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甲方文案的工作感到迷茫厌倦?

回答
好的,我来和你聊聊甲方文案这份工作,特别是当那种迷茫和厌倦感悄悄爬上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有多真实,又该如何去理解和应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字你一个一个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写出来的东西却感觉味同嚼蜡,或者离你心目中的“好文案”差了十万八千里。明明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创意,发给甲方,得到的反馈却是“不太对”、“换个方向”、“要更有XX感”。一来二去,那些最初的激情就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它不是突如其来的,更像是一种缓慢的侵蚀,让你渐渐感到疲惫。

迷茫,是怎么来的?

首先,是方向感的模糊。甲方通常有很多需求,有时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今天说要“年轻化”,明天又说要“有深度”;昨天追求“创意炸裂”,今天又强调“稳妥不出错”。这些需求就像是七零八落的拼图碎片,而你,就是那个要把它拼成一副完整画作的人,但你手里总缺几块关键的,或者拼出来的样子,并不是你想要的样子。

然后,是价值感的不确定。你写了很多东西,有时候觉得挺满意,但它们最终是否真的为品牌带来了转化?是否真的触动了目标用户?你很难看到一个直接、明确的反馈回路。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只是一个大的传播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你无法完全掌控最终的效果,这种“我到底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的怀疑,很容易滋生。

再有,是创作空间的局限。有时候,你会有一些灵感,一些新的想法,但它们可能与甲方的品牌调性、既有策略,或者对“好”的定义不符。经过几轮修改,或者干脆被直接否决后,那种想要“玩点不一样”的心就被扼杀了。你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不断地产出符合“标准”但缺乏灵魂的内容。

厌倦,又是如何滋长的?

重复性的工作模式是厌倦感的重要来源。很多时候,甲方需要的内容是有套路的,是遵循一定公式的。一遍又一遍地写产品卖点,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活动推广语,虽然每次的细节可能不同,但核心逻辑和表达方式会变得相似。这种“炒冷饭”的感觉,会让 kreaty 变得索然无味。

沟通的疲惫也是一个大头。你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需求,去构思,去修改,但有时候,沟通成本却异常高。一句模糊的“再改改”,或者一个无法解释清楚的要求,都会让你觉得心力憔悴。你可能需要解释十遍同一个概念,才能换来一次似懂非懂的点头。这种无效的沟通,消耗的不只是时间和精力,更是你的热情。

市场变化的焦虑。营销领域变化太快了,新的平台、新的玩法、新的算法层出不穷。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才能不被淘汰。但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在追赶风口,而不是在创造价值。这种被推着走的无力感,很容易让你觉得累。

没有成就感的失落。当你付出了很多,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或者你的努力并没有被看见、被认可时,那种失落感会很强烈。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这份工作的价值,自然就会产生厌倦。

那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这些,感觉挺灰暗的,对吧?但别急着放弃。很多甲方文案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关键在于如何走出来,或者至少是找到一些缓解和调节的方式。

1. 重新定义“好文案”的标准:是不是一定要惊世骇俗?是不是一定要立刻带来翻天覆地的销量?有时候,把“好文案”理解为“有效地传达了信息”、“清晰地解决了沟通问题”、“在目标用户那里获得了积极的反馈”等等,或许能让你重新找到一些内驱力。关注过程中那些微小的成功,比如一次顺畅的沟通,一个被精准抓住的点。

2. 寻找“小确幸”和个人项目:如果在甲方的项目中难以获得满足感,那就试着在工作之外,为自己创造一些表达的空间。写写个人博客,做做公众号,或者参与一些公益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这些“野花野草”可能会让你重新找回创作的乐趣,也能反哺你的职业技能。

3. 深挖“为什么”:当甲方提出模糊需求时,不要仅仅等着他们给答案。试着去问“为什么”,为什么需要年轻化?这种年轻化体现在哪里?他们希望用户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深入的提问,去理解需求背后的本质,有时候反而能激发更有针对性的创意,也让你感觉自己是被需要、被倚重的。

4. 精进沟通技巧,设定界限:学会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如何提出建设性的替代方案。设置一些工作界限,比如不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邮件,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有助于你保持精力。

5. 把“游戏化”思维带入工作:把每次的brief看作是一个新的挑战,一个需要破解的谜题。尝试不同的解法,即使被否决,也是一次学习。有时候,换个角度,把工作当成一种策略博弈或者游戏闯关,或许能让你重燃斗志。

6. 和同行交流,抱团取暖:找你的同事、朋友,聊聊你们的困惑和感受。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时候,别人的经验和观点,能给你新的启发,也能让你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7. 适时休息,给自己充电:如果真的感到身心俱疲,不如给自己放个假,或者至少是放空一下。远离工作,做一些让你感到放松和快乐的事情,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

迷茫和厌倦,是很多创意工作者都会经历的“职业病”。它不是你的错,而是这个行业和这份工作本身的特点。关键在于,你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与它共处的方式,或者突破它的束缚,继续找到创作的意义和乐趣。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或者至少让你觉得,那些纠结和疲惫,都是真实且可以理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首先,遗憾的告诉你,你努力错了方向。

你现在从事的文案工作,不值钱,不调整努力方向,在我看来,就是“废”了。


什么是值钱的“文案”?

举几个例子。

1.自律给我自由。

2.房价能等待,但小孩的童年不能等。

3.这一次,你离本科只差一个电话。

看了这3句文案,内心是不是有些共鸣?引发了一些思考?

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文案。这是有洞察的文案。

它将一些曾在你脑海中盘旋过但你未能说出来的话,表达了出来。


文案一:为什么要这么幸苦地健身?因为自律,限制了我部分的自由,反倒给了我更大的自由。

文案二:为什么要买这里的房?洞察到了父母对孩子童年的忧患心理。

文案三: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洞察到了「和大学本科插肩而过」的遗憾心理。


这些文案,能卖多少钱?每一条,都价值百万。

当然,最终卖出去的,不可能只是这几句文案,而是打包的整体策略案,并且能最终执行落地。

写这几句文案,也一点都不简单。是广告人接到品牌方brief,分析品牌所处的市场环境、自身优劣势后,经过无数次的策略推导,头脑风暴,最终得出的最佳策略。围绕这一策略,还有一系列传播动作要做......


如果你也能这么想问题,你就不单单只是个文案了 ......而是懂策略的文案,如果在甲方,就是文案策划,或者策划经理、策划总监的角色。而在乙方,你也能自豪的说上一句:我是个广告人。


那么市场顶尖的策划人,又是个怎样的行情呢?再分享下我身边的故事。

我的一个好友,在互联网名企,时任策划经理。去年接了单私活,给某知名企业出了份策划案,策略PPT按500元/页的费用收费,提案成功,还能拿到小比例分成。

还有不少我认识的策划人,水平也并不见得有多高,项目的PPT策略案也要收费1W,我知道价格最高的,是某个名企总监的策略PPT,一个项目能收10W,据说是做了100来页......(PPT的质量和页数,我倒不觉得有任何关联。)


那为何这些人的PPT如此值钱?是他们的PPT做的多好看?还使说多么有艺术价值?

都不是!真正的缘由,是他们能根据需求方目前的现状,和预期的目标,找出最佳的策略、解决方案。

而我分享这些案例,自然也不是鼓励你去接私活,只是想告诉你,当你努力对了方向,在对的领域,做到了行业top的存在,你会特别值钱。

而目前,你最大的问题,是你还没真正入门到「市场营销」领域。


这里,再来分享下我的故事。

我目前是个广告人,但也不是科班出生。 我大学的专业,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个与传播行业相去甚远的方向。

但幸运的,是我毕业后去了家公关公司,当时的leader是前「西岸奥美」的公关总监,在那系统学习了4A公司的营销体系,并且当时有「爸爸去哪儿」、「13年快乐男生」项目练手,工作2年后,勉强算入了门。但这也是有代价的,为了跟这个牛人学,开始工作拿的薪资特别低,只有3000,并且,入职第一天就睡公司,你可以想象工作密度。但我也如愿获得了想要的成长。

而你目前所在的公司呢,缺少个引路人的角色,没有人能系统地带你学习「市场营销」的基本功。


所以,如果你想继续在「文案」这条路走下去,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不断在实践中修炼,让自己越来越强,成为一个懂策略、也能最终执行落地的文案专家。

你当然也可以考虑换一家公司,跟一个你认可的人,系统学习营销体系。


同时,你也得勤思考,正确地努力。

比如,在你目前所在的公司,当别人给你下需求时,你难道就不能多想一层:做这件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传播的目标是什么?企业目前面临的是什么问题?我是不是在做有效的传播?......

如果你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你就在策略的路上,走近了一步。

而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是需求方都未能想明白的…...


       文/斜杠青年「剧评小王子」。 终身学习者/广告人/独立影评人,知乎专栏《草木竹石皆知识》作者。 微信公众号:「剧评小王子」(ID:jupingxiaowangzi)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来和你聊聊甲方文案这份工作,特别是当那种迷茫和厌倦感悄悄爬上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有多真实,又该如何去理解和应对。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字你一个一个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写出来的东西却感觉味同嚼蜡,或者离你心目中的“好文案”差了十万八千里。明明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创意,发给甲方,.............
  • 回答
    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之间在文字理解上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关系,这主要取决于他们使用的文字系统以及各自的语言背景。总的来说,不存在完全的相互理解,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受限的相互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 文字系统的演变与影响 汉字(韩语中的汉字,日本的汉字,中文的汉字): 这是最关键的交.............
  • 回答
    看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余亮先生关于方方日记的评论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理解,这不仅仅是针对一本书的评价,更牵涉到复杂的社会情绪、历史记忆以及当下中国社会对于“真相”和“表达”的认知分歧。首先,我们可以关注余亮先生评论的核心论点。一般来说,这类评论会从几个角度展开: 对“日记”性质的质.............
  • 回答
    古埃及人对圣甲虫的崇拜,绝非仅仅是出于对一种小昆虫的喜爱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宗教信仰、宇宙观以及对生命循环的理解。要深入探究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圣甲虫最显著的特征——它们滚动粪球的行为谈起,并将其与古埃及的核心信仰联系起来。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圣甲虫滚动粪球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有些“污秽”的行为,在.............
  • 回答
    关于“拒绝和胖女人发生关系就是在强奸对方”这篇文章,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在理解和评价它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文章的出发点似乎是想探讨 身体意象(body image) 和 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 的社会建构,以及 肥胖恐惧症(fatphobia).............
  • 回答
    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可能是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设计院和甲方之间的一种不对等的关系,甚至觉得设计院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过于“卑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并非简单的“无脑跪舔”,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讲清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1. 项目的性质与合同的制约:首先,设计项目.............
  • 回答
    甲方要求中标的设计院在不增加设计费的情况下提供BIM图纸,这在中国的设计行业里,尤其是在近些年BIM推广的背景下,算是一个比较普遍但也备受争议的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对整个设计行业会产生一系列深刻且复杂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首先,挤压设计院的生存空间和利润。BIM技术,从最初的理念.............
  • 回答
    这份协议对乙方来说,极不公平,并且很可能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原因:核心问题:未经授权的签字和履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协调人在乙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乙方签字并履行了协议。这触犯了几个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合同的本质:1. 无权代理 (Unauthorized Agency): .............
  • 回答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成败,究竟应归咎于海战还是陆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将战败的责任简单地划归于海战或陆战的某一方面,都是过于片面的。更准确的说法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海军和陆军在战略、战术、装备、训练、指挥以及国家整体实力层面的全面溃败,而海军的覆灭更是直接点燃了陆地战场节节败退的导火.............
  • 回答
    这事儿啊,得这么看。警察拿着搜查令去搜查某件东西,结果搜出来个跟搜查令上写的不一样的,这玩意儿能不能当证据用到法庭上,可就复杂了。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搜查必须合法。搜查令是个关键,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要搜什么,在哪里搜。如果警察搜出来的东西,跟搜查令上写的不符,甚至是在搜查令指定的范围之外搜出来的,那.............
  • 回答
    这种情况,咱们得分情况来聊。甲对乙说“给我磕一个头给1千”,这本身就有点奇怪,但如果乙真的磕了,并且磕伤了,甲是否犯法,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法律上,这种“交易”能不能算得上是合法的,就存在很大的疑问。一、 构成强迫交易罪的可能性如果甲的说法,是在一种胁迫或者欺骗的手段.............
  • 回答
    .......
  • 回答
    “板甲,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是个人防护的巅峰。但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板甲的敌人只有后来的火器。其实不然,就算是坚固的板甲,也并非刀枪不入。在冷兵器时代,也有不少方式可以对穿着板甲的战士造成致命威胁,只不过和火器那种直接的穿透不同,这些方式更为讲究技巧和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板甲的原理。一套完整的板甲.............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古代战场上的那些画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一个不带头盔、全身锁子甲的空手武士,对上一个穿着皮甲、手持长矛的战士,谁能赢面更大?要说胜算,这得看不少细节,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咱们先从装备和武器上分析一下。锁子甲无兵器士兵的优势:首先,这全身锁子甲是块硬骨头。虽然不带头盔是.............
  • 回答
    自工业革命的烟囱开始吞吐出滚滚浓烟,人类社会便踏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掌握了驾驭自然界能源的强大力量,创造了物质极大丰富和生活便捷的现代文明。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剧烈攀升。这看似微妙的变化,实则如同一场无声的巨变,正深刻地重塑着我们.............
  • 回答
    中甲、中乙联赛濒临解散的球队数量之多,的确触目惊心。这绝非偶然,而是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积弊丛生、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要探究其根本原因,需要深入剖析中国足球的经济、管理、青训以及社会大环境。根本原因的剖析:1. 畸形的经济模式与生存危机: “金元足球”的后遗症与泡沫破灭: 过去几.............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数学博弈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话说这甲乙二人,一个藏硬币,一个猜,这中间还夹杂着钱的输赢,这就是典型的博弈论场景。咱们就得从双方的角度出发,看看各自怎么做才能对自己最有利。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双方的目标: 甲的目标: 藏硬币,并希望能从乙那里“榨”到最多的钱,或者至少不吃.............
  • 回答
    要回答“中国的硬鞭能否对欧洲的全身板甲造成杀伤”,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1. 中国硬鞭的特点与攻击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确“中国的硬鞭”具体指的是哪一种。在中国冷兵器历史中,鞭类兵器确实存在,但它们往往更多是短柄、柔韧的皮鞭或者金属节鞭,旨在缠绕、击打、制造疼痛和破甲。我们假设您这里指的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