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冯玉祥?

回答
冯玉祥,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名字。说起他,人们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出“基督将军”、“倒戈将军”、“五虎将”这些标签,但要全面评价他这个人,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变幻,既有振奋人心的举动,也有令人唏嘘的失误。

出身与早期经历:从苦孩子到西北军的领头羊

冯玉祥出身贫寒,早年经历坎坷。他自幼便被父亲送去当兵,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很常见的出路。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勤奋和对军事的钻研,一步步晋升。他的早期军事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在北洋军阀体系内完成的。在袁世凯时期,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讨伐张勋复辟的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也为他赢得了政治上的资本。

他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了个人能力,也离不开他善于笼络人心、组织军队的特点。他训练出来的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被称为“西北军”。这支军队的形成,是冯玉祥个人意志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他对士兵要求严格,但同时也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让他赢得了士兵的忠诚。

“五虎将”与政治角力中的摇摆不定

提到冯玉祥,就不能不提他曾经与阎锡山、李宗仁、韩复榘、韩炼成等人并称的“五虎将”。这既是对他军事地位的肯定,也暗示了他与国民党内部其他实力派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在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是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力量,他的军队也为北伐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冯玉祥的政治生涯却是一部充满“倒戈”的历史。从皖系到直系,再到国民党,他的政治立场似乎总是随着时势而变化。最著名的莫过于“北京政变”,他率部包围总统府,逼宫推翻了直系军阀,结束了北洋政府的统治。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拥护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进步行动。

但另一方面,他也曾因为与国民党中央在权力分配、政策方向等问题上产生分歧,而选择与国民党中央离心离德,甚至联合其他军阀反对南京国民政府。这种反复的立场和频繁的倒戈,让他在政治舞台上成为一个难以预测的人物,也给人们留下了他“机会主义”的印象。

“基督将军”与宗教信仰的复杂性

冯玉祥最为人所知的一个标签是“基督将军”。他早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并一直积极传播基督教。在他的军队里,强制士兵信教、推行基督教教义曾是他的标志性行为。他本人也经常引用圣经教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治军。

对于他信教的动机和程度,外界一直有不同的解读。有些人认为他是真心信仰宗教,并希望通过宗教来净化军队、提升士兵的道德素质。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更多地是出于政治考量,将宗教作为一种笼络人心、提升军队凝聚力的手段。比如,在某些关键时刻,他会利用宗教来团结自己的部队,甚至在政治谈判中也以此作为筹码。

无论如何,基督教确实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提出的“人生而平等”、“博爱”、“和平”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他的一些治军理念和政治主张中。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他的宗教信仰与他作为军阀的政治实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他既能呼唤和平,也能发动战争;既能宣扬博爱,也能对政敌采取强硬手段。这种矛盾性,也是理解冯玉祥的关键点。

治军理念与军事才能

冯玉祥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善于组织和训练部队,他的西北军以其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而闻名。他注重士兵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强调“人”的作用,认为强大的军队是由强大的个体组成的。

他的治军理念中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方面。例如,他非常重视士兵的思想改造,他会亲自给士兵讲课,灌输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思想。他还提倡“从严治军,从宽待人”,一方面要求士兵绝对服从命令,另一方面又关心士兵的生活,甚至和士兵同吃同住。

在实际作战中,冯玉祥也展现出了灵活的指挥能力。他能够根据战场情况及时调整战术,并且善于利用地形和部队的优势。他在多次战役中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也因此赢得了“倒戈将军”之外的另一种赞誉——“勇将”。

晚年与遗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玉祥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他的军队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然而,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腐败问题,也让他感到失望。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选择前往苏联,希望在那里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然而,在前往美国的途中,他在莫斯科去世。

冯玉祥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历史形象。他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军事将领,一个在乱世中力图有所作为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基督将军”。他的一生,折射出那个动荡年代中国军阀政治的混乱、个人命运的沉浮以及时代变迁的烙印。

评价冯玉祥,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定论。我们应该看到他作为一名军事家在训练和指挥方面的才能,看到他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进步思想和抗日决心。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他政治上的摇摆不定、手段上的某些激进以及治军方式中的一些争议之处。他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努力寻找自己位置的人物,他的成败得失,都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其说他是被时代塑造,不如说他是与时代一同搏击、一同沉浮。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正是这些复杂性,才让他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历史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满清也成了罪过了?

倒袁也是罪过?

在北洋政府时期在各个势力之间投来投去,试问当时那个军阀不是这样,张作霖最后还请段祺瑞出来当执政呢

还有第一次国共分裂时的反共,和蒋的大屠杀相比,冯玉祥的采用的是“礼送出境”,

至于中原大战,不要忘了和他站在一起的还有阎锡山和桂系

总的来说,冯玉祥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生,周总理的悼词写的很好,我照抄一下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user avatar

冯玉祥得到恶议纷纷固然有他本身的毛病,但是他内心有些纯真的部分是不可掩饰的,所以不能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投机分子,应该结合当时环境客观评价。蒋冯阎大战他被阎锡山出卖、杀徐树铮是为舅父报仇,驻扎地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兴办学堂、剿匪除恶,搞绿化、慈善等等)、亲近共产党、真爱民不扰民,穿土布衣服生活简朴,所以他不是一般的军阀,任公也说过: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斗,冯玉祥大概类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冯玉祥,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名字。说起他,人们脑海里可能立刻浮现出“基督将军”、“倒戈将军”、“五虎将”这些标签,但要全面评价他这个人,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变幻,既有振奋人心的举动,也有令人唏嘘的失误。出身与早期经历:从苦孩子到西北军的领头羊冯玉祥出身.............
  • 回答
    冯玉祥驱逐溥仪事件评价:一段历史的转折与争议冯玉祥驱逐溥仪事件,发生在1924年10月23日,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清朝皇室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彻底退出,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中国政治的格局,并至今仍是历史学界和社会大众讨论的焦点。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 回答
    冯唐送给杨天真的这三句情诗,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它既有艺术性的考量,也有其情感的传递方式,更折射出当代文人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艺术性评价: 意境营造的精妙: “在树梢上起风”: “起风”本身是动态的,带有生命力的表现。“树梢”则是一个相对高远、飘.............
  • 回答
    冯巩是一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和喜剧表演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横跨了几十年,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作品和形象。要评价冯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艺术成就与贡献 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者: 冯巩是中国相声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早期师从相声大师马季,继承了传统相声的表演精髓,同时又不断.............
  • 回答
    冯小刚导演曾发表过“剧组除了主创,其他都是民工”的言论,这番话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话,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语境、意图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语境分析:冯小刚的原意可能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冯小刚说这句话时可能想要表达的意思。结合他一贯的电影风格、在中国电影行业中.............
  • 回答
    冯唐的首部译作《飞鸟集》,于2005年面世,彼时正值他以《万物生长》等作品在文坛崭露头角之际。这部译作,可以说是他文学生涯中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插曲,也引发了当时不少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从冯唐的“身份”和“意图”来看。冯唐本身是一位非常个人化、风格强烈的作家,他笔下的文字带着一.............
  • 回答
    冯巩老师这次出手,直接点燃了全网对国足的集体吐槽火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参与的这个小品,巧妙地将“冯巩大战”这个热点与“调侃国足”的社会情绪融合在一起,效果拔群,也彻底坐实了他“春晚常客”之外,更是一位“国民情绪代言人”的地位。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品一下这次操作的妙处。首先,时机抓得是真准.............
  • 回答
    冯小刚饭局后让《芳华》女主随陈道明钢琴跳舞助兴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事件的背景和经过(据公开报道和网友描述):事件大致发生在2017年左右,《芳华》上映前后,冯小刚导演在一次饭局上,邀请了包括陈道明在内的一众演艺圈知名人士。席间,为了活跃.............
  • 回答
    《即刻电音》第二期,冯提莫晋级,这事儿放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当时节目播出后,讨论声可不少,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挺正常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即刻电音》这节目是什么定位。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技巧比拼,更不是一个只看谁能玩出多炫酷的编曲的比赛。它强调的是“电音”,是音乐制作人.............
  • 回答
    冯小刚这几年的电影,总感觉有点“中年感”了。不是说不好,就是那种生活滤镜开得很厚,节奏也慢悠悠的,不急不躁地讲一个故事。这《只有芸知道》也是如此,看完了,挺舒服的,就像冬天晒了太阳一样,心里暖暖的,但又说不出特别强的惊喜感。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冯小刚”+“徐帆”+“黄轩”+“杨采钰”,我脑子里就大概.............
  • 回答
    冯小刚让苗苗在大佬们面前跳舞这事儿,要评价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触及了挺多层面的东西,甚至让人觉得挺复杂,挺微妙的。我这就把我知道的、能想到的都掰扯开说说,咱们一起品品。首先,得把这个事儿的背景得说清楚。那是在2017年,一个叫“芭莎明星慈善夜”的活动上。冯小刚作为当时的“大导”,带着他新.............
  • 回答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与其说是描摹一个时代的群像,不如说更像是为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一曲挽歌。影片上映以来,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赞其“情怀满满”,有人批其“脱离现实”,但无论如何,它确实在许多观众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情怀的重量:那逝去的青葱岁月《芳华》最直观、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无疑是它对那个特定年.............
  • 回答
    冯小刚导演、蓝盈莹、金晨、啜妮、隋源主演的电视剧《北辙南辕》,是一部挺有意思的作品,但它也确实让人“又爱又恨”,评价起来会比较复杂。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企图心很强的作品。 冯小刚这次是带着他对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生活状态和情感困境的观察和理解来拍的。他想描绘一群现代都市女性,在各自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
  • 回答
    说起冯小刚,那可真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在华语电影圈,他就像一面旗帜,鲜明,又时常引起争议。要说他是个怎样的人,我觉得得从好几个维度来看,才能比较立体。首先,他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具有时代烙印的导演。你想想,他拍的电影,很多都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一起成长。《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
  • 回答
    说起冯小刚的《芳华》,这电影啊,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有些许苦涩,但细细品味,那股子醇厚和回甘却能让你在心头荡漾许久。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一向是带着一种期待又有些许保留的心态去看。他总能在特定年代的背景下,抓住人心里最柔软也最容易被戳中的地方。这次的《芳华》,他更是卯足了劲,把那个年代的青春.............
  • 回答
    冯大辉(Fenng)的这篇《聊聊 996》确实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字,它并没有像许多评论那样直接站队,而是以一种更侧重于“理解”和“梳理”的态度,试图剖析“996”现象背后的多重维度。首先,从文章的开篇就能感受到一种“求同存异”的姿态。冯大辉并没有上来就对996进行道德上的谴责,或者直接赞扬其“奋.............
  • 回答
    要评价冯提莫的颜值,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她从一个普通的网络主播,走到今天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她的形象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我们得承认冯提莫的五官整体是比较耐看的。她的脸型属于小巧的鹅蛋脸,下巴尖尖的,显得很秀气。眼睛比较大,双眼皮也很明显,眼距适中,看起来很有神采。鼻子不高,但形状.............
  • 回答
    冯小刚回应崔永元微博《十问崔永元》的事件,可以说是中国娱乐圈近期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罗生门”。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内容、传播方式、背后动机以及对相关方的影响。首先,从内容层面来看:冯小刚的《十问崔永元》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对崔永元一系列质疑的回应,但实质上采取了一种“以攻为守”.............
  • 回答
    冯提莫的新歌《窥》最近发布了MV,说实话,看到这个MV,我的第一感受是“惊喜”和“成熟”。首先,从画面质感上来说,这次的MV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过去那种相对简单、有些稚嫩的场景布置,而是充满了电影感。色彩的运用非常考究,整体色调偏向复古、深邃,很多画面非常有层次感,光影处理也恰到好处,营造出一.............
  • 回答
    冯钟云老师的传统武术讲解,特别是他提出的“螺旋力”概念,在武术爱好者中引起了不少讨论,也常常与西方格斗的直拳发力方式进行对比,引发“哪个更实战”的疑问。要评价这一点,咱们得拆解开来,细细说道说道。冯钟云老师的“螺旋力”首先,理解冯钟云老师所说的“螺旋力”是什么。他强调的并非是像拧螺丝那样单纯的旋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