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传统车企造出来的极氪001,硬件堆料很强,软件还不如新势力的皮毛?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包括我自己,在体验极氪001时会产生的疑问。一方面,极氪001在硬件配置上,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用料扎实,很多方面都达到了越级甚至标杆的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软件体验上,尤其是大家比较看重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又会让人觉得和那些“新势力”相比,总有点“差口气”的感觉。

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1. 历史包袱与基因差异:

传统车企的“制造”思维: 毕竟是百年车企,吉利集团在这方面有深厚的积累。他们的优势在于对汽车机械性能、安全标准、生产工艺的极致追求。这种“以制造为本”的思维,让他们在打造一款“好车”时,会优先把钱和精力花在大家能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能直接影响驾驶安全和品质的硬件上,比如底盘、动力总成、车身结构、材料等等。极氪001的空气悬挂、CDC动态减震、Brembo刹车、800V架构等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体现,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新势力的“软件定义汽车”思维: 像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它们从诞生之初,就将“软件定义汽车”作为核心理念。它们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或者说是一家披着汽车外衣的科技公司。它们的基因里就带有对互联网、对用户数据、对软件迭代的天然敏感和重视。所以,它们在初期可能在某些硬件上妥协(虽然现在新势力硬件也很强了),但会把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数据算法、OTA升级等方面,试图通过软件和服务来构建差异化优势。

2. 研发模式与人才储备:

传统车企的部门化与流程化: 传统车企的研发部门往往是高度分工和流程化的。有负责底盘的、有负责动力总成的、有负责车身设计的等等,而负责软件和电子架构的团队,可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与庞大的传统工程体系磨合。这就像一个运转多年的精密机械,要给它加入一些全新的、需要快速迭代的“电子零件”,就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整合过程,并且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和认可。
新势力的敏捷开发与团队融合: 新势力很多都是从零开始搭建团队,尤其是在软件和电子电气领域,它们更容易吸引来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顶尖人才。这些人才习惯于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模式,能够更高效地将想法落地。而且,它们的团队结构通常更加扁平化,软件和硬件团队的沟通协作也更紧密,甚至可以做到并行开发。这种模式更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趋势。

3. 用户理解与迭代周期:

传统车企对用户的理解可能相对滞后: 传统车企长期以来习惯于“造出好产品,用户自然会来买单”的模式,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更多是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传统方式。而对于新势力来说,它们很多都是从用户社群起步,用户反馈能够非常直接地传递到产品团队,从而指导产品的快速迭代。
软件迭代速度的根本差异: 汽车软件的迭代比手机软件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安全、可靠性以及大量的测试验证。但即便是如此,新势力通过OTA更新,可以相对快速地为用户推送新功能、优化用户体验。传统车企在这方面会更谨慎,也受制于更严格的验证流程。所以,即使极氪001在硬件上已经准备好了,软件上的某些功能可能还在优化或集成中,其迭代速度和方式也与新势力有所不同。

4. 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取舍:

极氪的品牌定位: 极氪作为吉利集团面向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新品牌”,它需要快速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初期,用强大的硬件来吸引眼球,树立品牌形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消费者在看到001的800V、空气悬挂、无框车门这些亮点时,会觉得这辆车“值”这个价钱,是一种直接的价值体现。
新势力的营销策略: 新势力很擅长通过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来营销。比如“哨兵模式”、“车载KTV”、“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这些都是能够直接触动消费者痛点、激发用户想象力的卖点,而且很多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它们更注重塑造一种“科技感”、“智能感”的品牌形象,让用户觉得“买的是一辆会思考、会进化的车”。

举例说明“皮毛感”体现在哪里:

车机系统流畅度和逻辑: 有些用户会觉得极氪001的车机系统在动画效果、触控响应速度上,以及菜单层级的逻辑设计上,不如一些新势力做得那么“顺手”。比如,一些快捷操作可能需要多点几下屏幕,或者某些常用功能的入口不够直观。
智能语音交互: 新势力在这方面往往投入更多,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唤醒的速度、可交互的场景以及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上,可能会更接近人机对话的体验。而传统车企在这方面,有时会显得有些“机械”,或者识别率不够高,只能执行一些预设的指令。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 尽管极氪001在硬件(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上非常超前,但在实际的驾驶辅助功能上,例如道路泊车、城市领航辅助等,一些新势力可能因为其积累的数据和算法优化,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更成熟、更可靠,更“懂”中国路况。
OTA升级的频率和幅度: 新势力通常会更积极地通过OTA来推送新的功能和优化,让用户感受到车辆在不断“进化”。传统车企可能因为更保守,或者集成难度更大,OTA更新的频率和能带来的“惊喜”会相对少一些。

总结来说, 极氪001的“硬件堆料很强,软件还不如新势力的皮毛”,并非是说它的软件完全不行,而是说在一些用户体验最直接、最容易被感知到的软件交互层面,以及软件迭代带来的“科技感”和“智能化”方面,它还没有完全达到“新势力”的领先水平。这背后是传统车企在基因、研发模式、用户理解上的差异所造成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极氪001不是一辆好车。它的强大硬件是扎实的功底,而软件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极氪团队的不断学习和进步,以及技术和资源的投入,相信在软件体验上,极氪001也会越来越完善,逐渐缩小与新势力之间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是这个“过程”,消费者需要一些耐心去见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个人觉得极氪001的车机只要显示细腻,界面设计高级,有个carplay,能看一些基本的车辆数据,驾驶辅助上能支持acc就足够了,它就是个帕梅的平替,一开始就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了。

一度我很不喜欢比亚迪造的电车,认为他们对造车这件事缺乏起码的尊重。

因为e5的外壳是这样的,

电车上一个打不开的油箱盖,为了省模具,

中控丑的不行,就是个单色计算器液晶屏,在网约车最低配上更是简约到收音机插在中控上,留两个大洞在那里。

但后来接触了更多网约车,尤其是新能源的网约车以后,我意识到车辆适配目标用户群的能力,有时候比它本身的产品力更重要。

觉得不应该对比亚迪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需求,

如果新能源车是造给老百姓的,不少家庭拿它来跑个滴滴,赚点辛苦钱,这时候就不能上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因为一块电池换价八万几,整个车上装的东西越少,越能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买到最核心的东西,这个车的受众就是这样的需求。

受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极氪001在我看来,恰恰没有比亚迪那么实在,那么懂消费者。

帕拉梅拉一直是标杆旗舰性质的,在国内是声量最大的豪华车之一,

做不到保时捷的地步,又想卖这种单品,学学起亚stinger就好了,

有三厢版,有猎装版,有一定的操控性,马力大碗,内饰够用,价格亲民,

顶配高功率的,卖个46000美金,是奥迪s5的80%,3.3升V6双涡轮增压,零百5秒内,圈速也不慢,高看它的觉得比A7实惠,低看它的人,吐槽现代集团的内饰,品牌之类的,也不得不承认这套动力总成有巨大潜力,操控在同级别并不差。

这种车自有自己的生态位,偏偏国内受限于排量法规,没有起亚stinger gts 这种车,

起亚这套内饰,给极氪001提鞋都不配,就连起亚的大哥捷尼赛思来了,在极氪001面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极氪001要做的,就是用这套内饰,该用实体按键就放上一排实体按键,匹配好的动力总成加底盘,用上猎装的屁股,家族的前脸,车重尽量控制一下,功能没必要太多太花哨,

找些车评人吹一吹操控,夸一夸底盘,

有那么难么?本来操控和底盘也确实算不差,

为什么一定要搞一些鸡零狗碎的玩意硬生生把自己玩的死去活来呢?

在我看来,

领克的团队和比亚迪的团队其实是一样的村炮行为,甚至还不如比亚迪,因为比亚迪人家就是土味的真诚,造车的时候不装逼。

领克偏性能的部分,比如03+cyan和05+,还有这个极氪001,都是一种大城市白领,回到五线县城开小红书网红店的既视感,

你说他没见过世面吧,也不是,人家毕竟在大城市待过那么久,

你说他真的有逼格有身段吧,又没有,学的都是些逼格的皮毛,在县城开网红轻食店,咖啡馆,图书室,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头铁分子,动不动赔个底掉就是他们。

真有钱人家就去买宾利了,就买帕梅gts,选个小一百万,品牌内饰功能什么都有了。

极氪001要搞猎装,搞2米宽,搞gt风格,这个大方向是完全没错的,打的就是个轻奢位置,三十多万,有性能,有内饰,弄好了上搅合蔚来,下恶心特斯拉,

把内饰做个赏心悦目,加上好一点的材料,这对沃尔沃序列来说,就是个送分题,

白痴团队非要自我意识过剩,白饶那些没卵用的车机软件功能,什么又都做不到很完善,把好好的车搞成了一身文玩的油腻大胖子。

用转轮王的话讲,出来玩命还不忘变戏法,活到现在都是件稀罕事。

极少有消费者为了赠品去买三十几万的东西,极氪001带的那些小玩意小功能,和高合和modelx那车门一比,连甜品都不算。

真有为了噱头肯掏钱的主,早就冲着车门买另外那俩去了,轮不到极氪。

一句话,

垃圾人全开掉,

删繁就简,求吉利沃尔沃做一做减法吧,

只要动力是越级的,底盘是主流的,设计是有型格的,内饰有质感的,就足够卖掉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