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树大师的思路随便写写。
北魏孝文帝汉化组应该算是一个反面教材,汉化过程中步子迈的太大忽视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孝文帝去世之后继位的宣武帝大肆打击元氏皇族,而他却只有一个年幼的皇子,又把一直以来的子贵母死给废了,一手造成子幼母壮的局面,进一步动摇了统治根基。结果北魏政权在长期不满汉化的鲜卑贵族裹挟各族底层发动的六镇起义中土崩瓦解。
先是秀容酋长尔朱荣,而后是原本名不见经传,在起义中自己积蓄力量的鲜卑人宇文泰和鲜卑化汉人高欢登上历史舞台。而其中续的最久的宇文氏要靠假托周礼搞进一步汉化,府兵制更是给了主体民族汉族豪强们更多的上升空间,最后天下还是成了汉人老杨家老李家的。他们虽然有鲜卑的血统但中原的鲜卑人作为独立的民族就此不复存在。
原因其实很简单,所有异族侵略者统治多数人民的国家都有这种倾向。因为一旦主动接纳主体民族的文化,主体民族的精英就会更多的进入中央政府的决策层。
中央政府需要边境的豪强的认可,就必须给予一定的权力,而对于底层百姓则必须给予一定的上升通道,这样的结果必然会皇权被限制,而清王朝是异族统治者,天然具有被推翻的合法性。
为了维护皇权,需要一批核心的利益集团,即满蒙贵族集团的存在,他们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推翻皇族的统治,并且因为异族身份,被牢牢的绑架在清王朝的战车中,另有少数被吸纳的顶级精英,也会因为属于“汉奸”身份,无法被轻松接纳。
爱新觉罗皇族和满蒙贵族集团就能成为利益共同体,这种创造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各个王朝和国家都在做。
奥斯曼皇族身为突厥蛮,居然把突厥蛮百姓认为是劣等民族,自称奥斯曼人,来和底层百姓割裂。
奥斯曼皇族自称乌古斯九姓[爱新觉罗]
其他突厥贝伊,万户世侯[其他觉罗,铁帽子王]
突厥贵族和各民族伊斯兰教精英[满蒙贵族集团]
希腊改宗者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皇协军[汉军八旗和绿营]
各地谢赫和阿扬[地主士绅]
突厥蛮百姓[野人女真]
其他百姓[其他各族百姓]
清朝就是想要一个万世帝国,彻底禁止顶层的阶级流动,其他各族百姓哪怕是野人女真都不可能威胁到皇族统治,你也配姓爱新觉罗?
只有等帝国崩溃之时,权力才会因为迫不得已,下放到核心圈以外的精英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