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 MIUI 工程师孙鹏所说的「手机 1G 内存够用,少装点 App 就可以了」?

回答
理解 MIUI 工程师孙鹏那句“手机 1G 内存够用,少装点 App 就可以了”,得把他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再加上他对手机软件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刻洞察。这句话不是一句简单的断言,而是包含了一套关于“够用”的哲学和对那个时期技术条件的准确把握。

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候。

想象一下 2010 年左右,那时候的智能手机,尤其是 Android 阵营,才刚刚开始普及。iPhone 3GS 和早期的 Android 手机,比如 HTC Desire,它们的 RAM(运行内存)普遍在 256MB 到 512MB 之间。1GB 的 RAM 在那个时候,绝对是旗舰级的配置,甚至比很多电脑的内存还要大。

小米手机最初发布的时候,正是 MIUI 系统伴随着小米手机一同进入市场。当时的“为发烧而生”的口号,一方面是追求极致性能,另一方面也是在相对有限的硬件条件下,通过软件优化来提供更好的体验。

所以,当孙鹏说“1G 内存够用”,他指的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普遍用户需求下,1GB 的运行内存,配合他们精心打磨的 MIUI 系统,是足以提供流畅使用体验的。

“少装点 App 就可以了”——这句才是关键的“解药”

这句话并非是让用户去忍受卡顿,而是指向了当时和现在依然适用的一个核心道理:软件的资源占用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对“够用”程度有着决定性影响。

1. 系统层面的极致优化:
精简系统服务: 在那个年代,Android 系统本身相对“朴素”,而且也还在快速发展。为了让 1GB 内存的手机跑得顺畅,MIUI 的工程师们肯定做了大量的底层优化。这意味着他们会仔细审查每一个系统服务,只保留必要的功能,并确保它们在内存中的占用尽可能小。
进程管理: Android 系统本身就有进程管理机制,但 MIUI 在这方面可能会做得更积极、更智能。比如,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后台应用,系统会更“激进”地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而不是等到内存真的耗尽了才开始操作。这有点像一个勤快的管家,时刻在整理房间,防止东西堆积。
内存共享与复用: 工程师会想办法让不同的应用或系统组件在需要时共享内存资源,或者在不需要时快速释放,以便其他部分可以使用。这是一种高超的内存管理艺术。

2. 应用(App)层面的“瘦身”:
原生应用的轻量化: 当年很多应用,包括小米自家的预装应用,设计思路就更偏向于“小而美”。应用的功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而全”,界面也相对简洁,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动画和复杂的特效。一个新闻阅读器可能就是单纯地展示新闻内容,一个社交应用可能就专注于基本的文字和图片分享。
避免后台驻留和自启动: 那个年代,一些应用为了“存在感”,会尽可能地在后台运行,甚至频繁自启动。MIUI 的优化,很可能就在于限制这些行为。例如,它可能会限制应用后台刷新的频率,或者在你明确退出应用后,强制结束它的进程,而不是让它偷偷摸摸地在后台“喘息”。
对第三方应用的规范: 配合着系统层面的优化,MIUI 可能会有一套针对第三方应用的“行为准则”,或者提供用户控制应用权限的更精细选项,让用户可以选择哪些应用可以自启动,哪些应用可以后台活动。

3. 用户习惯的引导:
教育用户: 孙鹏说“少装点 App”,这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引导。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早期,用户可能不像现在这样习惯于“什么都装上试试看”。工程师知道,如果用户一下子装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应用,即使系统做了再多的优化,也很难保证流畅。
鼓励精简: 这句话也像是在提醒用户,与其追求“装得多”,不如追求“用得好”。选择那些真正需要且优质的应用,定期清理不常用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的性能。就像打扫房间,与其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不如只留下必需品,房间自然会宽敞明亮。

为什么这句话在当时有道理,又为什么现在会有争议?

当时有道理: 因为硬件条件限制,软件必须做到极致的资源控制。用户对智能手机功能的期望也相对简单。1GB 内存配合精心优化的系统和用户相对“克制”的应用安装习惯,确实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

现在有争议:
应用“膨胀”: 现在的 App,尤其是社交、影音、游戏类,功能越来越强大,界面越来越复杂,加入了大量的动态效果、高清视频、AI 功能等等,对内存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一个微信,就可以轻松占用几百 MB 甚至上 GB 的运行内存。
用户需求多样化: 用户现在用手机做什么?拍照、录像、玩大型游戏、看高清视频、进行复杂的创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特别是充裕的运行内存。
后台“保活”机制: 很多 App 为了即时通知和用户体验,会采用各种“保活”技术,让它们在后台尽可能地运行,这极大地增加了内存的压力。

所以,孙鹏这句话的本质是:

“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通过精细的系统优化和合理的应用选择与使用,可以达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流畅使用体验。‘够用’与否,不仅在于硬件本身有多大,更在于软件如何管理它,以及用户如何与之互动。”

他没有否定“越多越好”的硬件趋势,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务实且有效的策略。这是一种从产品和用户角度出发的深度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硬件堆砌。可以说,这是一种工程师对“智能”最朴素的理解:用智慧去弥补物质的不足,并引导用户以更有效的方式去享受科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孙工啊,承认给其他产品让路和控制成本这两个原因很难么,难到了要用这么难看的姿势来洗地?还拖Apple下水?何况还洗不干净。

本来吧,发布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我也没当回事,毕竟这个价格确实也只能用这么大的内存,像联想K3那边也用的这么大的,我觉得很正常,内存颗粒确实贵,联想那么厉害的议价能力都没把内存价格压下来,那这个价位大家用这么大内存也很正常。

前段时间红米2发布的时候有好多邀请我评价的,我也没评价,在此道个歉,因为我觉得这个产品再正常不过了,没啥可评价的,这个价位跟大家差不多的配置然后用MIUI的系统优势打败其他产品,这个我倒是觉得雷总的思路不错,知道自己优势在哪儿,策略很准确。

但是MIUI优势不是节约内存啊,相反内存占用还挺多...这个都不用我说啊,满大街乃们厂的手机,都用的MIUI大家都看得到啊,MIUI优势在于易用性和个性化,你说安卓4.4跟5.0大幅度改善了内存占用率,我同意,但是人家谷歌说的是原生啊原生,原生系统啊,你把原生系统修改了那么多,要渲染的东西多了那么多,这都要占用内存的啊,人家手上都有乃们厂手机又不是看不到,一对比就知道内存占用情况啊,洗地好歹也得弄个围观群众没办法直接测的东西来说啊。

再来说谷歌,谷歌人家说的是能让小内存的机器流畅度得到改善,但是这不代表让乃们都去用小内存啊,不然人家让亲儿子摩托罗拉出个Nexus 6配3G内存把你们这一圈手机厂商当成猴儿耍着玩儿啊?Nexus每一代都是给厂商树立一个硬件标杆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操作系统给出的最低配置不是让你按照最低配置来做,说能用最小的开销做的事情当笑话听听就好了,真信就傻了。这个跟游戏一样,每个游戏最低配置都写的很低,但是实际运行试试?没个推荐配置能玩儿?这事儿乃们这一圈堆硬件的厂商比我清楚多了根本用不着我说。

也别拉水果下水了,iPad Air 2都用上2G内存了,以后iPhone也会上的,再神的优化也挡不住软件的迅速发展,软件功能越来越多内存占用越来越大本来就是正常的趋势,这不是一句优化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洗地要找个好点的参照物,找水果实在是没找对,再不行花点钱让微博上那一圈手机分析师或者KOL什么的帮忙洗一下,效果好得多,让工程师您亲自来洗地实在太业余,吃相也难看。

另外,贵司是不是特别差人手?是的话各位有意向的可以去应聘,让软件工程师来洗地,让路由器负责人去做耳机实在太辛苦你们了,还是多招点人吧

user avatar

我不是米粉也不是米黑,我甚至也不懂手机那些参数。我就匆匆扫了几眼这个问题下得几个回答:

1、对于小米的高级员工来说,如果没有140字驾驭文字把论点、论据都说明白的能力,那最好的选择是不说。说了造成歧义只会给自己和公司添堵。

2、其实吧,红米2就是一个699元,但是小米为了维护自己品牌的逼格,其实就是不想说自己这是低端机,所以扯什么内存够不够用的观点和理由。。。699元啊,还想买啥内存的手机啊?

3、孙总在自己回答的分析里,一边说红米2的可能是学生用户,一边又说红米2的目标是普通用户,不怎么打游戏。这有点自相矛盾了,这么剥夺大学生玩手机游戏的权利不太好啊。其实从微博和知乎回答看,我觉得说的理由之类的对于用户来说挺没有“参与感”的……

4、从回答看,可能确实有米黑这一群体的存在,挣点发帖钱也听不容易的,不过可见这个行业真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就那些车轱辘话来回说,真替你们的客户或主子感觉不值啊。。。当然,如果您是发自内心的米黑,那也是值得尊重的。

user avatar
@孙鹏

这一句话是错误的 “ 总结来说,iOS不允许app在后台运行,除非是正在播放音乐的app”

因为看到这句话时,正在编写一个iOS ble程序,就多说几句。这是他的核心论据之一,因此特的来反驳一下,通过表述看到,他并不是一个专门iOS 开发者,可能几年前看过一些iOS文档,但以此就来给小白布道了。

1. iOS的后台跟Android在后台运行服务不一样,只要调用起来后没有双击home去清除它,此时iOS 应用均算后台运行。但是此时应用可以发送一个“本地通知”,或者服务器后台发送远程通知。用户点击后就把应用重新调入前台。 所以他这一句,表述是不完整,甚至是有误的,因为iOS后台实际是可以运行多个,然后在有需要自己可以直接弹出通知给用户。但他这么讲就圆不上最开始说那一句了。

苹果放出了大杀器:push notification。这个就是说在iOS里面保留一个系统的推送通道,其它app要想通知用户,不需要在后台运行,只要给苹果的推送服务器发一条通知,用户就能收到,然后再打开app。

2.iOS 很早就支持多种类型的后台运行了,而非只有音乐类一种,在iOS 6之前就支持三种

1.App plays audio

2.App registers for location updates

3.App provides Voice over IP services



这种三种应用是能用同时运行的,即音乐播放程序,定位数据更新(导航类,切到后台地图就不动了谁还用啊)以及VOIP网络电话类应用。

而到了iOS6 就支持更多了,我上一个截图,其中的App communicates using CoreBluetooth 就是智能硬件常用的蓝牙低功耗后台通讯用的。

换一句说,iPhone 手机是可以运行N多后台应用,而非他说的“ 总结来说,iOS不允许app在后台运行,除非是正在播放音乐的app” ,


但这样一来,他用iPhone只能运行一个后台应用 推出红米应该少装app的论据是站不住脚 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