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自我崩溃的速度第一次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真是interesting, 下面的几位恨国者还真是生龙活虎,我盯着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找到一个关于中国的字眼,几位就美滋滋地开喷了。
“啊这要是在中国xxxx”
“中国警察就是xxxx”
恶毒的诅咒和谣言飞来飞去,来一个反驳的便扣个帽子,说白了是自己想象中的满街警察帮你飞车逮匪的情形没发生,便大骂警察不作为,转而幻想起发达国家的警察的美妙来,一看到外国的负面消息,张口闭口“中国比这个还烂!”接着便是些可笑的论据,不计其数的基层警察四处奔走,和警察系统的优化改进倒是看不见。不知您是不是已经身在外国享受警察众星捧月的生活了。把自己“受委屈”的经历添油加醋诉苦一番,得出一个恨国的结论,自以为理客中,逮住一个话题,便把中国警察批判一番,活的可真苦。
我奉劝那些来我这骂街的恨国者们,你们想申冤,想“诉说事实”,甭搁这跳脚,一口一个小粉红自认为高尚得很,您还是另开个题目,叫如何看待中国警察这么垃圾的现状,看看您以外的中国人是怎么看中国警察的,别在国外新闻这炫耀您的智商了,回见。
注意,中国警察的“为人民服务”,外国是看不到的,君不见美国警察在富人区挥斥方遒在黑绿区销声匿迹?恐怕选择性执法还是美国最牛。
英国警察这样的选择,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可以吹的点,老百姓会怎么想?留学生,投资者?恐怕一点也不会向积极的方向考虑。
我倒是好奇以后英国的反恐会不会好转。
祝英国警察好运。
看到有些人说国内也不管什么的,请各位动动脑子想一想,明面上的规则和潜规则是一样的?
国内有这种事儿,就算情节轻的警察不上心(更多的情况是人力不足,管不过来),但真正遇到的时候会不管?而发布声明表示不再管这些事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提高了犯罪的底线,以往你这种行为算是犯罪,现在这种行为不算了(起码在警察那里是不算了),会导致什么后果你们不知道?
以往偷窃需要提防警察,失主,现在只需要提防失主了,犯罪成本变得这么低,这种事儿会大幅度增加,这对社会治安会有很大的破坏好嘛。
已有的几个答案这么上赶着黑国内,真是够可以的,奉劝各位,极左极右都是很傻b的事儿,逢中必反也不是这么反的。
一点儿浅见,等大神来具体分析。
从此以后我大伦敦的偷窃、抢劫等低级犯罪的破案率将再创新高,100%破案率,就问你服不服?
警察叔叔,那里有个人说他被抢劫了20英镑还没有破。
什么!他立案了吗?没有立案说个JB。竟敢造谣污蔑我自由世界、法治社会的标杆,莫不是毒菜国家派来的奸细?
这可是伦敦市区啊!!
中国别说北京了,省会以上的城市有几个不管的?
没人管的话,窃格瓦拉是咋回事?大力哥咋回事?
我们县城也有人管的好吧。
好像乡镇和村里确实派出所不怎么管。
英国的首都终于要跟中国的乡镇同级了。
绝佳的商机,印度版“滴滴打人”可以趁势直接进军伦敦,完成海外布局第一步。
One Touch Response OTR是一款能够为用户提供私人保镖服务的应用,创意类似国内2015年2月网络疯传的脱口秀《暴走大事件》视频中恶搞的“滴滴打人”APP。除了在顾客被性骚扰、跟踪和抢劫时提供保镖服务,OTR也提供救火、修车、医疗救助、解决“路怒族”纠纷等帮助。该App已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提供包括中文在内的数十种语言服务。
OTR这家年轻的公司成立才不到2年,但在新德里已拥有超过1万名签约用户,服务范围已覆盖印度国内1000多个城市。
根据OTR的官网,其设有全年24小时全天候指挥中心和巡逻中心。当用户遇到紧急状况时,只需在这款软件的移动端APP上轻触一下即可发送SOS警报,指挥和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在几秒钟内回拨用户,了解更多的情况。同时距离最近的第一反应小组会在几分钟内迅速赶到用户所处位置。
OTR还对第一反应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急救、心肺复苏、使用止血带止血等方面。此外还有格斗培训,以便为遭遇人身安全威胁的用户提供帮助。
在英国的印度人那么多,资金、硬件、软件、运营、推广完全没有问题,服务领域与这次伦敦警方实际上不再受理的低等级犯罪几乎完全重合。
把下图的yes与no调换,就是OTR在伦敦最好的宣传图片
引入“one touch response”配合英国脱欧削减预算,正好帮伦敦市长抵消舆论副作用与市政压力,双方一拍即合。要伦敦警察厅能给个官方背书(如国内的备案开锁)就再好不过了,反正也要不了几个钱。
如果OTR的私人有偿公共服务在伦敦发展得好,推广到其他城市、其他领域,也算是伦敦市长的一项政治资本,还可以大大嘲讽一下保守党政府的“脱欧”政策,一举多得。
现任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工党、巴基斯坦裔
旧上海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政府放弃维持秩序。
那么可以提供秩序的暴力组织,那将会获得控制这一个地区的权力。
各位,别担心什么秩序。
没有警察局,伦敦还有清真寺呢。
警察局长不干事,不去制裁犯罪。
但阿訇会干事,会去制裁犯罪的。
毕竟按照律法,偷窃的都要被砍手。
萨迪克·汗市长就是想告诉八百万伦敦人一个道理:
清真寺是我们的苏格兰场,圆顶是我们的警帽,祈祷塔是我们的警棍,信众就是我们的朝阳区群众。
坐标爱丁堡,在一家中国饭店兼职打打工,前天店里来了个女人,就这张照片,拿着某种气体一直吸,看得我右眼皮狂跳。
要求我们给一点钱和食物,撒泼打滚不走,惊扰我们的客人,也有当地英国人在店里吃饭,要求她出去不要打扰他们吃饭和我们做生意,就是不走,没办法只好打电话报警,我当场拍照片录视频留证据,这女人上来就要抢手机。报警半小时后才走,在饭馆里呆了一个多小时,然而警察一小时五十分钟后打电话来说,他们有事来不了。
You’re fucking kidding me!
补充
从没这么多过赞,就多说几句。
我本人是来自中国一个四线城市,有一天和朋友去玩台球,但是朋友存电动车时忘了把钥匙拿走就一直挂在电动车上,被看管车子的大爷拿到,问我们要十元才给我们,我们觉得不合理,争论许久,决定报警,不到十分钟民警到位,劝架完就让大爷把钥匙给我们了……
我的意思是,国内的民警们一天到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像我这种p大点事情就找警察的,我现在都有点羞愧,至于大家怎么看待中英之间的区别,就仁者见仁好了………
破三千了!!!!!
平复一下心情………
工作间隙再说几句
弟弟今年大学暑假为了体验生活,去派出所跟着一个叔叔当了一个月的临时工,一周休一天,轮番值夜班,每天回家跟我们说的就是那么些事,醉酒闹事,邻居纠纷,家里狗丢了,外卖丢失,小摊多要钱……………往往一件事还没完,派出所就打电话要求赶往另一个报警地点。所以我比较明白民警一天琐事不断,并且真是人手不够,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警察,我现在觉得不能像国内的民警一样呼唤,他们显得更高人一等,国内的民众往往不会很怕警察,甚至会有人大喊“警察打人啦”等等来引起群众舆论。
不可否认哪里都有老鼠屎,可我并不认为就可以因此否认中国人民警察不管是为了薪水还是肩膀上的责任所做出的努力。我看到评论里有人举出反例,我表示遗憾。不过我所看到的,大多都是民警一边拉着脸批评教育报警群众,一边手上又在认真处理事情。目前为止报警数次,警察叔叔都会教育我一番然后解决问题。毕竟,就像某个答主所说,我们的警察前面,还有“人民”二字。
我不要求大家体谅警察,那就请保管好自身财物,毕竟丢手机,丢钱等等事情确实难以解决。
都一回事 在英国被骗300镑 电话 地址,车牌号,车的形状照片交易记录都给了。对方打了两个电话表示不再受理后让我自己把人抓到去法院起诉。
在武汉,遇到二手房东诈骗跑路。。人就在武汉。。身份证提供了。。合计金额4000。。警察打了个电话发现对方挂了。。。表示钱太少不管了
程序正义的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放弃了正义
昨天看见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国内这帮标题党,又断章取义搞个大新闻。没成想,我晚上去麦当劳吃饭,居然在大屏幕上看到了几乎一样的英文标题。
伦敦政府这都搞的什么玩意儿啊!
在人口流动性极大的现代化城市中,小额盗窃等低级犯罪是一个普遍难以解决的问题,被人偷了钱包报警了也找不回来其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伦敦警察拿盗窃这种小案件无可奈何这个事情我们本来也理解,因为这基本上是所有国家的常态,算不上什么天大的过失。
而这件事情诡异的地方在于,政府部门居然基于这个现实,直接宣布不再受理这类案件。这还真是普天之下闻所未闻。这件事情如果是伦敦政府和警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那我必须要说,其消极影响要比他们预想的大得多,大得多,大得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目前被引用最多的就是太阳报这张图了:五个问题,决定警察会不会受理。
1.你要起诉吗?
2.你能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吗?
3.你的损失超过50英镑吗?
4。有监控录像拍下犯罪行为吗?
犯罪行为被拍下的时间少于20分钟吗?
有拍到犯罪嫌疑人的清晰图像吗?
收集到犯罪嫌疑人的清晰图像了吗?
5.你有掌握显而易见的罪证吗?
如果这个立案标准是真的,那么这个门槛……有点高……
而且,这意味着像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以后可能在英国就没人管了……(这是鬼畜界的一大损失)
先要搞清楚“受理但破不了”和“不再受理”的本质区别。
受理但破不了:小额盗窃的难度在于,受害者难以提供有效的线索使得警方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而监控录像这种东西所提供的嫌疑人特征,又很难成为帮助警方直接抓到嫌疑人的工具。我们在电视节目里看到的成功例子,大多也都是经过长时间扒监控,搜集了海量信息,再加上一点运气(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并被发现),最后根据之前的资料进行比对核实,与往期作案手法类似的案件并案调查,最后定罪。当前各国侦破盗窃案件的方法不外乎这个套路,即使如此,这种办案方法依然高度依赖监控资料来进行证据搜集,而公共场合监控摄像头普及率不高的国家,连这种简单的刑侦手段都做不了。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登记一下丢失物品,受害人信息,以及时间地点而已。
不再受理:虽然结果上,都是案子破不了。但是这是一种放弃治疗的态度。不再受理,意味着警方不再对小额盗窃等案件进行立案,且案件的基本信息也不会被登记。这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侦破案件的微小可能——嫌疑人再次作案且被发现,比对往期案件信息后并案调查,最后侦破。国内的刑侦节目“天网”上播出的盗窃案件,基本都是这样侦破的。虽然需要一点运气,但是至少对往期发生案件的搜集记录,是这种案件有几率被侦破的必要保障。放弃受理,就再无侦破的可能。
不仅如此,伦敦警方一旦开始实行这套制度,很多潜在的危险也会浮现出来。
1.首先就是公民安全感的丧失。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抢劫也能被伦敦警方归入“低级犯罪”。在中国,盗窃案件立案与否有金额标准,但抢劫不论金额大小,一律按照刑事案件立案。这是由于抢劫对社会的恶劣影响决定的。且不论伦敦警方此举背后有什么样的困难和苦衷,这份声明对伦敦社会造成的冲击是极为巨大且无法挽回的。
2.其次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公民之所以会报警,是因为对警方抱有最基本的信心,对警方侦破案件抱有期待。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小额盗窃的侦破概率确实非常低,但是作为政府部门,主观态度一定要积极明确。一旦妥协,比如宣布小额盗窃案我们不管了,舆论反应会非常强烈。在基层,会造成执法者威信下降,在高层,会被政敌作为把柄在选举中攻击。
3.盗窃抢劫者得以摸清警方的底线所在,更加肆无忌惮。盗窃案这类小案子虽然难破,但是正因为警方有对案件信息的登记搜集,使得仍然有一部分案件有被侦破的可能,这也是犯罪者仍然对警方怀有一定程度的忌惮的原因。而警方一旦主动公布了这条底线,那么犯罪者可以在不踩线的情况下,游刃有余的进行犯罪活动,丝毫不用担心来自警方的打击。这是公共管理中,一次极为恶劣的示范。
4.对低级案件的忽视,会导致政府在城市信息统计上陷入不透明状态。犯罪率,谋杀率,治安情况分级这些社会性研究所依赖的参考资料,都来自政府和警方的统计数字。统计是会有水分的,但是伦敦警方此举,会导致以后伦敦的犯罪率统计数字,区域治安情况等图表丧失参考性。成为不再被学界相信的伪数据。
5.丢人啊!堂堂伦敦警察厅,现代警察机构的始祖啊!论辈分,各国警察在组织架构和操作程序上都得叫它祖师爷。如今因为缺钱,竟然干出这种事儿来……拆东墙补西墙也不是这个拆法的呀,得多缺德才能跑到警局兜里掏钱?砍砍福利多好?
唉……差点忘了,他大英帝国要是有砍福利的魄力,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样子了。
本着人文主义精神,我希望这是一条假新闻。如果最后这个计划不了了之,那我真心为英国人民高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