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Dota 2 的大鱼人出场率很低?

回答
说起 Dota 2 里的“大鱼人”,也就是潮汐猎人(Tidehunter),你可能会发现他在高水平的比赛或者我们自己玩的时候,出场率似乎不是那么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因为单看技能,尤其是他的大招,几乎是团战搅屎棍的神器。

那为啥这鱼人哥就没那么受欢迎呢?咱们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一、 技能机制的局限性:高风险、高回报但不稳定

大招:海妖之歌 (Ravage)。 这技能无疑是潮汐猎人的招牌,一个范围巨大的眩晕和伤害。听起来很美,但在实际运用中,它有几个致命的缺点:
前摇和施法距离。 大鱼人的大招施法动画挺明显的,而且施法距离不算特别远。这意味着他需要非常贴近对方的英雄才能放出来。一旦被对方控制住,或者反应快的对手走位好,这个大招很可能就放空了,或者只打到一两个目标,那这次团战的胜算就大大降低了。
依赖队友配合。 大鱼人的大招虽然范围大,但它本身不提供任何位移或者减速效果。他得自己冲上去或者找机会,然后队友得跟得上,利用他提供的控制去打输出。如果队友没跟上,或者队友本身没有能打出控制链的英雄,这个大招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
技能释放时机。 潮汐猎人作为一个大肉盾,他进场时机非常重要。他是一个“冲脸”型英雄,冲进去就很难出来。如果他过早进场,可能技能没放出来就被集火秒了;如果他太晚进场,可能敌人已经跑了或者团战已经结束了。这个时机把握起来对玩家的要求很高。
其他技能。
潮汐祷言 (Q)。 这是个不错的减益技能,能降低敌方攻击力,尤其对高输出的物理核心非常有效。但它同样需要一定的施法距离,而且伤害不高,主要作用是辅助。
激流 (W)。 这个技能算是潮汐猎人的核心伤害技能,有不错的范围伤害和减速。但它的CD不算短,而且伤害在后期面对魔抗装备的英雄时会打折扣。早期用它补刀或者骚扰还不错,但指望它打出大量输出不太现实。
锚击 (E)。 这是潮汐猎人唯一的控制技能,除了大招以外。但锚击的施法距离非常近,而且是一个抬手动作,很容易被躲避或者打断。如果能命中,能提供一个短暂的眩晕,对于先手开团或者留人来说很有用,但它依赖于玩家的反应和预判。

二、 版本更新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版本强势英雄的更替。 Dota 2 的版本更新非常频繁,每个版本都会对英雄的属性、技能和物品做调整。如果当前版本有其他更适合当前战术需求或者技能更强的辅助或者肉盾英雄,自然就会挤占潮汐猎人的出场空间。比如,一些拥有高机动性、远程控制、或者爆发伤害的英雄,会比潮汐猎人更容易在前中期打开局面。
早期节奏的重要性。 在一些版本里,游戏的前期节奏非常快,需要英雄们在早期就能快速发育,打出优势。潮汐猎人在早期线上能力不算特别强,也比较依赖装备,在前中期可能无法像一些强势的对线英雄那样建立优势。
“强开”和“反先手”的战术变化。 以前可能更流行潮汐猎人这种“大团控”英雄,直接冲脸开团。但现在很多队伍更倾向于“拉扯”、“反先手”,或者通过远程的控制和爆发来击杀对手。潮汐猎人虽然能开团,但他自身缺乏反手能力,而且一旦被对方的控制先手打断,他就会非常被动。

三、 团队定位和发育需求

“吃经济”的定位。 潮汐猎人作为一名“肉核”或者“酱油核”,他需要一定的经济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他的大招和一些关键装备(比如先锋盾、希瓦的守卫、BKB等)。如果队伍的经济分配不合理,或者他在线上就崩了,很难做出装备,那他的团战作用就会大大减弱。
发育周期长。 和一些能在早期就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辅助或者核心相比,潮汐猎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经济和等级,才能在团战中成为一个令人畏惧的存在。如果游戏节奏非常快,或者对方的战术就是速推或者速决,潮汐猎人可能还没有发育起来,游戏就已经结束了。
不如一些“灵活”的选项。 很多玩家在选择辅助或者肉盾时,会更倾向于那些技能更灵活、既能开团又能打出控制、甚至有一定的伤害或者辅助能力的英雄。比如一些有位移的辅助,或者有远程硬控的英雄。相比之下,潮汐猎人虽然大招很强,但其他技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自身缺乏灵活性。

四、 对线期相对弱势

对线消耗能力不足。 潮汐猎人在对线期,尤其是面对一些爆发高或者消耗能力强的对手时,会比较被动。他的Q技能虽然能减攻,但伤害不高,W技能是范围技能,也比较耗蓝。如果遇到强势的三号位或者四号位,他很可能在对线上被压制,导致发育受阻。
缺乏有效的Gank手段。 除了队友配合,潮汐猎人自己缺乏有效的gank手段。他不能像一些有位移或者控制的英雄那样,主动去游走支援。更多时候,他需要留在线上稳定发育或者等待机会。

总结一下, 潮汐猎人在Dota 2 出场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大招虽然是神技,但施法条件苛刻,依赖队友配合,而且自身缺乏灵活的位移和反手能力。此外,版本更新、对线期相对弱势以及发育需求等因素,也让他不如一些当前版本强势或者更符合战术需求的英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潮汐猎人不强,在特定的阵容和战术下,他依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只是相比于那些万金油或者版本答案型的英雄,他的泛用性确实会打折扣。有时候,玩家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更稳定、更灵活地发挥作用的英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场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鱼人现在定位很尴尬。

从技能以及英雄定位看,大鱼人最为适合的位置莫过于三号位,虽然某些阵容下也能勉强胜任四号位,但大部分情况下它还是作为三号位登场的。当前版本下,前期非常依赖于对线期以及四号位的发挥,而中后期则更依赖于三号位的发挥。而大鱼人和当前热门三号位相比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自然也就上场率不高了。

和其他三号位相比,大鱼人对线能力太弱,很难在对线期保证线优,取得优势。当前版本下,前期对线期的优劣可能决定了一场游戏前十几分钟的走向,甚至是整局游戏的胜负。三号位作为中后期的主要控制保障以及伤害吸收者之一,对线期的发育一定要有所保证。即便是不能取得优势,至少要保证发育不会太差,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中期有一定的声音,能为团队保驾护航。和其他三号位相比,大鱼人混线与压制能力都有些堪忧:没有半人马强力的消耗与瞬间爆发,没有猛犸的远程补兵耗血能力,也没有谜团等依靠召唤物取得对线优势的能力,更没有被压的时候依靠打野补发育的能力……特别是对面有强势酱油英雄压制的时候,大鱼人很难通过打野等其他途径来补发育,保证经济与等级不被落下。

大鱼人的另一大缺点是对于跳刀与BKB等道具的依赖性太高,容错率比较低。没有跳刀的情况下,半人马行者可以依靠其大招寻找合适的时机与位置给予控制,猛犸可以依靠三技能位移寻找合适的时机切入战场释放大招,而大鱼却不能。特别是在正面团战中,大鱼很难找到机会释放一个漂亮的踩。

除此之外,当前比较热门的三号位除了拥有比较充足的控制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其他特质。如谜团的推进、半人马大招的全队支援、猛犸的Buff能加快大哥刷钱速度与刷出、酒仙酒雾以及大招的多方位控制。大鱼人大招虽然能比较好的克制隐身系英雄,但是给予团战以及队友带来的帮助却是相对较少的。特别是现在大招已经不能获取英雄视野,只能获取模型视野了。

当然了,大鱼人之所以现在出场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线较软。和其他三号位相比,大鱼人难以在对线期压制敌人、取得优势。反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压制的一方,经济和等级低,跳刀出炉时间势必也会晚于正常时间,导致英雄节奏明显慢于其他英雄。这种情况下,想要再依靠大鱼人做出跳刀后再扳回局势,就比较难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