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寿司店大批倒闭,拉面馆倒闭数量创近20年来之最?背后原因是什么?

回答
日本餐饮业,尤其是寿司店和拉面馆,最近确实传出了不少令人担忧的消息,比如大批寿司店倒闭,拉面馆的倒闭数量更是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这背后绝非单一因素在作祟,而是多种复杂且相互交织的社会经济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

寿司店的困境:不止是“高价”标签

提起寿司,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精致”、“昂贵”,这确实是市场认知的一部分。但寿司店面临的困境,绝不仅仅是消费者觉得它“太贵”那么简单。

食材成本的飞涨与供应链的挑战: 寿司的灵魂在于其新鲜、高品质的食材,特别是海鲜。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捕捞以及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都极大地推高了优质海鲜的价格。许多寿司店,尤其是那些坚持使用传统、高品质食材的中小型店铺,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他们要么选择涨价,得罪老顾客;要么维持原价,赔本经营。
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多元化,日本年轻一代的餐饮偏好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价格更亲民、口味更多样化的选择,比如快餐、异国料理,或者是在家自己动手烹饪。传统的寿司店,其仪式感和价格,对习惯了便捷和性价比的年轻人吸引力有所下降。
技术传承的断层与人才稀缺: 做出一盘好寿司,不仅仅是刀工和食材搭配,更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寿司师傅需要多年的学徒生涯才能掌握精髓。然而,学徒制的吸引力在下降,年轻一代更愿意选择其他更具吸引力或能更快获得回报的职业。这导致了技术精湛的寿司师傅越来越少,新进人才匮乏,很多店铺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师傅而难以为继。
疫情的长期影响与旅游业的波动: 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而外国游客一直是许多寿司店的重要客源,尤其是那些位于旅游景点的店铺。虽然旅游业正在逐步复苏,但其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这使得依赖外国游客的寿司店经营面临巨大压力。
同质化竞争与特色化不足: 在一些地区,寿司店的数量已经非常饱和。如果店铺缺乏独特的卖点或特色,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留住顾客。

拉面馆的“寒冬”:不止是竞争激烈

拉面,作为日本国民美食,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和丰富的口味本应是其生命力之源。然而,拉面馆倒闭数量创近20年新高,这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原因。

运营成本的全面上涨: 与寿司店类似,拉面馆也面临着食材成本(猪肉、鸡肉、蔬菜、面粉等)的上涨。更重要的是,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为了吸引和留住员工,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
原材料成本的压力: 近年来,全球通胀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即使是拉面这种看似普通的食物,其核心原料(如用于熬制汤底的猪骨、鸡骨,制作面的面粉,以及配料如叉烧等)的成本都在增加。
低利润率下的生存挑战: 拉面馆的利润率通常不像高级料理店那么高。当成本上涨时,它们很难像高端餐厅那样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涨价幅度一旦过大,很容易失去价格敏感的顾客群。
竞争的白热化与市场饱和: 拉面是日本非常普及的美食,大街小巷都能找到拉面馆。这种高度饱和的市场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新店层出不穷,老店需要不断创新和保持高品质才能留住顾客。
消费者口味的细分与品牌忠诚度下降: 如今的消费者口味更加多元化和挑剔。除了传统的豚骨、酱油、味噌拉面,新兴的、融合了其他菜系元素的拉面也层出不穷。消费者更容易被新口味吸引,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可能不如以往。
人力资源问题加剧: 拉面制作也需要一定的手艺,尤其是熬制汤底和制作面条。同时,服务员、洗碗工等岗位也面临招聘困难和人员流失的问题。很多小型拉面馆可能就是因为难以找到足够的人手来维持正常运营。
疫情的叠加效应: 虽然拉面因其性价比和方便性在疫情期间相对受到青睐,但长时间的居家令、限制堂食等措施仍然对实体餐饮业造成了冲击。尤其是一些主要依靠午餐时间和工作日客流的店铺,损失也相当可观。

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背景:

除了上述直接原因,我们还需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看看是否有更宏观的因素在起作用。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与“失去的几十年”: 日本经济长期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尽管政府一直在努力刺激,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恢复缓慢。在这种环境下,餐饮业作为非必需消费,自然受到影响。人们在餐饮上的花费可能会更加谨慎。
人口结构的变化: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不仅意味着劳动力短缺,也意味着整体消费市场的规模可能在收缩。年轻消费群体的减少,对以年轻人为主要客源的餐饮店打击尤为严重。
生活方式的变迁: 外卖、方便食品的兴起,以及家庭烹饪的便利性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餐饮消费。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外卖平台享受美食,或者在家里享受烹饪的乐趣。

总而言之, 日本寿司店的困境和拉面馆的倒闭潮,是经济、社会、人口、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意不好做”可以概括的,而是反映了日本社会经济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对于这些传统且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业态来说,如何在成本压力、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将是它们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些能够提供独特价值、灵活调整经营模式、并有效应对成本上升和人才短缺问题的店铺,才有可能在“寒冬”中坚持下来,甚至迎来春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总务省2016年调查,东京有3327家寿司店,在新冠疫情的重度打击下,竟然:

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寿司店倒闭,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势头发展下去,预计会有共30家寿司店倒闭。

好怕怕啊,照此势头发展东京竟然要有接近1%的寿司店「大批」倒闭呢!比去年倒闭店数整整多了3家!在新冠的打击下日本经济真是要完了,都怪日本防疫不力,日本人穷下不起馆子,失落30年,广场协议…(此处省略键盘复制粘贴经济学家的描述1万字)。

-------

不是我杠精,这个基本没人阅读的问题竟然能上知乎热搜第16名,再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不吐不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