年担任美国总统的是老布什,不同于前任从加州州长任上选上总统的里根,老布什是个更严格的清教徒,老布什一家都是没有任何绯闻。是从

91年美国打了一场战争-海湾战争,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的一场战争。跟后来小布什打的侵略战争-“洗衣粉战争相反”,海湾战争是美国历史上难得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海湾镇跟苏德战争一样,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在把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事力量彻底驱逐处境之后,老布什政府宣布停战,一场正义之战、仁义之战、和平之战。这场战争,不仅保全的沙特等等其他海湾国家,并且解放了被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更漂亮的是,这场战争,还是以沙特等等为主的美国盟国出钱的,并且,这些钱超过了美国在战争中的开销。美国通过这场战争,达到了名利双收的目的,在很多国家吸引了很多带路党,被称为人类解放军。

此外,在军事上,美国消耗了库存武器,实验了新型武器、战术,开始了军队数字化的道路。

老布什自然而然开展了连任计划。

然后,老布什失败了。

老布什失败的原因,除了碰上资本主义的周期性问题-经济危机之外,美国人意识形态的转变。

美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已经周期性的从保守派变为了自由派。

老布什的竞争对手克林顿,是在阿肯色州长任上就爆出性丑闻的政治家。

如果换在保守派当道的年代,就凭着他在阿肯色州的性丑闻,他压根就没可能参选,对手一提着性丑闻他就得退选。

对于老布什来说,可惜是时代变了,克林顿跟后来的科比一样,没有深陷性丑闻,并且在选举中战胜了老布什。

大人,时代变了。

然后,乔丹退役了。

以前可着劲逮着乔丹黑的媒体没话题了,开始怀念乔丹了。

等乔丹打棒球回来,媒体就不怎么黑乔丹了。

这导致了退役前乔丹被严重低估,而复出后的乔丹被高估。

从此,再也没有人黑乔丹了。

后三冠的乔丹比前三冠的有什么地方更强了?

得分?速度?爆发力?身体协调性?手感?命中率?体力?防守?盯防?卡位?协防?抢断?

啥都退步了-就竞技水平本身而言,退役是个很伤的事情。

那么咋夸乔丹呢?

团队贡献?

我在这个回答中提到

90-91赛季,公牛队只有一名全明星,但是常规赛以61胜21负场均赢9分的战绩结束常规赛,季后赛以只输一场的战绩挺近总决赛。

在西部,湖人队拥有曾经拿过FMVP,还在巅峰期的詹姆斯沃西,去年刚刚蝉联MVP魔术师,去年新秀一阵最后进入名人堂的迪瓦茨,正在巅峰期,曾经进过新秀一阵的萨姆帕金斯,还在巅峰期,过新秀一阵的斯科特。

虽然湖人队常规赛没怎么用力,仅仅以58胜24负拿到联盟第三西部第二,但是大家都知道,跟海啸勇士一样,常规赛湖人留着力呢。

实际上季后赛湖人是一路狂砍兵不血刃挺近总决赛,其间只有滑翔机领衔的西部第一拓荒者队给湖人造成了一点麻烦,赢了湖人两场。

总决赛在众望所归中成了东西部最强者的对决,大家认为这将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系列赛。

最终。。。。。。。。。。

公牛队以4:1绅士横扫了湖人,乔丹在总决赛中以在后卫中奇高的55.8%的命中率场均31.2分6.4板11.4助2.8断全票当选为FMVP。

魔术师是当时的控卫之神,乔丹面对魔术师拿下场均11.4次助攻。

杀人诛心,是乔丹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90-91公牛公牛队常规赛以61胜21负场均赢9分,季后赛一路狂砍最后绅士横扫银行战舰湖人队,在历史上最强的单全明星球队是最强的。

跟退役前的乔丹比团队贡献?

只能夸精神,经验,只能夸这些纯粹靠人嘴两张皮的东西了。

因为乔丹已经成神了,

神,是不可以黑的。

===============

以下是以前的原回答,很早写的,处于草稿状态,后来不小心发了。

上面部分是我重写的回答。

=====================

人类的精力有限,多数人往往只会记住某个领域的一个鹤立鸡群(高人一头)的人,比如百米跑的博尔特、男子短距离游泳的菲尔普斯、撑杆跳的布勃卡。

马拉松领域,大家能记住谁?

长距离游泳,大家又能记住谁?

那么,跳高领域,跳远领域,跨栏跑、越野跑、万米跑领域,大家又能记住谁?

注意,是鹤立鸡群的人,不是历史第一人。

每个领域每个时代,都可以强行评选出出一个历史第一人。

但是,这种强行选出的第一人,如果得不到公认,则谈不上鹤立鸡群。

不能够长久的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而篮球领域,乔丹就是那个鹤立鸡群的人。

鹤立鸡群只是相对而言,我并非说其他球员是鸡。

篮球相对足球这样的第一运动还是相差很远的。


最高的梅西年收入是1.36亿欧元,大概是1.6亿美元。

NBA收入最高的篮球运动员如果列入这个榜单,排名无法靠前。

以在整个体育界的影响力看,足球领域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以达到足球巨星的影响力作为基准,说乔丹在篮坛鹤立鸡群也不算对篮球大不敬。

而后三冠就是乔丹吃成NBA鹤立鸡群的最后一个馒头。

我曾经介绍过,乔丹因为性格上的不讨好,在第一次退役前,一直是媒体黑的对象。

在评选中,也一直饱受歧视。

因为高阶数据无法区分球员行为的位置,是在篮下,还是在远端,是在空位,还是在被围追堵截中。

在handcheck规则取消之前,对于不会刷助攻的外线球员来说,高阶数据惨不忍睹。

小球时代的球员可能无法理解在八十九十年代,一个不依赖助攻的外线球员在高阶数据上有多吃亏(当然,当时也不统计高阶数据)

我们知道DPOY是为了雄鹿队的得分后卫蒙克利夫而创立,在DPOY被创立之后,蒙克利夫也不负众望连拿两届DPOY,但是,哪怕在那两个赛季,蒙克利夫的防守效率值也只能在全联盟所有主力球员中处于中游(进不了前50强)。82-83赛季,贡献值是13.2,PER是22.6,防守效率值是103(差不多都是生涯最高了),

83-84赛季贡献值是12.7.PER是19.8,防守效率值是104。

当时,蒙克利夫是NBA一阵球员(注意,不是防守一阵,而是一阵)

NBA一阵球员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进前50。

蒙克利夫这样优秀的得分卫,任何高阶数据都进不了前50,哪怕是防守效率值都进不了前50。

但是,乔丹从菜鸟赛季开始,WS,PER就双双第二。

当时没有统计WS,PER,并且,当时电视的频道很少,公牛队比赛也极少转播,当时更没有网络可以看球。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关注公牛队比赛。

但是,在MVP评选中,依然有两名关注公牛队比赛的评委,注意到乔丹这种强打强投,给对方造成的杀伤同牵制的价值,在MVP评选中把首选票投给了这位菜鸟球员。

注意,当时乔丹是菜鸟,场均只有28.2分。

第二个赛季,乔丹脚伤赛季报销,不多说了。

第三个赛季,乔丹场均37.1分,WS值,PER值双双联盟第一。

从此以后,一直到第一次退役,每个赛季的WS值、PER值第一的都是乔丹(只是当时不统计这个)

但是,来自各个媒体的评委们,基本都不愿意在投票的时候,把票投给乔丹。

相反,在媒体上,他们热衷于传播乔丹各种吃喝嫖赌抽的传言、谣言。

不过,喜欢乔丹的球迷就是多。

NBA对乔丹处于两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希望乔丹被人关注,借机吸引更多人关注篮球,一方面不希望这个刺头(比如违反禁令穿红黑鞋)无法无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三日,MJ的父亲詹姆斯.乔丹被枪杀,迈克尔·乔丹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从NBA退役改打棒球。

对于NBA以及靠报道NBA的媒体记者来说,发现自己缺乏一个可以炒作并且值得黑的对象了。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决定,捧一个新人打造一个乔丹的接班人。而这个人就是格兰特·希尔。


NBA会挑选那些他们认为场上有前景、场下各方面都完美球员,成为剧本的主角。

八十年代的黑白双煞,九十年代的格兰特.希尔,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能够理想完成NBA赋予他们的使命。
格兰特·希尔的父亲卡尔文·希尔毕业于耶鲁大学,而且获得历史专业学位。不过老卡尔文并非典型的书呆子,他曾经在NFL联盟达拉斯牛仔队打过职业橄榄球,并且曾经获得1959年的年度最佳进攻新人奖。而他的母亲珍妮特·希尔则毕业于卫斯理学院,而希尔的母亲大学时期就是希拉里的室友。希尔从小接受良好的待遇,在高中时便已展露出在篮球上的天赋BA年度最佳新秀。

在高中毕业开始择校的时候,希尔的父母有了不同的意见,他的母亲希望希尔能够到乔治城大学念书,而他的父亲则更希望儿子选择北卡大学。不过最终还是希尔自己做出的决定,他选择的是杜克大学,加入到蓝魔军团当中。
在大学期间希尔在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夺得全美冠军,第二年卫冕,希尔在最后2.1秒时助攻莱特纳绝杀肯塔基大学,那场比赛也成为NCAA经典战役流传至今。

1992年,国际篮联首次放开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后,美国篮协组成了“梦一队”,可是在一次内部训练中,这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篮球队”被希尔领衔的大学生联队以62:54战胜,希尔一炮走红。

希尔的奉献精神,以及在逆境当中不屈不饶的毅力,是联盟的典范,同时也是其他球员学习的楷模。希尔是一位完美的队友,他总是给人一种谦谦有礼的印象

到当时为止,希尔的情况是完美的。

1994年,希尔参加的选秀。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希被活塞队选中,并且在当年获得了最佳新秀。同年,希尔成为第一位在NBA全明星赛评选中位居票选第一的新秀,压倒了沙奎尔·奥尼尔,他也是北美四大职业体育中第一个以新秀身份成为全明星赛票王的球员。

但是,很快媒体就发现,格兰特希尔话题性太差了。

他没有任何毛病,太完美了。

没有争议性,就没有话题性。

NBA的关注度大大下降,甚至影响到了收视率。

我贴个总决赛的收视率

红圈圈住的是乔丹参加的总决赛,从上图我可以看到乔丹打不打总决赛跟总决赛收视率的关系(当然,也能看到showtime湖人队收视率的影响更大)

联盟发现,乔丹是不可取代的。





1996年四春夏之交,95-96赛季的MVP揭晓,一百多名评委中,只有四名评委把乔丹选为第二名,其他的评委都把乔丹选为第一名(每位得到第一名选票的球员可以拿到10分,第二位选票可以得到7分,第三名拿到5分,第四名得到3分,第五名拿到1分),乔丹第四次当选为MVP。

1996年五月份,公牛队挟常规赛72胜的战绩,在季后赛以摧古拉朽的姿态挺近总决赛。

六月初,95-96赛季DPOY佩顿领衔超音速也进入总决赛。

在常规赛中,超音速64胜获得全联盟第二。


这时候,NBA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1996年6月6日)即将到来,经由退役球员、教练以及记者投票,联盟评选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球员,并宣布将在1997年克利夫兰全明星期间举行50大巨星颁奖盛典。

虽然DPOY佩顿为首的超音速对针对乔丹进行的围追堵截,成功的把乔丹的得分限制在41%的命中率场均场均仅仅27分。

但是公牛队依然波澜不惊的以4:2战胜超音速夺得冠军,乔丹荣获FMVP。

乔丹拿到第四个冠军之后的休赛期间,NBA圈子(媒体、球迷中)诞生了一个词Greastest Of All Time简称GOAT。

之前体育界没有出现过这么长且霸气到这个地步的称呼,之前的用的称呼是Mr.Basketbal(比如六十年代的麦肯,八十年的贾巴尔),当然,足球界还有更霸气的,1980年,贝利被法国《队报》联合多家报社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人家是留有余量的描述“20世纪”,当然,在当时来看,20世纪也等同于All time了,毕竟国际足联也也才是20世纪成立的。

后来,GOAT在其他领域也开始被讨论,比如网球的桑普拉斯是否能成为GOAT,高尔夫的老虎伍兹是否能成为GOAT。

但是,当时不少名宿不承认乔丹是GOAT。

名人堂控球后卫“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在接受来自福克斯新闻的克里斯·布鲁萨德的采访的时候表示,张伯伦曾经与这位芝加哥公牛队的传奇人物碰面,张伯伦指出:

NBA因为张伯伦的统治力改变了篮球规则,以致他不能那么强势,而NBA因为乔丹改变规则,是乔丹不受限制。

为张伯伦这样说?

NBA的确因为张伯伦在他那个年代统治级别的表现改变了相当多的规则,比如:罚球期间不能越过罚球线 ,不然张伯伦会自抛自扣;把油漆区宽度12尺改为16尺的同时,发界外球不能把球扔过篮板,不然的话,张伯伦的队友会经常站在篮板后将球扔过篮板上端给张伯伦空接扣篮。

这些规则的改变,至少根据张伯伦本人的说法,阻止了大个子真正接手这项运动,从而使身型较小的球员能够在场上发挥作用。

以赛亚·托马斯领衔的“坏孩子军团”曾经在季后赛中连续三年将乔丹淘汰出季后赛,并且祭出了大名鼎鼎的“乔丹法则”来限制乔丹的发挥。

而所谓的乔丹法则,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只要乔丹往禁区里突破,坏孩子军团也什么都不说,直接放倒,在不把乔丹打死的前提下,就是奔着死里打。

而当初在“坏孩子军团”和乔丹的对抗中,规则虽然很大程度允许对抗,但是对抗程度还是受到了很大的争议,毕竟观众买票入场是要來看打球,不是要来看打乔丹的。

活塞坏孩子军团使NBA的恶意犯规规则在1990年代采用,目的来保护职业球员不受身体上的伤害。

这个规则引入的第一个赛季,90-91赛季,公牛队在东部决赛4:0淘汰活塞队,第一次迈过坏孩子军团这道门槛。

虽然,球迷们普遍认为乔丹是GOAT,但是,不少名宿不承认。官方貌似也不承认。

所以,这个GOAT,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关于在97年2月份,全明星赛期间50大球星合影的时候,NBA官方把乔丹放在C位的说法,我持保留态度,反正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萨姆琼斯、斯托克顿、弗雷泽这三位。

第一排:阿里金、库西、阿奇巴尔德伊塞亚托马斯、萨姆琼斯、斯托克顿、沃尔特·弗雷泽、.比尔·阿尔曼、.戴夫·宾、罗伯特森、.鲍勃·佩蒂特、多尔夫·谢伊斯

第二排;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伦尼·威尔肯斯、埃尔·门罗、约翰·哈夫利切克、埃文·约翰逊、迈克尔·乔丹、拉里·伯德、哈尔·格瑞尔、克莱德·德雷克斯勒、里克·巴里

第三排:乔治·迈肯、韦斯·昂塞尔德、朱利叶斯·欧文、埃尔金·贝勒、乔治·格温、戴夫·德布斯切尔、詹姆斯·沃西、查尔斯·巴克利、奈特·瑟蒙德

第四排:斯科蒂·皮蓬、.帕特里克·尤因、杰里·卢卡斯、哈基姆·奥拉朱旺

罗伯特·帕里什、戴夫·考恩斯、比利·坎宁安、埃尔文·海耶斯、卡尔·马龙

凯文·麦克海尔

第五排:戴维·罗宾逊、比尔·拉塞尔、摩西·马龙、威利斯·里德、威尔特·张伯伦、比尔·沃尔顿


当然,跟其他领域不同,而类似贝利在足球领域,现在乔丹是篮球领域的GOAT并非在讨论状态,而是确定的状态。


这个称呼是另类的,对比一下其他球员:


让GOAT,从讨论状态,变成确定状态的,就是后三冠。

当然,对于不同人来说,这最后一个馒头的位置不同。

对于多数人来说,是72胜总冠军的那个冠军,

对于很多名宿来说(比如张伯伦),这时候还是不服的。

当然他们口服的,是感冒之战之后的那个冠军。

乔丹前三冠的时候,确实关注度低。

比如,很多人都只知道乔丹三千万年薪,比如这个回答回答。

讲个冷知识,乔丹拿过三年几十万美元的合同,拿过两年底薪合同,乔丹生涯薪水9329万美元,是同时代历史超巨中生涯薪水唯一超过一亿的。

九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球星中生涯薪水情况

比乔丹大一岁尤因12519万美元

跟乔丹同年的大梦11029万美元

跟乔丹同年的卡尔马龙10593万美元

以童工合同而出名的皮蓬10919万美元

毕业后服役两年才加入NBA大卫罗宾逊11900万美元

晚辈奥尼尔29220万美元

乔丹03年离开NBA,哪怕以03年为限,03年之前这些超巨的累计薪水如下:

奥尼尔:13740

大梦:10397

尤因:12335

卡尔马龙:10445

皮蓬:9975

乔丹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薪水,比以上球员同期都低。


user avatar

因为后三冠的传奇性和伟大程度远远超过前三冠,正是这后三冠,让乔丹从“强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向了“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让他自己成为这个行业里没有人够的上的无法质疑的GOAT。

前三冠的乔丹和公牛虽然强,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天才少年历经了凯尔特人和活塞的摧残,自己不断成长,终于等来了靠谱的队友,走向了世界的最巅峰。

强吗,强,伟大吗,不伟大。因为这种戏码太多了。


但后三冠发生了什么故事?

玩票十几个月,回来发现身体机能已经不适合篮球,被淘汰。

经历了被淘汰的耻辱后,与跟之前相比几乎换了个遍的团队契合,让联盟最刺儿头谁都搞不定的队友成为自己身边值得信赖的伙伴,拿下历史第一战绩,夺冠。

在自己被对手下毒食物中毒之后,用超人的毅力拿下38分,最终带队夺冠,二连冠。

在球队教练管理层完全撕破脸,在管理层已经在赛季开始前就决定赛季结束后拆散球队,身边的老兄弟饱受背伤困扰,另外一位老兄弟甚至会在赛季到一半的时候去拉斯维加斯赌博48小时,在最后时刻依靠自己,断球,最后一投绝杀带走比赛,三连冠。


这些都是常人无法理解,超越了以往认知的比赛。NBA有很多球星输球大家都会评价“非战之罪”,或者“输了也不怪他,确实太难了”。

而乔丹的后三连冠,证明了乔丹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输了也合理”做借口,后三冠每一个冠军乔丹输了都有很合理的理由解释,甚至也可以说“公牛输了,乔丹没输”,但乔丹告诉大家,他需要的只是胜利,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借口,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都可以用他超人的意志力解决问题。


从传奇性,故事性,伟大程度上来说,后三冠本就远超前三冠,那么当然人们更愿意提后三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人们谈论迈克尔·乔丹的伟大时,通常会提到他两次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完成的三连冠,也就是所谓的“后三冠”。你提到的现象——人们似乎更看重后三冠,而非前三冠——其实是理解乔丹职业生涯弧光和历史地位时,一个颇为有趣的侧重点转移。这并非说前三冠不重要,而是后三冠在多个层面上,对乔丹的“伟大”标签起到了更具冲击.............
  • 回答
    《爱情公寓》里吕子乔这个人设,说实话,挺拧巴的。他身上一大堆毛病,玩世不恭,整天想着怎么“撩妹”,赚钱路子也总是有些歪歪扭扭,看上去好像是个标准的不着调的浪子。但偏偏,观众就是不怎么讨厌他,甚至还挺喜欢。这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吕子乔身上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他的“玩伴”属性。.............
  • 回答
    在二战的名将讨论中,曼施坦因和朱可夫确实常常被提及,并且在部分评论者那里获得高度评价。然而,您提出的“水货”之说,也反映了在解读历史人物时存在争议和不同视角。要理解为何有人会将他们视为“水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们各自的指挥生涯,以及支持这种观点的论据所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水货”的含义,在军事评.............
  • 回答
    您问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很多人在欣赏《三国演义》时的核心纠结:明明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为什么总有人要拉上“正史”来“打脸”?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种心态和考量,咱们不妨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白一点,《三国演义》它虽然叫“演义”,但它并非凭空捏造。它是在历史的大框架下,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融.............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个话题上,一旦有人聊得兴起,总会有人跳出来,搬出《三国志》来“纠正”或者“反驳”。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心思。首先,我们可以从“求真”的心理来理解。毕竟,《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七分实三分虚”,里面夹杂了许多作者罗贯中为了情节需要、人物塑造,甚至是民间传说.............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聊中国武术,尤其是街头巷尾、电视电影里,好像上来就是拳打脚踢,什么咏春、太极、少林功夫,这些拳脚功夫能被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提到中国武术的兵器,比如刀枪剑棍、斧钺钩叉,反倒没那么热乎了,好像大家默认就给它们“晾”到一边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挺关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也常常引发争议的中国历史观。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讨论元清“是否”是中国,而鲜有人提出“只有”元清才“是”中国呢?我们不妨来细致地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中国”这个概念本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static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被重新定.............
  • 回答
    青岛,一座被遗忘的未来城市?当城市规划者、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们热烈讨论着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或是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时,一个名字似乎总被悄然忽略——青岛。这座在中国东部沿海,黄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常常在关于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排名格局中,显得格外“沉默”。究竟是什么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问到了点子上。咱们平时聊《三国演义》嘛,那是看个热闹,图个痛快。但总有人要跳出来说“哎呀,这事儿在《三国志》里不是这么写的!”或者“演义里这人跟正史差得太远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说道。首先得明白这两者是什么。《三国演义》 咱们都熟,就是罗贯中写的那本小说,一.............
  • 回答
    蒙古国,这个坐落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之间,拥有辽阔草原和悠久历史的国度,在东亚的语境中,却常常如同被一层薄雾笼罩,若隐若现,容易被大家忽略。这并非因为蒙古国本身不重要,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为何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草原帝国,在当代的东亚讨论中,显得如此“隐形”。首先,地.............
  • 回答
    新疆问题之所以在讨论中常常充满情绪,这背后有着极为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简单来说,这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从地缘政治的宏大叙事,到民族文化的敏感神经,再到人权和价值观的普世呼唤,每一个环节都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认知。首先,地缘政治的敏感性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因素。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
  • 回答
    最近“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值得说道的门道。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体量庞大、在经济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公司,一旦它们出了什么问题,比如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对整个经济社会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所以政府和监管机构往往不得不出手相救,让它们“倒不了”。为什么现在又开.............
  • 回答
    关于鸿蒙是否“套壳”安卓的讨论,确实已经持续了好一段时间,而且关注度很高。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细节,更关乎企业战略、市场地位,甚至国家科技自主的愿景。理解这场讨论的意义,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 为什么会有“套壳”的说法?鸿蒙与安卓的相似之处在哪?首先,我们得承认,从表面上看,鸿蒙和安卓确.............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不抵抗”的讨论,确实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将主要责任归咎于张学良,而对蒋介石的责任则避而不谈或减轻。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宣传角度、信息茧统治理以及特定群体的情感倾向等方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命令”确实是历史事实,并.............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在讨论彩礼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这背后,有社会观念、历史沿革,也有现实考量,并非简单的“偏心”就能概括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社会观念与历史的印记:为什么彩礼总被摆在台前?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扮演的角色,比嫁妆要更为突出和显性。这很大程度.............
  • 回答
    三国历史,真是个让人魂牵梦绕的课题。说起这个,好多人一开口,不是“季汉”,就是“葛公”,这俩词儿啊,在咱们三国迷嘴里,那叫一个常用,甚至可以说是“言必称”。为啥呢?这背后啊,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季汉”:情怀里的那一抹正统首先说说这“季汉”,这词儿可不是随便来的。咱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在很多关于“顶级超跑”(hypercar)的讨论中,布加迪(Bugatti)似乎总被排除在外,仿佛成了一个默认的“局外人”。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的简单因素能够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1. 定义的模糊性与演变:Hypercar 的边界在哪里?首先,我们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实在的,观察得很敏锐。确实,最近几年,“躺平”这个词儿在年轻人群体里,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从社交媒体到线下聚会,总能听到有人提起,而且讨论得越来越深入。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或者情绪发泄,它折射出了当下年轻一代在面对社会现实时,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思考和选择。要说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关于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性的讨论核心。当我们在讨论像吴用(《水浒传》)和诸葛亮(《三国演义》)这样的“虚拟人物与历史人物对比”时,为什么只有在列出“战果”时,才会有大量明白人站出来指出这种对比“不靠谱”呢?这背后有着几个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详细地分析一下:1. 战果是“演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过去中国在接触和理解西方历史时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忽视。要详细地聊聊这个“忽略”,得从几个层面上分析:一、 历史接触的“窗口”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一个直接、全面的过程。我们接触到的“西方”,更多是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