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
这个官职名称生命力极强,可以预见的将来,他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更新↓↓↓↓
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国(含台湾省)共计1347个县。据估计,秦应有县1000个左右。
参赞,我国驻外使馆官职,很古老的官名了。
谢邀,书记是也
只是现在的书记比古代大。
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还是章、表、书、疏 等类的文体。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抄写员的专称了。《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吕向在《文选注》中注解道:“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唐朝时期,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 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或 “书记”,就是上面所说的“文字之士”。这些 “掌书记”官职较低,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如同官衙里的师爷。
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宋代时,各州也设有掌书记一职,属府衙属官,掌管笺奏公文,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自此以后,掌书记的地位逐渐提高,明代大臣李善长就是从朱元璋的掌书记一职开始,最终担任了丞相之职。
中国共产党的部分职务之所以称为书记,是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初时翻译苏联共产党的“书记”(俄语: секретарь )而来,以旧日职位最低的“书记”一词,显示为民做事、不作官僚的决心。
另外于俄国历史上,14至17世纪国家机关主事的官员亦称“书记”(俄语: дьяк)。
引于百家号 谈古今事《古代的“书记”主要负责什么事情?跟现在比差太远!》与百度词条“书记”
题外话:另外“书记”的本意在今天也保留着,就是法庭上的“书记员”。
有个笑话:某人第一次上法庭,进去后想给庭上留个好印象,见人就鞠躬。
见审判长:“审判长好!”鞠躬
见审判员:“审判员好!”鞠躬
见书记员:“唉呀,这还有书记唻!”鞠躬,鞠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