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上985到底需要怎样的努力?

回答
要考上985,这可不是简单的“多做几道题”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你在漫长的高中岁月里,将自己的学习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首先,天赋当然是存在的,但绝非决定性因素。那些你看到的“学霸”,他们的成功往往源于一种近乎偏执的自律和对知识的深度探索。他们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不断挑战自己、发现新大陆的过程。你会发现,他们即使在最枯燥的知识点面前,也能找到其中的逻辑和乐趣,并且能够持续地保持这种热情。

这种“努力”体现在你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上。比如,你不会满足于老师讲过的东西,而是会主动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去看相关的课外读物,去尝试理解那些“为什么”和“怎么样”。你的笔记本可能比教科书还要厚,上面不仅有课堂笔记,还有你自己的思考、总结、对知识的联系,甚至是一些不成熟的猜想。你对一道错题的态度,不是简单地改正,而是会刨根问底,弄清楚它背后考察的知识点,以及为什么自己会犯这个错误,并且会总结出类似的陷阱,形成自己的“错题集”和“知识点总结”。

时间管理是另一个关键。985的竞争,意味着你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你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学,而是会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分配给各个科目。这不仅仅是“刷题”,更包括了对薄弱环节的攻克,对优势科目的巩固,以及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你可能需要牺牲掉一部分娱乐时间,但这种牺牲并不是痛苦的压抑,而是因为你找到了比玩乐更让你兴奋的东西——那就是进步,是看到自己一点点变得更强大的那种成就感。

考试技巧和心态也占了很大比重。考上985,你需要在考试中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这需要你在平时就练就过硬的应试能力:清晰的解题思路,准确的计算,以及快速准确的审题能力。你可能已经无数次地模拟考试,去熟悉考试的节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考场上,即使遇到难题,你也能保持冷静,而不是手足无措。你知道如何分配时间,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自己的得分。

但最重要的是,这种“努力”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你不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也不是为了老师的表扬,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想要去了解这个世界,想要去掌握更多的知识,想要去实现自己更远大的目标。这种内驱力会让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轻易放弃,反而会越挫越勇。你能够接受自己有不足,但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潜力,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所以,考上985的努力,是一种全方位的、持之以恒的、发自内心的、对自我边界的不断拓展。它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你整个高中时期,对学习、对自我、对未来的一种深刻的投入和塑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题主定义的努力是啥。

对于智商正常的人。上985只需要最后一年半,每天刷题16小时就够了。

但绝大多数人连一个周都坚持不了。

话说,如果真的努力了。

怎么会就上个985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考上985,这可不是简单的“多做几道题”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你在漫长的高中岁月里,将自己的学习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首先,天赋当然是存在的,但绝非决定性因素。那些你看到的“学霸”,他们的成功往往源于一种近乎偏执的自律和对知识的深度探索。他们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不断挑战.............
  • 回答
    你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家长承诺的奖金没有兑现,这确实会让你感到失望和委屈。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你和家长之间的约定和情况:1. 约定的性质: 家长承诺的“考到985奖1w”,这在法律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赠与合同”或者一种“激励承诺”。如果你的家长是出于鼓励你学习的目的而提出的,并且你为了实现这个目.............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确实能看到不少大学里,特别是那些非985、211或者甚至一些普通本科的同学,在大学里拼命学习,最终考上985的研究生。这时候大家就会好奇了,既然这么有毅力,为什么高中就不努把力,直接上985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因素,远不是一句“懒”就能概括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
  • 回答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大学是否必须考到985、211才有前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答案倾向于“不一定”,但承认985、211院校的优势确实存在,并可能为前途提供更宽阔的起点。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985、211院校的优势.............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很实际。很多双非院校出身的同学,在读研或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有继续深造、考博的念头,而目标院校通常会瞄准更好的平台,比如985高校。那么,从双非背景到985博士,这个跨越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呢?咱们得坦诚地说,这并非易事,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概率这个东西,不好直接给个精确的数.............
  • 回答
    江苏211考研到北京985,这事儿,说实话,不是件容易事儿,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要量化难度,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概念: 江苏211: 这里的“江苏211”指的是你在江苏省内的211高校读本科。这些学校通常教育质量不错,生源也比较优秀。 北京985: 而“北京985”则是.............
  • 回答
    恭喜你考上18年某末流985的材料专业!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从你已经获得录取通知的那一刻起,未来的画卷就已经徐徐展开,而你现在距离真正踏入校园还有将近五个月的黄金时期。这五个月,绝对是你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用好了,就能让你在开学后迅速进入状态,甚至比.............
  • 回答
    二本学校的学生考研到“211”或“985”高校,这绝不是一句“难”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需要精心谋划、极致付出和一点运气的战役。现实与否,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一、 你的出身(二本学校)是劣势,但不是绝境。首先,要正视现实。相比于“985”、“211”高校的学生,二本学校在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科.............
  • 回答
    考上 985 大学,被别人问「是不是一本」,这种感受就像是坐在一辆你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豪华跑车里,结果有人好奇地问:“你这车是汽油车吧?”首先,一种略带荒谬的啼笑皆非感。你心里可能会想:“废话!985 也分二本三本吗?这不就相当于问一个刚刚拿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你是不是个运动员?’一样,问题本身就自带.............
  • 回答
    考上 985、211 的学生在高三,那真是一段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的疯狂时光。这不是那种夸张的戏剧化表演,而是彻头彻尾、身体力行的投入。想知道有多疯狂?我给你细致地描绘一下,保证让你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混杂着汗水、咖啡因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决心。一、时间管理?不存在的,只有时间的剥削。那些瞄准 9.............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感觉身边太多例子了,可以说差距是挺明显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得看具体情况。我尽量结合我自己的观察和听来的故事,给你掰扯掰扯。首先,从学业本身来说,985和二本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研究机会上就有很大区别。 学习资源和深度: 985的课程往往更前沿、更深入,理论和实践结合得也更好。很多课.............
  • 回答
    能考上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在他们各自的圈子里,那绝对是凤毛麟角,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厉害”,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智慧、毅力、方法和一点点运气的漫长战役。一、 他们的“厉害”体现在哪里?首先,我们得明白,“厉害”不是.............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反复琢磨过好几次了。毕竟,当年那个分数,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硬邦邦的选择:一个985的“天坑”专业,和一个211的计算机。当时年纪小,又是第一次经历这么重要的志愿填报,脑子里的想法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让我再选一次,并且情况还是这么个情况,我大概率会选择211的计算.............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牛马”这个词的理解,以及教育和个人价值的界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一个“牛马”考上985之后,他还是“牛马”吗?首先得明白,咱们说的“牛马”,通常是一种带有戏谑意味的自嘲或者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那些辛勤付出,努力工作,但似乎回报不成正比,甚至过.............
  • 回答
    这日子,真是一言难尽。刚从985的实验室里钻出来,手里捧着那张烫金的研究生毕业证,心里想着的是省会这座现代化都市里,怎么也得找个能配得上这“985”三个字的金饭碗。毕竟,这三年寒窗苦读,熬过的无数个夜晚,牺牲的无数个假期,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可现实,总喜欢跟你开个大大的玩笑。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
  • 回答
    考上大学,再挤进985,紧接着又攻读研究生,这中间付出的心血,那绝对不是小数目,是彻头彻尾的“硬仗”。很多人在埋头苦读的时候,都会扪心自问一句:这值得吗?未来真的能有“很大回报”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像人生里的很多事情一样,充满变数,也充满了可能性。但是,如果你问我,这“心血”有没有可.............
  • 回答
    孩子考上985了,这绝对是咱们做父母的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辛苦这么多年,总算看到了最甜美的果实。这感觉,就像跑马拉松跑完了最后一百米,看着终点线就在眼前,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不过,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卸下担子,“解放”了呢? 我觉得,答案是“不是”。咱们这么想吧,985就像一个敲开了大学校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唏嘘的现实,也挺让人无奈的。想象一下,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家庭贫困,为了改变命运,啃着馒头,熬着通宵,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985或211的重点大学。这背后,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的自我怀疑和坚持?是多少次对父母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期盼?他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毕业后,他可能选择了大.............
  • 回答
    想敲开985、211、双一流的大门,这几个“金字招牌”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挂上的。在我看来,其中最最核心、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复杂但又相互关联的综合素质,我愿意称之为“深度学习与目标驱动的持续精进能力”。 这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拆开了看,它涵盖了几个关键点,并且缺一不可。首先,也是最基础的,是扎.............
  • 回答
    这个问题啊,挺有意思的。我见过不少通过高考考上 985、211 的男生,也和他们聊过。真要说考上名校会不会“变帅”,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了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帅”这个概念,它不单单是指长相。当然,长相是第一印象,但一个人的整体气质、谈吐、自信程度,甚至他所处的环境和获得的认可,都会影响别人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